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为信仰而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3:53:06
  宗教改革在其它国家,同样引起了各式各样的流血冲突与争端。在欧洲,英国的地位有些特殊。它是一个岛国,地理上相对来说比较孤立,英格兰内部有什么问题,外界要插手的难度比较大一些。到了欧洲大陆之上,国内与国际的界线就不是划得那么清楚了,甚至说“国家”概念本身在十九世纪之前就不是那么清楚。某一地方的争端总是会引起周边其它国家的插手,这在欧洲中部的神圣罗马帝国(在范围上包括现今的德国、奥地利、捷克,也曾包括与英国隔海相望的荷兰、比利时等等)与意大利尤为显著。
  
  战争在欧洲历史上是常态。十九世纪之前,和平时期能够达到十年左右,那就几乎快要创下记录了。在这一点上,基督教也与儒家不同。儒家的政治思想中,有一种和平主义的倾向,“天下太平”是最高的政治理想,以仁义、道德感召天下是正道,“穷兵默武”是不可为的下策。基督教的教义之中,也有和平的思想。特别是新约之中,耶稣曾经有过一个很著名的说法:如果别人打我的左脸,我会把右脸露出去让他再打一下。但是一种思想观念能对实际有多大的影响,还得看当时的历史条件。古代的中国,能够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国家,避免政治四分五裂所引起的纷飞战火,仁义道德才会得到宣扬。在一个政治上无法统一、战争打个不停的欧洲,信奉和平主义的人,命中注定只能去给人当奴隶。宗教改革之后,曾经产生过一些坚持和平的新教教派,他们基本上都是受人迫害的对象。去网上搜一搜“基督教和平主义”(Christian Pacifism),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与美国人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两位都是现代才出现的。读二十世纪以前的欧洲历史,很少看到教会为和平而呼吁。多半看到的是为十字军祝福,为胜利祈祷,为铲除异教邪端加油,就象英国国歌里唱的“上帝护佑女王”,或是美国右翼政客们最喜欢在他们演讲结尾用的那句口号“God Bless America!”(上帝祝福美国)
  
  西方历史在战争的描述上面,也与我们不大一样。中国的书藉对战争的描述通常都来得很负面,“狼烟四起,兵荒马乱”,“人命如草介”,“百姓置于水深火热之中”,都是一些标准的词句。再加上读圣贤书、吟诗作画的中国文人们,喜欢把数字当作形容词,甚至感叹词来用,“死伤无数”,“血流成河”,“浮尸遍野”,动不动就成千上万,甚至百万、千万地往上数。反正后代的人们,对于当时损失与伤害的具体数字与状况,既不在意也不想弄清楚。这大概也应该算是大一统的历史条件给我们留下的一种思想传统,分裂与战争是政治的失败,对战争之残酷的夸张与对太平盛世的期盼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西方的历史记录之中,也有类似的描述,但是没有那么夸张。而现代的史学家们,则花了不少精力来查证当时的战争到底是什么样的规模,对造成的伤害有一个更为清楚的估量。因为战争在西方是常态,他们对战争的态度也就没有那么负面。而且说来,西方之所以在近两三百年可以后来居上,时常不断的战争是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战争的需要刺激了政治组织、金融资本的发展,像火药、航海、印刷这些技术传到欧洲之后发展得更快,也是因为战争的压力。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战争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中对社会进步的破坏,反而成了进步的动力。因此他们把西方的政治分裂,称为“政治的多样性”。而和平主义,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思潮,要等到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人用他们发明创造的那一套工业化手段把欧洲打了个稀巴烂之后,才使大多数人意识到战争有多可怕
  
  当然,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任何战争都会带来破坏与死伤。但是,宗教改革之前的战争,破坏的程度相对来说要小一些。那多半是欧洲王公之间,争地争位之战,双方争的是面子(或者,按照西方人所喜欢的,听来比较正面的说法,荣誉),作战双方对普通百姓无仇无恨。虽然军队骚扰百姓的事情相当普遍,但那只是组织纪律差、后勤供给不足所带来的问题,并不是故意跟人为难。况且城池攻下来之后,将来还有个统治的问题,所以做得也不致于太出格。
  
  到了宗教改革的时候,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因为此时的战争有了一个新的因素,教派的不同,战争就有了“圣战”的架势。为信仰而战,就象二十世纪的为主义而战,面对面的对手,已经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敌人,而是恶魔的代表者。双方都会产生为了信仰而宁死不屈的勇士,因而战斗就越发的惨烈。战争过程之中,对不同教派平民百姓的态度也相应地变得更为残忍。此时战争的目的已经不只限于攻城陷池,还为着改变当地民众的宗教(或严格来说,教派归属)。当国王的,对与自己不同教派的臣民,放心不下,但心他们存有不忠的企图。因而攻城掠地之后,要关闭敌对教派的教会,推倒他们的教堂,还要强迫他们的信众改邪归正。拒绝服从者,不但要承受各种迫害与歧视,搞不好还要被强行驱逐。
  
    基督教两千年的历史之中,经历过各式的迫害与歧视。程度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却是这一段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相互歧视与迫害。北爱尔兰的冲突的根源就在于改信新教的英国长期对爱尔兰天主教徒的歧视,伤痕至今都没有完全平复。发生在十七世纪的德国三十年宗教战争(1618~1648年),在德国的许多地区造成的人口损失多达30%,最严重的地区甚至达到70%,与两次世界大战的损失相若。可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的屠杀手段已经高度机械化,有机关枪,坦克,轰炸机。相形之下,在十七世纪中叶所使用的火枪,换一发子弹都还要两分钟的时间。这如果是没有相当程度的宗教狂热与仇恨,很难想像如此悲惨的结局。
  
        法国画家Jacques Callot的一幅名画,描写宗教战争期间,执行死刑的情景。画中在梯子上的三个人,最上者为行刑者,正在往中间那个罪犯颈上套绳索,而下边那个是一位教士,举着十字,做死前的祝福。这样的行刑方式要远比二十世纪的战争来得费事,但是在德国不少地区的伤亡却赶上了世界大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