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 江东项羽 - 新浪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4:51:56
我的女儿 2006-01-09 18:57:36 .A_font_change_big{font-size:16px;line-height:27px;}.A_font_change_big a{font-size:16px;line-height:27px;} .A_font_change_mid{font-size:14px;line-height:24px;}.A_font_change_mid a{font-size:14px;line-height:24px;} .A_font_change_sml{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A_font_change_sml a{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大中小  女儿今年要上初中了,看着出落成大姑娘的她,总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蹒跚学步、哑呀学语的情景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
    3岁以前,女儿酷爱看报纸,每每得到报纸便爱不释手,逐行逐句煞有介事研读,可你仔细看她的报纸常常是拿倒的。女儿从小爱读书,而且有过目不忘之功能,一日给爷爷朗读故事一则,甚为流利,爷爷惊诧,没上学的孩子认识这些字(其实一个字也不认识,那是她妈妈讲的故事,她对着书又讲了一遍)!女儿还是个语言大师,发明了很多智慧、幽默的语言,令人为之折服,现摘几例:
    1、伊拉克与易拉罐
    两伊战争爆发,很多出国考察被迫取消。饭后,妻子和我说:我们主任去伊拉克考察,可是正在打仗,伊拉克……,女儿在一旁睁大眼睛,狠狠的教训妈妈:什么伊拉克,那叫易拉罐,懂不懂!舁日,主任正为不能出国不快,妻子和他复述了女儿的教导,主任转喜:既然都成了易拉罐了,我还是不去那里了吧!
    2、地雷战和“手拎蛋”
    一段时间中央6台有个“老篇回放”节目,经常回放那些战争影片。女儿对影片中手榴弹产生兴趣,那天正在演《地雷战》,女儿目不转睛地看着问:“|妈妈,那个叔叔仍的是什么东西”?妻子说:“那是手榴弹,可以打鬼子,很厉害。”“我家有。”我们也没理她,继续看电视。不知什么时候,女儿从厨房出来,一手拎一个青萝卜,大声说:妈妈,“手拎蛋”来了,打鬼子啊!
    3、螺丝刀还是“丝螺刀”
    刚结婚时住在一楼,回家修理自行车,女儿围前围后帮倒忙,正值手头缺工具,就叫女儿进屋取螺丝刀来,女儿高兴领命回屋,可是左等右等不出来,正在纳闷,妻子气囔囔领孩子出来,大怒:你搞什么鬼,我上那弄什么“丝螺刀”。再看女儿,一只手拿个螺丝刀,一只手指在嘴里,委屈的说:是丝螺刀嘛!
    4、我要吃“硬子”
    一日,送女儿去幼儿园路上,孩子突然说:爸爸我要吃“硬子”,什么东西,是水果吗?是的,可以剥皮的。我大为不解,什么水果啊。直到到办公室,听女同事们议论端午节的事情,方恍然大悟。马上给妻子打电话:孩子要吃粽子,下班赶紧去买!
    5、“君子兰”香肠
    一段时间时常上畅销一种用孜兰香料做添加剂的香肠,俗称孜兰香肠。女儿对此香肠特别喜欢并亲自“命名”为“君子兰香肠”,时间一久自家都约定成俗称其为“君子兰香肠”。孩子的姑姑总为她买小食品,也知道这段时间她爱吃“君子兰香肠”。一日姑姑去商店柜台,脱口而出:给我来一斤君子兰香肠。服务员大为惊诧:没有君子兰啊!片刻,姑姑反映过来方知口误,脸色绯红,尴尬冲出商店。听服务员说:精神病!
其实,语言只不过是交流的工具,开始也没有这么多的语法之类的约束,我看女儿发明的语言像“手拎蛋”、“丝螺刀”之类也颇贴近事物的本质,用一下也无妨。

    2002年6月29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