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翘盼诺贝尔文学奖 翻译是一座山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3:07:30
 

  自诺贝尔文学奖创立以来,中国作家至今未能分一杯羹,积郁在国人心中的“诺贝尔奖”情结百年来挥之不尽。善于“总结经验”的中国人也一直在探讨其中的缘由,蓦然回首,发现最大的原因是中国文学作品在翻译成外文时,出现了太多的“误读”和“缺失”。

  无怪乎,瑞典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中的唯一一位汉学家马悦然也说:中国作家走向世界的一个障碍是缺少好的翻译家。

  “五•四”以降,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勃兴,中国并不乏优秀的翻译大师,如林纾、林语堂,傅雷、许渊等等,他们既深喑中国文化,也熟悉西方文化,而他们在翻译外国作品的时候往往能够达到“信、雅、达”的境界,为人们所称颂。

  可惜的是,中国人在那个急于了解西方文化的时代,通常注重将国外的优秀作品翻译介绍到国内来,却用很薄弱的力量将国内的作家及作品向外推介,而这些薄弱的力量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从文学作品本身而言,若要“走向世界”,首先要打破的就是“语言界限”。然而,由于汉语语系与印欧语系存在巨大的差异,两者在语言结构和语言习惯上往往表现出让人难以接受的译文,“辞不达意”以及在翻译过程的“内容缺失”现象可谓俯拾皆是,而且,文学性越强,这一现象就更严重。

  受此影响,很多西方人因看不懂中文而放弃了对中国文学的了解,从而失去了对中国文学(不是文化)的兴趣。也许,这就是马悦然为什么建议要由一个文学修养很高的英国人来翻译中国文学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坛的悲哀。

  中国的文学作品要被西方世界了解,就必须慎重选择翻译者,只有足够优秀的翻译工作者才能将作品的思想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否则,拙劣的翻译会让好的作品走调变味,会失去文学作品原有的思想和价值。而外国人读到这样的译作时,难免产生错误的理解和思考。若如此,那还真不如不翻译。

  既然中国人有强烈的“诺贝尔奖”情结,难免要迎合评委——瑞典学院的院士们的品位。这些院士们都懂英文、德文和法文,还有的院士懂意大利文、西班牙文、俄文和其他斯拉夫语言,但只有一个院士懂中文——马悦然。因此,中国的翻译者们更要在这方面下一番苦工夫。

  科学无国界,但文学的表达表示确实存在“国界”。尽管如此,我们始终相信,文学作品在透视人性、体悟人生、享受情感等方面共通的。一部伟大的作品,翻译的好坏并非决定它成功的关键,而在于其中的内容与思想。

  事实上,综观中国百年文坛,也曾经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1987年,作家沈从文的名字被选入了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终审名单上,1988年他再度进入,而评选委员会也已经决定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沈从文。不幸的是,沈从文当年就离开了人世,此事也就作罢。

  由此,我们不难看到,中国文学在奔向“诺贝尔奖”的征程上,翻译确实是一座看似难以跨越的高山,但却不是令人窒息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