严谨治学普及大众?学人的良知与责任--文化--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7 03:36:27
严谨治学普及大众 学人的良知与责任
毛梦溪
 
2009年08月10日15:0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座举世瞩目的宝藏,而我们作这方面学术研究的学者好比是这座宝藏的捍卫者、挖掘者和保鲜者。
“半部《论语》治天下”,还有《老子》、《庄子》、《孙子兵法》……仅仅先秦文化宝藏,就够后人受用终生,令世界瞩目,更何况还有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近些年,社会上兴起传统文化的热潮,《百家讲坛》、《文化中国》等一系列节目受到老百姓的推崇和喜爱,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我们很多原来在书斋里搞学术的学者,走上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以自己的所学、所研究、所获得,向百姓普及中国的历史、文化、思想,这些都是很好的事情,是值得我们庆幸和欣慰的。但是伴随着这些学者走向媒体,走向大众,出现的两个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第一,作学术还需坚持严谨之风,文化知识的普及更应严谨。
因为年代久远,我们的祖先总结并流传下来的很多智慧、思想、文化已经随历史的流逝,其面孔一同模糊在时空的深远处。如果没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务实的学风,很容易把我们传统中一些精髓的东西从历史渊源中割裂开来。
中国的文化及其思想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而且自古以来,中国对文化的传承与研究,都是非常注重保存历史的本来面目,比如说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重视训诂的先例。《左传》即有“夫文,止戈为武”“故文,反正为乏”“于文,皿虫为蛊”等训诂文字之例。东汉郑玄、马融、许慎等古文大家便先后殚精竭虑,以训诂方法遍注五经。至宋代,朱熹将“格物致知”阐释为“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发展到清代有朴学。到了近代,更是有了“整理国故运动”。如胡适所言“整治国故,必须以汉还汉,以魏晋还魏晋,以唐还唐,以宋还宋,以明还明,以清还清;以古文还古文家,以今文还今文家;以程朱还程朱,以陆王还陆王……各还它一个本来面目,然后评判各代各家各人的义理的是非,不还它们的本来面目,则多诬古人。不评判它们的是非,则多误今人”。
我们作学术,是为了挖掘其思想,有利于其传承。所以,我们在挖掘其思想之前,必须弄清楚其本来的面目应该是怎样。我想,这是我们学术研究者的本分、职责,也应该是我们的良心。
第二,学者还应该走出书斋,寻找适当的形式和时机,将学术普及于众。
在当代,我们不乏学术做得非常严谨、成果累累的杰出学者。也不乏学术研究平平甚至根本谈不上,但是在媒体中叱咤风云,在老百姓中粉丝甚众的所谓“学术明星”。
前者在拼命研究传统的时候,忘记自己作为一个学者,还有经世、教育、普及的职责。而后者在拼命普及中国传统的时候,忘记了自己首先应该是个学者,应该严谨求实,而不是信手拈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非“穿上西装就很儒家,穿上休闲装就很道家”这么简单。西装和休闲装是西方的东西,孔老夫子、老子生活的年代,连西方都还没有这些服装。
所以,缺乏严谨的治学精神很荒唐,虽然普及了知识,但是却是在人们心目中种下错误理念的种子。而我们另一些学者对这些却嗤之以鼻,或不闻不问,继续坐在自己的书斋里,做着一种孤芳自赏、或者只有一个很小的圈子里能够自娱自乐的学问。
这两种现象其实都是非常可悲的。
有的学者一辈子搞研究,却成了“食古不化”或“食而不化”。学者应该再多思考一些如何将老子、孔子推向大众,让他们看得进,听得懂,记得牢。需要从小书斋踱出来,从小课堂走出来。比如作为学术专门研究和教学,可以研究老子、孔子的许多问题,如生平事迹、思想体系、哲学概念、文本校读等等,让老子、孔子的智慧与观众、百姓沟通,将其文化的、智慧的琼浆玉液直接灌溉人们的心田,让其转换生成为新的现代心智。科学技术普及有“科普”概念,有的学者提出现在虽然还没有“学普”一词,但是理念是一致的。其实这对学者来说同样重要,学术内容如果能普及到广大的民众那里,那么其对于提高民众人文素质的作用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