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日报社--扬州晚报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10:35
中国革命到底向何处去?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只航船,一轮朝日,一个婴儿…… 八角楼:一盏油灯点亮中国 毛泽东就是在这里完成了《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两篇文章,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茅坪八角楼前,刚刚换上了新的草坪。一棵高大的枫树下,李莉拎着一篮李子不停地向过往游人叫卖。李子熟透了,三元一袋,价钱很便宜。

  虽然中午的太阳很厉害,但枫树下面特别阴凉。这个13岁的小女孩指着这棵树说,以前毛主席就在这棵树下看过书,思考过问题呢。

  这是棵长在石头里的枫树,当地人称之为石枫。石枫旁的标语牌上写着一段话,向人们讲述了石枫的来历。毛泽东当年在此对群众讲,这个树长在石头里,长大了,竟然将石头撑开了。我们闹革命,现在虽然力量很小,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撑破蒋介石反动政府这块大石头。这个故事,代代相传,茅坪每个人都很娴熟。

  八角楼离石枫不过30米,是当地谢氏公祠的一部分。1928年5月20日,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祠堂里召开。会议共开了三天,总结了井冈山斗争半年来的革命经验,批评了当时部队中存在的悲观论调。

  穿过祠堂,跨过院落,便来到了八角楼。八角楼的门前写着“茅坪毛主席旧居”。八角楼因该楼房中间的八角形天窗得名。阳光透过天窗照在屋内。窗前的一张旧书桌上,还摆放着当年的一盏油灯。毛泽东那本影响着中国革命20多年的伟大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正是在这样微弱的油灯下,伏案写成。

  前几年,有人在中央档案馆惊喜地发现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的原件。这是1928年10月4日,毛泽东亲自为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的决议案的一个部分。在历史原件的封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出,文章的标题经过了毛泽东前后四次的修改。从《政治问题及边界党的任务》到《红旗究竟能打得多久》,然后再到《红色的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最后才确定《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为最终的标题。四次修改标题,倾注了毛泽东当时的心血和思想,可谓用心良苦。

  在多次城市武装起义遭到失败和进攻城市的单纯军事路线遭受挫折之后,中国革命的前途何在?八角楼前,石枫树下,毛泽东不停地徘徊,久久地思索。一盏油灯经常亮到黎明。

  毛泽东以清醒的头脑和深邃的思想,分析了中国革命的特点,湘赣边界“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于是,毛泽东逐渐找到了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以农村根据地为主要阵地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模式,从而初步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胜利的红色政权的革命理论。

  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文章中,毛泽东用上述理论初步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问题。八角楼油灯下诞生的这篇3800字的文章。这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里程碑,更重要的是为徘徊不前的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因此,后来有人这样评述:八角楼的一盏油灯,照亮了整个中国的前途。

  一年多后,毛泽东根据井冈山斗争的时局发展,给林彪回了一封长信。这就是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章再次全面总结和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意义。面对革命高潮的到来,毛泽东这样满怀激情地写道:“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八角楼的旧书桌上,放着一个精美的玻璃镜框。里面放着毛泽东当年写的两本书,一本是《井冈山的斗争》,另一本就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每一个走上八角楼的人,都会站在这个镜框前久久地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