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被发现”试论安阳曹墓诸多疑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2:46:02

曹操墓“被发现”试论安阳曹墓诸多疑点

2010-01-03 12:54:53 来源: 互联网 强国论坛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据说曹操墓“被发现”,网上议论正酣,欢欣鼓舞者有之,心怀疑虑者亦有之,本文仅从常识出发,试论曹墓被发现中之诸多疑点。

第一点,与文献吻合不错,但是文献并未标明确切位置,而且地理坐标早在不断变迁,唐太宗还能拜谒高陵,宋朝人却已经大谈疑塚了,何况宋朝距今又过了一千年,邺城的旧址还不能完全确定,光是西门豹祠就有好多个,试问专家们如何能够凭借这些模糊的坐标在茫茫中原大地上准确找到这个不足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墓地呢?事实上,他们没能找到。1998年就出土了鲁潜的墓志铭,如果这真是关键线索,会等到现在才发现曹操墓吗?结果从1998年到现在,这墓被盗过好多次,专家若早就能找到,那算不算严重失职?结果专家们还是跟在盗墓者屁股后面才找到这个墓的。再想一想,要是根据文献加墓志铭就能确定曹操墓的方位,河南和河北还争那么多年干什么呢,不是早该河蟹了?所以基本可以确定,文献只提供了一个很广大的范围,专家们在这个范围里发现了这个墓,再跟文献一一套上的。要跟一些模糊的坐标对应上,这很难吗?只要你想,都可以办到,模糊的东西随你说。另外,有网友已经提到了,曹操的诏令中不但昭示了自己墓穴的位置,而且还下令有功之臣要陪葬高陵,请问专家们发现了这些陪葬的大臣陵墓吗?古代文献只是一个提示,决不能作为关键证据,从事自然科学的人们,对此应该没有异议吧?

第二点,墓中的古怪铭文,这是本次发现的最关键证据,没有这个证据,这个墓可以是任何一个汉晋时期王公的墓。“魏武王常所用···”这样的话只能是曹操死后曹丕刻上的,因为曹操生前从未被称过“魏武王”,“武”是其死后的谥号,所以有人用“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反驳质疑者显然是不合适的,越王剑从铭文的口吻看明显是越王生前自己所刻,表达对宝剑的爱惜之情,与前者意义截然不同。关键问题是,类似的铭文在同时期其他王公墓中是否存在?除非专家确实能证明,在当时的王公墓葬中存在这样的风俗,后人要在器物上铭刻死者的身份,不然恐怕难以服人。其实寻找答案很简单,曹植曹丕的墓都发现了,墓中有类似的铭文吗,恐怕是没有,不然专家们早作澄清了。铭文是在一些断裂的石碑上发现的,刻着“戟”、“矛”等词,并不是真正的兵器,难道曹操节俭到连兵器都不舍得下葬吗?当然,这也可能是当时的一种风俗,那么在其他墓中就必然有类似的发现!专家们,拿出证据来啊。铭文还有一些其他问题,网上多见的是“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和“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两组铭文,其实网上还有其他铭文可以看到,多个对比就可以发现,这些铭文铭刻的水准参差不齐,甚至笔法都完全不一致,比如“魏”、“格”、“王”等字在各碑中的写法都不一样。这么重要的东西,想来不会如此草率吧。

第三点,墓中骨骼问题,这其实才是本案的关键所在!却被专家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事实上,曹丕曹植尸骨俱在,如若墓中尸骨DNA与之吻合,一切都水落石出,绝对是金标准,每个国际学术期刊都得承认。需要注意的是,墓中有女性尸骨,已有专家论证为卞夫人了,她的DNA也可以和曹丕曹植比对的,可利用的材料并不只限于那半个头盖骨。据说考古鉴定工作已进行了一年,为何这么重要的检测却迟迟没有进行呢?难道是专家不敢?原谅我小小的阴暗吧。关于骨骼年龄的测定,我看了一些文献,发现仅仅通过颅骨骨缝愈合程度并不能很好的推测年龄,结果往往有较大误差,所以专家的这一证据实在不足为凭。还有一点疑问,骨骼的年代测过了吗,从这一点至少可以排除后代混入的可能。

通观专家们的六大证据,实在是捕风捉影者多,货真价实者少,不知“确认”之结论从何而来?所谓专家者,未必一定全知全能,比如这些专家懂分子人类学技术吗,他们知道DNA的结构吗,恐怕也是不一定的。网友们固然历史知识不足,说了不少外行话,但是专家的六大证据却也并不高明,同样漏洞百出。因见不少人对质疑者嗤之以鼻,云:“一群历史盲居然煞有介事地来打假,笑死人了”,故作此不平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