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成先:学习与工作 、生活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2:21:02

蒋成先:学习与工作 、生活

  发布时间:2010-02-12 08:39

  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学习与工作、生活的话题。说到学习,联合国关于学习的定义有四点:第一,学会生存。先生存后发展,边生存边发展,求生存求发展。第二,学会沟通,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第三,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第四,学会技能。学个手艺花三千,一生不愁吃和穿。今天讲学习与工作、学习与生活,都涉及到人的一生。我经常给我们老师讲,我说人生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心安理得,一个是不得好死。这就是人生的结果。好人一生平安,他心安理得,坏人一生不安,他不得好死。为了有个心安理得的结果,人们都选择学习一生、工作一生、奋斗一生、快乐一生。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十七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就是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美国提的是当学习型国民,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都提的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我们也正在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团队、学习型组织。可以这样说,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阅读者,几乎所有成熟的领导者都是学习者。中国古代几千年都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认为到现在都不过时。讲学习与工作,学习与生活,我......略,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限范围收看会员

  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学习与工作、生活的话题。说到学习,联合国关于学习的定义有四点:第一,学会生存。先生存后发展,边生存边发展,求生存求发展。第二,学会沟通,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第三,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第四,学会技能。学个手艺花三千,一生不愁吃和穿。今天讲学习与工作、学习与生活,都涉及到人的一生。我经常给我们老师讲,我说人生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心安理得,一个是不得好死。这就是人生的结果。好人一生平安,他心安理得,坏人一生不安,他不得好死。为了有个心安理得的结果,人们都选择学习一生、工作一生、奋斗一生、快乐一生。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十七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就是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美国提的是当学习型国民,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都提的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我们也正在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团队、学习型组织。可以这样说,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阅读者,几乎所有成熟的领导者都是学习者。中国古代几千年都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认为到现在都不过时。讲学习与工作,学习与生活,我有这样三点思考跟大家交流。
  第一,学习是起家之本。
  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中国古人有四句家训:学习是起家治本,和顺是齐家之本,循理是德家之本,勤俭是治家之本。这四个方面,学习是第一位的。健康专家告诉我们,读书是男人最好的健身,读书是女人最好的美容。如今的社会,人与人的差距,主要差在8小时以外的学习上。在学习上,任何私下的努力都能给你带来倍增的回报。所以,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因为一个人的经历、资历、阅历都赶不上你的学习力。当今社会,暴利化时代已经过去,微利化时代已经到来,不学习就做不成生意,不勤劳就赚不到钱。同时,我们这个社会学历化时代已经普及,学习化时代已经到来,不学习就无法工作、不学习就无法生活、不学习时间就无法消磨。所以,中央一再要求要创建全面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不仅是时代的呼唤,而且是创造美好人生的需要。历史和现实都一再昭示: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民族因学习而兴旺,一个国家因学习而富强,一个人啦,因学习而高尚。如果不学习,终其一生都将是“有眼睛的瞎子,有耳朵的聋子。”所以,对我们大家来说,你想改变人生吗?你得学习!你想获得成功吗?你得学习!你想实现你的人生理想和抱负吗?你得不断的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不停的进步!所以,衷心希望同志们学习学习再学习!讲到这里,我要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这样一个事实: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社联合做了一个10万人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人的学习很不够,党政干部的学习,每周学3个小时的人还不到三成,每年读3本书的人只有30%,这与时代的要求是很不相称的。全世界学得最好的是以色列,是犹太民族。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周的学习时间都在20小时以上。所以,全世界公认的是犹太人最聪明。美国为什么那么袒护包庇以色列呢?因为以色列人都是犹太人,犹太人在美国创造的财富占全美财富的百分之80%,所以,美国为了自己的根本利益,他不敢得罪犹太人。全世界的诺贝尔获奖得者最多的也是犹太人,占获奖总数的76%。全世界的思想家最出名的也是犹太人,象耶稣、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都是犹太人。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150多个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发起评选了一百个千年伟人,马克思被评为第一名。犹太人是全世界的榜样,犹太人的学习也是全世界的标兵。我们要改变我们的国家,就要改造我们的学习。针对中国的状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来,这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
  学习是终生的第一需要。学而优则存,学而优则进,学而优则士,学而优则胜。这是被时代一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凡是渴望知识富有的人,凡是事业有为的人,凡是思想永远健康的人,都必须把学习作为一个永无止尽的人生追求,一刻也不能放弃从学习中汲取营养。人们陈旧的思维方式,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更新,先进的工作方法,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头脑中的私心杂念,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抑制,心灵中的阴影,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驱除。科学家们预测,10年以后,现在的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将有一半过时;20年以后,人类所应用的知识,有50%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我国著名的电脑专家王选教授就因为5年脱离第一线而认为自己是一个“过时了的科学家”。可见,在学习上谁也没有老本可吃。周总理一生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毛主席一生不仅是活到老,学到老,而且是一直学习到死。毛泽东在延安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他讲这个话是希望领导干部们抓紧时间读书学习,毛泽东自己确实做到了这一点。1975年他82岁了,眼睛不好,还专门请一位大学老师给他读书。我们知道,他是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逝世的,根据当时的记录,9月8日那天,他全身插满了管子,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清醒过来就看书、看文件,共11次,2小时50分钟。这当中,他已说不出话来,敲了三下木制床头,工作人员开始不知道他要看什么,有人想到,当时日本正在大选,毛泽东或许是要看自民党总裁、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的材料,就用手托着三木的材料给他看。最后一次看文件是下午4时37分,此后再也没有醒过来,7个多小时后便逝世了。这样的情况很感人,可以说已经不是活到老,读到老,而是读到死。毛主席还讲,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尤其是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把学习作为终生的第一需要,牢固树立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的新理念。对待学习,就像对待吃饭一样,“按时就餐”、“全面摄取”,突出重点,消化吸收。学习的内容重点有三个方面需要把握。第一是学科学理论。因为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主导的政党,对我们党政干部来说,理论学习是第一位的。理,就是哲理,是哲学的范畴,哲学是明白学,是智慧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理论学习管方向、管方法、管基本观点,科学理论一旦学懂,思维就会豁然开朗,一旦应用,工作就会创造奇迹。毛泽东同志说:理论只要深刻就能说服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所以,我们党政干部的学习,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学理论;第二就是学本职业务。三分之一多一点是学本职业务,干啥掌握啥,干啥都要成为专家,这是学习的基本内容。学理论都有个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与本职业务相结合就是最好的实际。毛泽东当年抓学习不是光抓理论,《毛泽东选集》里面有很多理论当年都不是理论,是共产党的本职业务,《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研究会作的演讲,是他带头研究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写出来的亲身感受,这些东西当年都不是理论。毛主席安排中央办公厅专门有一帮人收集抗战资料,资料收集完了,编成册子,发给中央军委的领导人,传看内部资料,根据资料再研究,领导带头研究抗日战争到底该咋打,这就是本职业务。毛主席精心研究本职业务,才写出了著名的《论持久战》,被国民党的高官称为当代“孙子兵法”,国民党营以上干部人手一册《论持久战》。《孙子兵法》大家都知道是古代军事家孙膑写的,美国在打伊拉克战争的时候,14万官兵人手一本《孙子兵法》,要求一个月内人人背熟。毛主席讲,搞军队的要研究军队,搞后勤的要研究后勤,作思政工作的要研究思政工作,搞党群关系的要研究党群关系,这就是干啥掌握啥。学习型政党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把本单位的业务精通,成为专家型领导,专家讲出来的话就是理论。当年罗荣恒是做政治工作的,是当政委的,三湾改编时,有的部队人都跑了,就是他所在的连队没有跑人,毛主席问他你是怎么搞的,没跑人?罗荣恒说我的办法就是把支部建在连上,这才有毛主席三湾改编时把支部建在连上的著名论断。其实原创者、具有知识产权的人应当是罗荣恒。但是毛主席是专家,总结得好,说的好,给突出出来了,那么这个知识产权就转移了,转成毛主席的著名论断了,就成为了理论。这些历史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的干部必须要研究本身的业务,成为学习型干部,成为专家型干部,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学成于思,行成于思。思考力决定战斗力。我觉得,人生其实可以归结为两件事,就是做人与做事。这二者不可分割,互相渗透,彼此支持。其中做人处于首位。做人靠情商,做事靠智商;做人要多懂社会常识,做事要多学文化知识。但不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必须处理好知识、思维和实践的关系。在三者中,知识是基础,实践是根本,思维是关键。而这三者都必须从学习中获得,三者交融,方能成才成功!科学巨人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掌握必要的知识就没有力量,就无法做人做事。所以,知识是基础,而学习则是基础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检验学与思的结果,所以实践是根本。只有思考,才能超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的经验,进而形成新的理论、新的思维和新的知识,所以思维是关键。同志们在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当中,如果能够坚持做到白天走看讲,晚上读写想,分析现实问题多进行一些学习性思考,多写写思考性东西,必将会终身受益。我讲这些话的意思,主要是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重在运用。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当中,有不少同志注意不够,运用不好,给人一种知识很多常识很少,智商很高情商很低的感觉。最值得注意的有这样几种现象:第一种现象是,有的人只会欣赏自己,不会赏识别人。其实,人人都喜欢赏识。吃点好的胃舒服,听点好的心舒服。夫妻二人之间需要赏识,夫妻二人都是因为赞美而结合,因为欣赏而流畅,因为挑剔而粗糙,因为指责而分手。你赏识一个炸鸡腿的,你买的鸡腿就便宜一些。你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你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你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这里告诉大家一个赏识孩子的故事:有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跟她说:“你的小孩有多动症,他在板櫈上3分钟都坐不了,建议带他看看医生。”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说了点啥呀?”这母亲鼻子一酸,差点没哭,她说:“老师表扬你了,老师说宝宝原来在板櫈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够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特别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啦!”结果那天晚上这个小孩破天慌地吃了两碗米饭,也没有离开板櫈。你看,老师说孩子有多动症,妈妈的鼓励让孩子有了自信。上了小学,又开家长会,老师说:“你的孩子这次数学又不行,全班50人,他得了49名,怀疑他有智力问题,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下。”回家的路上,这母亲哭了,回到家里,看到诚慌诚恐的儿子,这位母亲振着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老师说你并不笨,只要你细心,就会超过同桌!”母亲说完这话的时候,发现小孩暗淡的眼神亮了一下。第二天上学小孩起得特别早。你看,老师说孩子得了49名,有智力问题,妈妈说他能超过同桌,孩子就有信心,其实同桌是48名。小孩上初中了,又开家长会了,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的成绩,考重点中学够强。”这位母亲这样告诉孩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只要你努力,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老师说孩子够强,妈妈说孩子有希望,状态是一样的,但是给小孩加的力是不一样的。结果高中毕业,这个小孩竟然考上了清华大学。他把通知书给妈妈看,一边哭一边说:“妈妈,我知道我自己不聪明,是你诱导激励的结果。”这母亲哭了,她是个聪明的母亲,就是因为她的赏识激励,才造就了一个清华学子。我们有的人不是这样,他总是喜欢揪住别人的缺点不放。我经常跟老师们讲:总是揪住别人的缺点,是你一生最大的缺点;总是盯住别人的失误是你一生最大的失误;喜欢说别人的不是,是你一生最大的不是。第二种现象是,把自己看成人才,把别人当成蠢材,影响团结,影响和谐。我经常告诉我们的同事,我说,是人才有三种好习惯:第一有在压力下工作的习惯,第二有在认同中工作的习惯,第三有在规则下工作的习惯。凡是成功的人都有这三种好习惯。凡是失败的人也有三种坏习惯:①才人因傲而败,②常人因堕而庸,③君子团结小人勾结。小人是搞不好团结的,小人永远高大不起来。邓小平说,团结人是大本事。要团结人必须要容人,现在领导班子测评就有一项包容别人。所以,对于我们创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机关,创建和谐班子来说,我们的干部做事立足要低、做人境界要高,要欣赏别人不要抱怨别人,乐观是上进的表现,抱怨是倒霉的开始。有一个调查反映,一个人的快乐,15%来自于自娱自乐、自得其乐,85%来自人与人之间的快乐,但人与人的良好关系有5大障碍:①不守承诺;②企图改变别人;③妒嫉别人;④愤怒;⑤争辩。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当是6个词的秘诀:微笑、赞美、包容、诚信、积极、乐观。一个舍不得为别人鼓掌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掌声;多为别人鼓掌,实际是为自己加油,奉献是最高境界的索取。专家告诉我们:我不一定喜欢我所赏识的人,但是,我一定喜欢赏识我的人。赏识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这是我讲的第二种情况。第三种现象是,不愿做小事,不善抓细节。有个名言这样说:人不会被大象踩死,但会被蚊子叮死。为什么呢?因为蚊子是小事,不容易引起重视。其实,全世界因蚊子叮咬得病而死亡的人比战争死亡的人还要多。所以不会做小事,难成大事业。一个干大事业的人一定善于做小事。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这是目前最流行的管理要求。海尔公司总裁汪中求说:把一件事做好做深做细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他说现在的问题是这个社会太浮躁了,大家都在说大话,吹牛,讲些非常了不起的未来,但却没有把一件具体的事情做透。他说,不要认为自己能做多大的事情,实际上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那些点上的事情做不透,做不好,这是人生之大忌。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至就叫绝招,哈尔滨的杨华卖鞋十几年,一看手就知道脚有多大;北京的全国劳模张秉贵卖糖果,人称“一抓准”,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买他的糖果,他都是用手抓,一丝一毫都不差。这说明,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管理制度,缺少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决不缺少有能力的人,缺少的是有责任心的人。我们都是基层干部,不是高级干部,也不是中级干部。按照管理学家的研究,高层注重的是变化,越是高层越关注时局的变化;中层注重的是应变,注重人际关系的沟通协调;基层干部不希望多变,最好是只有工资变,其他不要变。高层关注目的,中层关注目标,基层关注方法。高层关注战略,中层关注战术,基层关注技术。高层关注结果,中层关注过程,基层关注细节。就是当一把手,没有必要事必躬亲,但在关键的时候一定要事必躬亲,不然,有些事情就落实不了,事必躬亲就是抓细节。所以,衡量基层干部行不行,就看你能不能把具体工作做落实,能不能把具体事情做到位,能不能把具体细节抓深抓透抓细抓到位。

第三就是学文化,学习时代文化。学文化是基础的基础,是当干部的起家之本。我前面讲了古人的家训:"读书是起家之本,和顺是齐家之本,循礼是得家之本,勤俭是治家治本"。这四本当中,学习文化是第一本。有个专家是这样解读文化的,他讲到所有文化的本源都是解决两件事,一是解决人为财死,二是解决人为情亡。所谓人为财死,就是人出事绝大多数是为了钱,两口子吵架绝大多数是为钱吵架。现在干部出事多数也是为了钱。所以,钱这个东西,是最流行的东西。我们党风廉政建设也好,反腐倡廉也好,就是怎么管住钱,钱管不住,让钱到处流动,钱把国家干部烧进去了不少人。中国传统文化在管钱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也是比较成功的。第二个是情,人为情亡就是感情上的事,这也是文化的本源,中国传统文化解决情的问题是最不成功的。因为传统文化搞"三从四德",让你出来以后,你得好好听话,在家从父,嫁人从夫,夫死从子,一辈子没翻过身。怕女人出事,从小就把女人的脚包起来,叫做包阁脚,包成个小脚女人,不让她到处跑。一个小脚女人一辈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进,就在一个院子里晃荡,要不然你怎么解释几千年中国妇女缠足是啥意思呢?这个“情”解决不了害了很多人。过去包小脚让很多人成了残废,就是把人搞成残疾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宗教文化也很解决这个问题。东方人重的是情和义,西方人重的是钱和利;东方人行人靠右走,西方人行人靠左走;东方人当和尚不能结婚必须出家,西方的和尚都在家念经可以结婚生子;东方人信仰集体主义,西方人信仰个人主义;东方人勤劳节俭,西方人消费无度;东方人看病是看得病的人,西方人看病是看人得的病;东方人写信从大往小写,体现集体主义,西方人写信从小往大写,突出个人主义;东方人找零钱先找大钱后找小钱,西方人找零钱先找小钱后找大钱;东方人讲唯物主义,西方人讲唯心主义,东方的《易经》讲以人为本,西方的《圣经》讲以神为本。所以,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在处理钱和情的问题上也是不一样的。一个钱,一个情,谁把老百姓这两个问题整住了,谁就在文化上站得住。反腐倡廉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就是解决钱和情的问题。原来我们讲有三大原因导致腐败:私心、财富、权力。你消灭不了私心、财富和权力,你就消灭不了腐败。这三大原因归根到底还是钱和情两个问题。当然,今天我们讲要学习时代文化,不只是语文数学方面的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方面的知识,包括网络文化都叫时代性文化,包括开车都属于时代性文化,它涵盖面很广。毛主席那个时候的时代文化是古典小说,毛主席看过《三国演义》、《东汉演义》、《西汉演义》,他那些以少胜多的战略,那是毛主席读时代文化读出来的。列宁搞革命最紧张的时候,每天还看托尔斯泰的作品,看完了以后他总结出: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他把十九世纪俄国的社会风情全部通过读小说给读懂了。如今,我们党政干部读潮流文化,等于是在研究老百姓,老百姓的感情是什么?老百姓的生活是什么?今天的老百姓一半在家里,一半在城里,他们的需要是什么?必须要知道明了,这是民情党情国情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第三个内容。第一个是学习科学理论,第二个是学习本职业务,第三个是学习时代文化。还要学习法律知识、科技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会有所加强、有所提高、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是我讲的第二个方面。
  第三,学习重在应用。
  学成于思,行成于思。思考力决定战斗力。我觉得,人生其实可以归结为两件事,就是做人与做事。这二者不可分割,互相渗透,彼此支持。其中做人处于首位。做人靠情商,做事靠智商;做人要多懂社会常识,做事要多学文化知识。但不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必须处理好知识、思维和实践的关系。在三者中,知识是基础,实践是根本,思维是关键。而这三者都必须从学习中获得,三者交融,方能成才成功!科学巨人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掌握必要的知识就没有力量,就无法做人做事。所以,知识是基础,而学习则是基础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检验学与思的结果,所以实践是根本。只有思考,才能超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的经验,进而形成新的理论、新的思维和新的知识,所以思维是关键。同志们在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当中,如果能够坚持做到白天走看讲,晚上读写想,分析现实问题多进行一些学习性思考,多写写思考性东西,必将会终身受益。我讲这些话的意思,主要是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重在运用。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当中,有不少同志注意不够,运用不好,给人一种知识很多常识很少,智商很高情商很低的感觉。最值得注意的有这样几种现象:第一种现象是,有的人只会欣赏自己,不会赏识别人。其实,人人都喜欢赏识。吃点好的胃舒服,听点好的心舒服。夫妻二人之间需要赏识,夫妻二人都是因为赞美而结合,因为欣赏而流畅,因为挑剔而粗糙,因为指责而分手。你赏识一个炸鸡腿的,你买的鸡腿就便宜一些。你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你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你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这里告诉大家一个赏识孩子的故事:有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跟她说:“你的小孩有多动症,他在板櫈上3分钟都坐不了,建议带他看看医生。”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说了点啥呀?”这母亲鼻子一酸,差点没哭,她说:“老师表扬你了,老师说宝宝原来在板櫈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够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特别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啦!”结果那天晚上这个小孩破天慌地吃了两碗米饭,也没有离开板櫈。你看,老师说孩子有多动症,妈妈的鼓励让孩子有了自信。上了小学,又开家长会,老师说:“你的孩子这次数学又不行,全班50人,他得了49名,怀疑他有智力问题,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下。”回家的路上,这母亲哭了,回到家里,看到诚慌诚恐的儿子,这位母亲振着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老师说你并不笨,只要你细心,就会超过同桌!”母亲说完这话的时候,发现小孩暗淡的眼神亮了一下。第二天上学小孩起得特别早。你看,老师说孩子得了49名,有智力问题,妈妈说他能超过同桌,孩子就有信心,其实同桌是48名。小孩上初中了,又开家长会了,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的成绩,考重点中学够强。”这位母亲这样告诉孩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只要你努力,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老师说孩子够强,妈妈说孩子有希望,状态是一样的,但是给小孩加的力是不一样的。结果高中毕业,这个小孩竟然考上了清华大学。他把通知书给妈妈看,一边哭一边说:“妈妈,我知道我自己不聪明,是你诱导激励的结果。”这母亲哭了,她是个聪明的母亲,就是因为她的赏识激励,才造就了一个清华学子。我们有的人不是这样,他总是喜欢揪住别人的缺点不放。我经常跟老师们讲:总是揪住别人的缺点,是你一生最大的缺点;总是盯住别人的失误是你一生最大的失误;喜欢说别人的不是,是你一生最大的不是。第二种现象是,把自己看成人才,把别人当成蠢材,影响团结,影响和谐。我经常告诉我们的同事,我说,是人才有三种好习惯:第一有在压力下工作的习惯,第二有在认同中工作的习惯,第三有在规则下工作的习惯。凡是成功的人都有这三种好习惯。凡是失败的人也有三种坏习惯:①才人因傲而败,②常人因堕而庸,③君子团结小人勾结。小人是搞不好团结的,小人永远高大不起来。邓小平说,团结人是大本事。要团结人必须要容人,现在领导班子测评就有一项包容别人。所以,对于我们创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机关,创建和谐班子来说,我们的干部做事立足要低、做人境界要高,要欣赏别人不要抱怨别人,乐观是上进的表现,抱怨是倒霉的开始。有一个调查反映,一个人的快乐,15%来自于自娱自乐、自得其乐,85%来自人与人之间的快乐,但人与人的良好关系有5大障碍:①不守承诺;②企图改变别人;③妒嫉别人;④愤怒;⑤争辩。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当是6个词的秘诀:微笑、赞美、包容、诚信、积极、乐观。一个舍不得为别人鼓掌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掌声;多为别人鼓掌,实际是为自己加油,奉献是最高境界的索取。专家告诉我们:我不一定喜欢我所赏识的人,但是,我一定喜欢赏识我的人。赏识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这是我讲的第二种情况。第三种现象是,不愿做小事,不善抓细节。有个名言这样说:人不会被大象踩死,但会被蚊子叮死。为什么呢?因为蚊子是小事,不容易引起重视。其实,全世界因蚊子叮咬得病而死亡的人比战争死亡的人还要多。所以不会做小事,难成大事业。一个干大事业的人一定善于做小事。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这是目前最流行的管理要求。海尔公司总裁汪中求说:把一件事做好做深做细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他说现在的问题是这个社会太浮躁了,大家都在说大话,吹牛,讲些非常了不起的未来,但却没有把一件具体的事情做透。他说,不要认为自己能做多大的事情,实际上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那些点上的事情做不透,做不好,这是人生之大忌。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至就叫绝招,哈尔滨的杨华卖鞋十几年,一看手就知道脚有多大;北京的全国劳模张秉贵卖糖果,人称“一抓准”,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买他的糖果,他都是用手抓,一丝一毫都不差。这说明,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管理制度,缺少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决不缺少有能力的人,缺少的是有责任心的人。我们都是基层干部,不是高级干部,也不是中级干部。按照管理学家的研究,高层注重的是变化,越是高层越关注时局的变化;中层注重的是应变,注重人际关系的沟通协调;基层干部不希望多变,最好是只有工资变,其他不要变。高层关注目的,中层关注目标,基层关注方法。高层关注战略,中层关注战术,基层关注技术。高层关注结果,中层关注过程,基层关注细节。就是当一把手,没有必要事必躬亲,但在关键的时候一定要事必躬亲,不然,有些事情就落实不了,事必躬亲就是抓细节。所以,衡量基层干部行不行,就看你能不能把具体工作做落实,能不能把具体事情做到位,能不能把具体细节抓深抓透抓细抓到位。  

第四种现象是,不会珍惜时间,浪费时间。一个人活到70岁,是25500天,人从一出生都在倒计时,每天都在向死亡迈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做更多的事情,值得每个人深思。同志们都知道,一年有365天,每天有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这个时间对每个人都是最公平的。有的人抓住有限的时间多做事情,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有的人浪费时间,拖延时间,耽误时间,不是玩就是混,人与人的差距就差在这里。有个企业家算过这样一笔账,他说一个人每年工作243天,每天8个小时,如果年收入在2万元的人,每天的价值是82.3元,每小时10.29元,每分钟0.17元。年收入在3万元的人,每分钟的价值是0.26元,如果你不干好这一分钟,国家就白白给你了0.26元。所以,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要求每一个人每天都扪心自问:今天这一天我生而无悔,今天这一天我死而无怨。我们应当珍惜每一分钟,做好每一件事,善待每一个人,这样才能生而无悔,死而无怨,这就是我开始讲的心安理得。珍惜时间的最好方法是定目标作计划。今天该学啥明天该学啥,要有目标有计划,今天该做啥明天该做啥,要有目标有计划。大的叫目标,小的叫计划,长的叫目标,短的叫计划,远期的叫目标,近期的叫计划。我经常给老师们讲,运筹于帷幄之中,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是什么?就是定目标作计划。目标是人生的清醒剂,学习是成功的加速器。我还经常讲,赢家喜欢作计划,输家喜欢讲借口。因此,我要求人人养成做计划的习惯。好习惯不知不觉成就一生,坏习惯不知不觉断送一生。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无论是战争岁月还是和平年代,无论是日理万机还是忙里偷闲,每天都不忘作计划。有时候,他忙到夜里四五点钟,在睡觉前还要用5到10分钟时间写好第二天的计划才去睡觉。我经常把我的工作计划拿给老师们看,我从参加工作开始到现在31年了,几乎每天都有工作计划,就象写日记一样没有间断过,31年来几乎没有误过一件事。现在,我们党校教职工的学习计划已经作到明年正月16了,每人每周听一讲专教授的远程讲座,连题目都排到了明年正月16。目标计划一定下来,就要全力以赴,马上行动,这样检查起来,他就无话可说。计划生育怕节扎,各项工作怕检查嘛!也有人做得差一点,没有完成任务,找到我讲客观原因,我呢总是对他说一句话:“想成功想尽办法,没有任何借口。”我觉得我们学习也好工作也好,都应当象古代民族英雄岳飞说的那样:“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象伟大领袖毛主席说的那样:“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我讲的第四种现象。第五种现象是,工作不负责任,敷衍了事。有的同志有个不良习惯,交办事情,接受任务,喜欢打折扣,表现出不懂事的样子。有个专家讲,什么叫懂事?懂事就是懂得两件事:一是懂得你管谁,二是懂得谁管你。懂得这两件事才叫懂事。下级服从上级是天经地义的。关于责任问题,世界华人首富李家诚说: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有能力的人,而是最负责的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最负责的人。他说这个社会,不缺有能力的人,就缺有责任心的人。所以,他选人主要是看热情,看责任心。他说,他这一生都在以感恩的心做人,以负责的心做事。所以,他选人的要求是三条:①凡事主动;②全力以赴;③发自内心的真诚,态度决定一切。他说一个人的才能有两个方面,就是态度和技能,是外在的态度和内在的技能。他说态度与技能的关系是“x”号而不是“+”号,当态度为零时,再好的技能也等于零,因为零乘一切等于零。他还说,创新就是把工作做到好上加好就叫创新。就象挖坑一样,有的人一个坑没挖好,就去挖第二个坑,挖第三个坑,还把这叫做创新。其实,这不叫创新,这叫不负责任。只有把一个坑挖得好上加好,才叫创新。所以,我们对本职工作必须是认真负责、尽职尽责,做到好上加好。日本卫生部长原来是个清洁工,他打扫厕所卫生的时候,打扫好了以后,要用瓢舀一瓢水喝下去,这才算打扫干净了,所以他后来当上了日本的卫生部长。可以说,这种负责精神是全世界学习的榜样。有首歌唱得好: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只要你热血不断燃烧,你一定会步步高!很多人得到提拔重用,都是热血不断燃烧的结果。不结婚的人平均寿命比常人少活8年,就是热血没有燃烧的原因。所以,健康专家告诉我们,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爱学习爱劳动的人,一种是爱活动爱运动的人,我们当然希望都成为最长寿的人。第六种现象是,不会管理,不善管理。这里我先讲几个观点供大家参考。管理的重点是理不是管,要多理少管;决策的重点是决不是策,要多策少决;领导的重点是导不是领,要先领后导,多导少领;激励的重点是励不是激,要多励少激。有很多管不好理不乱的例子,我这里就不多讲了,主要给大家讲几点理论思考。首先讲管理。管理有四个层次,一是先理后管。先把思路理顺,然后给大家讲清道理,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要给大家讲清楚道理;要注意理性、理智,不要动不动就情绪化。中国人讲道理,道理讲清楚,他听你的。二是多理少管连我们的政府现在都管得少了,理得多了,政府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三是管、理结合,理中有管,管中有理。四是管理的重点是理而不是管。如果管理的重点在“管”上,如果道理没有跟大家讲清楚,你越监管大家越反感。其次讲决策,管理的重点是决策,决策中的“策”就是出主意。“决”就是选定主意。军事家叫下定决心,下决心,就是指拍板。要多策少决。多策就是让更多的人参与民主决策,少决就是减少领导者,“决”的人少,才能够减少扯皮。管理的重点是理,决策的重点不是策而是决,要果断地选择、拍板,做出正确的决定,不要老是决而不议,议而不决。其三是关于领导,要先领后导,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给一级做出榜样,这叫领。下级推不动了,要引导,不会干了要辅导。上级还要对下级进行检查、督导,领导的含义很多是督导的导。还有就是慢慢地引导、疏导、教导,有时候还要劝导,这都是领导的含义。领和导,导是重点。导是柔的,是尊重下级的,是最适合21世纪的管理方式。基层干部对群众来说,都是领导,既要亲自干,又要领着、带着干,还要导着干。我们常说的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就是这个意思。其四关于激励,领导的重点是激励。要先激后励。第一阶段是“激”,就是激发、发动,让他想干、喜欢干。第二阶段是“励”,工作之后符合领导的意图,符合领导的决策目标,给他掌声,给他奖励,给他提拔。激励的重点是励不是激,励得好了,好的行为就会连续发生。给他鲜花是激还是励呢?事前给的就是激,事后给的就是励。我们要好好思考鲜花是先给还是后给?激励应该建立在业绩考核的基础上,先给激再给励,再激再励就可持续。领导重在用人,用人重在激励,激励重在结合。毛泽东曾经说过,刘邦是个高明的政治家,他“决策对头、用人得当”,而项羽不是。刘邦认为他之所以能取得天下关键在四点:一奖二赏三封四用。尤其是在用人上,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饷馈,不绝粮,我不如箫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我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奖,精神激励;赏,物质激励;封,授权激励;用,用人激励,多种手段结合,这是基层干部经常用到的方法。以上讲的都是管理问题。一个单位要想管理得好,还要重视差异。俗话说的好,“骏马行千里,犁田不如牛。”我们常讲男女都一样,其实,男女除了政治上一样、人格上一样外,我们不能忽视男女存在的差异。今天的管理要讲男女不一样,这才是现代管理。男的逛商场30分钟烦,60分钟累,超过70分钟就要发疯了。女的逛商场30分钟刚开始,60分钟才进入购物的状态,120分钟还兴致很高。一边购物一边享受环境,一边考虑如何把工作做好,如何把家里的事做好,事业家庭两不误。一般来说,女性有四大优点:第一,有亲和力。女性的亲和力比男人高4分,21世纪的管理恰恰需要亲和力。第二,做事认真、细致。第三,敏感,第六感强。第四,善于协调兼顾。女性比男性更加注重健康、生活、家庭、子女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和谐社会,她能够协调、兼顾得好。凡是跟人打交道的职业,女性通常比较适合,当老师,做保险,搞文学、艺术,艺术是女性最适合的。男人的优势也非常明显,14个数学家中有13个是男人,只有1个是女人,中国、日本、欧洲、美国全是这个比例,而且女数学家通常比不过男数学家。还有,11个物理学家中有10个男人,1个是女人。女性往往在情感思维、悟性方面有优势,在抽象思维方面不占优势。我们就是要找到差异,才能更好地管理。
  
  以上我讲了这么多,集中起来说明一点,就是学习是为了工作、学习是为了生活。一个大学生读到博士,也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将来过个好生活。对我们在职干部来说,学习则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促进工作、更好地推动工作,这就叫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是,知识不转化为能力就没有力量。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在实践中转化,在工作中转化,在生活中转化。知识的获得来源于学习,学习成为常态,工作才能进入状态,学习成为终生,自己才能走好人生。学习最终落在工作上,就会把工作当学问做好;学习最终落在人生上,就会把人生当作品写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有学问。把工作当学问做,就能掌握运用规律,推进事业不断发展。人生如同一本书,人人天天都在写,有写奋斗业绩的,有些苦难境遇的,有些世事沉浮的,有些犯罪忏悔的,写什么都是自己抉择的,只有写好人生这本书,才会对他人、对后人、对社会有益处。为了走好自己的人生、为了写好自己的人生,让我们来一个学习的竞赛吧!最后,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新华书店有这样一本快要卖疯了的书,名字叫《没有任何借口》,它告诉我们,你选择成功,就不要有任何借口,你选择借口,就不会有任何成功。所以,学习没有任何借口,学习助你走向成功。在此,我们衷心希望同志们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在社会活动中、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作者系湖北省宜城市委党校机关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