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为女人发动的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8:59:24
  马丁·路德挺身卷入这一场教义之争,要有相当大的道德勇气与献身精神。中世纪的欧洲言论自由的空间很小,在教义之争站错了队的人,弄不好就被当作“邪恶”的化身,送上柴火堆,活活烧死,没有么情面好说的。这在他之前,已有先例。不过,路德比较幸运,他对罗马教会腐败的批评攻击,在许多人之中得到共呜,包括对社会现状不满的底层农民,也包括城市里的工匠商人。但是,最重要的,则是王公贵族之中,也有人同情他的主张,暗中给予他保护。所以,教会没能够将他抓去罗马受审,而欧洲政治与社会却发生严重分裂,一方是支持教皇的天主教徒,另一方则是反对教皇的抗议者,也就是新教徒   王公贵族支持宗教改革的动机要复杂一些,有的是出于信仰,或是对教会的不满,有的是为了利益,看中了教会的财产,或是不愿意再向罗马缴款。这其中,最为富有戏剧性的是当时英国的国王,享利八世,他与罗马决裂的原因是为了女人。宗教改革之初,年轻气盛的亨利原本站在罗马一边。他还写过文章,驳斥马丁·路德的谬论,捍卫教皇的权威。为此,教皇还特别授予他“信仰保卫者”的称号。当然,这些文章只是签上了亨利的名字而已,真正的作者应该是以前教过他的老师,后来担当过下议院议长的Thomas More(托马斯·莫尔)。这位深受文艺复兴、人本主义影响的莫尔,还写过一本空想社会主义的著作,为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中的一册,书名为《乌托邦》。 

        但是不久,亨利在婚姻上遇到了麻烦。他的原配,来自西班牙王室的Catherine公主,已经生下一个女儿。其后,她虽然又怀孕好几次,但是孩子都没能存活下来,无法给亨利带来一位儿子做继承人。Catherine在亨利八世登基以前就来到英国,原本是嫁给亨利的哥哥亚瑟,算是亨利的嫂子。但是婚后不久,体质一直虚弱的亚瑟因病故去。中世纪欧洲王公贵族的婚姻,都不是为了感情,而是为了财产或是外交上的保障,为的是取得盟友,扩大势力。西班牙在当时是欧洲势力最强的王国。好不容易安排上这一段联姻,还收了女方一笔嫁妆,废了实在可惜。所以老国王安排寡嫂改嫁给了弟弟。婚姻属于教会管辖,当时为了Catherine改嫁之事英国还专门派人去罗马求得教皇的特许。 

        现在亨利八世抱不到儿子,就把责难算在Catherine头上,说是这一段婚姻违反了《圣经》中的规定,应该作废。亨利的算盘是离婚后再娶。对象也已经选好了,是一位英国贵族女子,名为Anne Boleyn,当时不但与亨利处于热恋之中,而且已经怀上了孩子。鉴于Catherine死不肯离,亨利再次派人去罗马,请教皇出面,收回原来的特许,废了他的婚姻。这其实是要求教皇打自己的耳光,许了又废。说来,这种事情上教皇并不是不愿意通融,他既没有意愿也没有必要无谓得罪这位血气方刚的英格兰国王。真正让教皇为难的是Catherine的娘家西班牙势力很大,得罪不起。两难之下,教皇只好使用古今中外的文官们碰到难处时都玩过的把戏:拖住不办。亨利眼看Ann Boleyn都快要生了,盼来一个儿子当继承人,却要成为不合法的私生子,一急之下,宣布与罗马断绝关系,加入了新教的行列, 这个不再服从罗马管辖的教会,称为英格兰教会,其首领不再是罗马教皇,而是英国的国王(或女王)。

        从宗教内容上来说,这是一次半桶水的改革,英格兰教会的组织架构,礼拜仪式等等,都与原来的天主教差不多。只是把这个首领给换了之后,“神权”与“君权”合在了一起,亨利就可以先让听命于他的英格兰教会宣布他与Catherine的婚姻无效,然后下令改立Anne Boleyn为王后。 面对当时因为宗教改革而闹得不可开交的欧洲局势,教皇对遥远的英格兰所发生的一切也是无可奈何,唯一有些宣传作用的是将亨利逐出教会,并且剥夺了早两年授予亨利的“信仰捍卫者”的称号。这要在四分五裂的德国,马上可以引起邻近的王公举兵讨伐来抢地盘,或是手下的贵族们造反夺位。但是英格兰处在岛上,在地理上要比欧陆国家来得孤立。而亨利开始宗教改革之后,也没忘记给手下的贵族相当的好处。天主教会拥有许多田产,大多是前后几百年间别人捐献给教会的,多半掌握在修道院手中。改革后,这些修道院都被关闭,修士、修女们被赶出院门,强迫还俗,田产则被瓜分给支持亨利的贵族士绅。因此亨利的宗教改革也带来一场土地革命,产生了一个经济上得到不少利益的贵族阶层。他们将在以后的历史中坚决捍卫改革的成果,反对天主教的复辟。 

        亨利也意识到,这样强行将教皇的权威、教会的财产夺过来,会有人不服气。为了让改革更具有合法性与权威性,他要求贵族们为他背书,所有的宗教改革法令都在代表贵族利益的国会投票通过。面对这么强势的一位国王,贵族们自然是唯唯喏喏,只当橡皮图章而已,反正他们从中也得到不少好处。只是这样的行事方式,让贵族们有了一种习惯与期望,国王有事得跟他们商量。这在以后将给其他的国王主政带来许多麻烦。亨利还在国会通过一个决议,由国会授予了一个“信仰捍卫者”的称号,并且还规定可以代代相传。现代的伊利莎白女王至今依然保留着这个称号。而将来那个因为戴安娜王妃而闹得灰头土脸的查尔斯王子,如果有幸得以继承王位的话,也会带上这个称号。 

        任何一场革命,都会有支持者与反对者。亨利的老师托马斯·莫尔,就陷入了两难的处境。亨利对他很是敬重,他也为国王做过许多事情,包括代笔写批判路德的文章,从教皇那里赢得“信仰捍卫者”称号。但是在信仰上,莫尔却无法接受与天主教会的决裂。他是位高权重的人,要顾及身家性命,自然不能与国王顶牛。他的折衷办法是,一方面辞去了所有的官职,并写信恭祝国王、新王后康安,另一方面却借故没有出席新王后的加冕礼。这个折衷却过不了国王这一关,不久,莫尔就被安上个莫须有的叛国罪,关进了臭名昭著的伦敦塔。审判官要他起誓忠于国会新制定的继承法。这一法律条文在开篇里声称国会(而不是教皇)有权为宗教事物立法,让莫尔在良心上无法接受。他因此拒绝宣誓,并承担了严重后果,被判处叛国罪成立,要受绞刑,之后还得分尸。亨利为自己的老师在最后一刻开恩,改为砍头。刑后,身体部分被家人收走,头颅则在伦敦桥头挂了一个月。 

        自然,他不是最后一位牺牲者。随着时局的变化,亨利去世之后,他的三个子女相继登基,各自采用不同的宗教政策,反反复复三个来回。亨利手下的好几位重臣、主教,不论是支持宗教改革的,还是反对宗教改革的,最后不是上断头台,就是上柴火堆。由此演变出来的各式故事,为当代英、美两国的影视业提供了许多上好的故事材料。
  
        他后来为了能找到一个帮他生儿子的王后,娶了废,废了娶,前后立了六位王后。笔者曾听过一位美国历史教授评论说,这位国王从画像上来看完全是一副强盗的蛮横模样,“He is the last person you’d want to run into in a dark alley.” (译文:他是那种,“你走在黑暗的胡同之中,最不想迎面碰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