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亚历山大东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8:42:40
       讲述犹太人的经历,就不免要将历史的镜头高度聚焦,放在小小的巴勒斯坦。从更宽广的角度来看,波斯王国的兴起,还有波斯与希腊诸岛联盟之间的战争,开启的是一个“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对峙,其后要持续约一千年,直到公元七世纪阿拉伯穆斯林的兴起。这其中的“西方”、“东方”与我们现在常用的概念有所不同。“西方”指的是希腊及其后的罗马、东罗马。“东方”则指的是现在的西亚、中亚及埃及,而在政治上代表“东方”的是波斯、安息等等。按照这种划分,西方古代史藉中通常都将犹太教以及由此而发展出来的基督教算作是发源于“东方”的文化与思想。不过,犹太人只在波斯统治下生活了下一个多世纪。其后巴勒斯坦与其他地中海东岸地区,就落入了西方,也就是希腊及后来罗马的统治。
  
  
造成这一转变的开端是在公元前330年间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他所率领的军队,先从希腊进发,沿地中海东岸打到埃及。又从埃及出发,一路打到了巴比伦、波斯,最后到达了印度。这一过程之中,希腊的文化与思想被带入了东方,对其后的历史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亚历山大来自马其顿。严格地来说,这个处于希腊北部的地区,只能算作古希腊的边缘。在希腊人眼里看来,马其顿人显得粗鲁无礼,没有文化,又爱酗酒闹事,与他们打起交道来,有点“秀才碰到兵”的感觉。除了亚历山大之外,马其顿在同一时代还产生了另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并且还当过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十八岁时来到雅典,在柏拉图所创办的学院中呆了二十年。在学院的学生当中,亚里士多德是最为出众的。可是因为他来自马其顿,却免不了受到歧视与排挤。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四处巡游,曾经有几年,受亚历山大的父亲,马其顿的菲力脯国王之请,担任少年亚历山大的老师。(这其中还有另一层关系: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菲力脯的宫庭医师。)其后,
随着马其顿势力的壮大,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自己创办了另一所学院,与柏拉图留下的学院分庭抗礼。
  
  所谓古希腊,其实指的是爱琴海周边一系列的小城邦,其中以雅典与斯巴达最为著名。希腊半岛上多山,靠海的峡谷地区土地肥沃,地产丰富,但却与其它峡谷地区相互分离。这些地区与半岛周边的海岛上形成了一个个所谓的城邦。从大小上来说,它们大概都只能称为小镇子,城邦的人口最大的也不过只有二三十万人而已。但是在政治上它们却各自成为相互独立的单位,可以算作是“国家”,而由此产生的“国际”政治环境很不太平。它们要么组成联盟与外敌作战,要么就是城邦之间打得不亦乐乎。人口少,加上政治压力大,城邦内部经常发生变故,成为各种政治体制的实验场所,从民主制,到军事专制,到君主制,到独裁制,到群众专制,换来换去。当然,
希腊人最为著名的是他们的理性思辨能力,而动荡的政治局面又为他们的理性思考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而产生了各种政治论述,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最著名的例子。
  
  只是理论水平的高超与现实政治的成功并没有直接关系。反倒是被希腊人看不起的马其顿,出了一位国王菲力脯,在政治与军事组织上远比这些城邦高明。在他的统治之下,马其顿逐渐建立了一台强有力的军事机器,征服了希腊城邦。
  
  与我们至今所关注的犹太历史不同的是,象亚历山大这样的人物通常最为各式的专业与业余历史学家们所钟爱,因而留下很多历史记录,写下关于他的种种细节,虽然其中有争议的地方也不少。就连他眼睛的颜色都有记载,一只是蓝色的,另一只是棕色的。与后来的另一位名为拿破伦的军事天才一样,亚历山大也是个矮个子。据说波斯王大流士Darius的王座被缴获之后,亚历山大往上一坐,双腿却吊在半空中,够不着地。不过,他个子虽小,跑得却很快。希腊神话中有一位英勇善战的阿基里斯,同样也是跑得很快,自然是他的偶像。由于胡子长得稀稀拉拉,他喜欢把胡子刮个干净,而不是象马其顿贵族们时兴的那样,留着大胡子。小时候他有点女孩子气,对异性不太有兴趣,让父王菲力脯与母后很有几分担心,于是专门请了一位美丽而有经验的女子,来提高他的刚阳之气。透露这段故事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曾经给他当过老师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的教育,是希腊式的,内中包括哲学、科学、辩论术。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则有点像是我们当今的武侠小说,讲的都是些浴血沙场的英雄故事,内容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生动,是每个少年男儿都会读到或者听到的。据说亚里士多德送了他一本《伊里亚特》(荷马史诗的第一部),内中讲述的是希腊联盟攻打特洛伊的故事。而前面说到的阿基里斯,是那里边最勇武的英雄。这本书亚历山大一直留在身边,并经常拿出来阅读。
  
  十六岁那年,亚历山大在菲力脯外出征战时,代父王守卫都城,同时也结束了他在亚里士多德所指导下的学业。一年之后,菲力脯有了新欢,另娶了一位妻子。闹得亚历山大差点与父王决裂。言归于好之后,才和菲力脯一起出征,逐一收服那些位于希腊南部的城邦。公元前336年,菲力脯在一次婚宴中,遭人暗杀,王位由年仅二十岁的亚历山大继承。由此也留下一桩历史悬案,菲力脯的死是不是亚历山大与他母亲在背后的主谋。据说在亚历山大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崭露出军事天才。当时,有一匹无人可以驯服的骏马,被亚历山大骑得服服帖帖。菲力脯看见后,抱起他的儿子亲吻了一下,眼里含着高兴的泪水说道,“我的儿子,找一个与你相称的王国为王吧;马其顿没有你的空间了。”这句话中,既有当父亲的骄傲,也有做国王的担忧。前面说到过,马其顿的强大,靠的不是政治理论,而是铁腕统治。其另一面,往往就是残酷无情。国王之下有一个雄才大略的儿子,会发生什么故事,对熟知马其顿历史的菲力脯来说,并不难想象。
  
  亚历山大刚刚登基,已经被征服的希腊城邦中的雅典与底比斯就借机造反。只是,反叛很快就被扑灭。底比斯的反抗最为激烈,其后的下场也最为悲壮,城陷之后,六千人被杀,其余都被卖为奴隶,而整个城邦几乎都被夷为平地。雅典与其它城邦被如此的暴行给吓懵了,自此只好俯首听命。希腊平定之后,亚历山大带领一支约四万人的马其顿、希腊联合军,开始了他的东征。至于说东征的理由,却不是那么容易说得清楚。虽然学历史的人,从长镜头看过去,可以说这是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冲突,但是在当时,希腊与波斯并不处于战争状态。波斯的确曾经试图入侵希腊,只是不成功。但从时间上算,距离此时已经有了快两百年的时间,所以把它算成是那场冲突的延续其实是有些勉强。也许征服的本身,就带有几分浪漫的理想主义,并不需要其它的理由。况且希腊人早已知道,东方的波斯是富庶之地,虽然在文化上他们自认为更高一筹,但是在财富与物质上,他们自知比不过波斯。亚历山大手下养了这几万人的军队,光靠希腊与马其顿已经无法维持下去了。
  
  从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所统率的大军进入现今的土耳其境内开始了与波斯军的交战,到323年亚历山大暴毙于巴比伦(现伊拉克境内),他的东征历时十年。阅读这一段历史最常见到的一句话,说的是他的大军从尼罗河畔的埃及,一直打到了印度河畔的印度,由此也奠定了他“最伟大的军事天才”的历史地位。这个距离的概念可以粗略地用尺子在地图上量出来。尼罗河到印度河的直线距离,与从我们黑龙江最北到海南岛的距离相若。在两千年前,这自然是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但是同时也应该指出的是,波斯帝国的疆域原本就已经包括埃及与印度,守卫这么大一个帝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亚历山大的成功,正显示出波斯的防卫漏洞百出。尽管波斯帝国的地域辽阔,这十年之中,马其顿军与波斯军之间大的战役其实也就只有两三场。其后的波斯基本上可以用兵败如山倒来形容。(与此相类似,在现代中国的解放战争之中,大的战役也就只有三场。)
  
  亚历山大军事成功的原因,则是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在战术上,据说他对敌情的侦察极为重视,对骑兵的运用远胜于对手。在战场上,他英勇过人,常常身先士卒,深得将士们的敬仰。在战役后,他是暴虐的杀人狂,特别是在攻破那些曾经进行顽强抵抗的城垒之后,他不但屠杀幸存的守军将士,连平民百姓都不放过,城内建筑被毁,妇女儿童则被当奴隶卖出。在政治上,波斯帝国内部历经二百年之后,也存在很多不满情绪。马其顿军进入埃及的时候,当地的居民们就是把他们视为解放者来欢迎的。
  
  亚历山大自己倒是有一个近乎神话式的宗教解释。据说,他的母后曾声称亚历山大的父亲并不是菲力脯国王,而是因为有一个晚上她梦见自己与希腊地位最高的神灵宙斯在一起,其后才怀上了亚历山大。这在其他人也只是当着一个奇闻听听而已,但在亚历山大却是信以为真。特别是出征亚洲,连战告捷,一举占领埃及之后,亚历山大已经完全认定,他的军事胜利毋庸质疑地证明了他并不是人,而是神。如同他母后所说的那样,他是宙斯的儿子。
  
  随着军事胜利而来的,就是缴获了波斯王国大量的金银。历史上,战争也可以是一种致富方法。只是如此多的财宝,被他手下的兵士带回地中海地区花费,结果却是通货膨胀,由此造成的经济问题要困扰他身后好几代的统治者们。据说他的那位亚里士多德老师曾告诉他,波斯的文化远不如希腊。但是由他自己的亲眼所见,亚历山大却迷上了东方文化。作为一个大帝国,波斯也发展出与我们历史上类似的那一套礼仪,臣子在国王面前的跪拜礼、口称万岁之类的东西。这在希腊是没有的,那里的城邦太小,为王的占不到这样一个崇高的位置。于是亚历山大也开始要求他手下的希腊将军们遵循这一套礼节,尽管他们之中很多人都不习惯,甚至觉得很可笑。
对于所征服下来的这一大片土地将来如何统治,他倒是没有多少具体计划。只是意识到需要波斯人的合作,需要他手下的希腊将士了解波斯,做在这边安家的准备。于是一声令下,就给每一位高级将领都安排了一位当地的女子为妻,在他的主持下办了婚礼。
  
  希腊联军横扫巴比伦,进入中亚之后,波斯军已经支离破碎,波斯王大流士Darius 也在逃亡之中被人杀害。常年征战加上远离家乡,希腊军中开始流露疲惫之态。马其顿人喜欢狂喝滥饮,在希腊就是有名的,此时俞发变本加利,亚历山大自己就经常喝得烂醉。除了性格暴虐之外,他本来疑心就不小,喝酒之后更加疑神疑鬼。半醉半醒之中,杀了好几位战功显赫的副手。但是他的心目之中,还有一大战略目标没有实现,那就是入侵印度。那时候希腊人对印度的地理知道得不清楚,以为到了印度河就到了天边。为了将他的征服一直推到天边,亚历山大带领大军,先在帕米尔高原、喜玛拉雅山的西边游荡,然后穿过当今阿富汗的崇山峻岭,向印度挺进。这一路的天寒地冻,翻山越岭,自不必细说。下得山来,原以为走到了天边,应该看见茫茫大海,却不料往前一看,竟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接下来除了恶战之外,还要应付印度的雨季,泥泞之中的行军又是另一番艰辛。终于来到现今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畔,疲惫不堪的将士们,听说前边等待他们的不是战马,而是足以把步兵踩成烂泥的大象,再也不肯往前走了。面对这些到了反叛边缘的将士,亚历山大只好带队向西撤退。先杀至沿海,大部队兵分两路,一路沿着海岸线,另一路乘船,从印度洋入波斯湾,回到了巴比伦。
    
  

  图八:亚历山大所率希腊大军的行军图。图中的数字标明那一段行军的年份。这一张图采自http://image9.360doc.com/DownloadImg/2010/05/0414/3090221_1.jpg如果字体过小,上边这个网址上的地图可以放大。
  
  亚历山大这次远征印度,花了四年多的时间。留下来看管帝国的马其顿总督们,都以为他不可能活着回来了,也都开始有了自己的盘算。没想到他竟然回来了,依旧是那个成天喝得醉熏熏,有着使不完的能量,性格多疑暴戾的亚历山大。而且回来之后,就开始下令各地总督来见他。留守希腊马其顿的总督名为Antipater,为小心起见不敢亲自前来,而是派了自己的儿子Cassander来表忠心。这位不大明智的Cassander,没到过东方。看见亚历山大的宫廷里行的那些东方的跪拜礼,觉得滑稽,竟然忍俊不住,笑出声来。气得亚历山大跳起来,亲手揪着Cassander的头发,对着墙壁狠撞了过去。多年之后,Cassander自己也做了国王,但是每次见到亚历山大的雕塑或画像的时候,还会吓得发抖。
  
  从印度回来之后,亚历山大开始有些茫然,找不着目标,不知道他这一辈子以后还要做什么。不过依然有几个宏伟的项目在规划之中,包括征服阿拉伯大沙漠,远征北非海岸,或是为他的父亲菲力脯修建一个比埃及金字塔更为壮观的墓。只是没过多久,在一次暴食狂饮之后,亚历山大突然病倒。前后约十天的功夫,竟然就命丧黄泉。时间在公元前323年六月,死时年仅33岁。他的死因也成为又一桩历史悬案。如果是病死,是什么病?疟疾,腥红热,还是常年暴饮加上征战所留下伤病?非正常死亡的几率也不小,那些总督们显然不愿意再受亚历山大的管束,同时也害怕遭到他的清洗。甚至有人言之凿凿,声称毒药就是上段所提到的Cassander带来的。
  
  亚历山大身后没有一个继承的安排。直系亲属之中,他有一个智力迟钝、同父异母的私生弟弟,还有一个他自己留下的遗腹子。俩人都无法承担统治的重任,而且最后都死于非命。希腊联军随即四分五裂,进入了一场军阀混战,最后大致分成三国。处在东北非的埃及由Ptolemy夺得,Ptolemy还抢到了亚历山大的遗体,带回那个希腊人征服后建起的亚历山大城安葬。Seleucus占下了地处西亚的叙利亚与巴比伦。Antipater / Cassander父子则在欧洲的马其顿/希腊本土称王。这样的结局其实并不让人意外,亚历山大最热衷于征服,对如何治理他征服下来的这一片横跨欧亚非三大陆的大帝国本来就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假如他没有这么突然地死去,所要面对的也将是一个分裂内斗的局面。而且在这些争斗之中,他还不一定讨得到便宜。他在印度长途跋涉的几年里,其他人已经在巩固他们各自的地盘。在这一点上,他比另一位军事天才拿破仑幸运。他的突然早逝让他躲过了他的滑铁卢,也因此保全了他最伟大军事天才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