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笑敢:如何面对价值冲突的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56:18

  ———刘笑敢教授在复旦大学“上海论坛2008”上的演讲———

  我们经常感受到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价值冲突,小到家庭内部,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区,甚至到全球,无论在经济、政治、宗教、文化、道德各个领域,都有价值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我发现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或许可以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我的发言主要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关于价值、道德、行为标准的相互冲突,另一部分则是道家式的思考和回应。第一个部分举些例子,说明冲突的存在。价值冲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并不是一个很积极的因素,尤其对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并不是一个很有利的因素。第二部分,我从道家研究,特别是老子研究的角度,提出一些思考和回应。

  一个价值冲突的世界

  国际正义的标准是有冲突的,国与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会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正义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谈价值、道德、行为标准的相互冲突。当代美国著名的道德哲学家、德性伦理学的代表人物麦金太尔(Alasdir MacIntyre,1929~)观察到:在西方社会,在奥林匹克运动会颁奖的时候,人们奉行的是柏拉图式的完美主义原则,对金牌的获得者致以敬意;但是遇到战争抢救伤员的时候,人们实行的是功利主义的原则,先抢救容易救活的而且能重上战场的人;在参与慈善事业,讲究人类之爱、人类的价值平等的时候,人们接受的是基督教的道德传统。按照麦金太尔的观察,西方世界并没有继承一个比较完整的统一的价值体系,而是很多不同价值传统碎片随时的应用,他觉得这是现代西方世界道德传统崩溃的结果,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我们对于正义的看法,也是有很多分歧的。比如有形式的正义,强调一个原则本身不论内容如何,都应该公平和一致地应用于所有人。还有一种是讲实质性的正义,每个人都应该有对政府和他人的权利。还有一种讲报应的正义,处理为什么以及如何实行惩罚。还有纠正的正义,赔偿损失的时候要达到公平的结果。还有一种是交换的正义,要公平的报酬、价格和交换。还有分配的正义,讲究资源分配方面的公正。这些不同的正义原则都有可能产生冲突。罗尔斯(John Rawls)更提出在强调最基本的平等和自由的前提下,提倡最有利于社会中不幸阶层的某种不平等。

  关于现代战争,有人主张和平主义,认为现代战争由于无从计算可能涉及的无辜平民,因而不可能是正义的战争,所以有人反对一切形式的战争。马基雅维里主张,获得和平的唯一方法是阻止潜在的侵略者,如果你希望和平,就要准备战争。现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强国,都在加强军备,而加强军备是防止战争或者遏止战争的手段,这是与和平的意愿背道而驰的。马克思认为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纯粹是毁灭性的,而解放被压迫人民的战争则是必要的,是摧毁阻止人类幸福的剥削统治的合理手段。

  在社会生活中也有很多冲突,比如人工流产是否合理。有人认为母亲有决定权,胎儿是母亲身体的一部分;有人从胎儿的角度说,胎儿有自己的生命权利,肯定不愿意母亲做人工流产;也有人说谋杀婴儿是错误的,谋杀胎儿也是错误的。在教育和医疗方面,有人认为公民享受教育和医疗的权利应该是人人平等的,不应该用金钱买到特殊的服务;也有人认为个人有选择医生的权利,医生有自由开业的权利。

  从国家关系来看,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双方都有正义的旗号和理由,以色列人有返回家园的权利,巴勒斯坦人有保卫家园的权利,返回家园的正义和保卫家园的正义不断发生冲突。我曾经和一位犹太人同事谈过话,我说以色列要是不断报复的话,永远不会有和平的,他说我们不是报复,我们只是自卫。显然大家的看法并不一样。此外世界各地出现的人体炸弹,进一步刺激新的反恐战争的升级,这又会反过来激化原有的矛盾和冲突。

  国际正义的标准是有冲突的,国与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会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正义的标准是什么?是按照多数人口还是按照多数国家,还是按照强国的解释,还是重视武力的胜利?我们都是现实主义者,一场仗打完了,不管谁胜谁负,最后我们要求和平,赶紧安定秩序,恢复正常的秩序。这时候,往往是胜利者的行为取得了所谓的正义,或者得到了承认。而这种情况,往往是武力的胜利,并不是正义的胜利。

  其他有关正义的冲突也很多,比如经济要发展,这是绝对的、必要的,可是环境保护、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似乎也是正义的。一方面我们强调个人自由,另外一方面强调社会安全,美国在私人拥有枪支上也是有冲突的,私人拥有枪支是个人的权利,但是私人拥有枪支太多,造成社会安全的问题。另外个人隐私和公共领域的关系,比如克林顿的行为到底是个人隐私还是政治人物、公众人物犯下的道德错误,到底属于公共领域的问题还是私人问题,这也是值得讨论的。今年年初在香港出现了所谓的“艳照门”事件,影响很大。对这件事的分歧和争议也很大,到底一个人的私生活别人是不是有权干涉?上了网,大家是否有在网络上得到信息的自由?什么样的信息算是淫秽的?这些都是有争议的。

  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就是充满了价值、道德、原则冲突的世界。这样复杂的问题,不是任何一个学者或者一种理论,或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以一次提出完善的理论彻底解决的,但是这不等于我们完全不应该思考它、不应该面对它。

  道家式的思考与回应

  如果我们允许因为目标、口号的神圣而不顾一切的鲁莽和暴力,那么高尚就会变成残忍,神圣就会变成荒谬。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要提出道家式的责任感这个概念,这一概念的核心如老子所言,“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即更多直接地表现为对百姓生存状态的关切,而不是对自己的能力、智慧的关切。

  

  我今天并不想回答如何解决的问题,我不可能提出一个完整、全面的理论,我只是从我研究道家的过程中所得到的体会,提出一些我的思考。

  首先,我们要考虑这种冲突发生的原因,一个冲突产生的原因是历史在演变,这种演变是不是一种进步?可能是一种进步。比如在北美,白人对土著人,侵占了土著人的土地,比如在加拿大提出了对土著人的赔偿,澳大利亚的新总理开始对土著做了道歉。欧洲人到北美来建立殖民地,到底是发现新大陆,是人类的新纪元,还是殖民主义的掠夺,这是有争议的。本来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本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如果从欧洲文明的立场上看,这是一个大好事。现在我们的观念开始变化,从土著人的角度来看,立场就不一样了,这个冲突就出现了。当然如果现在土著人要求全部赔偿、退回土地,这个世界又会造成一个新的不安定。

  另外,我们同时出现了全球化和地方化、国际一体化和多元化的现象,各自的传统、价值有了比较、冲突,各种不同的价值在并行,好像这是一种文化多元主义,似乎很好。另外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世界的重心在往下移,政府不能垄断权利和价值,道德培养、人格培养和政府权利、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开始脱钩。个体、个性为主,以欲望为中心的趋势,社会潮流似乎是难以阻挡了。我想各个宗教、各个民族的文化,早期的或者中世纪的文化,都是要限制人的欲望。从今天来讲,我们的道德也是要对欲望有所限制,没有一种道德理论、宗教理论是鼓励纵欲的,或是鼓励无条件、不择手段地追求发财,没有这样的道德体系、没有这样的宗教文化。但是现在世界体系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欲望,是对财富的追求。现在的财富是以银行数字的形式存在的,有无限发展的空间,所以财富的积累到了可以无限追求的地步,在这种地步下,财富的积累、欲望的追求,可以是永无止境的,而且这种财富追求已经渗透到医生、律师、教授这样的传统社会中代表道德良知的领域,渗透到大学、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医院等行业,这种情况是值得忧虑的。

  如何应对?一种态度是接受,认为是多元化、现代性、后现代性,认为是个体的解放。也有人提出批评,也有人感到无奈、悲观、失望。但是我们可以尝试思考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尝试思考如何缓和这种情况。我提出道家式的思考,我的出发点是,当今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价值取向和理论,各种各样的利益之间都是有冲突的,因此各种各样的利益和冲突之间需要一种润滑剂,或者说是一种更高的价值原则。我说的更高不是说在价值上比别的一定高,我说的更高是可以包容、兼容其他的价值,缓和不同价值之间的冲突。本身可以是一种中性化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它不绝对地支持某一种价值。我尝试将古代道家理论中的有价值的成分和要素,改造成现代价值观。

  我提出两个主要概念,一个是人文自然的概念,这个说法其实就是对老子之自然的更准确的解读,来自于更准确解读老子原文的过程,而不是我自己创造的新的概念。另一个是道家式的责任感,这个概念是一种以管理对象或者服务对象,甚至可以说统治对象为中心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是以行为的发出者为中心,而是以行为的对象为中心。

  先讲人文自然。所谓的人文自然就是老子所说的自然,这种自然经常被误解。比如有人把老子的自然理解成个体人的自然本性,人的生物本能,这个理解我认为是不对的。也有人把老子自然解释成是主观境界,还有人把老子的自然解释成原始社会的野蛮状态。霍布斯提出无序的自然状态,假设所有人对所有人之战争的自然状态,这也是不对的。实际上老子的自然是人类文明社会中的自然而然的状态、自然而然的价值、自然而然的秩序,其实就是老子自然的核心意义,我们只能尝试表达它的核心意义。

  人文自然可以讲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总体层次,是最高价值,是终极关切,人到地、到天、到道、再到自然,道是宇宙的总根源,“道法自然”将“自然”推到人类应该效法追求的最高价值和原则。中间的层次是讲群体中的自然,圣人成事遂功,这是圣人的原则,对现代领导人的启示和要求就是:事情都做好了,但是整个秩序是自然而然的,或者圣人的行为原则是自然而然的,或者老百姓感到成功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剧烈的冲突。个体的基础的层次,就是《老子》六十四章所说的:“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辅是辅助、帮助、不干涉、不涉及、不操控、不越俎代庖,而万物可以是一草一木、一邦一国。圣人不做一般人所做的行为,而只做辅万物之自然的行为,这样就给万物提供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发展的空间。人文自然是以天地自然为背景、为依据,人文自然和大自然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要实现人文自然的基本原则,就要提出自然的秩序高于强制的秩序,这是关于人文自然的第一条原则,针对的是高压下的强制秩序。如果我们要实现人文自然的价值原则的话,就需要第二个原则,就是要承认人文自然的原则高于正义的原则。我这里用的正义不单指正义,而是代表一切现实生活中的神圣、正确等各种最高原则。提出这第二个原则就是为了剥夺各种非常手段的正当性或合法性。我所提出的人文自然的原则高于正义的原则,就是从老子这里发展出来的,要面对冲突,我们或许应该有更高的原则处理相互冲突的正义原则。

  我的说法是,如果我们承认正义、正确、神圣等价值原则有最高的不受限制的权威,可以不择手段地强制推行,那么在这些旗号下最活跃的恰恰可能是最无所顾忌的恶魔,而善良无辜的人则可能成为俎上鱼肉或炮灰,无论动机是否纯洁、道德是否高尚,都不会改变这种不幸的事实。如果我们允许因为目标、口号的神圣而不顾一切的鲁莽和暴力,那么高尚就会变成残忍,神圣就会变成荒谬。面对这种现象,我还要提出道家式的责任感这个概念,道家好像是消极的、不负责任的,其实这是对老子的误读,我强调的是责任感,而不是实际的责任。

  所谓“责任感”不等于“责任”。“责任感”所讨论的不是实际的社会责任或义务,而是内在的心理活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或心理感受。“责任”可以是外加的。“责任感”却必定是内心的、自觉的,与特定的客观条件或效果没有直接的或必然联系。责任感是对外在事物的主动的关心,是自己承担起某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包括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一定的甚至最好的效果之愿望。道家式责任感表现在:一、对于当时人类社会的现状有一种不安;二、对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有一种憧憬;三、对人类社会如何实现理想状态有一套价值标准和原则性方法。

  道家式的责任感,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圣人对万物生存状态的关心与呵护,在通常或正常的情况下,万物自然发展的状态是最好的。老子的圣人不是现实的统治者,而是理想的社会治理者的楷模。老子之圣人的行事原则,是给万物的存在发展提供最好的条件,而不强制、不包办,这个想法和马斯洛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是一致的。马斯洛相信一切有机体都有自我调控、自我管理或自我选择的趋向,也就是一切有机个体都可以自发地选择健康成长和生物意义上的成功。老子所提的责任感,更多直接地表现为对百姓生存状态的关切,而不是对自己的能力、智慧的关切。所以老子讲,“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完全是以百姓的愿望、利益为中心。面对不善的百姓,老子说“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老子提出圣人应该超越是非的判断,这个立场也是对的,是从治理天下的立场来考虑。比如地震死了很多人,不管怎么样都是人,人都有生命的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涉及到老子的自然无为,其实追求的是一种更高的理想目标、更好的社会效果,他考虑的是民,是更好的社会效果。

  我想强调道家责任感的特点:第一是关切的对象性,是圣人的非主体性特点。道家式责任感更多地、直接地表现于对百姓生存状态的关切。比如老子说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爱民治国,能毋以知乎”、“绝知弃辩,民利百倍”、“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杀人众,以悲哀莅之,战胜而以丧礼处之”,这些关于圣人的说法,其重点都在于圣人行为的对象,即百姓之心,百姓之利,百姓之生命,而不是圣人自身的利益或表现,更不是现代政客所追求的选票或政绩。

  道家式责任感的第二个特点是包容的广泛性,不分善恶,平等地包容。第三个特点是价值的中立性和道德的超越性,在天下百姓面前不分亲疏,不会将百姓分为三六九等,有打有拉。

  总结起来,现在我们面临的世界充满了价值原则的冲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思考?我仅仅提出一个可能的思想资源,就是道家的人文自然和道家式的责任感。当然,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完全体现道家式责任感的社会治理者并不多见,但道家式责任感并非空想,并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局部或短期来说,实现道家式责任感是完全可能的。汉初文景之治有所谓“萧规曹随”,表面上社会治理者无所作为,不负责任,实际上却有更高更严肃的考虑和追求。对西方社会自由经济有长期影响的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的理论也接近于道家的无为而治。至于在一个家庭、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的治理中实践或体现道家式责任感更是有可能的。某些家长、校长、经理、总裁如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实践道家式管理,其领导方式就比较接近无为而无不为的特点,他们的家庭,他们所领导的学校、公司的秩序和气氛就是比较自然的,是自然而然的和谐,而不是强制下的稳定和秩序,在这种氛围中,百姓或下属就比较容易和愿意发挥主动性,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既然在一个较小范围,在一个特定时期实现道家式责任感是可能的,那么,当道家式责任感为更多人所理解和接受以后,在较大范围内实现道家式责任感也就并非没有可能,那时,实现社会与人类的长远和平与自然和谐就有了更好的条件与可能。
 
思想者小传

  刘笑敢  1946年生,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部主任及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代表作包括《庄子哲学及其演变》,《老子———年代新考及思想新诠》,《两极化与分寸感》,《庄子与沙特》,《老子古今》,《诠释与定向》(即出),Classifying the Zhuangzi Chapter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tr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