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现代人心理保健的良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7:31:12
《道德经》---现代人心理保健的良药 作者:雷敏      老子既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哲学的鼻祖。他的《道德经》博大精深、幽渺玄远,短短五千言却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乃至身心保健等所有领域,是一部蕴涵丰富人生哲理、人生智慧的百科全书。老子在《道德经》探讨了一个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那就是:人怎样才能从各种束缚、羁绊、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并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对于现代人来说,《道德经》无疑是一剂心理保健的良药。

    少私寡欲,知足常乐

    西方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人的痛苦是从生命的欲望中产生的,人的欲望是永远也无法满足的,痛苦与生命是不相分离的。的确,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的欲望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越来越追求感官享乐;随着竞争的激烈,人们越来越追求成功。所谓欲壑难填,欲望成了现代人的痛苦烦恼之渊源。人们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的比例逐年上升,焦虑不安也成了现代人心理特征。其实,严重的焦虑不安是强烈欲望的另一个方面,它导致神经症。焦虑不安与欲望成正比,欲望越大焦虑不安就越严重,欲望越小焦虑不安就越小,没有欲望也就没有不安。所谓“无欲心自安”。
    老子主张少私寡欲以把人从痛苦的深渊中解脱出来。少私寡欲,就是要人们把各种欲望降低到非常有限的程度。生存的需要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最基本的需要,人的生命要靠一定的生存条件来维持,人的欲望很大程度上是与人的生存条件相联系的。正常的欲望是人人都有的,少私寡欲并不是“存天理、灭人欲”,而是反对放纵欲望。老子认为追求物欲情欲的结果不仅破坏了原始社会那种天然朴素的社会状态,而且干扰了人们的平静心境。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十二章》   老子认为声色犬马只能使人视觉迟钝、听觉不灵、味觉丧失,终致心神不宁、放荡不安、德行败坏。正常的生活在于“为腹不为目”,只求饱腹,不求享受。人们要力戒过分的感官刺激与发泄,摒弃物欲的诱惑,以确保固有的天真。人的欲望在于人有自身的肉体存在,自然就会产生耳目口腹之欲,就会追求悦耳、悦目、美味、安逸等肉体的感官快乐。而欲望却又是永远都不会满足的无底洞,人们也就贪得无厌。社会的纷争、个人的烦恼都源于人的不知满足。欲望——满足——再欲望……人的一生就陷入这样的怪圈之中而不能自拔。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痛苦和烦恼。而现代社会的攀比之风盛行,人们的欲望膨胀,痛苦烦恼反而比物质文明落后的社会更多。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道德经·三十七章》)
    万物无私欲不争不斗,天下就可以自然安定下来。有肉体之身的人如何才能“不欲以静”,从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烦恼中解脱出来?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四十四章》)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道德经·四十六章》)
    老子认为多欲即野心,人的罪恶没有比有野心更大的了,灾难没有比贪得无厌、不知满足更大的了。人有了野心就会不择手段去追求,迟早会遭遇大祸。人生的灾难没有比总想得到一切更大了。人如果知道满足,便不会遭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因此,懂得知足的道理,才能永远感到满足。老子的知足常乐成了人们保持心理平衡的秘方。

    物极必反,祸福转化

    人们的痛苦烦恼还来自于人们的认知的绝对化,认知的绝对化可能造成真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的截然对立,甚至自我分裂。信念的绝对化是一种非此即彼、黑白分明、两极化的思维认知模式,这种过分简单化的认知模式导致对事情的绝对化的结论。不十全十美即无价值。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要求十全十美,不给自己和他人犯错误留有余地。如果事情不象他希望那样完美,他们就会萎缩,等待遭受拒绝、羞辱。如果他们没有遭受拒绝、羞辱,他们就认为拒绝、羞辱会在以后出现,或者相信由于他们的错误别人会轻视他。这样,他们把所有可能的坏结果都想出来,由此而产生无用感、过分罪责感、对未来无望、自杀思维等。
    在情感上悲哀、内疚、暴躁等,在行为上退缩,生理上失眠或嗜睡、疲劳、注意力无法集中等。认知的绝对化的实质就是看不到事物对立面相互依存的情况。
    老子认为一切具体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具体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二章》)
美丑相对而生,善恶相较而彰。已有的事物可以逐渐消失,即“有”可转化为“无”;还没有的事物可以演化诞生,即“无”可转化为“有”;同样,“难”、“易”也是相比较而存在,相交替而出现。长短、高低、前后都是既相反又相即不离的。做事做人都要适可而止,避免极端化。理想的人格是刚正而不显锋芒,有棱角而无伤人,直率而不放肆,光明而不炫耀。老子把对立面相互依存的道理用于观察生活,发现了这样的道理: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芽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道德经·五十八章》)
  老子洞察到了对立面互相转化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祸与福、正与奇、善与妖都是互蕴互换,祸极福反,福极祸反,物极必反。懂得了这个道理,也就能坦然面对困难挫折了。“反者道之动”,欲成先居败,欲福先处祸,欲得先受损。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道德经·四十二章》)
事物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到了一定界限就会转到反面,本来要损坏某物,但结果却可能帮助了某物的发展;本来要帮助某物,结果却损害了它。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多,多则惑。(《道德经·二十二章》)
    委屈反而能保全,弯曲到一定程度就会升直,低洼之处反能充盈,凋敝到一定程度就会更新,少取就能实得,贪多就会迷惑。人们对待善与恶、难与易、有与无、得与失、利与害、荣与辱等现象要懂得全面分析,看到事物本身就是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的,万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两个方面,分别以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处于统一体中。
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充满了智慧,世界的万事万物不是绝对不变的,任何事物无不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有生必有死,有正必有反,有往必有复,有起必有落,有盛必有衰。这对于那些身处逆境或者遭遇不可逆转的人生挫折的个人来说,老子的辩证法确实能给人心灵的抚慰,让人在困境中也能发现生命的意义。

    守柔处弱,为而不争

    人们为了实现各种人生目的无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是为了最基本的生存,有的是为了获取高额的利润,有的是为了争取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名誉,有的是为了权利等等。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相互争斗,结果酿出了不少悲剧。在一个充满竞争社会中,人们看重结果而忽略过程,以成败论英雄。尤其是青少年渴望成为强者,害怕失败。一些人做事过分强求,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一味追求成功,总是强求硬干、强作妄为,结果患了神经症。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感到身心疲惫,精力不足,心情焦躁,思想不集中,健忘。
老子认为,人类的一切罪恶、一切痛苦,无不起源于人与人的相互争斗。如何才能使人们从竞争的痛苦烦恼中解脱出来呢?芽他主张“守柔处弱”“为而不争”。
物壮则老。(《道德经·三十章》)
木强则折。(《道德经·七十六章》)
兵强则灭。(《道德经·七十六章》)
    老子从自然现象觉察到,柔弱是事物无穷生命力的象征,而刚强的事物则往往丧失了生机而逐渐走向死亡;树木小时柔软细弱,但有柔韧性,不易被风吹断,树大招风容易折断;强兵骄横轻敌反而容易兵败。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七十六章》)
    刚强者正因为其刚强,所以必然成为众人的眼中之钉、肉中之刺,从而遭到众人的非议、毁谤、嫉妒、攻击和陷害。而柔弱者处于卑下的地位,不会引人注意,可以避开世俗的各种是非、争吵和纠纷,过着安静怡然的生活。历史上的不少刚强者想出人头地称雄天下,结果不得好死;柔弱者因力量弱小,遇事不先,结果延年益寿。看来老子的柔弱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以退为进”“以守为攻”。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七十八章》)
    天下最柔弱的就是水,它在圆而圆,在方而方,但它却能够滴穿金石,摧毁刚强。人人都知道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却没有人去实行。反而都想守刚处强,不甘示弱。如何以柔弱胜刚强呢?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道德经·三十六章》)
老子由反入手,以反求正,讲的是运用矛盾的法则促使对立面的转化。张之、强之、举之、与之是手段,而歙之、弱之、废之、夺之是目的。“欲擒先纵”、“知耻必勇”、“否极泰来”都含有柔弱胜刚强的辨证因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道德经·七十三章》)
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八十一章》)
老子的不争,就是不争功名利禄,不争高下,不争是非等。天下的事,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八章》)
老子认为最好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而不同万物相争,处在人人都厌恶的低下地方,所以水与道最接近。立身处事就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甘于居后,心胸保持深沉,待人仁慈,做事随顺天时。老子忍辱负重的处世哲学,对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一种安慰。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人定胜天”说的就是人的意志可以自由的主宰一切,强调入的意志的重要性。人们在不断接受社会期望社会的规范的过程中,内心里也就有了许多“应该”,现实中一旦出现了与“应该”相悖的事物,人们就会竭力改变它,用“理应如此”去要求现实,这样就出现了“理应如此”想法与“就是如此”的事实之间的矛盾。比如,某些人认为“在公众面前演讲应该自然大方,不应该口吃,不应该脸红”,一旦口吃、脸红出现后,他们就会惊恐不已,想方设法控制不应该出现的情况。但往往事与愿违,由于注意力的集中,对口吃、脸红的感觉就越来越敏感,以至陷入了恶性循环状态,形成了恐怖症、强迫症等神经质的症状。如何能使神经症患者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芽老子认为最好是顺其自然、听之任之,不要人为地去干涉它。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四十八章》)
    老子认为学习虽然增长了知识经验和才干,但也逐渐扰动了内心的情、欲和巧智诈伪,离“道”越来越远。自然界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无意识的、无目的的,但又处处符合或达到某种目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正因为没有人力干扰,才生长得自由自在,生机勃勃。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成其私。(《道德经·七章》)
天地长久在于它不立意为自己而生,也就是“无为”、“不争”“无私”、顺应自然,结果却得以长生。世间圣人效法天道,退身忘己,结果也同样得到本来没有期望过的私利。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报怨以德。(《道德经·六十三章》)
以无为而为,以无事而事,以无味而昧,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顺应自然不妄作非为。治疗恐怖症、强迫症等神经症比较有效的要数日本的森田疗法,森田疗法的基本原理就是来自于老子的人生哲学,它的基本方法就是“顺其自然”。森田认为,对于痛苦烦恼,你越想否它排斥它,它就越加强你的注意,使你对痛苦烦恼更加过敏,进而在你的心里根深蒂固,形成顽固的症状。你越对抗它,它就越发使你注意力单纯固着某一方面,使人意识狭窄,注意力不再指向外界,生活态度变得非建设性,症状就越严重。对于由不得自己的事情,即使怎样着急也无济于事,最好是接受现实,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这样,注意力就能广泛地指向外界,改变那种局限性的注意力失调,结果就可以将他引导进入注意力分散的境地,使神经症患者的痛苦在不知不觉中解除。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是说道的一切作用都是无目的,是自然而成的,道“无不为”是说道产生天地万物,万事万物的产生都离不开道的作用。老子的无为而治的哲学给人提供了心理避难所,让人们坦然面对苦难,接受苦难,最后使事物朝相反的方向转化,化险为夷,转败为胜。
(作者系中南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