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谛(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7:34:17
四圣谛是基础的佛学,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后的第一个夏天,最初在鹿野苑为五位比丘弟子所讲的佛法,就是四圣谛。四圣谛的内容有三个层次,也就是所谓的三转法轮:
 堃此是「苦」的事实;苦果定有其苦因,名为「集」;此是灭苦之「道」;此是苦「灭」的涅槃。

 苦宜灭,集宜断,道宜修,灭宜证。

 苦已灭,集已断,道已修,灭已证。这是四圣缔的三个层次。

 释迦牟尼佛讲了三次,当他讲到苦已灭了,苦的原因已断了,苦的修行方法已修
了,实际上已经进入涅槃;到了这第三个层次时,这五位比丘弟子也都全证得阿
罗汉果了。

一、佛法的基础

 基础的佛法应该包括以下的四项:

依戒而住:戒律,包括在家众的五戒、八戒及十善,出家众的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戒律就是健康清净的生活规范。

 依法为师:依「三法印」为依归。「三法印」是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南传巴利文的三法印中的第三法印是有受皆苦。

 矅以解脱为目的:观十二因缘而出生死流转,破执而离苦。佛法所讲的正法,就是对生命的判析,生命的生死过程,是以十二因缘构成的,从十二因缘来观照;观成之后,便会觉悟到人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同时,也能够觉悟到人的生命之虚妄,便可从执著的烦恼之苦,而得解脱。

 以四圣谛为总纲:四圣谛是生死流转及生死还灭的指导原则。一切大小乘佛法,无非围绕著众生的生死及解脱问题在做宣导,故亦皆依四圣谛为根源。如果离开四圣谛的原则而说的,都不算是佛法,而是外道法。

 戒律及正法,合称为正法律,目的是引导众生趋向于解脱,故皆不离四圣谛的
原则。

二、为何说是「四圣谛」?

 是佛陀或阿罗汉等圣人所通达的四种真实的道理,故名为圣谛。

 能如实正觉此四种道理而登圣位,成等正觉,故为圣谛。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初次说法度五比丘时,所讲的就是四圣谛。

 矅四圣谛的四种道理,是如实,非不如实,是真实不虚的,故名为圣谛。在佛的观察和体验,苦和苦灭,永远是众生所需要知道的,人类要想离苦,必定要断绝受苦的原因,如何断除受苦的原因,就必须修行灭苦之道。这是四种真实的道理,因此称之为四圣谛。

 「圣」有「正」义,能发无漏智,证涅槃之正理者,即成为悟道的圣者。

三、圣谛是什么?

 苦圣谛:有苦难相,苦已发生。也就是说,圣人已经知道了三界众生即是受苦的事实,由于苦难、苦厄、苦恼等的现象,使娑婆世界的烦恼众生,头出头没,流浪生死,永无了期。

 苦集圣谛:有生起相,使苦的事实发生。就是先有了引生苦果的行为,构成了受苦的原因,才会发生苦的结果。从圣人的立场所看到的苦的原因,是由于众生在烦恼愚痴中造作种种不善行为,而形成一种力量,名为业力。这股力量,就是将来要受苦的原因。

 矅苦灭圣谛:有寂静相,苦已中止。圣人已经实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苦已是不存在了,停止了接受苦的事实。

 灭苦所修之道圣谛:有出离相,使苦停止。如何使得苦的事实不再产生或停止呢?必须要修灭苦的道,那就是运用正常、正当的生活,以及清净的身心,杜绝造作种种恶业的机会。修道和非修道的生活是不一样的,不修道,一定永远在造作苦的因,不断地接受苦的果;修道则不再继续造作苦的原因,自然也不会再有苦的结果。

四、四圣谛的经论依据

 四圣谛在三藏圣典之中的依据相当多,在《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
一阿含经》,以及《杂阿含经》等原始经典中,都讲到四圣谛。具体的则有:
《长阿含经》卷八的〈众集经〉;鋛《中阿含经》卷七的〈分别圣谛经〉;《四
谛经》。

 在论典里面,基本的有阿毗达摩的:《大毘婆沙论》卷七十七,世亲的《俱舍论》卷二十二,世亲的《四谛论》,共有四卷,佛音的《清净道论》第十六〈根谛品〉。

 矅中国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依据《大涅槃经》详论: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

 此外,在藏传及南传的论典内,还有不少处论及四圣谛。因为四圣谛是佛法的根本,不论是小乘佛法、大乘佛法,要是离开了四圣谛的原则,就没有了根据。本文姑且不讨论各宗各派对于四圣谛的论列,单就基础佛法介绍四圣谛的法义。

五、四圣谛是世间和出世间的两类因果

 什么叫作世间及出世间?世间就是时间加空间,凡是生活在有时间感、有空间
感的环境之中,一定是无常的、是有生有灭的、是经常变化的。例如时间一天天
过去,而人们的生命在继续的延伸著;事实上,人的生命,从生到死,从有到无,
其过程是在不断地变化,这就叫做无常。然而,无常的时间现象,一定是在
空间之中移动变化。时间的过程,有长有短,空间的位置,有大有小,由于种种
不同的时空因缘,使得人们的生命现象产生变化,才有了永无止境的无常,因此,
时间加空间的不定性,便形成了没有永恒不变的现象,这就叫做世间。

 出世间的定义,是说圣人已经离苦而得解脱,其内心世界不再有时间和空间所
给予的拘束;虽然还在时间及空间之中,但已经不受任何时空现象所动摇、所困
扰。(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