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应当有“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9:27:59
“本报讯”中应当有“故事”


仇学平


  “可否把军报要闻版上的一些‘本报讯’写得像故事一样好看?”这是一位资深军事记者不久前在讨论军报新的改版方案时提出来的建议。

  这条建议得到了不少同行的热议:是啊,写得好的“本报讯”中应当有故事。而我们现在许多“本报讯”写得不好看,恰恰是与其缺少故事分不开的。

  细心的读者可以而且应当看到:今年以来,军报的“要闻版”和“部队新闻”版上已经出现了一个显著变化:有故事的“本报讯”多起来了,它们不是被安排在版面的头条位置,就是被“加框处理”,有的还特意配上了内容相关的图片,配发了小言论。

实例1:

三级士官回乡当村官

  本报讯 何基刚、刘勇报道:第二炮兵某旅三级士官王金平,去年底转业回到家乡四川省三台县等待安置。前不久,恰逢他所在的三元镇金马村村委会举行换届选举,王金平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第二炮兵某旅旅长孙启宝3月12日接到报喜电话后说,王金平作为抗震救灾二等功臣,主动放弃政府安置,令人敬佩。

  2008年5月,王金平回家探亲修假期间,遇上了汶川大地震。他不顾自家房屋倒塌,把妻儿和受伤的父母托付给邻居,只身赶到镇人武部加入到抗震抢险队伍中。王金平作为唯一的现役军人,被镇领导指派担任由20多人组成的抢险队队长。40多个日日夜夜,王金平带领抢险队搭建帐篷140多顶,搬运救灾物资240多吨。王金平被当地媒体誉为抗震救灾英雄,被第二炮兵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并荣立二等功。

  2008年11月下旬,王金平转业返乡等待政府安置期间,与乡亲们一道开起混凝土搅拌车、建材运输车,为家乡作贡献,同时积极引导乡亲们通过劳动改善生活条件。短短3个月,跟他一起跑运输的乡亲们每人平均挣了8000多元。

  今年2月下旬,村委会举行换届选举。乡亲们见王金平人勤快,脑子又活,相信他有办法带领大家勤劳致富,就三番五次动员他参加竞选。王金平与家人商议后主动放弃政府安置工作,最终被村民选举为村主任。

  (原载2009年3月16日《解放军报》第五版)

实例2:

大学生哥哥是新兵
高中生弟弟当班长

  本报讯 袁战鸿、特约通讯员许必成报道:在新疆军区某红军团有这样一对战士,哥哥努尔买买提是新兵,弟弟买买提艾里则是第二年兵,还是班长……新兵训练生活很苦,努尔买买提感到有些不适应。一天晚饭后,努尔买买提找到弟弟诉苦。闻听哥哥的苦衷,他直言哥哥“没出息”。本想诉诉苦,反而受到数落,一气之下,努尔买买提几天不愿和弟弟说话。

  元旦前夕,新兵连组织12月份出生的新战士过集体生日,努尔买买提正好是其中的一个。生日那天,弟弟特意买来一个大蛋糕祝贺哥哥的生日,并声情并茂地为他唱起了生日歌。看到这一幕,努尔买买提心底的怨气烟消云散。他拉起弟弟为大家跳起了欢快的麦西来甫舞蹈。

  (原载2009年1月19日《解放军报》第五版)

实例3:

投弹也要比环数

  本报厦门3月9日电 记者杨清刚、通讯员谢晓伟报道:一名曾经连续5年蝉联全团投弹冠军、保持70米投弹记录的战士,却在新年度的投弹训练场上“栽”了。南京军区某团一连士官张飞遇到的挫折,使官兵们对新大纲规定的精准训练课目有了深刻认识……今天,记者再次来到训练场,只见张飞正反复琢磨投掷动作。“这可是事关性命的事儿,哪能马虎?等我先练好30米投准,再发挥我的优势,来个‘远距离精确打击’。杨记者,下回你就等着瞧好吧!”张飞胸有成竹地说。

  (原载2009年3月11日《解放军报》第四版)

  这3篇“本报讯”,篇篇都是有故事的。它们的成功足以说明:作为消息的“本报讯”是可以写故事的,既可以写一个故事,也可以写一串故事;既可以三言两语写故事,也可以浓墨重彩说故事。上面说到的实例3,不仅被安排在那天军报第5版的头条位置,而且还配上了夺人眼球的特写性彩色图片,后面还配上了题为《别当只会使“蛮劲”的兵》的署名言论,最后编者还把这组报道用粗线加了框,形成了强势的版面亮点。这说明军报编辑部是在特意优待有“故事”的“本报讯”。这样的“本报讯”,在今年以来的军报新闻版上几乎每天都有一至几篇。要说今年实施新一轮改版方案后的军报发生了什么新变化,这应该算是一个!

  那么,军报这么提倡“本报讯”写故事,对于新闻写作方法的改进和发展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众所周知,新闻学的本质是“事学”,它强调“新闻是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这里的“事实”和“报道”这两大要素特别值得我们深究。凡“事实”,越讲究真实,越接近它的本来面目,越会精彩纷呈。深究其前缘后故、来龙去脉,常常会牵出曲折生动的故事。而“报道”讲究的是“报”得精彩,“道”得好读,而这只要尊重事实的本来面目、注意写出其中的故事就容易做到,不必离开本来面目去刻意编造和雕琢。凡是真正讲究“事实”和“报道”这两大新闻要素的人,越会接近和发现“事实”本来面目中包含的故事。用这种态度去采写“本报讯”,自然会重视采写好其中的故事。也就是说,重视写好“本报讯”中的“故事”,是科学对待“事学”的必然结果。

  “本报讯”中的故事从哪里来?同样需要从用心不懈的追踪采访中来,最好能深入现场“听”、“看”、“逮”、“摄”,切忌单凭现有文件和人家的汇报材料合理想象、“移花接木”或“人为放大”。“故事”是“听”来的、“看”来的、“逮”来的,更多的是“问”来的。在“问故事”方面,军报原高级记者江永红的经验很值得大家仿效。有一次,他到广州军区某师采访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先进经验。师里开始拿出了一大堆内部经验材料准备给记者“汇报”,江永红摆手叫停,说你们不要讲现成材料,我就想听听你们在这方面有什么故事。政委就讲他们“常委班”曾为军委领导表演受赞扬。江永红问:部队换装后“常委班”还能这样在军事训练上作表率吗?他说“还可以”。江永红又问,有没有“走麦城”的时候?这一问就问出了一个十分有价值的故事:刚换装时,这个团的“常委班”还想像往常一样为部队表演,谁知出了大洋相,驾着两栖装甲车在水库里直打转,转了20多分钟,死活上不了岸。后来,他们拜几位刚毕业不久的军校大学生干部为师,“常委班”才重振雄风。

  这个故事本身就是新闻,但记者仍不满足,又问:部队换装后“常委班”尚且出洋相,其他干部有没有出洋相的?这一问又问出了一个更新鲜更生动的故事:有个副营长驾着新型装甲车前进,竟被一名年轻士官大喊一声“停”,硬被拦了下来。副营长大为光火,却被士官讲拦他的理由讲得满脸通红。原来这位士官发现装甲车是带故障运行,如不停下来会烧毁发动机。副营长向上级作完检讨之后,主动建议为这位士官记三等功一次。可否记功在机关引起争议,最后团党委真的给这位士官记了三等功。记者把这两个故事写了一篇“本报讯”:《士官一声叫停,部队为他立功———广州军区某师党委与时俱进确立先进性标准》(见解放军报2003年5月8日一版),受到了一致好评。可见:撇开材料“问故事”,功夫不负有心人。

  采掘“本报讯”的素材时,通讯员们也要学会“问故事”。一般说来,接受采访的基层官兵不习惯给新闻报道人员讲故事,而是喜欢按内部总结材料“念经验”。怎么办呢?那就得像有经验的记者那样启发他们讲故事。启发的办法:一是礼貌地要求采访对象将材料留下来仔细研究,然后请他们脱开材料讲部队新鲜事,官兵们议论最多的有哪些新鲜事,只要一谈开,各种故事就会被讲出来。二是在采访对象应答过程中抓住有可能出故事的地方及时提问,往往会问出一个甚至一串故事。三是在大致了解受访部队的情况后,抓住有可能出故事的一项或几项新工作来提问,十有八九能问出故事素材来。

  有了“故事”素材,当然还有一个如何写“本报讯”的问题。毫无疑问,在“本报讯”中写故事,同单独写作“新闻故事”是不一样的,主要的区别就是要简练,不宜过多地铺张情节、展示细节、“设扣解扣”,层次也不宜太多,用语更要凝炼,力求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清楚。至于“本报讯”中的“故事”设在什么位置,也没有固定程式。按照消息写作的一般要求,故事的“高潮”、“结局”或最精彩的“新闻由头”,可以设计在导语甚至标题中,也可布局在主体部位。放在消息结尾处的“故事”,符合故事写作的传统结构,只要切合新闻主题,当然也是允许的。究竟怎么在“本报讯”中写故事?请通讯员们多琢磨琢磨那些成功实例,就不难把握其中的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