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净信,不同于“五常”之信--慧净法师专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2:39:45
 

 

    佛门所讲的信,跟一般世俗中所讲的“五常”有所不同,“仁义礼智信”的信是一种信用、信实,也就是信用不虚假。跟人家约定时间几点,就几点到,譬如晚上七点半开始,就晚上七点半开始,这就是信。跟人家借东西,借金钱,说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这也是一种信。所以“有约必践,信守不二”,这是一般的信。

    可是,佛法里面的信却不是那个样子。《唯识论》对佛法的信有很简洁扼要的说明。《唯识论》说:

        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

    这样大家听起来可能不大理解,不过并不难理解,我稍微解释一下。也就是说,对于“真实的、功德的、功能的”,所谓“于实德能”──

    “深忍乐欲”:深忍就是深深地肯定,也就是“深信”的意思;“乐欲”就是喜好,对于真实的,有功德的,能够离苦得乐的功能的,深深地相信,而且喜好它,进一步去追求。

    在这个世间上,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有功德的、什么是离苦得乐的呢?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一开始就说“四谛”法门,也就是说,“苦集灭道”是世间的真理,是真实的。

    “苦”就是六道轮回,就是果报,这种苦的果报,有一个原因,叫做“苦集”。也就是说,它是由于贪瞋痴所聚集,才会形成苦的果报。要达到离苦得乐的“涅盘”境界,就必须修“八正道”,所以,“苦集灭道”是真理,要相信,它能够出生离苦得乐的功德,要相信,它有离苦得乐的功能存在,要相信,所以说“于实德能,深忍欲乐”。“深忍”就是深信不疑。

    所以,佛法所讲的“信”,是信四谛、十二因缘,是信六度万行,依照这个去做,能够让我们超越轮回,离苦得乐,甚至能够证得菩提,也就是成佛,所以说,“于实德能,深忍乐欲。”

    “心净为性”:它有一个本质,就是心净,也就是心向着解脱的方面去喜好盼望,而修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八正道,不是为了五欲的,也不是希望下辈子得受人天的果报,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信就有污染了,所以叫“心净为性”。

    因此,这个“信”,是佛法所讲的信,也叫“净信”,清净的信心,所信的对象是真实的、有功德的、能够拔苦与乐,离苦得乐,能够成就菩提的,这个是佛教里面,一般对信的定义。(慧净法师2005年4月17日弥陀共修会第二十四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