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 第八章 俄罗斯(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0:08:57
1697年8月,出使团来到荷兰。很快,赞丹造船厂里出现了一位俄国留学生——陆军下士彼得勤奋工作的身影。一个月的学徒期满,彼得凭借优异的表现被荷兰师傅和工友们评选为“优秀工匠”。后来当地人才得知,这位优秀工匠竟然是俄国的最高统治者。俄国出使团的访欧之旅整整持续了18个月,行程达数千公里,先后到达了瑞典、普鲁士、荷兰、英国、神圣罗马帝国、波兰等国,基本完成了事先制定的任务。在与欧洲先进国家的接触中,彼得一世真正看到了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认为西方国家之所以富强,就在于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发达的工农业生产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更加坚定了通过效法西方,推行改革,来改变俄国落后面貌的设想和决心。这次出访还加强了彼得与欧洲各国上层人物的交往,从而对欧洲的形势有了新的了解。他敏锐地感到,波罗的海的周边局势对俄国非常有利,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时机正在到来。于是,他果断地确定了俄国新的对外方针,开始着手建立反对瑞典的同盟,把一直指向黑海的箭头迅速转向了波罗的海。


  用野蛮制服俄国的野蛮


  从欧洲归来的彼得马不停蹄地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思索的收获统统付诸到大刀阔斧的改革行动中。彼得一世的改革重点首推军事。他从改革兵役制度入手,废除了传统的封建贵族服军役制,不是盲目采用西欧通行的雇佣兵制,而是根据俄国具体情况实行了征兵制,将征召的主要对象面向了广大农民,从而保证了俄军拥有充沛的兵源。据统计,从1699年下达第一份征召新兵的敕令至1725年间,俄国共征兵53次,有近30万人应征入伍,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农民。


  当军队的数量得到保证之后,质量问题就成为彼得一世关注的重点。为此,他一方面采取兴办军事学校、聘请外国军事顾问、选派军官出国留学等措施,大力加强军官素质;另一方面,他非常重视提高士兵的训练水平,明确要求每个新兵在分配到军队之前必须经过外国军事教练的培训。他亲自起草了《陆军条例》,对士兵的训练和作战做出详细的规定。这一条例也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科学成型的军事法规。


  在加强陆军建设的同时,彼得一世仍念念不忘对大海的痴迷以及远征亚速失败的遗憾。他凭着执著的信念和从西方学来的经验,创建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支海军。从1706年4月,俄国第一艘军舰下水,到1725年成为拥有战列舰40艘、其他各型舰只近千艘、作战人员28000余人的庞大海上力量,彼得用不到20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他把俄罗斯从一个“跛足巨人”变成了“双手俱全的君主”。他的努力不仅使俄国迅速缩小了同西欧强国的军事差距,而且也为自己赢得了“俄国海军之父”的美誉。


  为了适应发展军事力量的强烈要求,彼得一世对俄国的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在他统治期间,俄国的工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手工工场的规模、数量和生产能力都发展较快,特别是金属冶炼、造船等行业更得到重点发展。这无疑对军事力量的提升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彼得一世还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借此加强了对国家权力的掌控。1708年,他在全俄设立8个省,各省设总督,负责统治地方军事、政治和税收大权。这一措施有效打击了地方大贵族的割据势力。1711年,彼得下令设立政务院,取代原有的大贵族杜马。政务院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受沙皇委任的监察官领导,既是国家立法机关,又享有行政监察权,因而事实上削弱了贵族势力对沙皇权力的影响。与此同时,彼得一世还通过推行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东正教势力,结束了持续多年的教权与皇权之争,将教权置于了皇权之下,从而加强了世俗政权对东正教会的控制,使教会成为服务于沙皇统治的工具。经过了这一系列改革之后,俄国完成了由等级代表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的过渡,沙皇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者。从当时的历史来看,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利于消除割据势力的不良影响,整合国家力量,以统一的意志推动国家内外战略的顺利实施。

在国家硬实力大为增强的同时,彼得一世在社会习俗、教育文化和政治宗教等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西化”改革,有力地强化了俄国的软实力。为了尽快改变俄国社会愚昧陈腐的社会状况,彼得采取了标本兼治的措施。他首先从铲除俄国社会长期流行的陈规陋习入手,先后颁布数条法令,要求所有俄罗斯男子必须刮掉长胡须,对保持胡须者征收所谓“胡须税”,甚至派专人到大街上、居民家强迫百姓剪掉胡子;要求上至贵族,下至普通农民的所有俄国人,一律穿着欧式服装,违令者将受到处罚;命令贵族大臣及他们的随从携妻女参加宫廷舞会等交际活动,规定他们必须“习法式之宫廷礼仪,行欧洲流行之风尚”。这些措施尽管从表面看来仅仅是对人们外表和细节的改变,似乎有些吹毛求疵、小题大做的味道,但事实上它却是对人们头脑中最顽固的保守意识和腐朽思想的挑战,是同落后观念的一次彻底的决裂。


  如果说彼得一世移风易俗的行动重在“治标”,那么他对文化教育的改革则具有“治本”的意义。出访之旅使他不仅看到了欧洲发达的教育和科研水平,也认识到了发展文化教育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于是,他充分借鉴并且推行西方的做法,在俄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众多的开山之作:1703年,出版俄国第一份正式印刷的报纸——《新闻报》,并由彼得亲自担任了第一期稿件的选择和编辑工作;1708年,下令以笔画简单方便、适于书籍印刷的世俗字体代替旧的教会斯拉夫字体;1714年,在全国各省建立初等算数学校,招收10~15岁的少年学习算数几何,成为俄国历史上第一批世俗学校;1718年,建立俄国最早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并且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1725年12月,正式建立俄罗斯科学院,下设数学、物理和人文三个学部,以优厚的待遇聘请了大批外国学者和科学家,并授予他们俄国第一批科学院院士称号;此外,他还建立了第一批公园、第一批公众剧院等等。


  彼得一世的改革前后持续了26年。尽管有些做法难免有些极端甚至滑稽,但也恰恰显示了他实行改革的坚定决心。正如马克思所评价的那样:“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或许正是这样的方法才是对俄国最为行之有效的。


  总之,彼得一世以欧洲发达国家为师,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对俄国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俄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军事力量和工业水平在短时间内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改革,不仅为俄国步入欧洲强国之列奠定了实力基础,也为其继续实施侵略扩张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经历了彼得一世改革的俄罗斯,“开始告别东方,走向西方;告别中古,走向近代;告别愚昧与落后,迈进现代化的门槛。”


  驶向欧洲列强大家庭的新船


  1700年,当彼得一世改革刚刚起步之时,他就发动了对瑞典的侵略战争,目的就是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这场战争共持续了21年,史称“北方大战”。当时的瑞典是欧洲军事强国之一。单凭俄国自身的实力,还不足以战胜对手。为此,彼得一世在开战之前进行了认真的外交准备,建立了阵容强大的反瑞集团——北方同盟,使瑞典陷入了孤军作战的境地。1714年夏,俄军波罗的海舰队在芬兰海域全歼瑞典舰队,获得自建立以来的首次胜利。它表明俄国海军已经具有了相当强的实力。1721年,北方大战以俄国的胜利画上了句号,彼得一世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出海口。在他面前,俄国通往世界的海上之门就此打开。北方战争的胜利,使俄国由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濒临海洋的欧洲强国,也为俄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俄国“如同一只新下水的船只,在斧子的敲击和大炮的轰隆之中,驶向欧洲列强的大家庭。”


  1703年,就在北方战争进行之时,彼得一世做出决定,将俄罗斯的首都从世代沿用的莫斯科城迁往波罗的海岸边一座刚刚夺取的小岛。经过10年的建设,新都城拔地而起,这就是著名的彼得堡。彼得一世这个颇具创新精神的举措,被后人评价为俄国历史上富有决定意义的行动,标志着俄国的战略重心开始转向海洋。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彼得堡是彼得大帝有意创造出来的外偏中心,以此表明,“一个圆周尚有待划定”。这是一个“为进行世界性阴谋而精心选中的巢穴”。
今天,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扎亚奇岛仍然保留着一座被称为“彼得小屋”的木质建筑。离它不远就是素有“北欧地中海”之称的波罗的海,也是当时俄国通往西欧的最短的海上通道。


  1721年10 月22日,俄国政务院举行隆重仪式,授予彼得一世“全俄罗斯大帝”的称号。在大臣的贺词当中,有这样一段话:“只是由于您夙夜匪解地操劳和领导,我们,您忠实的奴仆,才从愚昧无知的深渊登上世界光荣的舞台,因而从空虚走向充实,归入文明民族之林。”这些溢美之词用在彼得一世身上却并不为过。正是彼得大帝的开明思想和亲力亲为的改革作风,打破了长期制约俄国发展的落后观念的束缚,成功地唤起了俄罗斯民族压抑已久的民族自尊和自强意识,使俄罗斯走上了崛起之路。从此俄国开始被人们称作俄罗斯帝国。


  三、东征西讨的叶卡特琳娜二世


  来自普鲁士的俄国女皇


  “迟早我要达到目的,我要做俄国的女皇。”这是一位新婚不久的俄国王妃在自己日记中表露的心声,她的名字叫做叶卡特琳娜?阿列克谢伊芙娜。1762年7月的一个凌晨,在经历了俄罗斯宫廷18年的风雨洗礼之后,33岁的叶卡特琳娜在近卫军的拥护下发动政变,推翻了登基还不满一年的丈夫彼得三世,亲自登上了俄国沙皇的宝座,史称叶卡特琳娜二世(1762年~1796年)。


  叶卡特琳娜二世并非是俄罗斯人。她原名索菲亚?奥古斯特,1729年出生在普鲁士什切青市一个贵族家庭。她自小接受良好的欧式教育,还随父母游历过欧洲许多地方。1745年8月,索菲亚与俄国皇位继承人结婚。为了能成为一个称职的皇后,她不仅勤奋学习俄文,阅读大量书籍,还改信东正教,取教名为叶卡特琳娜。年轻的叶卡特琳娜对权力表现出极大的渴望,加之因夫妻感情不睦而对彼得三世产生的厌恶乃至憎恨,最终将她推上了俄罗斯帝国的权力之巅。


  然而,就在叶卡特琳娜二世即位之时,俄国以及欧洲各国的政治家们都纷纷预言,断定她的统治将是短命的。这不仅仅是对新女皇个人能力的怀疑,也客观上反映了她当时面临的艰难处境。自彼得一世1725年病逝到1762年的短短37年间,俄国先后更替了6个沙皇,内政陷入长期的混乱之中,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危机严重,削弱了俄罗斯帝国的实力。1756年,被内忧外患长期困扰的俄国又卷入了因英法争夺世界霸权而引发的“七年战争”。为了能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战胜强邻普鲁士,俄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财政负债累累,军队疲惫不堪,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造成各地农民起义如风卷潮涌般此起彼伏。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叶卡特琳娜二世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尽管她的出现曾引发权贵们的怀疑和俄国国内的动荡,但她迅速稳定了局势,扭转了人们的看法,并且维持了长达34年的统治,成为18世纪俄国统治最久的沙皇。


  18世纪下半叶,“开明专制”的政治思潮风行于欧洲。“开明专制”也被称为“开明君主专制”,是以孟德斯鸠、伏尔泰和狄德罗等为代表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政治主张。这种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张自由、平等、博爱,呼吁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推行法制,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尽管它包含浓厚的空想主义色彩,但却迎合了正处在上升时期的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口味。正因如此,欧洲各宫廷封建势力纷纷打出“开明专制”的幌子,借此麻痹群众,稳定资产阶级力量,达到巩固专制统治的目的。初登王位的叶卡特琳娜二世及时顺应形势,在立足未稳之际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实行“开明专制”的口号。而事实上,她却自觉地担当了封建贵族地主阶级利益保护者和代言人的角色。为了捍卫封建专制政权,她想方设法地将土地分配到地主贵族手中,以博得他们的赞赏和支持,同时血腥镇压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她还熟练运用外交手段和技巧,与欧洲列强建立友好关系,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在“七年战争”末期,俄国在与普鲁士的交战中占据了优势。但叶卡特琳娜二世认为:击溃普鲁士不符合俄国的利益,因为这将消除普鲁士对法国和奥地利的威胁,使他们从中获益,而俄国在土耳其、瑞典和波兰问题上又必然与法、奥两国发生利益冲突,因此,拉拢普鲁士以牵制法、奥最符合俄国的利益。所以,在继续保持与法、奥关系的同时,叶卡特琳娜二世果断撤回了军队,结束了战争,恢复了俄普两国签订的和约。这为俄国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和平时间。总之,叶卡特琳娜二世成功地获得了贵族地主和新兴资产阶级的信任,为她接下来推行的一系列改革铺平了道路。


  身披“开明君主”外衣的“贵族总代表”


  1763年,叶卡特琳娜二世颁布法令,将参政院划分为六个委员会,由她自己亲自把持其中最重要的陆军、海军和外交三个委员会。后来她又陆续撤销了其他三个委员会,将其职能下放至省级政权。1768年,她设立最高宫廷会议,作为沙皇讨论重要法律和政策的最高咨询机构,从而进一步削弱了参政院的功能。1775年11月,叶卡特琳娜二世又颁布敕令,取消了以前的省、州、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代之以省、县两级体制。按照规定,全国共划分50个省,省下直接设县,省长由沙皇亲自任命并向沙皇负责。通过以上改革措施大大强化了沙皇个人的独裁统治和以封建贵族阶级为主导的中央集权体制。


  1767年,叶卡特琳娜二世推出了一部有关法律的著作,名为《圣谕》,成为她实行“开明专制”的最鲜明的标志。《圣谕》的内容大量抄袭了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的学说,因此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以至于在当时的俄国国内和欧洲思想界都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连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都称赞其“是一部详尽、完整、业已生效的法典”。但《圣谕》最终并未成为正式的法典,连传播范围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本身充满空想的色彩和不切实际的目标,也因为它在本质上是与当时沙皇俄国的封建制度水火不相容的,因此不可能指望封建君主会将它真正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可以说,《圣谕》中闪动的自由民主之光连同那些华美的辞藻,不过是给叶卡特琳娜女皇披上了一件“开明君主”的外衣,而对于那些抱有期待的人来说,却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而已。


  叶卡特琳娜二世比较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她鼓励兴办学校,倡导文学创作,还取消国家对出版业的垄断,允许私人开办印刷所和出版社。尤其是在“开明专制”时期,书报检查制度一度颇为宽松。此外,她还取消对贸易的限制,给工商业以较大的自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俄国工商业的快速发展。与她的前辈彼得一世一样,叶卡特琳娜二世也非常重视军队特别是海军的发展。在她统治时期,不仅使俄国陆军成为了欧陆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而且还建立了俄国历史上第二支舰队——黑海舰队。


  尽管叶卡特琳娜执政前期实行的“开明专制”带有很强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但在客观上对俄国的发展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使国力和军力都得到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都有所提高。为表彰女皇的功劳,新法典编纂委员会授予叶卡特琳娜二世“英明伟大的皇帝和国母”称号,她也因此成为继彼得一世之后第二个获得“大帝”封号的沙皇。然而,《圣谕》也好,改革也罢,都没能真正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阶级矛盾,大帝的殊荣也无法掩盖人民心中的愤怒和不满。随着俄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普加乔夫起义的爆发,“英明国母”收敛了“开明君主”的笑容,露出了“贵族阶级总代表”的本来面目。


  1773年,号称“顿河格萨克”的叶美连?伊凡诺维奇?普加乔夫发动了反抗农奴制压迫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历时两年,范围波及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几乎席卷了俄国东南部的半壁江山。最多时起义人数达到5万之众,其规模之大超过了俄国历次农民战争。当时的贵族地主只要一提到普加乔夫的名字,就会闻风丧胆、不寒而栗。虽然在沙皇军队的疯狂镇压下普加乔夫起义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成千上万的起义者或被残忍杀害,或遭到流放。但这次起义彻底戳穿了“开明专制”的幌子,沉重打击了俄国的封建统治,显示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土地、自由的渴望和反抗剥削与压迫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