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声音:职业教育教材应离现实更近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0:09:41
教师声音:职业教育教材应离现实更近些
作者:汪洪斌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为得不到一本好的教材而苦恼,非常希望得到一套理论讲得少而精、技能教得细而实、实践指导有用到位的教材。但是,这样的教材到现在我还没有遇到。    总体来讲,现有的高职教材有三大问题。一是没有切实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教材仍然没有摆脱本科压缩型的教学模式,理论部分不注重实用性与综合性,很多教材理论偏多偏深,没有考虑到理论与技能上的内在联系,写了很多既不便于开发智力,又不能指导操作的内容。二是实践教学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近两年来,虽然陆续出版了一些专门的实训教材,但仍没有把应用能力训练作为核心,部分教材与相关行业的生产实践脱节,学生的技能操作不符合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三是教材滞后行业发展的现象明显。教材建设需要很长的周期,教师编写教材需要大量的工作积累和写作时间,教材出版也需要长期的核稿、出版及发行过程,这些都成为教材更新的瓶颈。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十分不利,影响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实现,制约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一名一线高职教师,我觉得教材不但要考虑内容,还要考虑形式,不但要考虑到老师的需要,还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基于以上两点,我希望所用的工科类教材能贴近现实,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比如在目前现有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中,原来市场上的计算机主板的CPU插座都是Socket370型号,随着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现在已换代为Socket775,对应主板上的CPU也由原来的针脚式更新为触点式,硬盘接口原来都是并联口,而现在都是串联口。显然,与此相关的教材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并且容易造成对学生的误导。    文科类教材要能够着眼于高职学生,对大学生关心的专业问题提出深刻的见解。这些见解既要有探求真理的精神,又要有做人处事的小技能。比如《名著阅读与欣赏》教材,应该能够客观地解读《水浒传》中“潘金莲嫁给武大郎是不是有些亏”的问题。我经常被现在的学生问到这样的问题,教材对此应该有所体现,对潘金莲作辩证的分析,这样,学生就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人物形象了。而且,高职的教材要以优美的语言叙述平实的道理,以细腻的笔调谈论科学的智慧。在娓娓道来之处,悄然讲述职业的真谛,在看似平常的理论中,蕴藏支配人生的力量,在不经意的技能培训中,领悟专业技术的实质。    高职教育还应配套出版大量专门的实训教材,注重把应用能力训练作为中心,同时,实训内容要与生产实践相匹配。在技能培训上要实用,力求能够培训出使人在专业领域“一通百通”的智力技能,还应该培育出具有“一招鲜”、“绝活”的操作技能。比如《电子工艺基础》课程中的PCD焊接实训,教材要明显地指出焊接工作业务流程,并附有具体的操作图片,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弄清楚焊接的步骤。实训结束,学生就能根据各个项目完成电子产品的安装和焊接。只有实现这个目标,才能使学生一出校门就是出类拔萃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我非常赞同有学者提出的高职教材的“三多三少”观,即“多实际思考,少空洞照搬;多直接积累经验,少间接模仿学习;多实践内容,少理论拼造”.另外,我也认同“三规范、三淡化”的观点,“规范实训项目,淡化系统理论;规范内容搭接,淡化文字堆积;规范技能考核,淡化纸面评分。”高职的教材就要面向广大学生,注意实训性、丰富性、技能性,注重实践性、科学性、时代性,这样的高职教材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方向标和营养站。
该信息出自“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http://www.cva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