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能源管道曲折中延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3:37:03
2010-4-29     【打印】
《中国能源报》2010年4月26日讯(约翰·西蒙)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地区能源供应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净进口国,这种转变强化了中国政治决策层的能源安全意识。很多中国的战略学者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在进口量增加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最低限度的能源安全。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对油气进口来源采用了多元化战略,这对中国同包括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在内的亚洲潜在供应与过境国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铺设了一系列跨国管道把油气从这些国家成功运回国内。尽管管道建设费用无论是从从经济成本还是外交成本上来说,都比民营的海上油轮运费要贵得多,但它们还是成为中国替代马六甲海峡狭窄航道的战略首选,因为这毕竟有助于中国降低对中东和非洲石油的依赖。
中俄管道合作看上去很美
表面上,中俄在油气领域的合作机遇好得甚至有点不真实。俄罗斯拥有全世界探明储量最大的天然气资源和仅次于中东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储备。俄罗斯也在想方设法地多元化油气出口市场。而且俄罗斯规模最大、尚未开采的油气田都在东西伯利亚,使得中国乃至东亚或者更广阔的太平洋地区都成为俄能源出口的理想市场。由于西西伯利亚的产量已经开始下滑,来自东方的资金便成为俄开发东部资源以实现长期生产目标的关键。
对中国来说,进口俄罗斯油气资源不但能降低对中东、非洲进口的依赖,还能拉近中俄两国关系。除此之外,管道还为中国东北产油区创造了长期的持续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俄罗斯的建议下,中俄1994年就开始了东西伯利亚线的谈判工作。1996年俄总统叶利钦访问中国,两国签订了包括修建从东西伯利亚的安加尔斯克到中国大庆管线的能源合作协议。2001年7月,建设管道的基础协议终于达成。但这桩交易很快就黄了。中日为争当这条线的终点展开了激烈较量,但仍以安加尔斯克—大庆线方案废止而告终。出现这样的结果,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尽管中俄在对待北约东扩以及美国驻军的问题上采取同样立场,但双方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目的上还是存在巨大分歧。
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中国都很重视同美国的关系,并摸索出一套“和平崛起”的发展理论。而俄罗斯在经济上与欧洲关系更密切,它甚至希望忘记自己在多极世界中的尴尬地位,而且不惧怕展示军力,提醒人们俄罗斯还是个有影响力的大国。面对崛起中的中国,很多俄罗斯人担心在同中国的合作中掉价,得不到中国在同美国和日本合作时给予的同等待遇。
另外,能源在地缘政治博弈中占据中心位置,俄罗斯认为东西伯利亚油气资源供应多管齐下才能保证东亚的势力均衡。俄高层早就透露,俄要当能源超级大国,为了掌握定价权,它必须避免给任何一个单独的消费国太多的权利。这使得俄罗斯更愿意把油气投向国际市场而不是通过管线直接运往中国。
中国加强同中亚的合作也加深了中俄双方的猜忌。但这种猜忌并未阻挡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的步伐。经过一系列高规格互访之后,中俄终于在2006年初敲定建设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线(以下简称ESPO线)的协议,按照规划,管线支线通往大庆,预计2011年完工。俄罗斯政府向中方反复保证,会优先考虑大庆支线,但事实远非如此。不过,对东西伯利亚资源的开发无论是对俄罗斯还是中国都是有益的。尽管现阶段ESPO油的规模数量还远不及中东,但也许很快就能够形成气候。
ESPO管线谈到后来,中俄铺设天然气管道的构想浮出水面。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双重影响,国际投资者面对俄罗斯不佳的投资环境纷纷打起了退堂鼓,而实力雄厚的中国国企却表现出不畏风险投资俄油气产业的浓厚兴趣。俄罗斯确实没有其他的途径获取外资。于是,修建从东、西西伯利亚分别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协议在2009年俄总理普京访华之际正式敲定。两条线加起来总运力可达每年700亿立方米。今年3月,中国宣布在管线送气定价机制上取得突破,同意油气联动,但仍然没有公布具体细节。所以这些管线最终能否完工仍需观望。尤其考虑到俄罗斯已经表现出希望通过开发萨哈林岛项目进军日韩液化气市场的野心,这无疑会影响对中国的送气能力。俄罗斯对油气的国家垄断也增添了投资的不稳定因素,这在中俄围绕ESPO线展开的谈判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中国中亚合作比在俄顺利
苏联解体之后,中亚地区的外资开放程度要高于俄罗斯。中亚的能源开采曾长期依赖俄罗斯的经验和技术。但在尝试摆脱对俄依赖和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中,中亚国家开始允许国外企业投资上游产业。当跨国油企在中亚展开如火如荼的勘探和开发活动时,中国国有的油企却集体沉默,很晚才加入到这场“淘金”运动中来。中石油1997年开始在哈萨克斯坦投资,花费43亿美元获得了阿克哈图宾斯克和乌赞两处油田20年的开采权。第一炮打响之后,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投资变得顺风顺水,中标成了家常便饭。最近,中投也加入到这场博弈中,斥资10亿美元买下哈第二大油企——哈萨克国家石油天然气勘探和生产公司11%的股份。而据哈萨克斯坦媒体报道,中国已经控制了哈40%的石油生产。
中国在土库曼斯坦的投资集中在天然气领域,当然与在哈萨克斯坦拥有的石油资产相比,投资规模还很小。中石油2007年与土库曼签订分成合同开发东部的一块气田,从而成为第一个成功说服土签订陆上气田分成合同的国家。实际上,土库曼政府更倾向于控制陆上气田生产权,仅给予国外企业服务合同。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土库曼对中方的重视可见一斑。之后中石油拿下储量在4到14万亿立方米的南约罗坦陆上气田。
促成这些上游投资成功的关键是建设配套的管道工程,这稳定了中国同供应国之间的长期供需关系。中石油1997油田中标后,决定修建一条长2800千米、连接哈油田和中国新疆西部的管道。中哈双方花了大量时间来论证管线的可行性,而最初就是担心这条管线运力过剩,可能会没有足够的石油来满足它。2003年,由于其他因素的出现,这条线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一是在哈萨克发现了新的大油田,尤其是海上油田,使哈日产油量激增(从1997年的53.6万桶涨至2004年的130万桶);另外中国为缓解国际石油价格上涨造成的压力对国内成品油进行补贴造成国内供应短缺,同时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线的谈判进展也不顺利。2006年,中哈管道二期工程竣工,预计2011年底,日运力将超过40万桶,约合中国去年进口总量的10%。
而为了将土库曼的天然气运回国内,中国修建了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中国—中亚管道。预计到管线实现满负荷运载的时候,能满足中国2030年天然气进口需求总量的1/3。部分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的终极目标是将中亚管道一直延伸至伊朗。
比起在东西伯利亚管线上所花费的精力,中国在中亚的管道建设要顺利得多。这是由中国和中亚地区间能源以及非能源领域的合作深度所决定的。
一方面,深化在保证地区稳定和强化国防安全领域的合作有助于建立政治互信。中国亲近中亚的首要目的是稳定新疆西部的局势。
另一方面,很多中亚国家希望摆脱对俄罗斯的整体依赖。前苏联时期修建的管道大部分用来连接中亚资源产区和俄罗斯,直到2009年初,中亚取道俄罗斯出口的天然气总量的90%使用的仍然是苏联时期的管道,这些管道被整合进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网络中。中国需求上升创造了双赢的局面。中亚国家能采取不同的出口路径,在开发新的油气田时背靠财力雄厚的中国,在同俄罗斯、西欧以及其他亚洲消费国周旋的时候赢得更大的市场发言权。作为回报,中国则能实现供应多元化,避开险象环生的海路并为新疆发展创造机会。
中俄相争,中亚得利?
尽管中国和中亚的合作表面看上去一帆风顺,但实际上也暗藏不少阻力。一方面,存在俄罗斯干涉的潜在威胁:尽管中俄合作整体看上去硕果累累,但两国对地区发展的规划,尤其是对待上海合作组织的态度,显示出它们对地区未来都有各自的打算。俄罗斯不愿意失去中亚这块根据地。如果俄罗斯感觉自己利益受损,那么中国在中亚的发展计划肯定会出问题。
去年4月,欧洲由于经济衰退要求减少土库曼天然气进口量,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公司给土下了24小时的通牒,要求土降低中亚天然气管道俄罗斯段的供气量。土库曼要求宽限一点时间,却遭俄罗斯断然拒绝。俄单方面降低了管线的供气量,导致土库曼这端压力激增。4月9日,最后通牒过去3小时之后,管道爆裂。土库曼出口严重受影响。去年土库曼天然气年出口量仅为250亿立方米,还不到2008年的一半。尽管中亚—中国管道避开了俄罗斯,但俄罗斯仍有办法影响供气国,它只是不愿意用罢了。
至于从哈萨克进口的石油则更受俄罗斯干扰的威胁。实际上,要保持足够的供应和浓稠度,中—哈管道得依赖俄罗斯石油才能有效运转。另一个潜在威胁来自中亚国家本身。对于它们来说,同依赖中国经济的俄罗斯做生意并不是个理想的结局。尤以哈萨克斯坦为例,让中俄相争,反而能使哈加强对本国资源的保护。2005年在中石油哈萨克石油公司并购案中,哈政府强迫中方多出被收购公司市值20%的价钱,并且最后以低价卖给政府33%的股份。2007年10月,哈萨克沿着俄罗斯的老路又迈近了一步——颁布法律允许政府废除自然资源合同重新谈判。有些人认为这项法律,正是哈萨克斯坦“武装”自己,不许关键性的能源资源落入中国企业之手的必要工具。尽管中国在中亚披荆斩棘,拿下很多能源资产并且修成不少管道,但也并不意味着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已经强大到能够随心所欲了。
(作者为著名智库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文章有删节,标题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