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六题(李世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5:54:56
百度空间 | 百度首页 |登录
济南特色礼品专卖店 山东特色礼品专卖店 孔子与儒家文化
济南特色礼品专卖店 山东特色礼品专卖店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查看文章
《孟子》六题(李世高)
2009-12-28 15:01
一、爱人和敬人
在生活中,爱人和敬人可以说是两大主题。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朋友,爱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这是我们愿望。如果我们把爱人的这种情感剔除掉,似乎我们的生活剩下的东西也不多了,生命中剩下的价值意义也不多了。同样我们还需要敬人。尊敬自己的长辈、老师,甚至是陌生人。因为我们自己也需要被尊重。    孟子认为,爱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惊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这是人类永恒不变的常理,无论走到哪里角落都是如此。我们肯定在生活中也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爱他人,不尊重他人,他人也同样不会尊重我们。所以爱人和敬人这两个方面我们要做好的。
那么什么人可以做到爱人和敬人呢?孟子认为是君子。君子是以仁存心的以礼存心的。就是我们为人处世,要保持善良恭敬之心,不要有害人和轻慢人的形态。以仁存心的人即是仁者,仁者是爱人的,对于人类是博爱的。孟子揭示出来了这种人人互爱互敬的道理。我们也喜欢区分好人和坏人,这似乎是我们的一种心理功能。特别是小孩子在看电影和电视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的。社会上确实存在好人和坏人的区别。一般从表面上是看不出来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的。所以孟子从一个人的存心来判断。可以说,君子的这个中国文化中观念和我们现在好人说法有些相似。孟子认为,君子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的人就是因为存心的不同。君子始终是存有爱人和惊人的心在里面的。
做到了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爱人和敬人,在通常的情况下,他人也同样会敬你爱你。如果碰到了一些无理冒犯的情况,孟子认为,首先自己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做不仁,自己没有礼貌。自己反躬自问,没有不任何无礼,那么就可以判断那人是一个妄人,也可以骂他不仁不义的禽兽了!
孟子认为作为一个有道德的君子,担忧的是自己是否达到了仁和 礼的道德标准,而不是担心某一天的生活和运气不好。因为在孟子看来,仁对于一个人是最为重要的。这和孔子观点是一致的。孔子讲“杀身成仁”,孟子也讲“舍生取义。” 仁是孟子的最高的追求。孟子认为违背了仁,所做的事情就没有意义了,违背了礼,所有的行为也同样没有意义了。孟子还用舜作为榜样来表达他的这种观点。舜是人,我也是人,舜能够完成达到仁义,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呢?
只要我们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爱人和敬人,也同样可以达到舜的那种道德高度。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的爱人和敬人,不仅可以修养我们的道德,还有更加深刻的意义在里面。君子是以不能爱人和敬人为自己的忧患,小人则是仅仅为自己的个人的利益和得失为自己的忧患。我们当然希望成为一个君子啊。
二、仁义和责任
一直怀有仁义之心,这是最让我们安心的。不去干坏事,我们就不会老是觉得对不起别人,心中焦虑不安。也不必四处逃窜,担心警察来抓我们。俗话说:“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坦坦荡荡做人。所以说,仁是我们最安心的住所。做事情按照道义去行事,这就是正道。有些人把这个安心的住宅空旷了而不住,把义的正道舍弃了不走,是让人悲哀的事。
世界上最为尊贵的是什么?也许有人认为是做大官,也许有人会认为是成为亿万富翁。其实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可以看到,大官和富翁往往身败名裂。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人丢弃了更为重要的东西。在孟子就叫做仁义忠信。孟子认为仁义是天爵,即是上天所赋予的尊严和荣耀。比起在现实社会中的富贵地位更加的高。乐善不倦,多做好事,这就是天爵。而公卿大夫,这只是人爵,没有天爵尊贵。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德高望重以及做好事的人比大官和富翁在我们的心中更有地位,更值得尊敬。
伊尹是商汤时期的大臣,帮助汤武王推翻了残暴的夏桀。孟子对于伊尹是十分的敬佩的,在书中很多次的提到伊尹的故事。伊尹认为当时人民在夏桀残暴的治理下,生活的很悲惨,所以要用仁义之道来帮助人民。伊尹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上天生养了这些人民,是要一些先觉悟了仁义价值的人来启发其他的人。尧舜就是仁义之道的先行者。伊尹觉得如果天下的人民有一个没有享受到尧舜的仁义之道的好处,那么就像自己把他们推倒在水沟之中受苦。这样心中实在愧疚,所以伊尹主动的要承担起这个实行仁义之道的责任。
三、自尊和荣耻
一个人若是没有了耻辱感了,那么要么就是一个白痴,要么就是一个令人唾弃的无耻之人。我们一般的人都是有羞耻之心的,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假如人要是没有羞耻之心了,就是一种没有羞耻的耻辱。这就是无耻之人。这种人什么都敢做,不怕别人的谴责和唾骂,做了坏事情也没有羞耻。小到小偷小摸,大到祸国殃民,都是这种无耻之人干的。无耻之人社会上也有很多,有些是隐藏这的,有的是容易看出来的。
孟子认为,有耻感有羞耻之心对于每个人是很重要的。即是做不好的事情的话,心中会感到羞愧和害怕,以至于控制和阻止自己不要去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而那些奸诈的人,身上是没有耻感的。比如我们现在社会上很多的骗子、贪官、盗贼等人,他们身上还有羞耻吗?这些从人不以自己在道德比不上别人为羞耻,那怎么可以赶得上别人呢,怎么可以做一个正常的人呢?
我们现在也讲八荣八耻。而孟子在两千多年以前也关心这个荣耻的问题了。八耻讲了具体的事,而孟子则是指出了荣和耻的根本原则。我们把握了这个根本原则,就能过清楚的区分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了。这个原则就是仁。仁就能得到荣耀,不仁就得到耻辱。不管是君主还是一般的百姓,笃实如此。这是历史和现实都可以证明的。一个人想得到荣誉以及尊荣的生活,而在社会中行不仁不义之事,那么就像是厌恶潮湿而自处于低洼的地方。治理国家也一样,想要把国家治理好,就要行仁政。行仁政就要把道德放在重要的位置,要尊重有能力的人,让贤能的人来管理国家。个人和国家的好坏,在于自己是否行仁义。仁和耻在于自己的选择,有自己来做出决定。
孟子还引用了诗经和尚书上的话来说明他的这种观点。诗经上的话主要的意思是要我们未雨绸缪。表示在没有犯下错误和没有耻辱的时候来审察自己行为,看是否合乎仁义。孔子认为写这首诗的人是知道真理的。就是说这首诗包含了很深刻的道理。孟子认为是福是祸都是自己所造成的,是自己的行为所得来的结果。诗经又说:顺从天命,自己去求得多福。孟子又引尚书《太甲》中伊尹告诫太甲的话来说明福祸都是自己求来的道理,放到我们的生活中的荣辱观上,就是荣和耻也都是自己所求来的,所以我们希望荣耀则必须不要违背了仁义。预防我们的错误。
四、性善和良知
性善还是性恶,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人认为性善,有人认为性恶,还有人认为性无善无恶,又有些人认为性有善有恶。几千年以来争论不休,现在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当然孟子主张性善。我们学习孟子的这一段话,可以对孟子的性善的观点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结合我们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来得出自己的答案,也可进行讨论。
孟子的朋友告子是主张性无善无恶的,有人是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的,并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些观点。有人认为:周文王和周武王兴起来,天下的人民就纷纷好善。到了周幽王和周厉王的时期,人民就变得残暴了。所以说,性不能说善和不善的。因为同样的是人民,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暴。同时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他认为瞽叟是很坏的,而舜作为瞽叟的儿子却是性善的典范。纣是残暴的,以纣作为侄子和君主,却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的仁义之人。告子就是用这样的证据想来批判孟子性善的观点,认为孟子的性善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孟子就从我们的天赋的道德本心来解释性善的观点。孟子认为,人的天赋的本性是善良的。要是人变得不善了,那不是天赋本性原因。我们要抓住那个没有污染的先天秉性来说。孟子所说的性善就是指这个先天的本心所呈现出来的本性。而不是告子所说的那个后天所表现出来的样子。我们顺着孟子的意思来理解。看看我们的心理经验是否和孟子所说的一致。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人人都具有的。我们可以否定孟子的这个结论吗?这个恻隐之心就是同情之心,同情之心是每个人都有的。我们的恻隐之心也是存在于我们的心灵深处的。比如大地震给予我们的心灵的震撼是深刻的,我们同情这些受到伤害的人,恻隐之心在这种情况下就被激发出来。所以人人都具有恻隐之心,要是有谁不同情遭受大地震的人们,那么他就是麻木不仁了,就是要遭人唾弃的了。而这个恻隐之心,在孟子看来就是仁的体现,也是我们仁的根源。即是我们本身就有天赋的这个仁。所以从人发展而来的人性,必定是善的,即是性善的观点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同样,我们天然的就具有羞恶之心,知道害羞是我们的本性,是不需要别人去教育的。知道羞恶,这就是我们的义的根源。又恭敬的心里也是我们天赋所具有的,这就是我们礼的根源;判断事物的对和错的这种天赋也是我们所具有的,因为我们心中早就有一个是非的标准,这就是我们智的根源。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四端。从我们这些天赋的本性去看,性善是毫无疑问的,只要我们认可了孟子的四端。从内心来证明性善,我们也可以得出和孟子一样的结论。
孟子认为这些天赋的本性,这些仁义礼智的道德品格,是我们天赋而来的,不是因为外在的因素造成的,不是外在的。是我们人人所固有的。不仅你有,我有,他也有,就是人人都具有。性善的基础就是这些仁义礼智的道德。
有人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认为在人这张白纸上面描什么就是什么。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可以问问自己,自己是不是像一张白纸一样,别人给什么就是什么,没有自己的独立的选择的能力?如果这是这样,我们从小就没有自主性了,也没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了。这种观点至少影响了中国三十年,是十分荒唐的。因为我们每人都有对于真善美的追求,这是别人描绘不来的。孟子早就肯定人人身上有不经过学习就具有的能力,也有不经过深思就具有的知识,这就是良知和良能。具体的表现和证明就是在我们每个人在儿童的时期,都知道去爱自己的父亲母亲,到了长大一些的时候,就知道要去敬重兄长。这些感情都是自然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我们可以从自己的经验中去得到这个结论。这些就是爱,就是天赋而来的。
这是人人从小不要去学习,也不要去思考就会懂得的道理。这种亲亲和敬长的感情,无论走到世界的那个地方都是一样的。因此良知良能是天赋的,人不是像一张白纸一样,而是早就有自己的真善美这些真挚的情感的基础在的。
五、恻隐和是非
恻隐之心在孟子也叫做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可以更加清楚地表达出人人所具有这个天赋的仁义之心。我们常常会在看到悲惨的场面的时候感到痛心,于心不忍。这是一种自然的感情的表露。这样的经验每个人从小都会有。孟子从我们的内心来讲道德,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精深之处。因为这些心理经验在于每个人都是深刻的,是自觉得。从每个人的个人经验去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
孟子认为,古代的政治领袖也就是从这个不忍人之心出发,来实行不忍人之政的。这个不忍人之政就是仁政。所以我们在古代的政治有这个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也就是有一个深刻的心理来源,以帮助每个人实现的深刻的人生追求为目的的。落实到政治上就是以人道、人性为核心的仁政。古代形成了一个仁政的传统,这个传统具体体现在尧舜之道、先王之道(大禹、商汤、文武周公)以及孔孟之道之中。孟子认为行不忍人之政,即是行仁政,治理天下就很容易了。
那么这个不忍人之心是怎样来的呢?首先孟子给了我们一个著名的假设。这个假设是基于我们的心理经验来说的。不忍人之心在这种时候就会呈现出来。因为在孟子当时,井到处都有。小孩子不小心掉到井里的情况也是不少。所以孟子用这个人们比较熟悉的场景来说明不忍人之心的存在。设想我们现在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就要掉在井里面去了,在那里哭,我们是不是产生一种惊悚和同情之心呢?然后会跑上去把那个小孩拉下来。应该每个人都会这样做的。就是现在我们的社会,见义勇为救人的事迹也不少,跟这种情况是一样的。孟子认为人人都有怵惕恻隐之心。并且分析说,这样做并不是要为了和小孩子的父母来攀交情,也不是为了要乡里的人和亲戚朋友来赞美以博取好名声,也不是因为很讨厌那个小孩子的哭声。就是说没有一点的私人的厉害关系的,完全是出自于自然的行为。这就是我们的同情之心,即是孟子所说的的恻隐之心。就像我们帮助地震受灾的人们,是一种自然的感情的表现,没有一丝一毫的利益的计较。因为我们有这种不忍人的恻隐之心,所以我们有了这种无私奉献的行为。恻隐之心在这种情境之下清楚地呈现出来了,这是我们人人都具有的。
所以孟子从中得出结论:没有恻隐之心的就不算是人。没有羞恶之心的不算是人,没有是非之心的不算是人,没有辞让之心的不算是人。因为作为一个人来讲,都是天然的具有这些道德的。假如真的一个人没有了这些道德,那是他自己抛弃的,在孟子看来,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至少不是一个完善的人了。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些道德就是从这里发展出来的。恻隐之心,是我们仁的根源;羞恶之心,是我们义的根源;辞让之心,是我们礼的根源;是非之心,是我们智的根源。我们有这四种心,就有仁义礼智的根源,在孟子叫做作四端。我们前一节课也谈到了恻隐之心这四端。比如我们从小对于发生在身边的事情都会有自己的一个判断,是非善恶对错,心里都会有一个标准。这就是人人都有的是非之心,这就是我们一个人所具有的智慧的开始。
人所具有的这四端,就像我们有手足四肢一样,是天生的,是自然而具备的。如果有人认为自己虽然有这四端却说做不到仁义礼智的话,那是自己在作贱残害自己。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君主做不到仁政的话,那是在欺骗和残害君主。凡是有这四端在身上的人,都知道把这些扩充和在生活中实践起来,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就像泉水可以汇集成江河湖海一样。把仁义礼智扩充起来,大到可以治理安抚整个天下。如果把仁义礼智抛弃了,就是连父母也不能照顾和侍奉好。我们可以仔细思考孟子的这些话,是不是包含了很深刻的道理?对于我们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六、知言和养气
两千多年以前,孟子提出了浩然之气的这种观念,为中国文化注入了一股浩然正气。从此以后,浩然正气就融入到了中国人的骨子里和血液之中,影响了中国人的民资性格和社会生活,也影响了中国历史。浩然之气也正是孟子的高尚的道德修养体现,是孟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的精神所在。我们学习孟子浩然之气,就是要传承孟子的这种可贵的精神,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来实践这种精神和发扬这种精神。
什么是浩然之气呢?孟子认为这是很难用语言来表示的。就是说主要要靠自己去修养和体验。但是他还是给我们进行了一些说明和描述。我们可以从孟子的这些话来理解浩然之气的究竟是什么。孟子认为这个浩然之气感觉起来是很大的,我们理解的大就是包含了很宽广的、很深刻的东西,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只有自己修养和体会了。具体的就是这个浩然之气所形成的一种感觉。这个气又是刚健有力的,给予人一种强大的力量。孟子是把抽象的气的这种看不见的特点用大和刚这两种物质的形象来说明。以便我们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孟子认为我们直接的去修养这个气才会没有害处,就是要顺着我们的本性和气的本来的运行规律来修养这个浩然之气。不可以从旁门左道去修炼,要么是不仅对人没有好处,反而还有害处。孟子认为这个气是充满了天地之间的。就是全宇宙都是这个浩然正气。在我们的身上也是具有的。这是这个气,把我们人以及万物都融合在一起。
这个浩然之气有些什么条件呢?在孟子看来,是和道和义结合在一起的,离开了道和义,这个浩然之气也就消退了,没有了。因为这个气是从日积月累的义的行为中所产生出来的。而不是我们偶然一下子的义的行为就会产生出这个浩然之气的。如果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感到心中有不满意,这个气也就同时消退了。我们从生活中也能体会到这一点,如果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就会心虚。甚至是一些犯罪人,心中也就会虚。也就是这个正气在我们心中因为义的缺失而自然的就消退了。所以孟子说的这种正气是从深刻的心里感悟来说的。因此告子所说的义从外面来说是不对的,没有抓住义的内在的基础和内心的出发点。
孟子认为修养浩然之气要注意一些方面。首先是要有自觉的去养气,就是要有这个意识,但是不要去故意控制气的运行。其次是不要忘却道义,心中保持自觉的道德观念。即是孟子所说的以仁存心。最为重要的的是要注意不要故意去帮助这个气的成长,因为浩然之气的养成有一个自然的规律,不是个人可以控制的。所以孟子用了一个揠苗助长的寓言来说明这一点。指出如果我们要想去帮助这个浩然之气的成长,而不是按照自然地规律修养,就会像宋人一样所做的那样,不仅没有一点益处,而且是很有害处的。
孟子在这里就是把自己个人的修养经验和体会说出来了。很多的人认为很神秘。其实只要我们自己用心去体会孟子所说的意思,孟子还是表达的很清楚的。关键在于我们平时用心去思考和实践。那么,这种浩然之气也会存在于我们的身上 。
在和人的交往中,我们如何去判断别人的语言的好坏呢?孟子有深刻的分析。孟子认为,他能够知道偏颇的语言的被忽略的地方。过分的散乱的语言他能过知道它陷溺的地方。邪恶的语言可以知道它错在什么地方。逃遁的托词孟子能知道其穷尽的地方。我们在生活同样也会遇到孟子所说的这四种语言的情况。因为孟子有广博的学识和道德修养,所以他对于这些诐辞淫辞邪辞遁辞可以看得很清楚。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和修养达到知言的能力。
孟子也集成了孔子的正名思想。认为言辞上说不过去,事情也就办不好。放到治理国家的实践中去也是一样的。当然孟子的名在于仁义,离开了任意的名义,政治肯定是搞不好的。孟子对于自己的观点是否得自信。认为圣人也会和他的意见一致。其实孟子说的是人类的一种常理,就是以仁义作为判断语言的标准。这种情况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一样的,不管在什么地方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从孟子的知言中学习一些判断别人言辞是非善恶对错的能力,也可以了解一些政治的道理。
中国孔子文化网孔子系列纪念品联系方式:
网址:www.chinakongfuzi.com
地址:中国济南花园路101号海蔚广场18楼(洪楼银座上)
电话:0531-88162703
传真:0531-88162705
手机:13305311639
QQ:617066742
孔子文化礼品--高端商务礼品\高端外事礼品首选

类别:儒学大师 | |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28) |评论 (0)
上一篇:我的十年思孟学派研究(梁涛)    下一篇:《荀子·大略篇》研究(俞志慧)...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就出现在这里。
闪闪_亮_晶晶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姓 名:   注册 |登录 *姓名最长为50字节
网址或邮箱: (选填)
内 容: 插入表情
▼ 闪光字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四位验证码,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看不清?

");//-->
©2010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