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爱杜拉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1:51:41

新民周刊:我们都爱杜拉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2日10:28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封面:我们都爱杜拉拉



老徐版“杜拉拉”与原著相距甚远

  “杜拉拉”走红一点不奇怪,很多女性白领长吁短叹地读完小说,不仅觉得自己的经历与拉拉相似,还把作者的职场建议奉为圣经。职场奋斗,沉重而不可解脱,《杜拉拉升职记》不是心灵鸡汤,更像是在职场中摸爬滚打的芸芸众生的葵花宝典。我们都是杜拉拉,都在滚滚红尘中挣扎与浮沉,我哭我笑,载浮载沉,这也许,就是人生。

  可惜,老徐把一个职场故事演绎成了徒有其表的爱情故事,离开了才子,老徐只有用聪明的植入广告来掩饰才力的不足。姚晨、徐静蕾、王珞丹,她们都是“杜拉拉”,只是喜欢小说的铁杆粉丝可能并不满意,因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杜拉拉。(钱亦蕉)

  圈里圈外“杜拉拉”

  舞台版“杜拉拉”姚晨的美好时代(图)

  职场小说:文学可乐 喝过算过

  现实版“杜拉拉军规”

  我们都是杜拉拉

  海上职场旧梦 

新民周刊:圈里圈外“杜拉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2日10:12  新民周刊

  张艾嘉有部戏,《20,30,40》;而王珞丹、姚晨和徐静蕾这三个杜拉拉,“25,30,35”,各有千秋。影视剧为追梦而存在,而观众们正在五光十色中寻找自己的那个杜拉拉。

  记者/王 倩

  4月15日,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公映,首日票房就达到了850万,持续发酵了一两年的“杜拉拉”现象就此达到了沸点:当晚,电影里的若干个场面原封不动地出现在了电视里的广告中。是电影,也是广告,“才女”徐静蕾为商业电影和广告业开创了一个新场面。

  同一天晚上,“现代戏剧谷2010壹戏剧大赏”——国内首个商业话剧大奖在上海某新兴时尚场地开奖,两岸三地喊得出名号的戏剧大人物齐聚一堂,两个“杜拉拉”成了场上的焦点:姚晨凭借话剧《杜拉拉》荣膺年度最佳女主角;王珞丹因为接替袁泉主演孟京辉导演的《琥珀》,领取了“世博年最值得期待戏剧人”称号,但现场她最被关注的称呼也是“杜拉拉”,她主演的电视剧版《杜拉拉升职记》即将在各地卫视台播出。

  “杜拉拉”现象,起于一本普通的职场励志类小说,因为作者的妙笔生花,加上过去两年同名话剧、电影和电视剧持续不断的造势,中文圈里的“杜拉拉”成为了足以和英文世界的哈利·波特相媲美的虚构人物。就像80后对于“李磊和韩美美”(高中英文课本中的两个人物)的执著,年轻人热衷于钻研杜拉拉的一举一动,探讨杜拉拉可能的行为处事方针,甚至将对这个虚拟人物的热情,投射到了这些影视剧作品和主演明星身上。

  这些都属于——“杜拉拉”现象。

  杜拉拉从影记

  2008年初,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出版已经将近半年,此书悄然盘踞在了各书城、网络销售排行版的显要位置,上海SMG影视剧中心出重金抢下了该书的电视剧改编权(杜拉拉的电视版权是在电影、电视、话剧中最早卖出的)。在当时的计划里,《杜拉拉升职记》和《网球王子》 、《蜗居》一起被列为该中心未来一两年的重头定制剧目,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等《杜拉拉升职记》拍完即将开播时,“杜拉拉”已是热翻了天。

  电视剧版权售出后,电视台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改写剧本,寻找演员和导演。在这个过程中,制片人徐晓鸥发现“大环境发生了变化,杜拉拉的品牌越来越旺”。2008年底,近年相当活跃的“80后”商业话剧导演何念宣布即将推出话剧版《杜拉拉》,“才女”徐静蕾也买下了电影版权,打算在2010年初上映自己的第四部导演作品。一轮轮的宣传造势后,“杜拉拉”的声势早已经不同以往。

  SMG影视剧中心在寻找电视版“杜拉拉”导演时曾考虑过张一白,他在1998年拍摄的《将爱情进行到底》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成功偶像剧,捧红了李亚鹏和徐静蕾等一批新人演员。在国内能拍年轻人的戏的导演不多,除了赵宝刚和张一白,普通人能喊得出的导演名字不超过三个。只是后来,正式名单出炉,导演换成了刚从台湾来大陆发展的陈铭章,他导演的《命中注定我爱你》刚刚在台湾打破偶像剧的收视率历史纪录。

  张一白和杜拉拉的缘分没有就此断了。他正为一家影视公司找新题材,结果发现,“杜拉拉”的话剧和电视版权都卖出去了,而电影版权还在。他当即买下了版权,认定了要找徐静蕾当导演。现在的徐静蕾身兼数职,导演,演员和电子杂志《开啦——职场》的主编,或者说是北京鲜花盛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板,除了相似的容颜,你很难找到《将爱情进行到底》里那个文慧的影子。

  当年的清纯,随着岁月的熏陶,转变成了知性和干练。自从2006年的文艺片《梦想照进现实》后,徐静蕾的精力主要放在了电子杂志的打理上,偶尔在港片里客串一下女一号,和李连杰、刘德华、梁朝伟和黎明们演对手戏,而她为红茶和招聘网站做的代言广告保证了她在大都市里白领人群中的曝光率。

  徐静蕾这几年的作为,和她所代表的“知性”二字,为“杜拉拉”品牌和现象营造了最初的化学效应。这些和其他女演员截然不同的资源,也为电影版的《杜拉拉升职记》找到了一条筹资和造势新路。在筹备之初,她就找到了13位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当影片的荣誉编剧,获得了企业圈的关注;“异想天开”般地成功请来了《欲望都市》的好莱坞顶级造型师派翠西亚·菲尔德加盟,在时尚圈又进行了一轮营销。最终的结果就是,细数电影的演职员表,记者看到了33个植入广告品牌商,和20多个时装和手表赞助商。它们一起为“杜拉拉”造势,边影响着真实世界里千千万万个杜拉拉的生活。

  “这是商业植入最简单的一部电影,你走在大街上,或者拍城市空间题材,没看到广告是不可能的。对于这部电影,我就把它定位成时尚杂志,有好看的衣服,有职场上的讨论,情感上的讨论,还有一个特点,广告特别多。但是广告不会让人觉得视觉疲劳,而是内容之一。”北京姑娘徐静蕾历来固执己见,“如果电影里没广告,我还挺没面子的”。

  我们对于电影里强势的植入广告已经不再陌生,冯小刚在《非诚勿扰》时为导演们做了一回示范,章子怡在《非常完美》时为制片人做了一回示范,但显然徐静蕾更不走寻常路,章子怡那会尚需不停地在媒体上强调自己用所穿所用的品牌来回馈赞助者,而徐静蕾已经能做到直接截取广告片段放入电影里,而且这似乎并没有给导演工作造成太大的困扰。

  徐静蕾作为白领的知音,对白领们的生活方式也算知道得颇多,电影里的广告品牌也真的就是白领人群日常使用的那些,而不是以前那些所谓偶像剧里出现过的“大路货”。最让人诟病的就是,为了保证某汽车品牌的曝光次数,对外隐瞒恋爱关系的两个总监级人物居然总是公开地同坐一部车到公司,而且还毫不避讳地在公司大门口上下车。

  两年前在一个品牌代言活动上遇到徐静蕾,当时她正在看佩内洛普主演的西班牙电影《挽歌》,这部电影叙述了一段老少恋,老徐和记者们交流着电影里那些有关老男人的场景。

  两年后为《杜拉拉升职记》做宣传,徐静蕾毫不讳言,自己厌倦了文艺片,以后一直都想拍好看的商业片。这两年的空暇时间里,她看《欲望都市》、《粉红森林》、《女人帮》和《绯闻女孩》,“我已经3年没拍电影了,看了不少类似的电影和电视剧。我在想,北京已经发展成了国际化大都市,为什么就没有电影来表现这样真实的生活呢?这本小说正好给我提供了一个好底板,可以让我往上画东西。”

  她们仨

  这个好底板在徐静蕾的这部100分钟的电影里留下的东西不多,满打满算不会超过前30分钟。如果说电影刚开始的段落还是读者们在小说里见到的职场世界,那从杜拉拉和同事们一起去泰国旅游开始,电影进入了彻底的徐静蕾的世界——杜拉拉如何谈一场办公室恋情,最终事业爱情两不误。

  “在我心中,杜拉拉小说的核心并不是职场斗争,所以就把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女性内心成长的角度上,或者说职场背景下的办公室恋情上”,徐静蕾很早就对外界吹过风了,但等到电影公映时,人们才发现原来爱情戏的比重竟然大到了这种程度。

  在《杜拉拉升职记》之前,同类型电影《非常完美》在去年暑期档也相当成功,徐静蕾说过,“它更童话一点,我的电影偏现实一点”。但是这样的“现实”,摒弃了李可在小说里提到的大部分职场争斗,电影里的公司人个个都是老好人,没有了白领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显得偶像得过了头,还不如一个童话来得纯粹。难免让一些小说的忠实读者感觉不解渴,女性内心的成长只有谈恋爱一条路吗?这与徐静蕾“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形象显然不太像。

  “杜拉拉会理性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且变通能力特别强。我也是这样的人。而且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如果要做一件事,就会做好。”徐静蕾说,自己和杜拉拉都不是女强人,“怎么定义女强人?如果是说凶,厉害,事业成功,感情失败,那我们两个都不是吧。”现在的徐静蕾,已经处于对什么都可以不在意的阶段,敢说“嫁得好不如干得好”,也敢说“我自己就是大款,干吗还要找个大款”,她已经过了杜拉拉和绝大多数白领们追求“财务自由”的阶段。

  与徐静蕾相比,话剧版里的“杜拉拉”姚晨更符合杜拉拉在书中的状态,她和记者开了句玩笑,“如果照书中的标准,那我现在的状态是HR总监?”

  如同杜拉拉最初只是职场上的一个小虾米,姚晨从北影毕业后也是从默默无闻的群戏演员起步的。2005年底《武林外传》爆红,“郭芙蓉”的扮演者姚晨开始为人所知。恰逢中国电影市场的复苏,姚晨很快成为喜剧女明星的代表人物。2009年《潜伏》热映,尽管很多人不相信只会搞笑的“郭芙蓉”也能演好一个老土的地下党员“翠平”,但姚晨成功地走出了喜剧这个小圈子。她不仅接了白领题材的电视剧《与空姐同居的日子》,还成功演出了话剧舞台上的《杜拉拉》,现在她又和刘烨一起拍摄时尚爱情电影《爱出色》。刚刚转会到华谊的姚晨,真的如同小说结尾处的杜拉拉,爱情事业双丰收。

  有一回,姚晨和王珞丹参加同一个活动。姚晨从台上下来,嘱咐候场的王珞丹,“小心啊,今天的话题比较尴尬!”她们都是杜拉拉,她们还都是热门网络小说《与空姐同居的日子》里的空姐冉静(王珞丹出演电影版,姚晨出演电视版),但说出这样“大智若愚”的话,的确很像姚晨做的事。姚晨好像从来没表现得像个明星,表面大大咧咧,其实一直小心翼翼。

  但是这样的姚晨却把话剧《杜拉拉》的结尾改成了“为爱辞职”,“这个结尾是我个人的态度,也是导演人生观的一个总结。杜拉拉首先是个女人,她在职场中再聪明,再有能力,也不会忘记自己是个女人。女人是什么?女人首先是要得到幸福的。在职场中,一步步往上爬,连朋友都没有,甚至忘记了自己是女人,怎么可能幸福呢?我还是希望杜拉拉首先是一个快乐的人,而不是职场中的一个机器人,所以为了爱情而辞职,也是为了良心的安宁。”

  采访姚晨时,她刚刚结束了《杜拉拉》在上海的第二轮演出。话剧里有一句台词:中产阶级,就是早日获得财务自由,早日实现退休理想。“这也是我的人生理想。我所有的生活设想都是以我个人的生活为前提的,过几年也许我得生个小孩了,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事业上的何去何从。比如,再多拍几年戏,多赚点奶粉钱。”这是大家心目中的杜拉拉吗?

  与徐静蕾和姚晨相比,电视剧版的“杜拉拉”王珞丹从年龄到资历上,都更像小说前半段的主人公。徐静蕾也说过,“最初我自己不想演时,也想到要找王珞丹演杜拉拉。我觉得她身上直愣愣的劲儿,跟杜拉拉某方面很像。后来,我们希望电影版更成熟一点,王珞丹年纪小,她某些部分非常杜拉拉,但更像杜拉拉的前半部分。我喜欢她演的那个钱小样,非常可爱。”王珞丹不是电视剧里的第一人选,最初被看好的孙俪在电视剧还未开拍时就跳槽离开了原公司,并且告别了电视圈转往影坛发展,同属海润公司的王珞丹因为主演了两部热门电视剧《奋斗》和《我的青春谁做主》在年轻人中当红,很快成为了电视剧的不二人选。

  电视剧制片人徐晓鸥透露,“选角时,杜拉拉这个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很多明星想来演。王珞丹的气质和做事风格,与杜拉拉比较像。当时她说,她很喜欢这个角色,只要你们一天不拒绝我,我就不接其他戏,我等。她属于那种懂得判断和选择的人。演员的环境和职场是相当不一样的,很多人难以体会到职场中的很多东西,而王珞丹进演艺圈的时间不算太长,身上那种演员的味道不是很重,而且大众对她的印象不那么深刻,不那么鲜明,所以可塑性很大,更容易站得住。”

  稚嫩的王珞丹在成为“杜拉拉”后犯过一次傻,有一回上台领某个电影奖的新人奖,徐静蕾也是这个电影奖的获奖者。当被问到,两人的杜拉拉有什么不同时,她脱口而出,“除了年龄上有区别以外,其他都没什么区别”。说完她就抓狂了,但无法挽回。

  好在后来同样的问题又无数次被问过,她的回答越来越缜密,比如“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徐静蕾,她和杜拉拉有点像,不‘事儿’,有亲和力。她演的杜拉拉看起来应该是很职业、很聪明的那种,而我演的是非常一根筋、单纯、执著到有点傻的那种。” 为角色体验外企生活的第一天,她穿着一身严肃的套装,结果同事们都穿得挺休闲。第二天她换上了休闲服,跟着HR去面试新人,结果直到面试结束,来面试的男生都没发现对面坐着个大明星。一周的面试结束后,她和公司同事们通宵唱K以作告别,而大伙儿都记得她不停打听,在公司里谈地下情到底是什么滋味啊。这个杜拉拉,真的很年轻。

  张艾嘉有部戏,《20,30,40》;而这三个杜拉拉,“25,30,35”,各有千秋。影视剧为追梦而存在,而观众们正在五光十色中寻找自己的那个杜拉拉。 

舞台版“杜拉拉”姚晨的美好时代(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2日10:14  新民周刊


从翠平到杜拉拉,一样的勾心斗角

  有个老师和我说过,将来你出去演戏,走在大街上,别人喊的一定要是角色的名字,而不应该是“姚晨”。不管大家是喜欢郭芙蓉,还是喜欢翠平,都比喜欢姚晨强。

  记者/王 倩

  话剧《杜拉拉》彩排时,在上海美琪大戏院的后台见过一次姚晨。她随意地站在一群演员中,没化妆,穿运动鞋,手拿一大块奶油蛋糕,祝贺剧组某成员生日快乐,爆发出阵阵我们熟悉的“郭芙蓉”式的爽朗笑声。几分钟后,她利索地换上了OL职业装,套上了“噩梦般”的高跟鞋,开始走台。

  “杜拉拉”活灵活现地站在了我们面前。好几个旁观者一起说了句,“蛮灵的”。

  充满危机和阴谋的环境,姚晨总能让人开心,郭芙蓉,翠平,杜拉拉……有人说,她不是那种主流型的漂亮女演员,却能让人过目不忘。大众看着她一步步地走红,就像邻家大姐姐,她好像不那么的天才,但就是能让你信任她,和我们没什么距离。

  如果不是演戏,姚晨不是那种会看《杜拉拉升职记》的人。她平时看余华、阎连科、张恒、王小波和张小娴,还有从小读到现在的《收获》,她会说,“不看小说怎么理解人物啊”,而她的大部分同行平时可能只读剧本。在北影读书时,她是典型的认真刻苦型,从不迟到也不早退,“在舞蹈学院附中读书时,老师拿着鞭子监督你练功,早上起不来,老师一盆水就浇了上去,有时想想挺严酷的,我习惯了在那个环境里的生活,到了电影学院也比较自律”,老师们对这样的“三好学生”自然寄予了厚望,甚至希望她毕业后能留校任教。

  姚晨最终没有留校,她怕自己没什么可教给师弟师妹们。刚刚毕业就和大学同学结了婚,有戏拍时就拍,没戏接时也有过在家干等一年的日子,最迷茫时甚至想过来上海学服装设计。这时她接到了导演尚敬的电话,他正为《武林外传》寻找“郭芙蓉”。几年前大学时的姚晨演过他导演的情景剧《都市男女》,后来尚敬把原班人马搬到了《武林外传》里。为此,姚晨一直心存感激:“这个戏完全打破了我在学校所有受到的表演上的传统教育,甚至颠覆了我对自己的印象,当时可能别人对我也没什么固定印象,但他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原来没看到的东西。”

  很多演员会因一次出色的演出而受限终身,郭芙蓉也曾经在一段时间给姚晨造成类似的困扰。后来正在为《潜伏》选角的导演姜伟也以为姚晨是个疯癫妞,演不了翠平,结果出现在他面前的这个姚晨竟然是平静淡定的,他没有当场敲定,回去想想说了句,“试试吧”。翠平为姚晨找到了更广阔的戏路,而不是只被邀请出演喜剧。

  喜剧天赋是老天爷赏饭吃,姚晨有的显然不只是这个。2008年底,正准备排练话剧《杜拉拉》的导演何念找到了姚晨出演女一号,他们之前合作过电视剧,“可能大家眼中的她都是《武林外传》里那个热闹搞怪的郭芙蓉,其实她很有亲和力,个性中不乏天真和一股执著。”这就是何念想要的杜拉拉。

  现在正是属于姚晨的美好时代,一个媳妇的美好时代,一个白领代言人的美好时代。

  《新民周刊》:你因为郭芙蓉而成名,结果很多人听说《潜伏》是你演的,就觉得你肯定演不好女地下党员。你是否觉得过不公呢?

  姚晨:有个老师和我说过,将来你出去演戏,走在大街上,别人喊的一定要是角色的名字,而不应该是“姚晨”。不管大家是喜欢郭芙蓉,还是喜欢翠平,都比喜欢姚晨强。有时我也挺崇拜我喜欢的角色,比如翠平身上的忠诚和大爱,太平盛世里人多少会缺少这些;郭芙蓉什么都敢说,我也挺佩服的。

  《新民周刊》:你不敢说?

  姚晨:我多少都是那种小心翼翼的人,性格使然,我是天秤座,力求平衡,照顾各种人的情绪,把自己也弄得挺累。杜拉拉比我聪明,她很多时候特别理智,心思非常缜密。今年我接了好几部白领戏,也和一些白领打过交道,总觉得他们比我想象的要复杂,没那么简单,更拒人于千里之外,更冰冷。

  《新民周刊》:这么多人爱看《杜拉拉升职记》,三个女明星都在演杜拉拉,你怎么演出自己的特色呢?

  姚晨:看书时挺郁闷的。啊呀,作者李可真是个杜拉拉,藏得太深了,我在书里基本看不见个性,写的全是理性思维的东西,像我这种感性的人有时真难理解和接受她的思维。但我理解了才能演好一个人物啊,后来我想通了 ,那么多人爱看这本书,都觉得这好像就是我的事,就成功在作者没具体写杜拉拉的个性,这样大家都能把自己和杜拉拉套上去。这些事情是大家都会碰上的,每个人想象中的杜拉拉是不一样的,这样我在表演时就好办得多,那我就演一个姚晨理解的杜拉拉——没有背景,一步步地走过来,灰姑娘奋斗史。

  《新民周刊》:与小说相比,话剧加了很多喜剧成分,场面相当热闹,是因为你的加入吗?这就是你理解的杜拉拉和职场世界?

  姚晨:热闹的场面和我没太大关系,何念的话剧都是这样的,他喜欢这种趣味。相反我这个杜拉拉,是舞台上最不好玩的人。当初我以为导演找我来,不就是想弄得好玩点嘛,结果剧中有很多带色彩的角色,像海伦,李斯特和阿发他们都可以随意玩,唯独我的杜拉拉,相当地正经。

  《新民周刊》:你不过瘾?

  姚晨:第一次统排后,我坐在下面生气了,都不知道和谁急,我这个角色太不好玩了,而且我都无法确定我该怎么演,你找我来到底干嘛的。何念就说,你这个人物就不能好玩,这个故事要传导很多正儿八经的规则和知识,你太搞了就不是杜拉拉这个主角了,就像《武林外传》里郭芙蓉可以肆无忌惮地张牙舞爪,而佟湘玉还要肩负着偶尔给人说教的任务,不能太闹,杜拉拉在这个戏里承担的就是这个责任。 

职场小说:文学可乐 喝过算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2日10:15  新民周刊

  不管是哪个场子里的,初出茅庐的职青还是忧国忧民的愤老,都拥有了符合自己口味的文学可乐,喝过算过,这也算是纯文学没落之后的一大收获吧。

  记者/何映宇 陈静茜

  老徐版的《杜拉拉升职记》“开啦”。

  前两部徐静蕾的电影文艺范儿十足,票房不够抢眼,可是却让徐静蕾这位导演界的“陌生女人”一举成为高举高打的导演新星,徐静蕾的如意算盘尽人皆知:清纯路线走到头,美女导演造话题。

  这样具有商业头脑的徐静蕾显然不是“第六代”的接班人,现在,她又将眼光瞄准了眼下最火的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借鸡生蛋,只是巧计一招,和黄立行的激情戏绯闻又占据了各大娱乐版的头条,炒作啊炒作。

  可是,又有多少人是冲着老徐的身材去的?去看《杜拉拉升职记》,目标人群首先自然是杜拉拉的粉丝,简称“杜拉丝”。

  网络时代确实是草根的出头之日。李可,名不见经传的外企HR,因一部《杜拉拉升职记》,立即华丽变身,成为少数几个能夹击郭敬明巨无霸地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

  与其说《杜拉拉升职记》写得有多么出彩,要和杜拉斯比文学史地位,还不如说是敏锐的李可把握住了时代脉搏,职场小说,在中国,可是前无古人的新鲜事。但说起来,职场小说也不是天外飞仙,随着中产阶层白领队伍的日渐增大,轻松应对职场种种困惑的书籍也开始应运而生。成君忆一本以职场故事解构《三国演义》的《水煮三国》简直卖疯了,还有斯宾塞·约翰逊薄薄的那本《谁动了我的奶酪》,中国人本无吃奶酪的习俗,看的人多了,也就成了一条搂钱之路。

  职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压力大,心里都在嘀咕王杰孤独的宣言:“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谁不想从底层的小巴腊子迅速上位当干部?谁都这么想,又苦于没有经验,乃有种种职场秘笈、职场小说口口声声说“开卷有益”,看比自己还倒楣的松一口气,看比自己还成功的学一招防身,有没有用还是因人而异,但职场小说,因之大热。

  杜拉拉风暴席卷书界

  在一个连《潜伏》都被读出职场潜规则的时代,我们都是林奕华《华丽上班族》中的芸芸众生。下了班,三五老友相聚,谈老板、谈跳槽、谈股票、谈房产、谈绯闻,就是不谈理想,生活的压力,已经让曾经激动着我们的种种话题成为了记忆。

  《杜拉拉升职记》的惊艳登场标志着中国职场小说的新纪元。毫无疑问,李可带动了一种经济,《输赢》、《浮沉》、《丁约翰的打拼》、《圈子圈套》、《做单》、《潜伏在办公室》、《人事总监》,职场小说里的那些事儿,就是普通白领的美丽与忧愁,读小说,像看到了自己好囧好累的影子,有共鸣,市场自然超好。

  其中,当然还是以《杜拉拉1、2》之牛气最冲天。2007年9月,《杜拉拉升职记1》正式出版,发行两个月,更换封面,第二版面世;发行3个月,销量超过了10万册;翌年1月,登上卓越网图书排行榜小说类第一名;2008年8月,开卷数据社科类图书销售榜第一名;10月,繁体版在台湾出版,杜拉拉台风登陆宝岛。

  简单勾勒一下《杜拉拉升职记》的成功史,知识分子都像做梦一样,故事中那个“姿色中上”的南方女子到底有什么吸引力,让大众如此为之疯狂?

  可是杜拉丝们可不这样认为,要修炼成“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怎么能不读这本职场“葵花宝典”,学一些职场必杀技?你担心不担心自己被裁员?单相思与性骚扰有什么区别?老板心中谁更重要?怎么样空手套白狼?这些问题你都知道不知道?李可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一一为你解答,李可觉得,她可以通过写这样一本书,让职场中的大家快点觉悟,她说:“我希望看了这本书的人,能够早一点悟到,早一点开始规划,从而早一点实现退休的愿望。”

  职场奋斗其实是为了退休?李可内心里其实是个悲观主义者?可能说她比常人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经济体制上的问题:“我们的社会福利体系并不尽善尽美,还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这就更需要我们比较早地实现经济上的保障。所以,对我们来说,找到一份好工作更显重要,判断了什么是好工作,然后依靠自己的能力和资格去获取这份工作。”

  工作,就是我们这些蜗牛族身上的壳,沉重,但无法解脱。

  当然,这不是“40、50后”下岗工人的痛苦,而是职场新人对未来缺乏方向、在职场中摸爬滚打受尽委屈的写照,我们都是杜拉拉,都在滚滚红尘中挣扎与浮沉,我哭我笑,载浮载沉,这也许,就是人生。

  凌语嫣的“商小说”:从菜鸟到高管

  李可之后,下一个职场女王会是谁?崔曼莉、秦与希,还是和李可一样不在媒体面前出镜的凌语嫣?

  凌语嫣,在200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创办的“商小说创作大赛”中脱颖而出,一本《争锋》打出“商小说”的大旗,看来大有和“职场小说”分庭抗礼之势。

  凌语嫣号称是“职场小说作家中真正的外企高管”。这位外企高管不在自己所属的外企里忙里忙外,却跑出来写小说,其身份是真是假,实在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她也狠狠地卖了个关子——不接受任何新闻摄影拍摄、回避面对面采访、甚至拒绝透露真实高管身份,理由是“以免公司HR去翻我的档案”。与此同时,关于“凌语嫣是容貌堪比国际巨星章子怡的美女作家”的言论则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

  如今,有媒体把“职场小说女王”的头衔冠予了新人凌语嫣。

  “凌语嫣”究竟何许人也?她笑称:“胡茵梦的照片再换上CHANEL套装就=俺了。”姑且信之,那凌语嫣真的是所谓的“外企高管”吗?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小说”项目负责人、策划编辑肖婷谨慎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据我所知,目前在市场上出版的职场小说也好,商小说也好,迄今为止,凌语嫣是真正来自外企,并且可以称得上是‘高管’的第一人。”

  面对现在层出不穷的高管兼职场小说超级写手,路金波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文学艺术嘛,本来就是作者根据一定现实生活的发挥和创作,那么多职场小说作者,都被包装成至少有一定年月的外企从业经历的业内人士,但是很多时候这其实是出版社的策略,或者说是责任。”

  对于此类怀疑,凌语嫣对本刊记者一再强调自己身份的真实性:“我真的不希望读者将我和某些不负责任的投机写手归为一类,我是真正在这个行业一步一步做上来,在偶然的机遇下,才想到要把自己经历写下来的。这和那些宅在家里拍拍脑袋编出来骗稿费的怎么能相混淆呢?我这可是白天上班做管理的活,晚上熬夜打字到手指变形、生病住院也不是谁都受得了的玩命程度!”

  那真是玩命,这本小说,凌语嫣一个月就写了20万字:“大多数时候,我都是每天从晚上12点开始写到早上六七点,少数两天因为写公司的方案太累没有心思写自己的书,还有两天累得生病发烧了才歇一歇。”这一个月,凌语嫣手腕关节劳损,每次打字只能包着手腕。甚至写到下肢静脉曲张,从开始坐中式靠背椅、到加坐垫,后来索性专门去买了一个转椅。自己的视力也急速下降了200度。她说没法子啊,人民文学出版社根据天涯论坛上她一个一万字的帖子找到她,让她一个月内成书,只能拼命赶呗。

  这是不是又一个雷同的杜拉拉的故事?《争锋》从出版策划到成书包装,都盯准了“世界顶级外企沉浮录”的核心定位,讲述的也是无背景、无后台的二流大学女毕业生衣云在世界消费品巨头——瑞德公司的奋斗史。同样的“大外企”,同样的小女子,同样的明争暗斗,进退维谷,然后出位出头,成功成名。从杜拉拉到《沉沦》,再到《争锋》,不管是不是换汤不换药的“商小说”,反正一本本地火了,女性充当主角的职场故事吸引了大量的读者。

  从刚毕业的菜鸟到现在的职场老法师,凌语嫣也并非一蹴而就:“外企是当时大学生最热门的人生出路啊,我们刚进公司的时候,真的就像我书里写的,脸都红彤彤地发着光,几乎激动得冒汗。一群大学毕业生,每天都非常高兴,自我感觉好得不得了。”可是,一去和客户谈判就碰上问题了。她说她在生活中是个比较喜欢讨价还价的人:“工作上谈钱我就觉得很害羞,加上客户凶神恶煞的,一听我要杀价,胡子都吹起来了,恨不得立马推我出去,吓得我转身夺门而出。”

  这些糗事自然成为她日后商小说的绝佳题材,而读者需要自我安慰的也正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幽默小发泄小恩小怨。

  官场现形记?

  中国的职场,就像是官场的缩影:潜伏有之,暗战有之,尔虞我诈风生水起,职场、商场、官场,场场惊心。

  2009年,《决策》杂志的调查发现,受访人群中,竟有八成读者在阅读官场小说,可见在职场小说的热潮之后,其实还隐藏着一个同样热火朝天的文学样式:官场小说。

  “官场小说”作为一个名称正式提出来,是在王跃文的长篇小说《国画》出版之后。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官场总是遮盖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当在怀化市政府办公室写过几年官样文章的王跃文跳出圈外,将层层内幕以小说的形式披露出来时,一股描写官场黑暗的热潮开始在中国蔓延。

  随后,《驻京办主任》、《仕途》、《沧浪之水》、《苍黄》,其风头一点可不会输给职场小说。从表面上看,两者似乎相差万里,其实,权力周旋、人性险恶,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人性。

  官场小说满足的,其实是大众的窥私欲。另一方面,官场小说反而可能会成为某些利益熏心者的官场手册,成为他们宦海浮沉的教科书,在仕途中,钻营、巴结、权色交易、打击报复,都可以从这些官场小说中学到一招半式付诸实践,这是不是反而远离了这些小说的初衷?

  从文学写作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职场、商场还是官场小说,这些浅阅读作品大都在网络BBS上边张贴边构思边写作,想到哪写到哪,随心所欲,自由是自由了,文学上却难说什么水准可言。《争锋》是凌语嫣的第一本著作,是她第一部开始正儿八经写完了的文学作品,还是在一个月内写了20万字,质量能保证吗?我们能指望我们在这股热潮中发现一出手就名垂青史的天才吗?

  所以,还是图一乐呵,发一公愤,不管是哪个场子里的,初出茅庐的职青还是忧国忧民的愤老,都拥有了符合自己口味的文学可乐,喝过算过,这也算是纯文学没落之后的一大收获吧。 

新民周刊:现实版“杜拉拉军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2日10:18  新民周刊


在职场中摸爬滚打的“杜拉拉”们

  宫斗是幻想中的情节,商斗离我们太远,而职场中的争夺,是时时刻刻发生着的身边事。

  记者/钱亦蕉

  《杜拉拉升职记》好看,被公司人奉为职场宝典,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它除了有精彩的情节,还有很多职场的“教条”,小白领们可以按图索骥,套用在现实中。现在,我们就总结几条“杜拉拉原则”,看看现实版是如何演绎的。宫斗是幻想中的情节,商斗离我们太远,而职场中的争夺,是时时刻刻发生着的身边事。

  搞清楚,谁是老大

  《杜拉拉升职记》里面讲过一段“功高压主”的戏码。总裁何好德刚到DB立足未稳时,商务客户部A部的销售总监彼得章不服管,嫌总裁管得太细又不了解中国市场,而自己在DB服务了10年,老资格了,手上又抓着不少业务,何好德不敢拿他怎么样,因此明里暗里对着干。他以为自己功高压主,人家不敢动他,没想到何好德暗中联合DB亚太,把商务客户部A、B两部合并,交给原来B部销售总监Tony林掌管,一下子就把彼得章架空赶跑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后来Tony林做大(商业客户部销售额占全公司55%)后,也犯了同样的错误,翘尾巴,打小算盘,动不动拿生意要挟上司,结果上面又祭出分权办法,准备把商务客户部重新拆分成A、B两部。所以说么,胳膊拧不过大腿。在公司里面,还是先搞清楚谁是老大,不要自己掌握一点核心生意,就不知道东南西北叫板老板,那会“死”得很快。

  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也比比皆是。比如R公司是一家世界五百强外资企业,上海总公司的行政经理Judy是元老级人物,当年R公司刚到上海建立办事处时,她就开始做行政了,从职员到主管再到经理,在公司做了近十年。除此之外,她还与公司业务部门的大佬“有一腿”,也算有个强硬靠山,所以自我感觉良好,一般的人都不在她眼睛里。2004年、2005年的时候,公司开始实行“本土化”政策,原来高管都是老外,现在调整成在美国聘用的中国人,再派回中国,即海归。于是,R公司来了一个中国女总经理,眼睛长在额头上的Judy当然看不上眼,试想,一个中国人,还是女人,凭什么让她尊敬服从?Judy有意无意地在安排办公室、公车等等方面怠慢甚至有些刁难“老总”。开玩笑,这让同样是女人还刚刚回国的总经理如何受得了?正巧Judy的那个情人在公司里也失势了,他们两个的罗曼史开始引来风言风语,总经理就抓住一个机会把她炒掉了。这个机会说来也好笑,就是有一天,下午2点上班时间,总经理在公司的健身中心发现Judy正在健身,这当然是违反了规章制度,但是如果没有之前的过节,总经理顶多教育她几句,万没有理由fire她啊。所以说,千万别搞不清楚谁是老大!否则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越级”申述,两败俱伤

  “越级”是个敏感词,不仅是在外企,即使国企、民企,“越级”行为也会惹麻烦。你“越级”向老板示好,你的直接上级自然心有嫌隙;你“越级”向老板申述,你的直接上级更恼火,老板也难以定夺,一般会倾向上级,最多各打五十大板。反正,很难全身而退。

  《杜拉拉升职记》中也提到“越级”的问题,说:“外企HR制度中的越级申诉制度,拉拉总以为更多的是起到预防告诫的作用,让那些做头的人,做到慎独。一旦有人当真踏上那条申诉通道,只是用自己的前途来维护了企业文化的开明形象。”一来,申述不一定成功,二来申述成功了,谁敢再用这样的部下呢?

  小说前半段,北京办事处行政主管王蔷对自己的上司玫瑰不服,她曾经把和玫瑰的不同意见写成e-mail,汇报给玫瑰的上司、主管人力资源和行政的总监李斯特,但是李斯特又把王蔷e-mail的转发回给了玫瑰处理。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李斯特不想判断是非,惹麻烦,而希望大家好好合作。后来北京办要装修,王蔷却请病假去做一个并不是那么急迫的手术,进一步得罪了直接上级玫瑰。结果,玫瑰找了个机会摆了她一道,让她去查某总监的汽油费和手机话费,当然把人惹火了,玫瑰顺利把她赶跑,李斯特也没有意见。

  再讲一个类似的真实故事。B公司是一家大型外资企业,Ken年轻有为,是公司的SuperStar,工作没几年就被派往重要客户那里做技术服务代表,管理一个“小分队”,直接上司是一个美国人Joe。可是不久,两人就有了矛盾。Ken觉得Joe处理业务有问题,特别是他发现美国人居然与竞争对手公司的女销售代表“搞在了一起”,经常泄漏公司信息,使得很多项目推进困难,有的生意落入对手囊中。Ken知道这事儿后,言辞间就对Joe不是那么尊重了,而且工作积极性也大打折扣,两人矛盾开始公开化。后来,Ken向一手提拔自己的总经理(德国人)告发了Joe的韵事,同时Joe也向总经理控诉Ken工作不认真,曾被“抓获”工作时间睡觉。这件事的结果给了Ken职业生涯一个大教训,本来平步青云的他被贬去物资部管仓库,彻底边缘化。当然Joe在中国的发展也因此停步不前,在这个位置上多年没有得到升迁,最后灰溜溜回了美国。

  Ken在这个事情中不仅犯了“越级”的忌讳,更重要的是他的直接上级是老外,外资企业,特别是早年,老外还是有点特权的,不是那么好得罪的。即使他是总经理跟前的红人,也照样“杯具”收场。

  谨慎,办公室韵事

  话说兔子不食窝边草,可是这并不能阻止办公室恋情的发生。因为公司人日日朝九晚五,还时不时加班,接触面不大,封闭的匣子里自是滋生恋爱的温床。《杜拉拉升职记》里拉拉和销售总监王伟也属于办公室恋情之一种,有意思的是这个情商不怎么样的王伟,之前与岱西也有一腿,看来是专吃“窝边草”的。

  事实上,很多公司对本公司内员工恋爱结婚都会有些限制,比如杜拉拉的公司DB在员工手册中就规定:直线上、下级之间不可以有婚姻关系,否则其中一个要调开——一般说来,夫妻双方中会有一方主动离开公司。所以,办公室恋情往往变成了地下情,像拉拉,为了保住自己经理的位置和前程,就不愿意公开与王伟的恋爱关系。后来,公司出事,王伟为了保拉拉,只好自己辞职离开。

  这也不奇怪,既然隐私成了公司潜规则,精明的公司人都会有所顾忌,并且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凡事有个轻重缓急,谈恋爱可以私下进行,但真到了结婚的地步,当然只好为终身大事稍稍牺牲一下了。我见过两对新人都是同公司的,一对是两个非相关部门的,结婚后,女方主动离开公司,平级调到一个更稳定(比较少加班)的大公司上班,让男方没有后顾之忧。另一对正好是公司同部门的上下级(男方是经理,女方是手下主管),待女方成长到可以胜任经理的时候,男方离职去一家更具挑战性的公司,女方顺利升为经理,然后两人宣布结婚。看来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当然,办公室里更多的是affair(韵事),像前面列举的R公司和B公司的故事,都涉及到了办公室韵事。如果发生affair的是上下级关系(这占了很大比例),那么一般作为下级往往会得到金钱之外的权力和保护,所谓老板的女人,谁敢不买面子?这在日、韩、台资公司,更明显,有一个日本N公司的美女行政田村,能干又风流,跟公司几大“巨头”都有暧昧关系,居然在公司里很得人缘,而且升迁飞快。不知道日本人有没有“公共汽车”一说?还有一个日本P公司的美女销售,30出头仍名花无主,不仅传来消息,说她成了中国分公司的副总经理,原来是她跟日本老板有了affair。可惜,后来日本老板回国,她也就失势了。

  反正日韩公司的文化和欧美公司有很大不同,这种老板与下属之间的暧昧见怪不怪,前面说到的N公司上海分公司有一个韩国籍高管,是出了名的“咸猪手”,与女同事交流,总喜欢拍拍肩膀等肢体接触,直接进入上海女职员的黑名单。这种大概连韵事都算不上,已经进入“性骚扰”范畴了。《杜拉拉》里面说得好:“谈恋爱和性骚扰有明显区别,谈恋爱就是两个都愿意,性骚扰就是一个愿意另一个不愿意。”

  复杂“孕事”

  女性过了25岁找工作,公司人事主管都会询问婚否,有没有小孩。过了30的女人,跳槽更得谨慎,供职单位往往对已婚未育的会有所排挤。这种变相歧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30岁左右是生育高峰,从怀孕到生产前后差不多1年,谁愿意配用一个人手没多久就得养着呢?

  《杜拉拉升职记》里面关于怀孕的话题不多,只有原行政经理玫瑰为刁难上司李斯特曾借口怀孕并且先兆流产请假在家,害得李斯特不得不找到广州办的杜拉拉来帮忙负责装修。待一切事完,玫瑰又出现了,号称已经流产,官复原职,继续干经理的活。李斯特虽然怀疑愤恨,却也拿她没办法。

  这是一个关于利用(假)怀孕要挟上级的例子,而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真实怀孕所碰到的复杂局面。这里也讲一个行政部门的故事。H公司是一个美国五百强公司在上海的合资公司,Karan是上海公司的人事经理,Sally则是手下的行政助理,她们都结婚一两年时间。Karan岁数大一点,30了,所以一直酝酿着怀孕,只是迟迟没有怀上。没想到,有一天,小她3岁的Sally反而传出喜讯,说是怀孕了。这当口,公司总部人事结构变动,亚洲区人事经理直接常驻上海公司(也就是说Karan多了一个直接汇报的上级),来了一个新加坡女人,上任第一天就听说Sally怀孕的消息,当然还是表示理解和祝贺。可是,就在之后2个星期不到,Karan也怀孕了,新加坡女人自然把她们俩的行为看作对初来乍到的她的挑战,很快,为了有人干活,她又在人事部聘用了一个助理。这时,上海公司要装修了,俩孕妇一听装修,纷纷推说“甲醛”问题请假保胎。新加坡女人表面上不说什么,心里恨得牙痒痒,就差把她们俩赶跑了(当然孕期不能辞退)。在Karan和Sally生产期间,她又招聘了一个中国区人事经理,也就是Karan与新加坡女人之间又多了一个级别,Karan被基本架空。说来Karan也够冤的,她的生育计划已经订了很久了,公司里的人都知道,可是到头来阴差阳错,她却吃了闷亏,受到了最直接的损害。所谓孩子生好,位子没了,是继续呆着受气好呢,还是离职重新开始好呢?

  报上经常有女职员怀孕与公司产生纠纷的报道,现在越来越多女职员拿起法律武器,对付公司的无情。当然,有时候公司也是没有办法,有些人太精明,特别会利用规则,比如像玫瑰。外资公司一般对员工怀孕后的处置有严格规定,所以明的纠纷不太多,多的是像前面所说的说不出道不明的纠葛。曾经还听说有一个外企,在金融危机期间,为了裁员,希望各部门的孕妇自动提出离职,公司则提供相应补偿——大肚子孕妇补偿24个月工资(怀孕期加上哺乳期),产妇则补偿12月工资。孕妇Carry月工资1万多,欣然接受30万元的补偿金,舒舒服服待产去了。但是另一个月薪4500刚生完宝宝的女职员却不愿意接受12个月的赔偿,与公司拉锯了很长时间不肯主动离职。怎么安抚好孕妇,真的可以算是一门学问了。 

新民周刊:我们都是杜拉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2日10:21  新民周刊

  任何地方都有竞争,除非你含着金元宝出生。这就是大部分人的真实状态,很多人和你是一样的,放松心态吧。

  记者/王 倩

  逃离北上广,这是流行在大都市办公楼里的最新热门话题。其实在同样的场合,还有一句话也在流行,我们都是杜拉拉。

  杜拉拉,姿色中上、没有背景、教育程度良好、供职于世界500强企业,靠自己奋斗获得成功的职业女性。要活着,也要活好,杜拉拉的世界究竟什么色彩?周刊选择了一家快速消费品外企里的5位“杜拉拉”作为样本,听听这群30岁左右的成功女性的真实职场故事。

  市场部品牌经理 徐爱慧

  《杜拉拉升职记》里没怎么写到过我们这个部门。外界常常把我们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市场部和销售部混淆,我常被问到,你是卖东西的吗,你是推销的吗?市场部的工作就是调查并落实消费者需求,让他觉得和产品有联系。这个部门女孩子肯定占到八成,因为职业起步之初的工作都是非常琐碎的,男生很难坚持下去。

  我大学读社会学,毕业后做市场总监的秘书,工作比较安逸轻松,我渐渐不满足,我的能力不应该只限于此。平时在市场部工作,看到品牌经理们忙忙碌碌,很羡慕,当时就想,如果哪天我能做到品牌经理就好了。

  半年后,品牌部门有人离开,我和老板说,我很想去品牌组做,把我的价值最大化。老板非常支持我, 我就这样开始了我的市场之路。我始终觉得职业是自己的,如果有了一个清晰的职业目标,就应该努力改变现状去实现它. 所以当在前一家公司感觉到发展受到限制的时候, 我毫不犹豫跳槽来到了这里。之前这家公司是做厨卫产品的,我在家不做家务,始终没有特别的那种消费者的亲身感受,更喜欢做和自己生活关联更大的品牌。

  刚来时只是助理品牌经理,一年半后升职为品牌经理,实现了当初的梦想。我身边有很多成功的“白骨精”,30岁出头就做到了品牌群经理。我清楚什么时刻该做什么事,可能几年后就三十六七岁了,我可能就有了孩子,为了他,很多东西要放一放的。

  我对自己的职业有非常清晰的目标,我不想默默无名,我需要别人的认可。很多高级白领很会玩的,晚上酒吧,周末爬山,有休假就出国。我希望经济独立,每年都要去国外度假,在国外买奢侈品,虽然花了不少钱,但这都是我自己挣出来的。

  我周末喜欢到外面吃,这是辛苦一周了的我们两个人的一种交流方式,我们不想把地点定在家里,我们不想让生活就围绕着柴米油盐。我很享受当前的生活。

  市场部品牌经理 Celina Zhao

  我第一份工作是销售,当时刚刚毕业,觉得销售能够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两年后我发现原来销售一直就是在卖产品,没有创作的过程,正好看了菲利普·科特勒写的《市场管理》一书,就跳槽去了联合利华做起了市场,现在卡夫负责趣多多这个品牌。很多人可能工作一辈子也找不到既适合自己又喜欢的工作,我比较幸运。

  外企的人际关系可能不那么复杂,但也有全力付出得不到领导赏识的情况。以前我就曾经因为不满薪水换过工作,换成现在更成熟一点的想法,我可能不会那么轻易地放弃,而是再分析一下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是没有和上司很好地沟通,或者还真的是我个人的问题。年轻的时候可能急躁些,特别是在个人职业发展中还是应该有一些耐心。

  我有些朋友在国企工作,相对保守一点。比如社会上出现一些另类的音乐,他们就会觉得和他们没关系,但对我来说就特别有兴趣。在外企工作的朋友们,更OPEN一些,比较愿意接受新事物。我最近还想去看看能否用手术去掉黑眼圈,能让自己变得更自信一点,为什么不去做呢?

  我单身,父母也没催着我结婚,生活很充实。对我来说,不是到一定年纪就必须结婚。如果到了年纪要结婚而去结婚的话,我会后悔的,我是个理想主义者。

  资深人力资源主管 Sheerie Liu

  我和杜拉拉一样,职业经历是从销售助理开始的。她从销售助理转做行政,而我则从销售助理转做了人力资源助理,当时做销售助理时有六个领导,做得很辛苦,碰很多壁,最后终于获得了认可。后来人力资源部在招人,就换了岗位。

  有一个朋友在一家公司做过薪资福利工作,后来转做招聘。新的上司就向她打听其他同事的工资,朋友很犯难,到底要不要告诉掌握自己前途的直接上司呢?我和她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有些原则性的东西是不能破坏的,你可能觉得不告诉他会影响你的前途,但我觉得告诉他才是影响你自己的前途,因为你整个原则性的东西被破坏掉了。如果一家公司要员工这样做,这样的公司给不了你的长远发展。

  项目主题专家 孙婷

  我的经历和杜拉拉以及绝大部分的外企员工不一样,外企里的很多人都是大学毕业后顺利地进入世界500强,从助理慢慢升到更高级别的岗位。我从会计专业毕业,做了6个月财务工作后,发现自己不喜欢和数字打交道,就做了很多销售的工作,卖过楼盘,也卖过广告,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位置,就决定出国。25岁那年,我放弃了国内的一切去了法国,从大专开始起步,我想拿到硕士学位。那时我完全不懂法语。

  在法国是自费学习,平时打工,卖面包,送报纸,法语好点后就去服装店卖衣服。出国前我挺养尊处优的,做过一段的业余模特,赚钱比较容易,我也不知道当时在法国怎么就吃了那些苦。当时我在很多公司做过清洁工,身边的人走来走去,我在打扫卫生,我当时就想,我不会永远在这里一辈子,咬咬牙就会过去的。

  在法国的物流硕士课程快要结束时,我之前实习时的一个老板特别赏识我,希望我能继续跟着他工作。但我当时的想法是进达能或者欧莱雅这样比较大的法国公司,他听说后就给了我一些他同学和朋友的联系方式,我就这样获得了在达能实习的机会。实习结束,在法国学习了6年后,我回到了国内进入达能在上海的公司,后来公司合并进了卡夫。

  销售部全国重点客户经理 Diana Chen

  我做了15年的销售工作,看《杜拉拉升职记》时就是想找找自己的影子,好像回顾了一番我自己的职业过程。我入行时就进入了外企,呆过的4家公司都是世界500强,顶头上司各有风格。第一个老板,真的手把手教我怎么找客户,很初级;第二个老板,总能找到我身上的优点,遇到这样的老板很幸运;后面的两位老板,随着我职位的提升,他们已经不是拉着我走了,而是在后面鞭策我。

  我曾到一家民企呆过两个月,经常要背一些条文,背不出来罚50遍,这太幼稚了吧。而且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基本老板“一支笔”来决定,我很不适应,就又回了外企。外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及管理流程,不用考虑太多人为的因素。

  我也知道现在社会流行考公务员,觉得外企压力大,未来不稳定。但我觉得我还是不适合考公务员,我比较喜欢做实事,不太擅长人际关系,机关里还是要那种左右逢源的人比较顺当一些。有人说外企适合年轻人,老了就没办法干了。这不叫吃青春饭,这个环境是优胜劣汰,真正留下来的即使那些年纪偏大的,都是真正的精英。因为他们不停地经历淘汰,受不了这种考验的或者心志稍微脆弱点的,早早的就走了。所以,不是说外企不要岁数大的人,而是看他是否够优秀留到那个时候。

  我平常忙得都没有时间喝水或者上厕所,我妈就不理解我。我想一直保持优秀到留到最后。

  全国重点客户经理 蔡芳

  我刚毕业就做了首席代表的秘书,他是这家外企在中国的第一个员工,我是第二个,什么活都干过,从公司组建到人员招聘到日常行政,我特还特去学了一阵会计,完全是和公司一起成长。后来公司成熟后,我转到了项目部做销售,一直到跳槽进卡夫。

  你要问我一个女孩为什么会想做销售,我可能是受当时老板的影响,他非常厉害:首先他有风度;知识面广;他真的非常了解他的产品,他可以迅速地为客户提供一整套方案;而且他真的是那种可以得到客户信任的人,他从来不避讳自己产品的缺点,他会肯定地说,我这个产品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我可能会帮助你什么什么。当时给我的感觉,原来销售并不是吃饭喝酒,专业的销售是这样的。如果销售就是吃饭喝酒,我肯定觉得没意思,坚持不到现在。

  朱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公司特设课程总监)点评“杜拉拉”们:

  前段时间我遇到了一个和杜拉拉差不多年轻的女孩,她正处于迷茫中。从南京一所不错的大学毕业,在上海一家不太著名的物流外企里工作了几年。工作上,一直做着初级的工作,每天加班到9点,领导追得很紧,看不到升职的空间;生活上,和朋友一起在中山公园附近合租,薪水剩不下多少,生活单调,甚至没有交男友的心情。她想过跳槽,但网投给其他物流公司的简历都石沉大海,而且简历看上去也不出色,在市场上没什么竞争力。她想过出国读MBA,然后毕业后去国际级的物流公司工作。但父母不赞成,这几年好多海归在国内找不到好职位,而且还担心女孩的个人问题,已经二十七八岁,万一因出国再耽搁,到时毕业找不到好工作,投入的时间和金钱就不值得了,还不如现在找个稳定点的工作。

  她说,希望10年后能过上美国式的中产生活,休闲的,稳定的,收入过得去,有孩子了,也有房有车,还有条狗。很多人以这种生活状态为奋斗目标,但职场上能不断得到升职的毕竟是少数,这个女孩这种状态可能才是我们社会中多数人的状态。

  但是我的同龄人相对来说赶上了趟,我的很多同学在90年代出国,奋斗了十几年,基本都处于她想要的生活状态。留在国内的同学们,也大多中产,工作压力虽然很大,但从本土文化角度来说,生活的滋润程度甚至可能超过国外的同学。房子买了,跟着刚来中国的外企一起成长,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而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拥挤在底层,竞争更激烈。这就是现实,你要调整好心态,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那就过普通的生活吧,买不起房子还可以租房的。任何地方都有竞争,除非你含着金元宝出生。这就是大部分人的真实状态,很多人和你是一样的,放松心态吧。

  如果你对自己现有的状态比较满足,不求太出色,就求一份安稳的工作,不要求每年能加百分之多少的薪水,现在这样就知足了,这样的工作状态也是可以的。我就看到过有人从外企退休,而且做的是最底层的工作,退休时公司还为他召开了欢送仪式,这就要看这家外企的企业文化或者说这家外企在中国市场的目标。如果公司每年都要求成倍的增长,那员工不可能安逸;如果是一个家族企业,想法不太多,企业文化不太具有攻击性,那日子可能就不那么地难过。

  我的工作是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课程服务,接触过各种企业。我遇到过非常朝阳和激进的国企,吸收了相当多的外企专业人才,舍得花钱去请咨询公司,重新梳理管理流程和HR系统。但我也遇到过那种典型性的国企,HR经理就是以前人事科科长,纯粹的行政管理和发发薪水,对组织管理完全没有概念。

  外企对员工的个人发展规划是最规范的,但外企里也不排除中国人最熟悉的那种人事斗争,占了坑不干活的事情也相当常见。外企里最大的风险就是,一个老板走人了,那很可能跟着他的人就是“一锅端”。

  在民企,老板是最关键的,老板的想法有多远,企业就能走多远。有些民企觉得把钱花在人员培训上不值得,但如果老板认可人员培训的话,那推行起来的效率是最快的。 

新民周刊:海上职场旧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2日10:22  新民周刊

  讲信用,有噱头却不滑头,是上海职场一贯的行业准则与职业道德。

  记者/王悦阳

  黄永玉曾经说过一段趣事,在上世纪30年代,他们那个小城凤凰若是有人去过大上海,那绝对是很有面子的事情。而当时湖南人对于上海最直观的印象,莫过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会,有一次,一位刚从上海回来的同乡在众人面前夸耀:“上海的摩天大楼,高到你抬头望帽子都会掉下!”没想到纯朴的凤凰人在惊讶之余,随即接口:“那你不会手按住帽子再抬头看么?”

  可以说,当年只有游走在这些雕饰繁复、气派宏伟、巍峨大气的外滩建筑群中,上海的繁华金梦才变得如此真实可信,而一家家洋行、银行、政府机关里进进出出,身穿西装,梳着油光铮亮三七开发型的每一位老上海职员,也仿佛别有一番荣耀感与自信心。

  “学生意”进洋行

  “老上海的职场,最大的特点就是讲信用。小到初进门的学徒,大到洋行买办,无不讲究这两个字。”87岁高龄的作家沈寂先生向《新民周刊》记者侃侃而谈,往昔流金岁月的斑驳光影,霎时间在老人明亮的眼眸间鲜活生动起来。

  据史料记载,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租界人口逐渐呈递增趋势,华人与外侨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而这其中,外侨多为当年第一批前来淘金的外国人,他们大多是向本国银行贷款,带着投资资本与冒险精神来到上海这片神奇的土地,在当时刚刚起步的各个领域中进行资本输入,同时又将一套完整、规范的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带入了上海。而在租界生活的华人,不少都是洋行中的职员、买办,为外国老板打工,同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制度,从而为自己赚取“第一桶金”。

  这群第一批洋行职员,一般都曾是老城厢钱庄或杂货铺的“学生意”,且来自各地,后来钱庄的资本小,逐渐被外国银行所取代,杂货铺的待遇也远没有洋行高,于是这批学徒转而投身银行或洋行,并在长期与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会了一套“洋泾浜英语”,从而成为外国人来中国投资的最好帮手,也成就了第一代买办。

  “老上海的职员,往往出身贫寒,且不论大小,一律从练习生开始做起。哪怕是当年大亨杜月笙的儿子,也是从他老爸开的中汇大楼开始从学徒做起的。”作为过来人的沈寂,曾是上海滩棉花大王家的小开,介绍起旧上海职场种种规矩,更可谓如数家珍:一进洋行大门,首先看到的必定是一个硕大的天平秤,以此表示公平交易。在签署各项合同时,无论盈亏,都清晰地注明双方所承担的金额,丝毫不含糊。当时洋行最高领导为“大班”,下设两个“二班”,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经理,随后是“大写”,即部门经理,“小写”则相当于助理或秘书,除此之外的其他人员则皆为职员。

  旧职场规则

  在职员的穿着上,颇为讲究,必须整洁统一,从西装到领结,都要整整齐齐,同时规定,所有人员必须在老板上班之前到达洋行,若是一般的劳工,则规定需要在职员进入洋行前将办公室打扫干净,做到窗明几净,一尘不染,若劳工没有打扫干净,那么任谁都不能走进办公室。这套规矩极为严格。职员上班,必须排队坐电梯进入办公室,走路时要求脚步轻盈,不能发出响声,进出大楼还需要领牌子,次序井然,极为严格。

  在大楼内,不论大小职员均禁止喧哗,甚至连喷嚏都不能打,因为外国人特别敏感,生怕传染感冒。此外,办公室内甚至没有痰盂,所有员工都要求带好白色手绢擦拭,绝对不允许在办公室内吃东西,更不能抽烟,对于上级命令要绝对服从且很少有争辩的机会,无论在哪里遇见高层,一定要求放下手头工作,毕恭毕敬站好,四十五度鞠躬并叫一声“sir”。因为在这个外国人占主导的特权环境里,只有外籍职员才能掌握最为关键的技术和职位,职员阶层注定只能处处受制……然而,所有的苛刻规定毕竟都是有回报的,哪怕起早贪黑,哪怕受尽管制,哪怕升迁无望,但职员的待遇毕竟明显高于当时其他职业。据考证,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一个高级洋行的华人职员能拿到每月2000元的高薪待遇,邮局的一等职工则是400元,而一家普通工厂工人的工资仅有三四十元,黄包车夫月收入更低,仅15元左右。难怪当时社会流行一句俗语:“海关是金饭碗,银行是银饭碗,铁路局是铜饭碗。”据中共上海地下党在1938年编写的《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一书估算,上世纪30年代,分布于政府机关、警察机构、洋行、工厂、银行、保险公司等单位的职员,有将近二三十万之多,居当时全国第一。

  待遇优厚固然是上海市民阶层向往做职员的重要原因,同时,洋行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洋派的生活作风也逐渐影响了上海市民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与生活习惯。这一点,可以从张爱玲小说以及当时流行的文艺电影、争奇斗艳的画报故事中得以印证。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学生意”的练习生尽管还不能拿到高薪,但却有着一个十分独特的福利——允许在晚上选择不同课程进修,一应学费均可由老板承担。因此,当时夜校开设极多,课程也从英语、法语到金融、美术等,包罗万象。著名连环画家贺友直曾经就在自传中详细描述过自己当年作为“学生意”,为了打发夜晚时间而去进修英语的往事。

  除了洋行等外国企业,在中国人自己开设的各类商铺中,学生意同样有着许多独特窍门与行业文化。沈寂先生举例,当时绸布店学徒,不仅识得一手好衣料,更能凭肉眼量尺寸,分毫不差,再如南货店,什么顾客需要怎样价位的商品,每一种干货分别是何时进货,新鲜与否,名贵程度,都要靠职员的直观判断与丰富烂熟于胸,还有百货商店,所有职员穿着统一的制服,全天直挺挺地站立在柜台内,永远面带微笑,热情服务,无论顾客买与不买,都要主动热情,不能让顾客有丝毫难堪,信奉“顾客永远都是对的”原则,和气生财。“讲信用,有噱头却不滑头,是上海职场一贯的行业准则与职业道德。可以说,当时尽管有着很多花哨噱头的广告,但的的确确没有任何假货,诚信是整个商业社会的根本原则。”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不少历史学家承认,旧上海商业制度有其合理性与先进性,可同时,老上海职场又以其严谨的规矩与清晰的等级制度,逐渐形成了上海人“小心谨慎、顾及个人利益、不外露、不张扬、缺少闯劲”的性格特征。然而,无论褒贬,任凭风吹雨打,老上海的职业精神,不依旧能在今天的社会职场中找到昔日的影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