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升国:今天你到底读了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3:24:22

徐升国:今天你到底读了什么?

2010年04月23日 08:01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 财新传媒杂志订阅 多方促进新技术与阅读的结合,努力建设一个书香社会,乃社会进步的当务之急

  【背景】2009年,18岁至70周岁的识字的中国人中,有一半的人读至少一本纸质的图书,扭转了该比例此前多年下滑的趋势。但与数字媒介阅读率持续增长相比,纸质出版物的颓势明显。

  4月19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公民图书阅读率(指识字者中每年至少读一本书的比例) 多年下滑的趋势被遏制。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0.8%,达到50.1%,但仍然低于1999年时的60.4%。

  图书阅读尽管微涨,但报纸期刊阅读量却在锐减。2009年中国人均阅读传统纸质报纸73份,比上年减少近16份,这意味着平均每5天才读一份报,而人均年阅读传统纸质版期刊为7本,也比上年减少了1本还多。

  近两年全国报纸总印量的减少,与报纸阅读率和阅读量下降正可相互印证。日前公布的《2009年度全国报纸印量调查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报纸总印量同比减少了6.78%,继续了2008年的负增长态势。

  与数字媒介阅读率持续增长相比,纸质出版物的颓势明显。2009年18周岁以上成年人数字出版阅读率接近25%,而在1999年该比例尚不到4%。这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阅读等。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你读了什么?中国人阅读率的变化,意味着什么?纸质出版物在数字时代命运如何?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主任徐升国认为,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国正在迈向追求精神和文化自觉的新阶段。正确地促进新技术与阅读的结合,多方努力建设一个书香社会,乃当务之急。

  2009年图书阅读率尽管只比2008年增长了0.8%,但徐升国认为这仍值得肯定,“与前几年的下滑相比,至少保持了稳定”。这意味着,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增长,个人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生活。

  十多年来,整个中国社会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经济上,这是图书阅读率下滑的重要原因。而新媒体的出现和快速上升,减少了图书阅读量。同时,转型社会的急剧变化,也减少了人们的读书时间。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从社会还是个人,中国将进入追求文化与精神自觉的新阶段。这集中表现为图书阅读率的逐步趋稳。而从国外的经验看,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并不必然意味着纸质阅读的边缘化。

  徐升国认为,人们逐渐从纸质阅读转到数字阅读,这是大势所趋,但传统阅读不可能被替代。

  数字阅读的优点在于快捷、信息丰富、可交互性,阅读载体环保、经济,缺点在于容易产生疲劳,不适合深度阅读。传统阅读可随时随地实现,可实现深度阅读,这对培养个人的批判性思维、提高逻辑思考和感悟能力不可或缺。

  其实,不论是纸质阅读还是数字阅读,人们对阅读的渴望都是存在的。“让更多的人体验到阅读的愉悦,才是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全国各地400多个城市开展了全民阅读活动。但调查显示,只有不到6%的中国人知道身边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

  徐升国建议,各级政府可建立公共阅读基金,并设立更多的公共阅读促进工程。比如,实行儿童阅读启蒙工程、校园阅读促进工程、城市社区图书馆工程、发放国民阅读购书劵等。这些都是在国外实践多年、行之有效的举措,完全可以为我所用。

  (财新记者 杜娟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