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典藏级单反镜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3:46:57

借钱也要买!十大典藏级单反镜头推荐

责任编辑:张凡作者:FF3   2009-07-10    

【IT168 导购】“机身是贬值的,镜头是保值的”,这么一句看似不痛不痒的大实话却是意味深刻,这是无数资深影友在漫漫弄影发烧之路上用金钱铺路,并历尽喜怒哀乐的轮回与煎熬才得出的最终结论。

  特别是到了如今的影像D时代,电子化、智能化、趋同化特征愈甚的数码相机们朝发夕逝,惊人的推陈出新节奏令许多机型甚至连基本的入市服役期都无法安度,至于“经典流传”之类的期待就根本无从谈起了。由此,影友们的恋旧情怀似乎也就只能更多地维系在光学镜头身上了,而本文所涉的十支典藏级“长枪短炮”既属感悟光影的魅力只选,亦属弄影投资的保值之选!

  需要说明的是,光学镜头产品库简直就是一片历史悠久而又异常繁杂丰富的“长枪短炮”的葱郁丛林,因此若想择选出其间的经典之最绝非易事。于是,我们只能识趣地规避开电影、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光学镜头产品,甚至连大画幅相机专用的光学神器及小型旁轴相机所用的直通光路式镜头产品也不敢去涉及。简而言之,专为传统135胶片幅面规格单镜头反光式相机量身而制的“长枪短炮”们,才是本文择选主角的源泉所在。 

标头中的帝王——卡尔·蔡司Planar T* 50mm f/1.4

  在摄影圈中凡不知道卡尔·蔡司(Carl·Zeiss)的基本就会被认定是菜鸟,纵然你拥有如何亮骚的器材或怎样的职业身份也是白搭,而知道卡尔·蔡司却不知晓普拉纳(Planar)的也会被讽为是“棒槌”,因为在相当程度上普拉纳光学结构就是卡尔·蔡司这个光学巨人起家的根本。

  Planar结构是德国天才光学设计师保罗·儒道夫(Paul Rudolph)于1896年完成的,这是如今双高斯标准光学结构的原发蓝本,“Planar”为“平坦”之意。其镜头型号命名中的“T”字母应为“透明,通透”之意,源自于“Transparency”,而星状符号“ *”则可被理解为“进化,发展”的意思。

  从1896年延续至今,Planar结构已经足够悠久了,而Planar T* 50mm f/1.4也已经从一支帝王级的标准镜头演变发展成了一个族群式的标头体系。如今,德国蔡司已通过联合设计及外包代工等形式,为尼康、佳能、索尼、宾得等厂商提供了多种卡口版本的T*级别 50mm f/1.4手动对焦镜头,这些产品在外观样式方面也融入了不少新世代元素。不过,1975至2001年期间发售的老版本Y/C卡口Planar T* 50mm f/1.4,才被多数资深人士认为是血统最纯正的典藏型号之一。 

人像王中王——卡尔·蔡司Planar T* 85mm f/1.2

  如今,凡f/1.8级别的85mm定焦产品都被厂商们忽悠成了“人像专用”镜头,而那些f/1.4级别的85mm镜头则更是被轻易冠以了“人像王”的名头。然而,在真正严谨的职业摄手们看来,这些所谓的“人像王”又算得了什么呢?只有那支蜚声于世的“人像王中王”才算得上霸道,才称得上牛气,而这便是Planar T* 85mm f/1.2了。

  在卡尔·蔡司的镜头生产年历表上,仅CONTAX(康泰时)Y/C卡口的85mm定焦镜头就推出过f/2.8、f/1.4、f/1.2这三种不同通光孔径的版本,而其中诞生自1984年的Planar T* 85mm f/1.2便是摄影圈中人人垂涎的“人像王中王”。该镜头采用了8片7组的成熟光学构成,滤色镜口径为77mm,他绝对真材实料甚至连遮光罩都采用了优质的纯金属材质,由此镜头重达874克。

  影友们最后一次入手Planar T* 85mm f/1.2的机会是在1992年,那是为了纪念CONTAX第一部相机面世60周年,卡尔·蔡司以全球限量1200支的形式再版推出了此镜头,从而也再次引得收藏家和影友们魂牵梦绕。至于什么“细腻至美,典雅纯澈,明锐如眸”之类的词藻,都不足以诠释这支顶级镜头的特质与能力,总之,他就是“蔡司主义”光学成就的峰巅奉献。随便说明一下,CONTAX(康泰时)原为德国蔡司的嫡系相机品牌之一,后几经沧桑落入到日本KYOCERA(京瓷)公司手中,不过京瓷推出的康泰时单反相机仍旧继续采用卡尔·蔡司的光学镜头。 

洞穿暗夜的眼神——尼康Noct 58mm f/1.2

  几乎所有光学镜头在夜景拍摄时,都会产生蝙蝠状的恼人光晕和星状光点,而Noct 58mm f/1.2却不会出现以上状况,这是因为他的“眼神”足以洞穿任何暗夜。“Noct”在拉丁语中是“暗夜”的意思,而f/1.2的超大通光孔径设计和一枚以半手工方式切削而成的大尺寸顶级非球面镜片,正是保证Noct 58mm f/1.2能在极弱光照条件下游刃有余完成摄猎任务的基础保障。

  该镜头共有两种版本问世,分别是1982年4月推出的AI-S卡口和1977年3月发布的AI原版卡口,由于成本高昂及工艺难度太大的原因,使他没能被升级至自动对焦时代。不过,尼克尔一流的标准卡口续接通用能力,令其依然能被挂载到部分最新的高级别数码单反机身上使用,当然所有的自动传导功能都将失效。Noct 58mm f/1.2采用了传统的7片6组光学结构,最近对焦距离0.5m,镜长51.5mm,使用52mm直径的滤色镜片。重量方面,该镜头1977年版本的体重480克,1982年版本的则为465克。

  这支Noct 58mm f/1.2被认为是尼克尔MF时代最高光学成就的象征,虽然当单反相机发展至AF时代后他就销声匿迹了,但一经提起“洞穿暗夜的眼神”这个典故,泥坑一族影友们便会不约而同想到他。其实在光圈孔径方面能够比齐甚至超越Noct 58mm f/1.2的也并不是没有,例如著名的徕卡神镜Noctilux-M 50mm f/1.0就将光孔做到了更大,不过这毕竟是一支M系列的旁轴相机专用镜头,从光路结构方面看,其设计及工艺难度要小许多。况且我们有言在先,本文所涉的典藏名镜必须是单反专用光学产品。 

定焦克星——尼康AF 20-35mm f/2.8D IF

  在200mm焦距规格以下区间,上面这支Noct 58mm f/1.2绝对是尼克尔“炮群”中最昂贵的镜头了,如今8成新程度的货品也已经被抬到了3万元以上。不过如今毕竟已是数码影像时代了,大多数影友在典藏把赏之余,也希望能满足更多一点的实用需求。因为他们心里有数,尼康的定焦经典出在其MF时代,而其AF时代尚有着不少变焦类光学名镜值得留恋。

  除了迄今仍旧大红大紫的“金广角”和“银广角”外,尼康还推出了AF-S 14-24mm f/2.8G ED这样的超广角变焦利器以迎合全画幅DSLR时代的到来,然而在以上这些镜头的面前却始终有一座高不可及的山峰横在那里,此峰便是大名鼎鼎的“钻石广角”尼克尔AF 20-35mm f/2.8D IF了。除了20mm超广角焦端在最大光圈下存在四角分辨率微弱下滑外,此镜便不存在任何瑕疵了,其光学品质绝对一流,完全可以同时替代20mm、24mm、28mm、35mm等多支定焦镜头。

  能同时享有“定焦克星”和“钻石广角”这两顶王冠,这般荣誉在尼康的光学发展史上,也仅有这支AF 20-35mm f/2.8D IF能够毫无争议地安然享有。虽然“金广角”AF-S 17-35mm f/2.8D IF-ED融入了超声波驱动技术并在广角焦程上做出了进一步扩展,虽然“银广角” AF 18-35mm f/3.5-4.5D IF-ED因身价友好而销势极佳,但归根结底“金广银广都不如钻广”。尼克尔在超广角变焦规格光学产品方面的华章一页仍是由AF 20-35mm f/2.8D IF书写完成的,不要试图用“金广角”来与他进行光学素养方面的对决,那会使“金广角”顿感自卑的。 

“炮”中王者——尼康AF-S 80-200mm f/2.8D IF-ED

  在摄影圈中熟知尼康“小钢炮”和“小竹炮”的影友不在少数,这是因为这两支镜头至今都保持着市售现役状态,而相比之下,大家对“大钢炮”却多是闻其威名而无缘享用了。事实上,尼克尔自动对焦时代的极致辉煌是由D系列光学产品造就的,而眼前流行的G系列镜头还远没能达到其前辈D系列产品的高度,而在D系列“炮丛”中最声名显赫的便是上面的“钻石广角”和眼前这支“大钢炮”了。

  在AF时代,尼康至今一共量产发售了五款f/2.8恒定光圈级别的中远变焦镜头,这就是尽人皆知的“钢炮”系列产品。这其中,一代“钢炮”AF 80-200mm f/2.8 ED和二代产品AF 80-200mm f/2.8D ED采用的均是单环推拉变焦方式。其间区别在于,二代“钢炮”开始标注上显示D系列身份的字母标示,“D”标示的技术含义为,在使用本厂闪光灯时镜头可以传递距离信息了。第三代“钢炮” AF 80-200mm f/2.8D ED New则采用了自动对焦时代主流的双环操控设计,此镜目前仍在生产,他便是摄影圈内俗称的“小钢炮”了。而本文推崇的“大钢炮”是此系列的第四代产品,他是“钢炮”族群中最早融入了超声波驱动机制的型号,在光学和机械方面几乎都做到了尽善尽美,而其体重也创造了本系镜头的极限。

  至于时下广受追捧的“小竹炮”AF-S VR 70-200mm f/2.8G IF-ED是“钢炮”系列的第五代掌门人,他开始载入VR防抖系统,并将中焦区段由传统的80mm延伸至70mm,并且外饰细节方面也更趋时尚。简而言之,“大钢炮”是尼克尔D系列f/2.8恒定光圈级别中远变焦规格镜头的收山之作,而“小竹炮”属于是G系列同阶镜头的开端作品。关于“大钢炮”与“小竹炮”这对同袍兄弟间的长短论剑由来已久,而最终的结论是“大钢炮”在光学素质方面略胜一筹,不过“大钢炮”笨重而价高不落,由此他不得不让位于后来者也算是市场的抉择所定。

  在细节方面,“大钢炮”重达1580克,体积为88×207mm,而融入了VR系统之后的“小竹炮”却成功地将体重控制在了1430克,其身材为87×215mm。延伸到价位方面,“大钢炮”在退市之时仍保持着15000元的高价,其替代者“小竹炮”当年的实际入市报价尚不足11000元。顺便说一句,如今“小竹炮”的主流报价始终坚挺在12500元左右,这也用一个实例表明,光学镜头不仅能保值甚至还能升值。然而必须强调的是,“小竹炮”可以替代“大钢炮”的位置,但却未能超越其光学境界,若苛求起来的话,AF-S 80-200mm f/2.8D IF-ED才是尼克尔“钢炮”系列产品中的光学王者!说白了,“小竹炮”更具有驾驭优势,而“大钢炮”则更拥有典藏价值。 

一镜在手别无所求——佳能EF 24mm f/1.4L USM

  尼康的“钻石广角”AF 20-35mm f/2.8D IF可以充当数支专业级别广角定焦镜头来用,这绝对是泥坑一族影友的幸事,而佳能的EF 16-35mm f/2.8L USM却并不具有此般能力,因此佳友一族们仍需要去购买高品质广角定焦产品。在佳能50mm以下焦距段的定焦镜头中,EF 24mm f/1.4L USM和EF 35mm f/1.4L USM算是两支“毒药”性质的顶级光学利器。不过人文摄猎用途的35mm焦段镜头始终是诸家必争的规格,此间可谓是强中更有强中手,由此设计难度更大的EF 24mm f/1.4L USM便有幸成为了佳能广角定焦势力的最佳代言者。

  24mm焦段镜头的视角范围是84度,这是一个大气而均衡的视角,他比28mm常规广角更具视觉元素的包容性,适度夸张而又不失稳重。而与20mm或21mm的超广角镜头相比,24mm镜头又明显具有视觉忠诚,畸变合理,且容易掌控的优势。高品质的24mm定焦产品是兼具写实与写意双重能力的光学利器,此焦段深得佳能的重视就不难理解了,而EF 24mm f/1.4L USM被业界公认是同规格镜头中最为出色的一款,由此佳能的心血看来是没有白费。在2008年9月,佳能已将EF 24mm f/1.4L USM升级为第二代,新产品主要是融入了SWC镜片组,以便在减轻杂光和控制色差方面更上一层楼。

  所谓典藏,未必仅能指向那些时过境迁的旧物,由昨日佳作进化而来的今朝神器,反倒是更能够做到藏有所值,物尽其用。对于佳友一族影友而言,无论是银盐胶片时代的资深用户还是如今全画幅数码单反的驾驭者,如果您仅能拥有一支镜头的话,EF 24mm f/1.4L USM自当是您一镜在手别无所求的选择。在这支光学“毒药”面前,任何一支L级别的变焦镜头都注定会在光学素养方面感到无地自容,别说广角定焦不适合作为挂机之用,那是因为您还没有尝试过这支由佳能倾力打造的24mm光学神器! 

弱光下的英雄——佳能EF 85mm f/1.2L USM

  以24mm焦距及84?的广阔视角,却能达到f/1.4的超大通光孔径,而且在最大光圈下便展示出了一流的画面均衡度及惊人的解晰锐度,可以说佳能EF 24mm f/1.4L USM缔造了一个完美的广角神话。不过,佳能精心缔造的神话还不仅仅如此,EF 85mm f/1.2L USM亦算是另一个更绚丽,更诱人的神话。

  虽然多数菜鸟都将EF 85mm f/1.2L USM当做人像王者去顶礼膜拜,而事实上人像题材的摄猎还仅是其捎带的“兼职”工作而已,换句话说,若用他在光照良好的影棚中或T台前去专职应对型男索女的pose,那就绝对属于是“牛刀杀鸡”了。我们发现这支超大光圈中焦镜头在骨子里其实并未含有多少时尚不羁的元素,相反,他蕴含着太多的严谨、执着、甚至是呆板。奥运赛场上的台球、蹦床、击剑、竞技体操等项目是绝对拒绝闪光灯的,在那种既苛求响应效率与细腻画质,却又得不到额外人工光源支持的极端差劲的光照环境中,佳能EF 85mm f/1.2L USM才能尽显其英雄本色。

  本文中另述了卡尔·蔡司的Planar T* 85mm f/1.2,其实他与EF 85mm f/1.2L USM完全是不同风格与设计趋向的产物,影友们有意促成他们之间的比拼已非一次,而结果却往往是难分高下。可以说Planar T* 85mm f/1.2是古典至美的化身,而EF 85mm f/1.2L USM则是现代派实用主义美学的极致产物,无需论剑,他们都是站在光学巅峰上的巨人! 

倾国倾城“二公主”——宾得SMC PENTAX-FA 77mm f/1.8 Limited

  在M42螺口镜头时代宾得绝对是日系光学势力的代言人,不过时至今日宾得的颓势却是人所共见的,不过好在三位明艳的“公主”依在,这多少为资深的宾得挽回了一些颜面。P家的“大公主”是1997年问世的FA 43mm f/1.9 Limited,“小公主”则是2001年出阁的FA 31mm f/1.8 Limited,而本文所述的FA 77mm f/1.8?Limited发布于1999年,她被影友们尊称为“二公主”。

  在特质风格及用途方面,稳重的“大公主”是一支典雅复古的全能标头,姗姗来迟的“小公主”是一支“深不可测”的广角经典,不过为了成就一流的光圈孔径她牺牲了理应小巧的身材,这未免显得美中不足。而中焦规格的“二公主”SMC PENTAX-FA 77mm f/1.8?Limited可谓是三姊妹中最完美的一个,他在光学设计方面几乎无懈可击,工艺及外饰效果更是达到了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的境界。

  这支“二公主”属于限量版的产品,宾得不吝工本地在限量版镜头中融入了无鬼影镀膜技术(ghostless),这是比其著名的SMC超级镀膜工艺更为出色的最新技术成就。不要试图用那些以锐利见长的所谓“人像王”来叫板“二公主”,因为FA 77mm f/1.8 Limited生来所具的浓郁“德味”气质是同阶镜头中无人可及的。绮丽明艳而润泽通透,用倾国倾城来形容这位P家“二公主”的魅力是绝不为过的。 

普通的视角,精彩的你——美能达AF 35mm f/1.4 G

  在传统意义上,35mm焦段被认为是比标头更适宜于从事人文纪实影像的视角区段,在MF手动时代,围绕这个看似平凡普通的焦段曾涌现出大量光学精品。以至于在后来的AF时代,由于f/1.4通光级别的35mm镜头起点太高,竟使得光学诸侯们不敢轻易染指其间了。

  时下,佳能的EF 35mm f/1.4L USM被普遍认为是此焦段同阶产品中的霸主,不过一些资历较深的影友对此却并不认同,因为这些影友多是曾领略过Minolta(美能达)AF 35mm f/1.4 G那浓烈“毒性”。关于EF 35mm f/1.4L USM与美能达AF 35mm f/1.4 G之间的较量在银盐胶片时代已经进行过无数次了,结果均是一致的,这就是美能达取得了完胜。不过真是造化弄人,当年落败的佳能EF 35mm f/1.4L USM如今却在独享风光,而昔日的胜者却已经失去了踪影。

  事实上,G系列镜头是美能达在鼎盛时期的最高光学成就,而AF 35mm f/1.4 G则是其所有12款G系镜头中最精彩的一笔。需要说明的是,AF 35mm f/1.4 G并非是一款原版设计产品,他是以AF 35mm f/1.4为蓝本升级而成的,而且其后美能达还继续进化推出过一支AF 35mm f/1.4 G New。“普通的视角,精彩的你”,这便是拥趸者对美能达AF 35mm f/1.4 G的评价。令人稍感欣慰的是,索尼如今已通过本品牌的SAL 35mm f/1.4 G赋予了这款美能达昔日光学力作以重生,真是重温“G”梦,经典不老。 

最小巧的“重炮”——索尼SAL 500mm f/8 Reflex

  在德国和前苏联的光学武库中不乏优质的折返结构超远摄镜头,然而这些“重炮”却均为手动对焦产品,这也是他们难以与时俱进流传至今的主要因由。而索尼SAL 500mm f/8 Reflex能位列十大典藏级镜头之间的最主要资本,便是因为,他是目前独一无二具有AF自动对焦驱动能力的折返结构光学“重炮”。

  事实上,这支SAL 500mm f/8 Reflex是美能达留给索尼的光学宝贝之一,其原版为Minolta AF 500mm f/8 Reflex,索尼仅是进一步提高了其AF系统的扭矩并打上了“SONY”标示而已。常规结构的500mm规格镜头绝对会是巨无霸般的大块头,而且注定会保持着难以接受的天价,而相比之下折返镜头的体积就能小巧许多。这支SAL 500mm f/8 Reflex重665克,体积仅为89×118mm,而那些主流的常规结构500mm镜头的体积基本都保持在130×390mm左右,重量更是会达到惊人的3000克。

  自动对焦能力还仅是索尼SAL 500mm f/8 Reflex的外在卖点之一,在光学素质方面他亦达到了极高水准,除了一流的色差及色衰控制外,更具有良好的锐度和暗部质感再现。迷人的环状焦外成像效果是折反镜头的独特魅力所在,而对焦困难合焦不易却是折返镜头惯有的传统软肋,如今索尼SAL 500mm f/8 Reflex却在继续发扬着折返光学“重炮”的所有优势,且又以AF机制彻底化解了其先天的弱势项目。更令人惊喜的是,自他而始,光学“重炮”也终于可以同小巧便捷为伍了。

结语:以十支为限来进行一次光学经典的选秀,真的有点残酷而令人无所适从,好在我们只是推荐,只是要把以上镜头的资历背景和特质价值呈奉在您的面前。典藏并不是一个拘泥的概念,您大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及能力,去搜求那些与您有缘的光学宝贝。至于“借钱也要买”,这只不过是句调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