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针对外资发文件 外资超国民待遇时代谢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3:07:14
国务院针对外资发文件 外资超国民待遇时代谢幕2010-4-24

外资“超国民待遇”时代谢幕
  真正有竞争力的在华外企需要的不是“超国民待遇”的特权,而是市场环境的公平和公正、政策环境的稳定和透明
  “摆脱资本短缺制约的中国,引资动力已逐渐减弱。外企如不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接受政府的正常监管,继续抱着‘超国民待遇’不放,肯定没有希望。”4月22日,一家知名跨国公司中国区公关总监私下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十天前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9号文)是一份标志性文件,意味着“过去那种无条件的‘外资优先’时代结束了。”
  今年以来,西方企业界和境外媒体竞相提出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3月下旬,某西方国家驻京商会在其调查结果中提出,“由于中国政府采取一些措施,将外资企业排除在中国一些蓬勃发展的市场领域之外,在华跨国公司的不满情绪日益抬头。”比如,有利于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新规定,以及使外资企业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政府采购政策。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向《瞭望》新闻周刊解读说,“一些政策的调整是为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力求让企业在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下竞争,是对吸引外资政策的进一步改善。这是改善外资的综合政策环境,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根据9号文规定,中国对高科技产业、服务业、节能和环保产业的海外投资表示欢迎,但对重污染和高能耗及产能过剩的产业的投资则受到限制。合格的外资公司甚至可以在华上市,发行公司债券或开展中期票据业务。
  “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很正常。”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卫平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也指出,“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好的,只要是在中国规范投资,不是靠以前‘超国民待遇’生存的外资企业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已经规范的企业不会把这当作一个很大的负担。”
  事实上,外资内部也有相当的肯定意见。例如,还是上述某西方国家,其驻沪商会同时发布的调查报告则显示,约90%的会员表示,过去6个月内,自己的企业在此期间经营状况持稳或有所改善;近2/3会员表示,其在华业务计划没有改变;即使改变,也是在增资而非减资。这与其驻京商会公布的结果形成鲜明对照。
  “不过,外企针对国内投资环境的抱怨,也并不全无道理。”在黄卫平看来,作为政策制定部门,对于外企的抱怨都应该认真倾听,“被投资国有责任有义务为投资者创造好的投资环境。何况国内市场本身不完善之处还非常多,比如市场公平和政策透明等。要多听外资的抱怨也要善听抱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关乎国家信用的大事。”

投资环境转变乃全球大趋势
  对于9号文的出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为《瞭望》新闻周刊解读说,“这实际上是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更加重视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需要。”
  因此,在黄卫平看来,外资在华投资环境当然会有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必须的,“但这种变化不是恶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待此次外资新策不能误读,外资在中国享受的超国民待遇不可持续,应该站在发展的立场来看待政策的着力点。”
  具体到9号文,从利用外资目标上来看,主要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扩大开放领域,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严格限制“两高一资”和低水平、过剩产能扩张类项目。
  “改革开放30年后,适应新的形势,就会有一些新的要求、新的变化”。张燕生举例说,2009年重庆成为引资的热点地区。除了传统的沿海地区比较吸引外资以外,现在外资开始看重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前景。重庆大量吸引外资很大程度上与此因素有关,此次利用外资政策也是适应这个变化,鼓励外资更多地走向中西部。
  至于严格限制“两高一资”和低水平、过剩产能扩张类项目等内容,张燕生认为,这不仅仅是跟我国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联系在一起,而且也是全球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势所趋。就中国来讲需要节能减排,这就需要国内的企业节能减排,而外资在中国投资也理所应当承担减排的责任。
  “这些政策变化也是全球性的,不只是为了切合中国的需要,全球都需要可持续发展。”张燕生表示,中国抑制“两高一资”的政策并不是只针对外资企业,国内企业也一样受限,实际上是一个公平的政策调整。
  黄卫平解释说,在改革开放的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在土地、劳动和资本三大要素中,最缺的是资本,“当时甚至是一些污染较大的企业也引进到中国,对维护劳工利益和环境保护缺乏足够的重视。现在,在经济发展由追求快转向提高质量的情况下,一些口子肯定会收紧。他指出,这不是中国独家个案,而是世界经济向着更高水平发展的客观需要。”
  “现在,随着政策的出台,一些外资存在着被挤的可能,但这恰恰说明这些外资在污染环境上存在问题。”他告诉本刊记者,就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来看,高污染、高能耗的外资在国内不会有光明的前景,“这对已经规范的外资没有太大影响,而那些有问题的外资、靠着超国民待遇活着的外资,可能有很大的生存压力。”

“同一起跑线”是市场完善需要
  9号文的另一着力点是创造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而享受惯了超国民待遇的部分外资企业当然会一时不适应。黄卫平曾就此回应欧洲和美国驻京商会人士,“这不是要限制谁,而是把平台搭得更大一点,取消超国民待遇也是希望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这是中国完善市场经济的举措。”在其看来,“对于规范的跨国企业来说,其自身也明白,长期实行双重标准是不可能的。”
  张燕生进一步指出,过去我国对国企的税收平均是30%左右,民企是20%左右,而外企平均下来是12%左右,如果在同一个行业经营的话,对于国企和民企来说是不公平的。从市场竞争原则来看,要市场化就需要进行调整。一些政策调整实际上是中国市场化的结果。
  “现在有些企业会认为,你过去对我这么好,现在怎么不好了?难道为市场竞争创造公平条件不应该吗?为什么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如此成熟的条件下,不能跟中国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公平竞争呢?”张燕生强调,看待政策不能有偏颇。
  例如,针对外界对政府采购的质疑,黄卫平指出,“美国的救市提出要买美国货,英国的救市提出雇英国人,这些都和政府采购没有什么两样。在此方面,外界对中国的看法存在着双重标准。部分国家甚至到现在为止还不承认中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
  “两税合一等政策进一步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这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晋平也表示,时至今日,中国经济基本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包括一些国有企业也通过改制、上市等方式实现重组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已经形成多元化的企业结构,公平竞争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涨,“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

继续优化对外开放国策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份,外商对华投资累计设立企业近6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连续17年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下降近40%的情况下,2009年中国吸收外资仍保持在900亿美元的高位,仅下降2.6%,居全球第二。
  在中国30多年的发展中,外资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技术以及管理技巧和观念的冲击,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其功绩不能抹杀。张燕生表示,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鼓励和欢迎外商来华投资的社会环境没有变,也不会变,“30年来,外资在中国的获利情况也没有出现大的变化,而且向好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强。”
  现在,我国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需要花钱”和“有钱可花”的地方并不匹配,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仍旧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外资企业的落户,在创造税收和就业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因此,张燕生认为,招商引资对于中国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非常重要。
  这个背景下,对于外资对中国投资环境的抱怨,尤其是那些针对我国市场制度不完善的意见,也要高度重视。比如,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政策和行为不稳定导致市场环境不可预期。坦率地说,这个问题也并非只有外企才感受到,内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更感受深刻,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市场化的重要障碍。对此,黄卫平认为,政策主管者应该接受这种“抱怨”,倾力消除这种“抱怨”。
  更具体的案例还包括针对汽车领域对外资并购的限制,不准外企直接在中国设厂造车。中央党校学者邓聿文指出这没有必要,“政府这样做原本是为了保护弱小的汽车工业在开放后免受冲击,但十几年下来汽车合资的结果表明这种限制并未起到应有的效果。外企在和国内车企的合资中,照样大赚利润,而国内车企所希望的核心技术并未得到,自主研发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
  为此,他提出了一个观点,任何时候中国都需要外资,“但需要外资的理由,不是其技术、管理经验和治理机制比国内的企业先进,这方面的差距随着中资企业的发展,终究会缩小和赶上的。很简单,需要外资来‘搅局’,即需要外企来促进和激活国内的市场竞争。”
  就当前而言,在国有企业垄断市场,民营企业力量还比较弱小的情况下,邓聿文认为外企作为管理相对规范,技术相对成熟的企业,比民企更有实力去撼动乃至打破国企的垄断地位,“即使将来民企主导中国的市场,也需要一个外在的力量去和民企竞争以保持市场的活力。”
  “所有这些,需要有雄心、有远见的外资和中国政府一起共同推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深化开放政策,营造更加稳定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黄卫平最后说。 来源: 瞭望 作者:铁树心 回复日期:2010-04-25 16:17:36      今天有两个新闻的真实内涵已经透露出了危机的端倪:一是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一是银行拉存款送回扣,证实了现在的中国金融机构何等脆弱,他们保险库里堆了毫无价值的美元等外币,口袋里却极度缺乏可以周转流通的人民币现金。许多人以为缺乏人民币可以开动印钞机解决,却不知道印钞机就是通胀机,领导再弱智、央行再无能,也知道其中的厉害。
  
  曾几何时,外资是几代领导人眼中的最爱,在全国到处都是饿死人的年代,为了换领导的红烧肉和雪茄洋酒,我们还是勒紧裤袋出口农产品换点可怜的美钞,在只要能抓老鼠就是好猫的年代,美钞进来多少就是改革开放的强心针和回魂剂,只有到了今日,他们却发现以前的营养品现在都成了老鼠药,吃得越多越中毒。外国人当然就更聪明了,他们一百年前用鸦片摧毁中国人,一百年后用美钞就把整个中国给毁了,现在中国有两万亿的外储,也就是说外国人逼中国多投了最少13万亿的人民币到市场上流通,中国整个GDP才多少万亿?如果再源源不断的外资进来,以将近1:7的比例兑换,外国人只要再投一万亿美元进来,就足以把整个中国经济轰炸个粉碎:到处是高企的物价,到处都是毫无收入的破产人群。银行里再也没有大款提着麻袋来存款,却到处可见打劫的匪徒,因为物价飞涨造成有钱人恐慌,他们都把钱拿去投机了,希望用更快的赚钱速度来抵消不值钱的钱,谁还愿意把钱存在银行眼睁睁看着它变成废纸?外资只要到达一个临界点,先是大量投入没有用的美元逼迫银行造成人民币断档,中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改变立场,把欢迎外资进入变成排斥外资进入,再就是大幅升值,如果汇率变成一兑一,那么一万亿美元的投入只需要一万亿人民币的支出,这样好像暂时能够缓解被胀死的风险,像吃了吗丁啉一样放几个屁降了降压——而这又恰恰是外资所需要和日日夜夜期盼的结果。他们通过“被歧视”的借口来撤资,不会造成自己图利的道德伤害,同时因为等来了升值,获得了丰厚的利润,马上兑换成美元撤出,这个时候资本产生了逆转,原来不值钱的废纸马上变成了最吃香的现金,而原来短缺的人民币却变成了废纸。中国处在这样的境地,横竖都是死,美元进来,物价高企通胀死,美元撤资,泡沫破裂萧条死。 作者:铁树心 回复日期:2010-04-21 22:53:48      作者:lhc365101 回复日期:2010-04-21 18:41:09 
    看了财经郎眼4.19.。。
    郎提出美国最近汇率软化。。。不是因为伊朗问题的桌底下协议。。。
    而是通过开放金融市场。。。。醉翁之意不在汇率。。。而在金融市场。。。
    
  没有什么那么多的所谓啥跟啥的,只有一致的利益,美国人是需要自己国家的利益最大化,因为他们的权力来自于选民,执政者不能忽视民众的利益,在国与国交往上,普通民众并不会发生很多利益瓜葛,代表者是商业机构,所以他们的商业机构向执政者施压,希望自己的政府出面获得想要的结果。我们的掌权者不需要普通民众授权选举,没有代表我们民众的利益,只有代表他们一小撮高端群体的利益,他们只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行了,因此,彼此妥协的难度并不大,比如美国人想要求中国升值,美国人是代表了全体民众的利益来做这个决定的,中国接不接受与普通中国人的利益无关,只于执政者的利益有关,只要符合这小部分人的利益时,一切都好商量,只要不符合这小部分人的利益时,哪怕是真正利国利民的事情,他们也是要竭力反对的——至于具体哪方面就不需要我来一一列举了,大家自己去求证,有的是事例。  
  回到升值不升值的问题上,根本就不用上升到“国家”与“民族”的层次上,因为国家由少数人操纵,民族被少数人代表,只要这少数人认为有利的事,什么都会通过种种手段来实现,以国家利益之名,以人民利益之名,不过说的好听罢了。当他们以“国企”、“央企”的名义靠垄断聚集了大量财富的时候,国内的价值被榨取干净、民不聊生、统治不稳之后,为了到别的地方静静享用这些财富,你说升值对他们有利呢,还是贬值对他们有利?如果你嫌太专业的名词想象起来困难,那就直白点:用六个亿人民币换一亿美金有利,还是用一亿人民币换一亿美金有利?从这一点来说,国内的统治者和国外的商人是有惊人的一致利益的,那么半推半就或明或暗的政治交易就有了商业基础了。  
  也许,美国人根本就没想过逼人民币升值也不一定呢。但是中国的少数人通过公关公司游说美国人:你们快施压吧,这样我们才好做个表面样子对付不明真相的屁民们。 作者:铁树心 回复日期:2010-04-23 10:47:13      作者:燃烧的河床 回复日期:2010-04-22 08:47:32 
     升值的可能性比加息大得多,楼主,你认为如何?
    
  中国的银行现在缺的不是美元,缺的是人民币。因为美元在国内并不流通,除了能买点B股之外,你手上要是抓着美元去逛街估计得饿死,要不就会被当成骗子被请进局子里喝茶。而现在如果加息,会导致银行更缺钱,外资流入更快,通胀就更严重。所以,目前央行那些蚂蚁们为了不在自己的任上被烤熟,只能不断的想办法弥补漏洞不在自己位置上捅出来,拆东墙补西壁是唯一的救治手段,当然东墙总有被拆光的一天,那个时候就是爆出危机的时刻,每次危机爆发后,你们都会发现:原来问题早在几年前就形成了,只是被掩盖到现在而已。
  一般情况下,通胀都会导致货币贬值,这是大部分读书多了的所谓经济学家们所具有的“基本常识”,而且也有实例,比如休克期的俄罗斯、津巴布韦、朝鲜、、、、、、等等,但是中国显然跟这些国家有所区别,中国什么都无能,但有一样能还是真实的,那就是产能。那些通胀与贬值挂钩的国家有个共同点就是产能低下导致物质匮乏,然后才是货币贬值,中国却恰恰相反,啥都不缺,你说房价高,是中国人没房子吗?不是,到处都是空置的楼房,你说油价高,是油库里没油吗?也不是,是因为中石化要保证自己的利益。中国的通胀是资本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营造出来的,因此,它的本质跟日本相同,但跟俄罗斯、津巴布韦完全不同。如果做个形象点的比喻,那就是,俄罗斯类型的通胀属于贫血病人导致的病变,中国则是高血压高血脂导致的病变,但两种病同样会要命。
  中国人和日本人拆东墙的治病方法就是不能加息,因为一加息会导致外资更多流入,就像高血压的病人再进补一样,它唯一能做的是放血减压,那么货币升值就是东墙上的砖,先搬来补了西壁再说。升到一定的程度,外资无利可图就不会再流进来,这个时候获利的外资反而外流,就会带来崩溃性的资本外逃,于是之前东墙的漏洞就显现出来了:原来看上去一堵墙,那些砌墙的砖头却是挂在纸上的一幅画! 作者:铁树心 回复日期:2010-04-23 23:33:59      作者:大道天成 回复日期:2010-04-23 13:29:35 
    楼主怎么看他们大量在伦敦市场购买美债?有什么特别的用途吗?
    
  呵呵,上一个回复已经说明了美元对在国内是一张废纸,因为你不能揣一叠美钞上街买衣服或者干别的什么,那么外国人知道这个秘密以后,拼命的用一堆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毫无用处的废纸换实用的东西,统领中国的少部分人才有这个权力使用这些美钞,他们除了利用这些美钞进口一些他们急需的特供产品消费以外,就是给领导的子女眷属们周游世界提供花销保障,但是外国人塞进来的美钞也确实比较多,领导家属亲戚毕竟也只占全国人口的万分之一不到。花不完的怎么办呢?躺在银行会发霉腐烂,还有损失汇兑的风险,于是他们就想到了让这些钱回流到它们的故乡去,美其名曰“投资增值”,一方面是堵屁民们的口,另一方面也好为贪污私分后无法对账的窟窿找个可以填补的借口,两个口一起堵。因为既然是“投资”,就一定会有风险,亏损也就正常了,那么哪天要是爆发出不可逆转的危机,出现外储危机无法正常兑付的时候,也好找个搪塞的理由,账面上告诉我们两万亿外储,那么被大家私分个一千亿,再以投资失败计提损失,那就贪污大吉了,因为资本市场上百分之十的损失简直是巴菲特的理财技能了,不血本无归已经算很对得起咱们屁民们的信托责任,再说从来模模糊糊的烂帐,也会让你查无可查,顶个投资失误的帽子,最多就挨几句骂,但要是背上贪污的罪名,哪怕位高权重逃到国外,也还有被跨国通缉的危险。所以,为了保证自己领导的英明和清廉,也为了自己暗地里有利可图,利用外储“为国家保值增值”去投资美债是必须的,否则,水不混怎么摸到鱼呢?
  不要低估领导唱戏的智商,也不用怀疑他们对金钱占有的欲望和决心,大败为家,大盗成圣,不成器的小偷小摸才要靠翻墙爬水管用行动窃钱,已有大家风范的圣盗,一向是靠理论公正严明合法合理地把他人财物化为己有的,而且还要大家心甘情愿的给。这就是你想不明白的特别用途。 作者:铁树心 回复日期:2010-04-24 22:44:22      作者:fengziyang77 回复日期:2010-04-24 19:27:00 
    问一下楼主,既然看空,现在放空股指期货是好的选择吗!?
    
  呵呵,你有股指期货开户资格吗?不过股指期货目前只是大户们自己玩,做多做空都还找不到什么猎杀对手,只能是钓鱼阶段。真正的资本猎杀应该是钓鱼阶段完成后放入猎物开始,如果你具有提前进去玩的资格,那是有一定机会的,因为大户庄家钓鱼初期是不会很在意得失的,他们需要扔点饵料来吸引猎物上钩。在向普通股民开放之前,媒体会时不时的像帮体彩福彩做广告一样不断的写软文,告诉大家某时某刻某人做多赚了多少钱,做空赚了多少钱,以激起股民的赌博欲望,然后做出“顺应民心”的样子修改入市规则,让普通投资者加入游戏,那才是噩梦的开始。
  做股指期货是实战,你探讨放空还是做多都不恰当,主要在于你临场的决断能力,我告诉你要做空是害你,告诉你做多同样是害你。因为即使我告诉你的方向是正确的,也可能照样会让你血本无归,假如实战中先空后多或者先多后空逼着你提前亏损出局,后面的结论再正确对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做投资的,理论研讨与实战操作一定要记得分开来看,要看准对立与统一的矛盾,除非对着K线和打开的帐户,否则讨论某个投资品种会怎么走不是很大意义。 
国务院针对外资发文件 外资超国民待遇时代谢幕 外资超国民待遇时代谢幕 中央调整引资政策 外资超国民待遇时代谢幕 中央调整引资政策 外资超国民待遇时代谢幕 《瞭望》文章:中央宏调施价格“霹雳手” //中央调整引资政策 外资“超国民待遇”时代谢幕 中央调整引资政策 外资“超国民待遇”时代谢幕-搜狐新闻 外资“超国民待遇”终结: 外资第一大省淡定否? 外资“超国民待遇”终结:外资第一大省淡定否? 邱林:外资享受超国民待遇为何没完没了 一批新规今起实施:外资超国民待遇终结 外资新政取消两项“超国民待遇” 终结外资“超国民待遇”不影响吸引外资 外资PE呼吁国民待遇 企业所得税法获通过 外资超国民待遇走向终结 人民网-环球时报-反思外资“超国民待遇”(经济观察)
发改委欲废外资药超国民待遇 部署基本药物降价 多个经济领域新规今起实施:外资超国民待遇终结 多个经济领域新规今起实施:外资超国民待遇终结 多个经济领域新规今起实施:外资超国民待遇终结 终结外资超国民待遇 中国逐步调整引资方向 外资超国民待遇终结 欧盟企业呼吁开禁公共采购 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更要让内资享受国民待遇-搜狐评论 外资超国民待遇赚取丰厚的利润,而中国则成为了出口大国。 苏宁电器董事长呼吁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_领袖视点_科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