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养生智慧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8:07:59
                                 
                                  孟子的养生智慧(转载)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而把修身列在首位,可能是因为古人认为良好的修养是一切的基础。

                               修其身 修其心
    早期的孟子认为,人与动物只存在一点差别,就是“心”所以修养是成为一个人的必经之途。《孟子》中有个简单的比喻,即“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赵孟,晋国三卿之一,很有权力,他可以让人得到富贵,也可以让人变得贫贱。但孟子认为“人人有贵于已者”,意思是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尊敬的东西,而一个最可贵之处就是心。同时孟子还提出,修养其实就是心的修养。
    那么,既然每佣人的心都是天上赐于的,为什么有的人拥有一颗高尚的心,而有的人却怀着一颗卑贱的心呢?孟子认为,人的心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是有几个原因:第一,找不到方向,心代表心思,缺乏自觉的能力很难撑控;第二会被堵塞,如果不阅读、不思考、不学习,心就会被名利、权位堵塞;第三,容易陷溺,孟子认为,后天的环境会使人的心陷溺;第四容易失去,一个人价值观颠到错乱,叫做失其本心。
    “心”对于一个人非常重要,但是它时常会迷失在世俗社会中。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如何才能安慰好自己的心灵,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品性的人呢?孟子刚到齐国时,齐王很看重他,一个学生请教孟子,如果齐王让老师做官,老师会不会动心。孟子回答:“不会,我40岁就不动心了。”孔子曾说过“四古而不惑”,孟子 认为对人间所有的事情都有所了解,就不会心猿意马了。

                            若选择  必有勇
    孟子认为,人活在世上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需要勇气,只有培养足够的勇气,才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抉择。培养出真正的勇气有三种方法:
    第一,以勇士北宫黝为例,北宫黝肌肤被刺不退缩,眼睛被戳不逃避,不但如此,北宫黝即不受平凡小民的羞辱,也不受大国群主的羞辱,听到斥骂的声音一定反击。这种勇气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是外发的,有某种体格或武功上的卓越之处。
    第二,以孟施舍为代表,孟施舍对待不能战胜的,就像对待足以战胜的一样,即自己的兵力比别人少,但士气高于对方、内心坚定,就一定可以打败对方。孟施舍认为,做到必胜的秘诀就是无所谓惧,这培养勇气的方法是内敛的,很容易做到。
    第三,孟子引述曾参的话,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就算面对一个平凡百姓也会害怕;反省自己觉得理亏,即使面对千人万人,照样向前走去。通常,人们总是觉得自己理直,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理亏的,发现自己错了,就要勇敢地认错这才是真正的勇敢。这种培养勇气的方法是上诉于人间正义和公理的。

                           养内心 得快乐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是要修养内心,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方法。孟子认为人不能没有欲望,但有些欲望属于形而下,比如吃喝玩乐这种外在量化的成就;但有些欲望是往上走的,比如念书的人希望成为贤者。因此应该减少的是负面欲望。减少欲望后,还要能够知耻,《孟子》中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意思是人不可以没有羞耻,把没有羞耻当做羞耻,就不会有羞耻,就不会做可耻的事情了。寡欲、知耻,还要慎言,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所以孟子希望人们谨慎说话,避免背后批评人招来祸患。
做到以上三点内心的修养还没有完成,还更高的人生境界可以追求,这就要靠休养的正面方法:
    第一,自我反省。孟子强调反求诸已,要在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原因,做人就像比赛射箭,如果输了不要责怪别人,而要检讨自己什么地方没有练好,同时孟子的自我反省,绝对不是被动的,他先自我反省反省透彻后,如果是对方的问题就会反击。由此可见,孟子的自我反省是有原则的不是完全礼让的,这也是儒家的正义精神。
    第二,“士尚志”,既读书人要提升自己的志向,孟子所说的“志向” 指仁和义,这也是孟子的思想的核心。仁和义来自人性的要求,见到父母孝顺。见到朋友讲信用,上班认真负责工作,这些都是内心的自然愿望,做到了就是有仁有义。
    孟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只要不断修养自己的心,就会觉得充实圆满。修养就是成自己到达某种程度之后,快乐就会由内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