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正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分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2:45:52
          在粗略讲完16世纪的宗教改革之后,这里再应读者的要求,简单介绍一下天主教与东正教之间的分裂。如果说,宗教改革是因为教会内部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导致的大爆发,天主教与东正教之间的分裂却是因为外在的政治环境而造就的一个历时长久的过程。
  
   这个外在环境,是罗马帝国本身的分裂。在公元前一世纪建立的罗马帝国,环绕整个地中海,因此有人说过,罗马把地中海变成了内湖。不过,地中海毕竟是海,它的环境要比内湖更具有挑战性,航海要比在湖里跑船困难得多。距离长,风大,浪高,而且那一汪汪无边无际、深不见底的海水还喝不得。在古代条件下,航海多半得抱着海岸线走,这在地中海也不例外。通常条件下,地中海分成东西两个部分,东部有希腊,小亚细亚(土耳其),地中海东岸(叙利亚,黎巴嫩,与巴勒斯坦),再加上非洲东北部的埃及。希腊东边的爱琴海,有许多小岛,可以作为中间站,先到达小亚细亚南边,再到达地中海东岸,就可以沿岸而下,到达埃及。现代的观念,常常把希腊当作西方。其实,在历史上,希腊与中东的关系,不论在文化、贸易还是人员的交往上,要远比希腊与欧洲的关系来得密切。地中海的西部,则包括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与北非的摩洛哥,阿尔及利牙和突尼斯,在进入近代(十八世纪)之前属于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地区。这东西地中海双方,也有交流,但是从希腊去意大利半岛,虽然距离不算远,却因为没有方便的中途停靠之处,要比从希腊去地中海东岸更具有挑战性。
  
  从地理环境上来说,地中海的作用更多的是阻隔各地之间的交往,而不是将各地连为一体。历史上,唯一违反这一规律的是古罗马,只有在罗马帝国那三、四百年间,地中海周边曾被统一过一回。古罗马可以实现这一点的原因,却是没有一个好的历史解释。地理上肯定是说不通,经济上没有相应的发展趋势,技术上也没有一个什么突破。在西方,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都会承认罗马帝国的兴起无法用经济基础来解释。
  
   剩下的,只有罗马在军事上的强大。古希腊城邦所发明的步兵方阵,需要相当的人数。在古罗马,这一动员方式,发展成有几分“全民皆兵”味道的大规模动员。罗马人主要以农民为主,但是他们并不满足于只是祈求太平环境之下可以种好那几亩地,而是有着忙完耕种后就准备扛着刀剑出去打一通抢一把的意向。在罗马的统领之下,这一动员方式与习武文化被扩展到整个意大利半岛,让古罗马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士兵数目。虽然意大利在整个经济上落后于古希腊、中东,但是他们却可以通过不断的征战,抢劫,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最终一统地中海东、西两个部分,建立起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帝国。
  
  基督教形成后,能够传遍整个地中海区域,正是因为罗马帝国的存在,为人员、货物的流动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基督教只是广为传播的宗教之一,其它来自小亚细亚(现今土耳其)、埃及、甚至伊朗的神灵也曾广为传播。于此之外,还要加上希腊及罗马本土的宗教影响,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局面。这其中,犹太教与基督教属于比较别扭的一类。各门宗教自然是有各自的神灵,但是对他人的神灵并不排斥。希腊人的神灵中最大的是宙斯,他们遭遇犹太教时,就认为宙斯其实与《圣经》之中的上帝应该是差不多的。可是犹太人虽然弱小,却很固执,在宗教问题上相当自大,他们的上帝才是真的,是唯一的,任何其它的神都是假的。基督教是犹太教中分裂出来的一个教派,更是激进,还要加上一条任何不信他们的上帝的人,死后都要进地狱。
  
   基督教最初是在底层社会民众之中传播,他们定时聚会,祈祷,读经,一起吃圣餐。他们所崇拜的耶稣生前只是一个出身卑微的木匠,却用他自身的受难许下了一个幸福的天国。教徒们虽然清贫,在道德上对自己却有严格的要求,乐于互助,甚至分享财富,一起等待着耶稣的重新降临,为他们在现世的困苦生活找到精神上的安慰。所以,新起的基督教可以在贫苦百姓之中传播,而罗马人自身的宗教却大多掌握在权贵手中,早已丧失其精神与伦理价值,沦为当政者奴役百姓的统治工具。
  
  一直到公元四世纪,基督教都还只是一门小宗教,按人口比例来算只有5%左右。罗马当局对他们的存在多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偶尔也会因为基督徒不肯为罗马皇帝上香而对他们进行迫害。直到公元310年间,出了一位对基督教有好感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这一情形才开始彻底改变,基督教得到当局的认可与赞助。大批罗马民众转而变成基督徒,到公元380年间,基督教更是正式成为罗马的国教
  
   此时罗马的军事形势,却是相当严峻。罗马帝国与我们的汉朝对比有两点显著的不同。汉朝的外敌基本上来自一个方向,北方。罗马帝国的外敌则是来自四面八方。北边就有两条战线,一条是中欧的莱茵河,另一条是东欧的多瑙河。东边的伊朗(波斯)一直是他们的劲敌。南边的北非,埃及,甚至阿拉伯大沙漠,都可以出现问题。另一个显著的差异,在政治组织上。汉朝基本上建立起了一个文官机构,来征收与动员人力物力,应付北方的战事需要。罗马帝国则基本上还是马背上打下来的天下,马背上管治,罗马皇帝时常要御驾亲征,到当地去调配军马物资,完全是一个军人的身份。而皇帝的位置,也基本上都是由前线的指挥官夺得,君士坦丁自己就是一例。由于战线多,一位皇帝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到后期,得设两个,甚至四个皇帝,各自掌管一个前线。外敌退却之后,几个皇帝之间还时常要打内战。我们儒家传统说教之中,总是告诫不可穷兵黩武。罗马帝国就是一个靠穷兵黩武来维持的例子,倒也是维持了好几百年。
  
  到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已经维持不下去了。其原因至今还是历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基督教刚成为国教不久,古罗马城就被蛮族攻破(公元410年)。不过此时罗马帝国的政治中心,已经移到新建的君士坦丁堡,被称为是第二个罗马,原本属于古希腊的范围,也就是现代的土耳其伊斯坦堡。在其后一波又一波的蛮族入侵之下,地中海周边又回到四分五裂的常态。东部的经济比较发达,人口也比较多,大致维持着罗马帝国的衣钵,控制着包括希腊在内的东地中海区域,不论是官方还是教会用的都是希腊语,俗称为东罗马意大利半岛与中、西欧及北非的大部分地区,则称为西罗马,经济落后,人口少,在不断的蛮族入侵之下,开始步入黑暗的中世纪。教会依然使用拉丁语,而原本在罗马贵族之中通用的希腊语却逐渐被人忘却,要到文艺复兴期间才被捡回来
  
   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是在这场大灾难发生之前。在组织上,基督教有几个地位显著的大主教。罗马主教的地位最高,因为罗马教会是耶稣的大徒弟彼得所创办的,据说对早期教会影响极大的保罗也在那里讲过道。其他几个,还包括埃及亚历山大城的大主教,安提阿大主教,与耶路撒冷大主教。到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之后,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也名列其中。在实际政治影响上,最为重要的是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因为他就在皇帝身边,皇家仍致整个宫廷的宗教事物都由他管理。而罗马大主教的处境则极为险恶,几乎是手无寸铁,却要跟那些嗜血蛮横的蛮族入侵者打交道。好在蛮族对罗马文化还是有所敬仰,并且把罗马大主教当成文化人。
  
  这样一来,地中海周边的教会很自然地分成两个部分。东边的部分以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为首,他的威望来自于罗马皇帝,在东罗马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但是君士坦丁教会的历史短,与耶稣的弟子或是使徒都搭不上关系。西边的教会则以罗马大主教为首,从传承上来讲最为正宗,地位最高。但是在政治上来说,最为艰难,意大利已经沦为蛮族统治区域。两个教会本来同属一家,都是Catholic(希腊文中“普世”的意思,中文译为“天主教”),但是所用的语言已经不一样了,罗马用的是拉丁语,君士坦丁堡用的却是希腊语。
  
   地理与语言上的分隔,不免让双方产生矛盾。罗马大主教自认为在宗教、教义问题上,他是理所当然的权威,其他几位大主教都得听他的,尽管他其实没有多少政治资源或权力。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也承认,几个主教兄弟之中,罗马是老大。但是这个老大生活在沦陷区,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而且,意大利在经济与文化上都显著落后于地中海东部,讲的还是拉丁语,连新约所用的希腊语都不会讲了。所以就算他是大哥,也是个老土大哥。两边的摩擦不断,却并没有真正的政治或经济利益的冲突,而更像是意气用事。罗马大主教要捍卫自己的权威,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却不是很把他放在眼里。
  
  双方争论的事项,多半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神学问题。比如说关于圣餐,罗马一方用的是没有发酵的圣饼,君士坦丁堡一方认为那是犹太人的错误习俗。还有一项是关于三位一体之中,圣父(上帝),圣子(耶稣)与圣灵三者之间的关系。罗马一方认为“圣灵是由圣父和圣子而出”,而君士坦丁堡一方则认为应该是“圣灵是由圣父而出”,少掉一个“圣子”。后人还给过一个几何图形来解释双方的不同,说罗马一方认为上帝,耶稣与圣灵是三个点在一个圆上,而君士坦丁堡一方则认为这三个点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些差别,在外人看来,其实是很有几分无聊。在争论双方,也多半是斗斗嘴,开始的时候还不至于撕破脸面。只是时间长了以后,双方的隔膜积重难返,偏见也越来越深。
  
   这样一直摩擦了几百年,最后终于伤了和气。1054年,当时的罗马教皇(也就是罗马主教)Leo IX,派了三位代表去君士坦丁堡,要对双方各种神学上的分歧做一个了断,要求君士坦丁堡一方承认罗马主教的最高地位。在双方的会议中,君士坦丁堡一方反应冷淡。1054年7月16日的早上,三位罗马代表走进君士坦丁堡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将一份敕令放在教堂的圣坛上,然而扬长而去。当时在教堂里的君士坦丁堡大主教Michael I Cerularius,正在与手下一起准备圣餐仪式。敕令的内容是将Michael I及其几位追随者,逐出教会。之后,三位教皇的代表就回罗马去了,留下了一个对三位代表的举止极为不满的君士坦丁堡。消息传开,城内民众群情激愤,几乎要大乱起来。为了平息众怒,Michael I下令将敕令烧毁,同时也下令将三位教皇代表逐出教会。在一般的教科书中,这一戏剧化的一来一往,标志着罗马天主教与(君士坦丁堡一方的)希腊东正教的正式分裂。
  
  但是实际上,这一事件虽然伤了脸面,却并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罗马三位代表只是将Michael I与他的几位主要支持者逐出教会,并没有把君士坦丁堡的教会或是其他人列入名单。更何况,他们起草敕令时,教皇Leo IX刚刚去世,只是他们还没有得到消息。严格来说,作为Leo IX的代表,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代表权已经随Leo IX的去世而终止了。另一方面,Michael I也相当小心,只是把三位代表逐出教会,给大家都留了退路。
  
   其后双方吵吵谈谈,依旧有互相的接触。毕竟这只是意气之争,不像后来的宗教改革那样有流血冲突,迫害歧视,深仇大恨。这样的状况维持了一百多年,到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时候,又发生了另一次变故。十字军的本意是把欧洲那些有力没处使,成天杀来打去的贵族、骑士们送去中东,从穆斯林手中抢回圣城耶路撒冷。第四次东征,原本是准备先攻打埃及,然后杀进耶路撒冷。这些来自各地的散兵游勇,在意大利威尼斯集合时碰到了钱粮不够的问题。正好君士坦丁堡皇家内部为继位问题发生争议,失败的一方向十字军许下银钱,请他们帮忙进攻君士坦丁堡。这些被希腊人称为“拉丁人”的欧洲勇士,冲进君士坦丁堡之后,如同土匪一般,拿不到钱就在城里烧杀抢掠,连教堂里的圣物都不放过。经历这一场刧难之后,东罗马元气大伤。信东正教的希腊人从此对“拉丁人”恨之入骨,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分裂也就此无可挽回。甚至到十五世纪,君士坦丁堡要被奥托曼穆斯林攻破之前,罗马教皇提议组织十字军前来相助,却被东正教会严词拒绝。他们情愿生活在土耳其人的异教统治之下,也不愿意再让这些同信一个上帝的“拉丁人”又来烧杀抢掠一通。
  
  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被土耳其人攻破,从此结束了东罗马漫长的历史。不过,东罗马在其最后的几百年之中,早已失去了对地中海东岸的控制,只剩下希腊周边、巴尔干半岛上的部分。当时在意大利正处于文艺复兴的高潮时期,有一些东正教教士跑去避难,带过去一部分希腊文原著。于此之前,天主教教士们所读的亚里士多德,还是从阿拉伯文翻译过来的。
  
   信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对基督徒、犹太人都是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不像欧洲的天主教、新教那样狭隘,总是把其它教派的人士看为眼中钉,肉中刺。东正教在巴尔干半岛上,依然是主要的宗教,有着很大的影响。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家都还是以东正教为主。不过,他们毕竟是在异教的统治之下,君士坦丁堡也改名为伊斯坦堡。于是,更北边的俄罗斯东正教从此自认为担当起领导的地位,沙皇还自认为他是罗马的继承人,莫斯科应该算是君士坦丁堡之后的第三个罗马。
  
  到现在都还有人希望,天主教能与东正教达成某种和解。前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曾经两次为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表达歉意,也曾访问过东正教国家。君士坦丁堡东正教会的牧首,也在2004年表达接受道歉的意思,并且访问过罗马,与教皇一起参加宗教仪式。但是由于分开时间已经有好几百年了,双方在一些神学问题上,特别是教皇是不是具有最高权威的问题上,还是有一些分歧无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