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幼儿肝火都太重 试试中医凉茶调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2:22:36
六成幼儿肝火都太重 试试中医凉茶调理
孩子脾气不好晚上又睡不踏实 很可能是肝火太重了

  开场白:爱发脾气,情绪容易激动的人,常常被视为“肝火大”。其实,一般俗称“肝火大”的体质还有下列一些症状:口干舌燥、口苦、口臭、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排便不畅或大便粘腻、嘴唇红、干、裂,舌苔增厚等。虽然以上症状都被通称为“肝火”,实际上……详情进入“春天食物帮你降肝火”   


>>降肝火,用这种方法。<<

  晚上睡不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大人睡不着,可能是想太多了,但如果是一个才四岁的小孩睡不着,那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小孩晚上睡不着或总是睡不好,平时家长就会注意到,比如性情急、易哭或者易出汗等,这些都可能是小孩睡眠不好的表现,家长如果细心一些,就会及时发现了。

  案例收集医院:福州市儿童医院

  4岁的孩子总睡不好

  俗话说: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可令强强妈纳闷的是:自己四岁的宝宝睡眠总是很不好,老睡不着。即使勉强睡着了,有时半夜醒来后要吵闹很长时间,直到筋疲力尽才能入睡。

  晚上9点,妈妈总会带强强上床睡觉,可强强总是不愿意睡。又是讲故事,又是哼曲子,好不容易把他哄睡着了,一看时间已经是11点了。

  到了后半夜两三点,强强还老睡不安宁,动不动就踢被子。一会儿翻个身,一会儿掉个头,频频转换睡姿和位置。有时还会迷迷糊糊坐起来,换个位置躺下再睡。怕强强摔到地上,妈妈只好在床旁边搭起了一排凳子。

  除此以外,强强睡觉时还有个特点,特别喜欢趴着睡,有时还会打呼噜、咬牙齿(磨牙)。

  看着宝宝睡得这么不“安分”,强强妈心里那个着急啊,于是带着宝宝到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孩子睡不好,主要是因为肝火太重。

  专家指导:六成幼儿肝火都太重

  省人民医院杏苑国医诊治中心李学麟主任医师说,像强强这样的孩子睡不着或睡不踏实,主要是肝火太重了,这种情况一般多见于0-6岁的婴幼儿,而有这种症状的小孩就占到60%。

  李大夫说:“孩子‘心火肝热’,睡觉有明显特征,比如:入睡难,入睡后易出汗,后半夜睡不宁,频频转换睡姿和位置,有的孩子会迷迷糊糊坐起来,换个位置躺下再睡,有的还会做梦,被梦境所惊吓而醒。这些孩子大多喜欢趴着睡,有的还会打呼噜、咬牙齿(磨牙)。”

  对于‘心火肝热’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怕热,睡着时,容易踢被子、掀衣服,把肚子都露出来,有的干脆半夜把自己的衣服脱掉。

  性急易出汗的小孩都要注意

  那么肝火太重的孩子还有什么症状呢?李大夫指出,从舌苔脉象来看,“心火肝热”的孩子舌头、嘴唇、两颧偏红,有的孩子连手掌心都偏红,脉搏偏快,有口臭,大便干结不好拉。这些孩子往往会挑食,胃口较差,人消瘦。

  “这类孩子在睡觉时胸部以上容易出汗,睡觉咬牙齿。”由于“心火肝热”,孩子的性格也比较急躁,容易发脾气,攻击性强。

  李大夫说,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家长就应该注意了。“因为一些肝火太重的孩子,在发烧过程中,还容易引起抽风。”
 孩子肝火重主要是饮食失调

  李大夫表示,小儿睡眠不好是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他病所伤,以致逐渐形成偏盛偏衰的体质,进而演变为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失调;以肾阴不足为本,心肝火盛为标,从而发生失眠等症状。其临床表现除失眠外,可伴有易兴奋、喂食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性情偏拗、动作笨拙、健忘遗尿等。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孩子肝火重呢?一方面是饮食原因。现在孩子的食物中有很多煎炒食品,还有鸡肉、牛肉、羊肉等;另一方面是情志因素。中医认为小儿“肝常有余”,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因为不能完全满足孩子的愿望,使其产生郁滞,导致肝气郁结化火所致。此外,一种是因为疾病后期失于调理,如孩子患过一些热性病,像感冒、肺炎发烧等。

  强力推荐:“降肝火”的茶饮  

  小儿睡眠不好家长也可以当“医生”

  改变不良的养育方式:

  儿童养成一种良好的睡眠习惯,只有困了才上床,在床上躺的时间不要太长,不要陪睡,睡前少讲或不讲故事。

  改善睡眠环境:

  保证睡眠环境安静、温馨,室内温度适中,以25度为最理想。尽量做到睡眠时关灯,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非常重要。

  适当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既可解除学习的疲劳,又可以改善睡眠,甚至可以治疗失眠症。

  心理治疗:

  给失眠患儿以关心和安慰,向其解释造成失眠的原因,说明失眠并不可怕,是可以治愈的;解除失眠的诱发因素,宣讲睡眠卫生知识;这种支持性心理治疗可使失眠者放下心理包袱,促进睡眠。

  请问:您为何失眠了?点击此处查找失眠的原因。

  松弛疗法:

  对较大龄的孩子可用此法,使全身骨骼肌放松。具体方法是:锻炼者安静平卧,先调匀呼吸,力求自然而非人为地使呼吸变深变慢,同时放松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

  脑子中可以想象某种安静、轻松的情景,以求身心同步放松。对能理解整个放松过程的儿童和青少年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