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2:00:36
我看中医 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吗?作者:蒋力生         医院有专门的中医院,医师有专门的中医师,那么中医究竟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指中国的医学吗?中医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医学,有数千年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医学中发展最完善、理论体系最完整、疗效最确切的成员,当然属于中国医学的范畴,但从广义上讲,中国的医学涵盖更广,并不仅仅只有中医这一种。    “中医”作为相对于“西医”而称的一个医学概念,是在与中国固有的医学体系存在鲜明差异的欧美医学传入中国后才产生的。然“医”一词,古已有之,但是以《周易》“中”的含义来解释,“中”实际上表达的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整体平衡观,“中”就是平衡,“中医”古义是指医疗、平衡人体以恢复健康。另外,也有种说法是指“中等水平的医生”。而今称“中医”一般都是指它的后起义,即作为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医学的代称,古今名同而实有异。至于后世所谓“中医”的学科存在,仅从公元前5~2世纪《黄帝内经》问世算起,也有2500余年了,是古代社会的主流医学。不过古时中国社会既无西方医学与之抗衡,自然无须在“医”前加特定称谓以示区别。通常所谓“医”,便是指“中医”了。只是韩国、越南等称今“中医”为“东医”,日本人又称为“汉医”。如果把“汉”理解为对“汉民族”的称谓,称“汉医”从某方面来说倒是较为贴切,更能从直观上体现“中医”只是古代中国医学的一分子。    众所周知,中国历来是多民族国家,传统医学中既有“汉医”(当然有人谓学中医、从事中医的未必尽是汉族人,称“汉医”也不确切,但此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此处以“汉”称,只是为了与少数民族医学形成对照),便也有藏医、蒙医、傣医、维医、哈萨克医等众多少数民族医学,统称为民族医学。其中,目前整理出医学资料的有35个,临床显示出活力、药物上得到开发的有10多个。这些中医以外的医学也都是中国医学的组成要素,有其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作用。    民族医学之外,中国医学还包括民间医学。这是指广泛流传于人民群众中的医疗经验、养生习俗和防治疾病的一技之长。它可能是中医、民族医的初始状态,但却难为某种医学体系所覆盖,而另成一类。    综上所述,古代中国的医学即传统医学是由中医学、民族医学和民间医学组成的。中医学占据了其中最大、最主要的部分,但毕竟不是古代中国医学的全部,只是其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东、西方科学文化的交流,现代中国的医学内容更丰富,范围更广。    “西学东渐”以后,使西医学逐渐成为现代中国医学举足轻重的一分子,中医与西医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总之,中医与中国医学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而不是“等于”的关系。中医是中国医学中最具特色和代表者,但中国的医学不仅限于中医。   中医的应用只限于中国吗?    中医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联系紧密,与西方医学存在着本质差异,为中国之特色,但它的应用仅限于中国吗?答案是否定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有40亿人在使用中草药治病。    中医走出国门,古已有之。远在千余年前,我国医学与韩国、越南等已相互交流,被其称为“东医”。公元17世纪初,韩国出版的医学巨著《东医宝鉴》记载,韩国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东医研究所。韩国医药与中医药结合形成了当地的传统医学“韩医”。越南设中国医学研究院,并出版有《东医杂志》。日本称中医为“汉医”,亦有千余年的历史。日本民众对中医的信赖颇深,研究汉医的著作较丰,出版了不少汉方医学杂志,如《汉方之临床》、《汉方医药》。日本还有专门的学术团体,如全日本汉方医师联盟。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医首先为国外接受的是针灸这一非药物疗法。目前,中医针灸诊所遍布全球,仅美国登记的职业针灸师有就1.1万余人,德国有3万名,墨西哥有5 000多,且这支队伍还在日益壮大。 此外,中草药作为天然绿色产品,因其毒副作用小而前景广阔。亚、欧、非、美成为我国中药的主要出口地。新加坡有中医医疗机构30余家,中药店设诊室的有千余家。泰国有中药店800余家。马来西亚经营中草药的店铺约3 000家,有中医师会员800余人。日本已将汉方制剂纳入医疗保险,其对经方的研究及成药的开发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我国。韩国将东西方医药均纳入医疗保险。在美国,中医药属补充和替代医学(CAM)范畴。 随着“人类回归自然”理念的逐步深入,中医药对世界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为什么说“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是《汉书·艺文志》中的话。此为“中医”一词最早见于典籍者。其含义有两种说法:其一为中等水平的医生,其二为符合医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了病与其被庸医误治,不如不治疗,不治反相当于一个中等水平的医生,或者说,不治反而常能符合医理(一般倾向于第一种释义)。    从《汉书》原文来看,主要指出,医药方书之学,既要测度病位的深浅、病情的轻重,又要分辨药石的性味,选择寒凉或温热的方剂,用药还要考虑气候季节的不同,这样才能凭籍药物的作用使闭阻的气血得以通畅,解郁散结,让机体恢复正常。如果诊断有误,选药失宜,用热药来治热证,助长热邪;用寒药来治寒证,助长寒邪,虽然对机体的危害未必会立即表现出来,但体内的精气必然受到很大的损伤。治疗不当不仅无助于向愈,更会加重病情。下等水平的医生会乱投药把病治坏,所以不如不服药治疗,这样不会造成因药物使用不当而人为地加重病情,而这倒能抵得上一个中等水平的医者疗疾的疗效。    从中不难看出,“有病不治”是指不要一得病就乱投医,服不对症的药,盲目治疗,而不是说得了病不要治疗。因时因地因人辨证治疗,对症下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还是需要提倡的。良工的及时诊治能既病防变,减轻疾患的痛苦,缩短病程,妙手回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说明外邪侵袭人体,若不及时诊治,病邪就有可能由表及里,步步深入,直至内脏,使病情日益加重,以致治疗起来愈加困难。所以有病不仅要治,而且要早治。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对病人而言,是说就医要慎重,要选择真正有水平可信赖的良医,宁可不治疗也不能冒险让庸医来耽误自己;对医者而言,就需要精研医术,刻苦求索,使自己成为能药到病除的良工。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还包含另外一层寓意,就是中医的“上工治未病”思想。《难经·七十七难》说:“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才是最高明的医生。等患处出现病变后再进行治疗,只是个医术平平的大夫。中医强调“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通过调摄精神情志、加强锻炼、起居有常、劳逸适度等来培护正气,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此为上等医生。华佗的五禽戏便是“治未病”的一种体现。清代医家叶天士,据温热病伤胃阴后,病势进展会耗及肾阴的病变规律,主张在甘寒养胃方药中加入些咸寒滋肾之品,即是“上工”的表现。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不妨记住这句话给我们的启迪。 什么是经络?    提到经络很多人都会觉得神秘,还有人会联想到武侠作品里的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增强功力或点穴法什么的。真正的经络是什么呢?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针刺经络上的腧穴会出现酸、胀、麻、热、凉、痛等循经感传现象。最早记录经络的书籍是战国的《十一脉灸经图》和《黄帝内经》。其后有晋代的《针灸甲乙经》、宋代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元代的《十四经发挥》和明代的《针灸大成》。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外连部分组成。经脉分为正经(十二经脉)及其别出的十二经别与奇经八脉两类。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外连部分为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路,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两侧,每一经脉分别络属于一个脏或腑。阴经行于四肢内侧,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属腑。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环径路。手足三阴、三阳经通过经外别络相沟通,组合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分别为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别分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其作用是加强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及其表里两经间的联系,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联系,补正经之不足。    奇经八脉为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8脉的合称,有统率、联系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由于它们分布不规则,与脏腑无直接的络属,且相互间又无表里关系,故称“奇经”。其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为“阳脉之海”;任脉总督一身之阴经,为“阴脉之海”,因与女子妊娠有关,称“任主胞胎”;冲脉为人身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为“十二经脉之海”,因与女子月经关系密切,又称“血海”;带脉能约束纵行诸脉;阴跷、阳跷脉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阴维脉“维络诸阴”,阳维脉“维络诸阳”。    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作用是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灌注气血以濡养全身。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有连结四肢百骸、主司关节活动的作用。全身皮肤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的散布所在,故把全身皮肤分为12个部位,分属十二经脉,称“十二皮部”。    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许多,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1)经络既非神经也非血管,是与神经、血管、淋巴管、结缔组织及一些感受器密切相关的特殊通道。经络与神经相比较:①神经传导快,每秒可达百米;经络传导慢,每秒只几到十几厘米。②经络与神经的行走路线不同,如在足三里穴位扎针,经络传导可沿胃经直达第二足趾,也可直对膝关节向上传导,而神经只会向下传导。③经络与神经密切相关。如针刺合谷穴,人会感到面上发热,有时汗出、泪流,这些都是针刺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变化的效果。    (2)体液论:认为经络中的气血是指人体的体液,经络是体液的运行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3)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通道。    (4)我国学者孟昭威提出第三平衡学说,认为从经络传感速度介于神经、体液之间看,经络是协调体表、内脏的未知系统,三者协作完成全身平衡的调节。    (5)有学者认为,经络不是人体特殊的结构或系统,而是大脑皮层中的循行性立体反射系统。体内并无经络实体,经络效应在脑内形成。    无论如何,经络是切实存在的,它不仅是针灸、推拿、气功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对指导中医临床各科均有重要意义。随着对经络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必将完全探知它的“庐山真面目”。 医巫同源,医生也是巫师吗?    所谓“医巫同源”是说医学产生的最初与巫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医生与巫师的职责与身份在蒙昧时代有许多交错、重叠的地方,医、巫很难分家。巫作为一个部落中掌握较多技术知识的人物,确实比其他人更易拥有医学知识。巫师从事的神职活动中,除了代鬼神发言、歌舞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医治疾病。古代有专门的巫医,他们采用画符、念咒等迷信手法(也有兼用一些药物者),以驱除鬼神作祟作为治病的手段。“医”的繁体字为“毉”。从字源学上也可考察到“医”与“巫”的联系。    从大量出土的甲骨文可以看出,当时奴隶主阶级的医疗活动,几乎都是运用占卜祈祷祖先神鬼以求疾病、伤痛痊愈,或卜问疾病的发展情况。但此时的医疗活动并非全为巫师所掌握,民间也依靠其朴素的经验在不断进行着医疗活动。如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头、耳、眼、鼻、口、舌、骨、心、肠、胃”等解剖部位的记述。    医学与巫术从来就有着根本的区别。巫是幻想用超自然的力量来影响或控制客观事物,属于纯粹的迷信活动;医学却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治病救人的应用科学。医巫杂糅仅限于医学的起源阶段。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科学逐渐脱离巫术,独立门户,并与巫进行着较量。     周代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医药管理制度,使医巫分离。据《周礼》所载,六宫体制中把巫祝划入春宫之列,把医师归于天宫管辖。《周礼·天宫》记载,医师是官名,为众医之长,职权是“掌众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药事。” 此时,医生与巫师已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职业,互不相干。《左传·昭公元年》中有医和给晋候诊病的记述:“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这段精辟的病因、病理诊断,将中医推向新的高度,标志着医、巫的彻底决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扁鹊的“六不治”。其一就是“信巫不信医者,不治”(就是说,相信巫术而不相信医术,疾病就不能痊愈)。这成为后世众医家的格言。《素问·五脏别论》又说:“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这一结论影响中医2 000余年,保证了中医非鬼神的观念。    医巫同源自然不错,但中医体系的确立与中医学成就的取得则是在它与“巫”分离之后,并不断与迷信进行较量而实现的。除却“巫”、“医”混杂的上古,医生与巫师分别代表着科学与迷信,其区别有如黑白之分明。医生绝不是巫师。 关于中医 作者:蒋力生,原标题:中医FOLLOW ME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