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华为管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7 03:13:39
在中国的企业家中,有着一批截然不同于西方的企业家,如联想集团的柳传志、华为技术的任正非、万科集团的王石、巨人集团的史玉柱等等,他们身上都有毛泽东思想的影子,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或管理者,他们更像是政治家、像教父,以自己的思想聚集一群人向一个目标迈进,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和验证它。
特别是华为的任正非,任正非很喜欢读《毛泽东选集》,其讲话、办事、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做事方法都带有浓厚的毛泽东风格。
据说,任正非在部队期间是“学毛选标兵”,任正非对毛泽东的军事理论、群众路线、矛盾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等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可以说,华为的管理思想基础,就是毛泽东思想在企业中的“活学活用”。
仔细研究华为的发展,不难发现其市场攻略、客户政策、竞争策略以及内部管理与运作,无不深深打上传统权谋智慧和“毛式”斗争哲学的烙印。其内部讲话和宣传资料,字里行间跳动着战争术语,极富煽动性。
群众运动与华为变革
1995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02周年的纪念日,华为总裁任正非以一篇题为《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的万言报告,拉开了内部整训工作的序幕。会议期间,所有市场部的正职干部都要向公司提交二份报告,一份是1995年的工作述职,另一份就是辞职报告。包括市场部代总裁毛生江在内的30%的干部被调整下来。集体辞职开了华为“干部能上能下”的先河,也被业内视为企业在转型时期顺利实现“新老接替”的经典案例。
此后几年中,伴随着华为翻番式的高速增长,内部运动也如火如荼。从“华为基本法”的大学习,“产品开发反幼稚”的大讨论,到“无为而治”的命题作文,高层发起、自上而下、层层推进式的群众运动,成了华为变革的招牌模式。“运动”一般以任正非一篇著名的讲话为中心点,衬托着其他公司高层人士的发言,接着就是全员的学习和讨论,以及正面人物的宣传,反面人物的警示等等。对于老员工,运动意味着机会和考验;对那些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的新员工来说,运动则是个人魅力和群体声势的集中展示,他们也在强烈的震撼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企业的价值观念。
原任正非的助理、深圳市基业长青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兼总经理吴建国指出,这种带有明显“毛氏”色彩的群众运动,确实起到了神奇的功效。首先,它练就了员工的政治头脑。那些以前不爱学习公司文件的年轻人,现在都会抢在第一时间阅读任正非的讲话稿或文章。大家明白,声势浩大的运动背后,领导讲话的字里行间,都可能预示着某种变化。只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行动上有所表现,才能跟上形势,顺应公司发展的要求。
运动也成了锻炼和甄选人才的重要手段,华为称之为“炼狱”。有人在运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时的风流人物;也有人像公司高层所说,沉淀为华为成功之路上的铺路石。运动真正考查的不是一时的得失成败,而是人们在得失中表现出来的心态。这种“七上八下”的涮功,催熟了华为的年轻一代,经过运动的锻炼,个个年少而老成。
批判意识与民主生活会
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是毛泽东思想中强调的三大作风,特别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更显现出独创性。毛泽东思想学说认为,我们党内的本质矛盾,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只能用民主讨论、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整风就是我们党解决党内矛盾,端正党的作风,教育全党的好方法,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创举。在整风中要注重解决思想问题,实事求是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达到改造思想、整顿作风、改进工作、加强团结的目的。
在华为的内部,还有例行的民主生活会,不变的主题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据任正非所言:“我们一定要推行以自我批判为中心的组织改造和优化活动。自我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也不是为全面否定而批判,而是为优化和建设而批判。总的目标是要提升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
因此,任正非要求,对不同级别的干部有不同的要求,凡是不能使用自我批判这个武器的干部都不能提拔。自我批判从高级干部开始,高级干部每年都有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提的问题是非常尖锐的。
“我希望这种精神一直能往下传,下面也要有民主生活会,一定要相互提意见,相互提意见进一定要和风细雨。我认为,批评别人应该是请客吃饭,应该是绘画、绣花,要温良恭让。一定要把内部的民主生活会变成了有火药味的会议,高级干部尖锐一些,是他们素质高,越到基层应越温和。事情不能指望一次说完,一年不行,二年也可以,三年进步也不迟。我希望各级干部在组织自我批判的民主生活会议上,千万要把握尺度。我认为人是怕痛的,太痛了也不太好,像绘画,绣花一样,细细致致地帮人家分析他的缺点,提出改进措施来,和风细雨式最好。我相信只要我们持续下去,这比那种暴风急雨式的革命更有效果。”
据介绍,在新员工座谈会上,新员工问:“任正非总裁您对我们新员工最想说的是什么?”任正非回答:“自我批判、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做个踏踏实实的人。”
实践论与挫折意识
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论认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
在华为,几乎所有的高层管理者,都不是直升上去的。今年你还是部门总裁,明年可能就成了区域办事处主任,后年可能又到海外去开拓新的市场。几起几落、经受若干失败的打击,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因此,华为人对自己的成就和所处的位置,都能保持一种比较平常的心态,一方面,不会居功自傲,更不会去考虑谋取所谓的“终身职位”;另一方面,华为的管理队伍非常年轻,用这种“七上八下”的方式锤炼,是促使他们快速成熟的一条捷径,也为华为“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的有效实施奠定了文化基础。
任正非曾在与员工对话时曾说:“人的一生太顺利也许是灾难,如果注意看,就会发现你受的挫折是福不是祸。所以我和人力资源部不断的讲,录用一个干部,最主要是考虑这个人是不是曾经受过重大挫折,并且已经改进了,这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华为将一批又一批的高层干部下放到各个区域市场锻炼,任正非就是用卧薪尝胆、苏武牧羊的故事来勉励他们的。这种“烧不死的鸟是凤凰”的挫折意识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论。
据吴建国介绍,1996年,任正非听取完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工作汇报后,送给生产计划主管和销售计划主管每人一双工作靴,让他们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这表明任正非要求他们要“深入实际,了解基层和上下游业务部门的需求,才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辩证法与危机意识
按照毛泽东思想辩证法的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事物、一个组织都有生有死,有产生、有灭亡。
据吴建国介绍,从创业开始,任正非就不断灌输危机意识,不断设定挑战性目标并追求持续改进。1999年,华为的销售额达到了120亿,到2000年的销售目标就定到了200亿以上,越往后,目标越高。这些年来,华为自上而下都努力保持谦逊和低调,生怕成为众矢之的,更害怕自己真的盲目乐观起来,大家经常在一起开玩笑说:老大做久了,现在最不愿听到的就是“国内领先”、“中国第一”。任正非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2000年年末,《华为的冬天》引起了中国企业界的强烈反响。此后,任正非在其著作《北国之春》中又再次强调危机意识:“华为经过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会构成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
矛盾论与工作重点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区别;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
长期研究华为企业的吴建国指出,华为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解决了不同的问题。95年以前,华为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为此,华为着力研究开发,在技术研究方面投入巨大。95年—98年期间,华为的主要矛盾则转化为如何打破西门子、爱立信等这些跨国巨头在电信业的垄断地位,占领市场,此时,华为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市场开拓方面,市场部的工作人员也是提升最快的。
98年以后,华为面对的主要矛盾则是国际化的问题,为此,华为转向了国际市场的开拓,预计2005年华为的外销将超过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