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非王,败者非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6:31:49

 

古往今来,成王败寇,弱肉强食,几乎成了一条铁律。尤其是中国历史,历次改朝换代,敌对双方非得争个你死我活才肯罢休,因为一山是容不得二虎的。胜利的一方一旦当权便是合法,拥有立法权,拥有了公共宣传、历史编撰的自由。战败者的命运往往是悲惨的:他们被打入“另册”,除了受到法律上的惩罚外,还会受到社会上的各种歧视和伤害。于是,仇恨、报复;新的仇恨,再报复;如此循环反复,永无穷尽。

 

而读美国历史,感觉却似乎有些不同,尤其是南北战争时期。一场持续了四年付出了六十多万士兵生命的内战,却得到了圆满的结局。战败的南方既没有成为战胜的北方任意宰割的战利品,也没有被打入历史的“另册”而遭受上升到国家政策或法律上的歧视清算。

 

通过对细节的再现,可以看到美国的政治家们对所谓“胜者成王败者寇”思想的彻底颠覆。当战争由最初北方的劣势在格兰特将军的指挥下转为强势,南方败局已定时,按常理,林肯总统和格兰特将军除了载歌载舞地庆祝胜利外,接下来的事应该是大封功臣和追歼穷寇了。但历史资料表明,林肯总统和格兰特将军等北方领导人在胜利来临之际,他们非但没有痛饮庆功酒,反而忧心忡忡焦虑万分。为何?因为他们所忧虑的是,该怎样在赢得战争胜利、结束分裂局面的同时,不留下南北隔阂、种族仇恨等战争后遗症,他们既不想让战后的美国人民生活在互相敌视、互不信任的阴影之中,更不想整个国家陷入永无休止的战争泥潭中。于是,格兰特将军诚恳地向他的对手罗伯特·李写信,要求其投降,而且是有条件地投降。

 

几乎在同一时候,南军统帅罗伯特·李将军也在痛苦地思考这个问题:是放下武器投降还是坚持抵抗到底?当时罗伯特·李面临着另一种选择,那就是脱下军装转入民间的游击战,以便迅速扭转南方政治上的失利,造成划疆而治的政治局面。若干部下也提议拒降以让部份小单位渗透出包围圈外,进入山区以进行长期的游击战。但是,作为职业军人的罗伯特·李清醒地知道,他所从事的战争必须是一项高尚的事业,“军人”对他的全部含义就是维护民众利益。丛林游击战固然有东山再起的时候,但更多的是在民众间积累起仇恨和报复,给同胞带来长期的痛苦和牺牲。游击战打破军人、平民的角色区别,将暴力引入民间,把本该由军队承担的责任、伤亡、饥饿、疾病转嫁平民,平摊到每一个老百姓头上,这种东方政治家惯用的谋略向来为职业军人所不齿。军民不分不仅直接伤害妇女、儿童、老人和无辜的自然环境,而且在人民内部积聚仇恨,埋下打击报复、政治运动迭起的种子,使道德正义离人们而去,造成整个民族的道德沦丧。游击战远远超出职业军人的道德底线,李将军宁肯接受敌人强加给他的叛乱罪名,把自己交给北方吊死在绞架上,也不愿用游击战牺牲美利坚全民族的和平。于是罗伯特·李拒绝了部下的提议,选择了放下武器投降。惟一的条件是,希望北军能确保每一个南军士兵的安全和尊严。此时此刻,这两位来自西点的毕业生接下来的问题就只剩下一个:谈判。他们的这个决策影响了整个美国的历史。

 

整个谈判过程非常短暂,格兰特这个在战争中以最不容情著称的人,这时显示出了宽宏的度量和机智的策略,开出的唯一投降条件是:“南军官兵将凭誓获释,不得重新拿起武器,全部武器、弹药、给养都要作为缴获的物品而交出,但不包括军官的随身武器”,最令美国历史学家感动的是,格兰特还同意了李将军的请求,“让每个声称拥有骡马的人把牲口带回家去耕种他们的小块田地”,以助于解甲归田的他们收获下一季庄稼,养活家中老小安然度过冬天。经过双方谈判,格兰特将军在投降书中给予了南军全体将士不同寻常的承诺:南军军官可以携带手枪或佩剑,每个军官和士兵都得到一份由格兰特将军签署的证明书,证明他们都是放下武器的平民,他们可以自由地回到家乡,不予追究战争罪行。这种证明书,签署了近三万份。格兰特将军的承诺,多年来保障了每一名投降军人个人和家庭的安全和尊严,无论士兵或军官在战争后都没有被逮捕或坐牢,也没有遭受经济和政治的压力,他们和北方人一样获得了一个普通平民安宁和平静生活的权利。当联邦军士兵欢呼胜利时,格兰特将军马上下令阻止:“战争结束了,叛乱者们重新成了我们的同胞。”林肯获悉李将军投降后大喜过望,当即下令白宫演奏南方歌曲《迪克西》以示敬意:“从现在起,南方人又是我们的骨肉兄弟”。

 

一场历时四年的内战,就这样平息了。这里,胜者不必为王,败者未必是贼。战后,罗伯特·李将军的军衔得以保留,他来到美国小镇列克星顿为南军将士守灵,在谢绝了很多高额收入的工作邀请后,最后选择出任弗吉尼亚华盛顿大学的校长,年薪只有1500美元。任期内,李在教育哲学上提出了终生学习的必要性,还开创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新闻系和商业系,改善了学校的财政状况和校园建设,一度使该学校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学院之一。1870年10月12日,李由于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63岁。

 

由此可见,胜利者固然值得赞扬,失败者同样令人敬佩。胜者应当名垂青史,败者也无愧后人。因为他们都在决定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关键时刻,作出了一个让古往今来的政治家、军事家都无法望其项背的决定,他们向世人阐释了一种全新的、充满人性光辉的理念: “胜者非王、败者非寇”。一个人伟大与否,不单单是以其文治武功来衡量的,更重要的是他应该具有悲天悯人、心怀苍生的胸襟,他心中的宽容应该多于仇恨、善良应该压倒残忍、平等应该超越权欲。真正的伟大人物,心中装的是国家和民众的福祉,而不是“胜者王败者寇”的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美国南北战争不仅解放了奴隶,而且向世人展示了战争中一种新的文明和风格:宽容、和解、礼貌与尊重。是林肯、格兰特和罗伯特·李这样一些卓越的领导者,以博大的胸襟和超人的政治智慧,化解了南北双方因战争而引起的隔阂、相互猜疑和仇恨。战争没有给人们心灵上留下创伤和后遗症,而是给社会带来了持久的安定、和睦与繁荣,从此这片土地不再有大规模的动乱和战事。这是美国人民的幸运。这也是林肯为什么能在美国历史威望上能和华盛顿比肩的原因,也是格兰特将军之所以后来成为了美国第十八任总统的原因,更是罗伯特·李将军能够得享天年且至今让人铭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