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绵山寒食遗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2:02:21

山西旅游绵山寒食遗迹

思烟台

 

思烟台位于绵山哀号坡上方半坡上的一座高台。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晋文公焚林以求介之推,有白鸦绕烟而噪,或集之推之侧,火不能焚。晋人嘉之,起一高台,名曰“思烟台”。并由此而又生出介之推并未被烧死,后又改名王光,于东海卖扇的传说。清代乾隆、嘉庆间介休人程学孔曾作《介山思烟台》诗,“树隐绵山路,崎岖石磴连,霜寒台畔草,云过庙旁烟。蛇蛰焚林后,鸦鸣禁火前,只今偕隐处,临眺独潜然。”

 

介公墓

 

介公墓,位于绵山介公祠上方百米处5公里的柏树岭下的圆形山丘。据说介之推母子被焚后,晋文公命随从收拾他们的遗物,依山为墓而建的。绵山回銮寺至今还保存着北宋咸平五年(公元1002)所立的《大宋国抱佛山回銮寺及诸寺院灵境之碑》,碑文中记载,“当山有晋文公忠臣介之推敕葬陵墓,传曰生唯忠孝,设显威灵。每年清明大地禁火,信之者福沾雨露,犯之者祸惹雷霆。”墓周布满苍松翠柏,有东晋、隋、唐、宋、元、明、清墓碑数十通。游人至此,无不肃然起敬,伫立仰之。

介公祠

 

介公祠,也称介神庙,位于介公岭一处山岩之间的巨形石窟中。供奉介之推、介母、解张。窟高22米,宽40米,深25米,由两根长半径4.5米,短半径3米的椭圆体大柱擎起,3尊塑像均为11米高,神态端庄,古朴凝重。明代嘉靖间进士杨巍谒拜介之推后曾感叹云:“龙蛇寂寞一祠存,浊世谁知处士尊。漫向绵山寻旧迹,火能烧骨不烧魂。”

当代历史学家李裕民考证,山西最早的寺庙即介之推庙,修庙时间应在东汉阳嘉三年(公元134年)以前。“从已形成的风俗看,可追溯到西汉。”《后汉书》周举传和介休条目中都提到此庙。

哀号坡

 

哀号坡位于介公岭山脚下。史载介之推跟随晋文公出亡19年,曾割股啖君。文公返国后封赏功臣,“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偕母归隐绵山。文公为迫使其出山,竟三面举火。而介之推宁肯烧死也不改初衷,母子相抱被焚于大柳树下。晋文公面对枯木余烟,不禁顿足哀嚎。随从们争相效法,哀嚎坡之名即由来于此。屈原《九章·惜往日》:“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可谓这段历史的生动记述。

避火洞

 

避火洞位于介公岭鱼龟山。鱼龟谐音“于归”。传说介之推母子艰难跋涉来到这里,见迎面左边的山岩形似卧鱼,右边的山岩酷似龟形。介母想到当时民歌中有“子之于归,宜其室家”之句,便拊掌说到:“到了,这里就是咱们的归宿!”于是母子二人选了这个山洞栖身,过起了“结庐而居,采薇而食”的生活。西汉刘向在其《新序》中说《诗经》“逝将去汝,适彼乐郊;适彼乐郊,谁之永号?”就是他们隐居生活的写照。据传晋文公放火烧山时,子推母子就是在此洞避火,因此后人称之为避火洞。

 

足下亭

 

足下亭位于介公岭半山腰。南朝宋刘敬叔在其《异苑》中写道:“介之推逃禄隐迹,抱树烧死。晋文公望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怀割股之功,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始此”。后人为纪念这段历史,在此建足亭。

 

 

坂地村的来历

 

据《介休市志》载:春秋时期,介之推背母上绵山,路经于此,藏于一坂壁,以避晋文公寻觅。后此地取名坂地,也有人称忌坂。该村在县城西南5公里处。顺治间进士,吏部考功员外郎王士禄曾作《望绵上忌坂》诗,乾隆间介休文苑名士王佑曾作《雨中过忌坂》诗;嘉庆间介休人侯树屏《忌坂》诗云:“忌坂真危坂,思烟尚禁烟。五蛇新霸国,一马古封田。岂为要君隐?相偕赖母贤。从林从此密,残烧晚霞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