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如何“被就业”的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3:30:01
大学生是如何“被就业”的

近日,有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他“太兴奋了”,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除了“被瞒着就业”,部分高校的毕业生甚至“被要求就业”,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据7月20日《京华时报》报道)
前番教育部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称截至今年7月1日,高校就业率已达68%,同比基本持平,话音未落即招致一片非议。也许,公众质疑尚不能证明高校高就业率的虚假,但是此番毕业生自曝“被就业”,无疑给火热就业率浇了一盆冷水。
现实中,大学毕业生为找份工作挤破了头,从就业统计部门嘴里说出的就业率却已直冲云霄。依此,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求职者人山人海,以至楼梯被挤断,招聘者却寥寥;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被逼无奈回家啃老,或者干脆吃起国家低保,以及大学生自身就业难的感受难道全是假的?
就业确实难,花枝招展的就业率数据也未必被就业统计部门注水。公众感受同统计数字之所以格格不入,高校毕业生“被就业”的浮出水面,无疑能给出有力说明——各高校把就业率上报,得出地区高校就业率;各地区再把就业率上报,得出全国高校就业率。这种自下而上的统计方法看似合理,但是当高校手段尽在就业率上弄虚作假,指望基于各高校统计数据的整体统计结果符合常识,注定只是奢谈。
不管毕业生是“被瞒着就业”,还是“被要求就业”,其实高校以弄虚作假的方式将毕业生拉进“就业名单”,归根结底在于难以遏制的“就业率冲动”。高校就业率高低,直接关系到其招生难易和招生数量的多寡,而招生越多,则学校越有效益,同时,高就业率也能为高校领导带来可资旌表的政绩,可谓一举多得。
毕业生“被就业”,一边身陷苍凉,另一边却成全了火热的“就业率”。这些明明连饭碗还没有的毕业生,在外界看来却已步入了小康吃上了肉。更要命的是,一旦教育主管部门长期被高就业率蒙蔽,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措施无法制定不说,恐怕连弄虚作假的高校都会在自己编织的神话里忘乎所以。由此,叫停“被就业”、还原就业率的本来面目,急需相关部门有所作为。
最近有多所高校的毕业生在网上发帖,交流“被就业”的经历和感受。其中多数毕业生是“被要求就业”,即学校要求尚未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有的高校甚至规定,毕业生没签就业协议就不发毕业证,而不管就业协议是否有假。有的高校专门组织人员替毕业生和“接收单位”签署虚假就业协议,毕业生本人毫不知情就“被就业”了。(7月17日《南方都市报》) ­
高校为了在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上获得理想的数据,不惜明里暗里要求甚至逼迫未就业毕业生“被就业”,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造假行为。这些“被就业”的毕业生,实际上也被动地成了高校就业率造假行为的配合者和牺牲品。这一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 ­
近些年来,各地高校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工作抓得很紧,其重视的程度,有时比一些地方对高考升学率的追求犹有过之。高校如此行事,与教育主管部门将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工作的一项硬指标,并用于调控高校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无关系。教育部2003年下发文件,要求对毕业生就业率明显偏低的高校及专业,控制或减少招生指标。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更是规定,高校的招生计划要与毕业生就业状况适度硬性挂钩,对连续2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在就业率指标的压力之下,一些高校出现了操纵毕业生“被就业”的荒唐故事,似乎也就不足为怪了。 ­
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教育部门取消高校就业率这项硬指标,结果又会如何呢?由于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招生压力,仍然要接受社会的评判和考生的选择,就是取消高校就业率的硬性考核,各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仍将不会有所降低。 ­
由于在统计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空间,就业率的公信力已经受到不小的伤害。鉴于此,目前一方面要逐步淡化直至取消由行政主管部门施加于高校的就业率指标压力,以减轻高校就业率造假的冲动。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一套更科学、更权威的高校就业率统计体系。这样才能更有力地保证高校就业率的真实性。 ­
网上一度流传一个非常形象的词:“被自杀”,以表示对一些非正常死亡案件的质疑。几天前有高校毕业生发帖仿制了一个新词:“被就业”。发帖者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已被签署了就业协议书。 ­
帮助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好心人”不是别人,正是其母校。高校伪造就业协议书,让学生“被就业”并不奇怪,毕竟学生的就业率不仅关系到学校今后的招生,还与学校教师的奖金挂钩。高校评估、经费核拨、新增学位点审核也都和就业率直接相关。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费尽心思在就业率上造假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说以往将未就业学生报为出国或考研、通过扣压毕业证逼学生盖假公章谎称已就业的手法太过拙劣的话,那现在学校亲自出马联系单位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可就高明多了,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就业率考核的机会无疑会大增。 ­
不过,“被就业”对学生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不仅享受不到工资、社保与相关福利,反而会给其档案转递带来很多麻烦。而且毕业后要找工作也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安心工作,频繁跳槽的不良印象。注了水的就业率还会误高考考生和家长,损害大学和教育部门的公信力,可谓害处多多。 ­
最近教育部发布消息称,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结果引来一片质疑声。对教育部来说,如此多水分的就业率不仅不能给其增光添彩,反而会招来公众更多的批评。与其死抱着这被人嗤之以鼻的高就业率不放,还不如认认真真的开展就业率调查,完善统计方法,同时对那些弄虚作假的高校给予应有的处罚,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本来面目。让就业率真正起到指导高校专业设置和改善高校教学质量的作用。 ­
部分高校采取五花八门的措施保证高就业率早已不是新闻。学生往往“被要求就业”,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现在,“被要求就业”已经升级为“被就业”,应届毕业生们纷纷讲述自己“被就业”的经历——在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7月17日《南方都市报》) ­
据报道,截至7月1日统计,今年“已落实去向”的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同期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但当“被就业”成为流行词在网络上一夜蹿红的时候,人们自然会对一些高校“繁荣”的就业率产生怀疑。 ­
事实上,对于就业率注水现象,教育部早有所察。2006年11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曾表示对高校就业率造假加大违规查处力度。但几年过去,高校就业率的注水现象并没有减少,反而花样频出。这必然会影响到教育资源的整体布局以及相关决策的判断。在美国统计就业率,有关机构要对此跟踪3年,考察指标包括“总在业时间、工资水平”等;在英国,更是以《教育法案》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而加拿大则是利用国家统计局等全国性机构及一些民间机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评估,保证就业率统计的客观、真实和科学。以此观照我国高校就业率衍生出的种种“闹剧”,值得反思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 ­
最让人悲哀的是,“被就业”现象,与高校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的“诚信观”建设背道而驰。当高校在最基本的就业率统计上都不能保证诚信,而是千方百计弄虚作假时,它又如何去引导每个学子诚信做人呢? ­
从“要求学生就业”到“学生被就业”,高校的就业率造假日益疯狂。高校的“创新”能力远被低估,“被就业”已经超出了简单的就业率造假范畴,而走向明目张胆的就业欺诈。 ­
“被”字句式,近日再次扩容。继“被自杀”、“被自愿”等词汇风行网络之后,最近,“被就业”成为新流行。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他“太兴奋了”,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这则帖子引来不少大学生,交流自己“被就业”的经历。(《南方都市报》7月17日) ­
如笔者所料,这则新闻,再次引起舆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假的声讨。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就业率造假,早已不是新闻,每年都有曝光;而这样的声讨,几乎年复一年。对于就业率造假的危害——包括误导公众对教育的评价、误导就业政策、对学生进行反教育等等——笔者早在多年前就曾撰文,而面对今日大学毕业生的“被就业”,笔者却发现,高校的“创新”能力远被低估,“被就业”已经超出了简单的就业率造假范畴,而走向明目张胆的就业欺诈。 ­
既已曝光的高校就业率造假,虽然高校已经突破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但通常高校还表现得比较“节制”,懂得提前告知学生、争取学生“配合”。比如,学校开家长会要求家长签署就业承诺书,承诺在某个时间之前,为子女找到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就作为灵活就业对待;再比如,学校通知学生,拿就业协议书来换毕业证书;还比如,学校扩大就业认定的范围,把开网店、摆摊等,均纳入已就业进行统计。 ­
­
相比这些就业行动来说,“被就业”则完全无视学生的存在:学生“被就业”的公司可能是虚拟的,那么,公司的公章,自然也是学校伪造的;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协议书的签订过程,所以,协议书上的学生签名,也是学校“帮签”的。可以说,就业率造假走到这一步,已经登峰造极,在某届学生刚开始毕业时,这所学校的签约就业率就可达100%——只要学校愿意。 ­
­    从“要求学生就业”到“学生被就业”,高校的就业率造假日益疯狂,这反映出三方面问题。其一,教育部门对就业率造假的查处不严格,纵容高校的造假行为。虽然教育部门早就有“严厉打击高校就业率造假”的通知与规定,但近年来鲜见对高校就业率进行核查,并严肃处理责任人的案例,久而久之,高校也就更加胆大妄为,甚至公开交流造假经验,“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
其二,部分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前景暗淡,其他“造假”手法已经无法奏效。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意识到高校在就业率统计中“可能”存在造假行为,尤其在灵活就业的统计中,于是强调签约就业。高校要求学生出具就业协议书换毕业证书,以及要求家长帮学生就业,都是想提高签约就业率,但如果家长、学生不配合,或者配合力度有限,提高签约就业率,难度不小,“被就业”则直接省去了动员家长、学生的麻烦,学校就业老师关在办公室里,一天之内就可以大幅提升学校的签约就业率。 ­
其三,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高教系统的政绩工程之一。就业率于学校而言,不但关系到专业的生死(教育部门有将就业率与大学专业停办、减招挂钩的规定),还影响学校的形象和招生;于教育部门而言,关系到对政府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所管理的高校办学质量是否高、大学生是否受社会欢迎;对地方政府而言,则关系到对上级政府要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是否高度重视、执行有力。本来,如果就业率统计能真实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大学、教育部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就业率,并无不妥,但是,如果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心思,集中到了数字上,就业率的统计,反过来会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掩盖了严重的就业困难、教育质量低、社会对大学生评价差的问题,就业情况失去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度调节作用,造成教育的恶性循环。在高就业率之下,学生假就业,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无疑也是假教育。 ­
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由于毕业人数增加,达611万,加之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从去年这届大学生开始就业起,就十分严峻。为此,中央和各地政府先后为解决这届大学生就业难出台了诸多政策,这些政策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也得到社会认可。可是,对于7月初教育部门发布的本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有的地方甚至发布达到80%的消息,社会舆论却高度质疑。高就业数据反过来消解了社会对高校的信任。由此可见,虚假就业率才是对和谐的最大伤害。 ­
事实表明,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一个与就业形势、真实就业情况无关的数据,失去了评价办学质量、教育质量、就业情况的基本价值。从客观上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不能由高校自行统计、上报教育管理部门发布,这难以保证就业率的客观、准确;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也不能与学校的拨款、招生指标、专业生死直接挂钩,在如此密切的利益关系下,高校造假的原始冲动难以杜绝。 ­
为此,必须调整就业率统计方式,从统计者看,应委托具有公信力的社会中介机构,对每所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具体岗位、薪资待遇、用人单位评价进行调查,目前,这样的中介机构正在兴起,比如前不久刚发布我国第一本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的麦可思教育数据咨询公司,教育部公布的2007年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为72%,而该公司调查得到的数据为55.8%。从调查统计时间看,应从重点统计8月31日之前的初次就业率,转向跟踪统计毕业生毕业半年、一年、两年甚至三年的真实就业情况,因为调查显示,至少有20%的大学毕业生是在毕业半年之后找到工作,在美国高校,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就业质量的一个指标,比就业率更合理,是校友捐赠率。从就业率的功能看,不能用来作为政府部门确定高校拨款、招生计划的硬武器——这是计划管理思维——而应作为一种公开信息,提供给受教育者,以便他们更好地选择高校、选择专业;提供给高校,以便高校能集合自身办学传统与特色,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提供给用人单位,以便用人单位能招聘到适合自己的大学生人才。这才能让就业数据,真正为教育发展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