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张照片照的是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1:54:45

照相术进入中国后的首张照片拍的是谁? 世界第一张照片照的是什么? 哪张才是真的珍妃像? 梅兰芳与卓别林怎么握的手?


中国第一照拍的是“卖国贼”(图1)

     这张照片距今已是161年,虽然模模糊糊,但是人像还算清晰:脸形瘦长、吊眼弯眉、额头闪亮、山羊胡子,这个人叫耆英,是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位高权重的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卖国贼”。

     耆英当过藩院、礼部、工部、吏部、户部尚书,八旗都统,步军统领(又称九门提督)。曾外任热河都统,盛京、广州、杭州将军,两江、两广总督等封疆大吏,最后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其父禄康为嘉庆朝之东阁大学士,父子两代相承,入阁拜相。父子拜相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耆英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后又签下《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丧权辱国条约,最后被咸丰帝“赐”其自尽。

     1844年,于勒·埃及尔以法国海关总检查长的身份来到中国,清廷接见了他,当时宫里还没有人见过照相机这洋玩意儿。当于勒提出要为朝廷大员拍照时,没人敢尝试,耆英跟洋人打交道多,自然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张照片被海内外众多摄影史家和档案专家认定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照片,目前法国摄影博物馆及中国第一历史博物馆、中国照片档案馆等都有留存。


“鸽子窝”、“人牵马”:谁是世界第一照?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摄影术的国家,世界上收藏摄影作品最权威的机构也在法国。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世界上第一张照片出自法兰西并不奇怪。问题是,哪个是第一张?

     1827年夏法国陆军退役军官尼瑟佛尔·尼埃普斯,拍摄了一张楼顶上有一个鸽子窝的照片。一派观点认为,目前保存在法国博物馆这张照片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照片。

     但是还有一派观点认为,世界上保存最早的照片是一个人牵着一匹马的照片。2002年,苏富比拍卖行在巴黎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这张照片以443220美元的高价成交。据说这是法国发明家约瑟夫1825年拍摄的,拍卖前一直由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卓别林羡慕梅兰芳黑发

     1930年,梅兰芳在洛杉矶应邀参加一个酒会时巧遇卓别林。两位互相仰慕的大师实现了第一次握手。

     6年后,两人在上海再度见面,卓别林搂住梅兰芳的双肩,感慨道:“记得6年前我们在洛杉矶见面时,大家的头发都是黑色的,你看,现在我的头发大半都已白了,而您呢,却还找不出一根白头发,这不是太不公道了吗?”

     作为历来备受公众关注的演艺明星,本次展览上,梅兰芳的照片最多,共有40多幅,除握手卓别林这张外,像受到旧金山市长欢迎、在火车站受到华侨欢迎的照片也异常清晰。


慈禧葬礼极尽奢华

     慈禧太后死于一个现代科学文明已经光临中国的年代,但她死后葬礼上所演出的却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礼仪。

     1908年11月9日,是一个阴霾的冬日。慈禧太后灵柩,盖着代表皇权颜色的金黄色柩布,被100多个轿夫用长长的杠子抬着,缓慢走过北京的大街小巷,抬往清东陵。那张扬的排场、繁缛的礼节、威严的仪仗、寒噤的人群……17张组照表现得淋漓尽致。

     慈禧葬礼这组照片是从安徽一个县级博物馆挑选出来的。据介绍,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东乡(今肥东县)人,是内忧外患的清末慈禧特别倚重的权臣,虽然他早于慈禧去世,但是这组照片很可能是李鸿章的后人带回老家的。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詹天佑在美国耶鲁大学完成铁路工程的学业,于1888年到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1905年,詹天佑被派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兼会办,后又升任总办,主持修建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八达岭山区地势险、坡度大,詹天佑没有采取通常的螺旋式的线路,而是从青龙桥起,依着山腰作“之”字形线路。列车行到这里,改用大马力机车从后面推列车前进;到“之”字的交叉点时,再加用一台机车在前面把列车往上拉。这样,创造出双头列车。1909年,这条中国自己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提前2年完成,工程费用比预算节约了28万两银子。詹天佑名声大振,在长城脚下,还特别为他塑像以示纪念。

     这组照片展示了时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的詹天佑验收京张铁路工程时的合影、京张铁路通车典礼情景等。


哪张是真的珍妃像?

     光绪26年(1900年)8月初,八国联军集结兵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慌忙出逃。行前,命李莲英等太监将幽禁于北三所寿药房中、光绪帝最宠爱的珍妃唤出,推入位于慈宁宫后贞顺门的井中淹死。当时,珍妃年仅25岁。

     自1930年始媒体上广为流传的所谓珍妃照片是这样的:瘦高个,高颧骨,杏核眼,梳着插满花的“二把头”,身穿大镶边长袍,外罩镶宽边背心,左手扶着茶几,右手握着手帕。

     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著名历史学家单士元曾撰文说,故宫博物院建院之初,曾聘清宫太监唐冠卿、陈紫田为顾问,鉴定文物。据二人讲,1930年发表的“珍妃像”并非光绪帝之珍妃,而是某王府的格格。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人员表示,这张半身女子照,题款将“珍”写成“贞”,可能是表示崇敬之意。从“贞贵妃肖像”的穿戴来看,应为晚清时服饰,年龄也与珍妃相符。瑾妃与珍妃为同父异母姐妹,对照瑾妃年轻时照片来看,二人长相及脸型颇为相似,由此可断定此“贞贵妃肖像”才是真正的珍妃像。


孙中山遗体移葬南京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初葬北京西山碧云寺。后决定在南京修建陵墓,1926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周年时,中山陵破土奠基。

     1929年,国民政府准备将孙中山遗体移葬南京中山陵,同时举行奉安大典。北京只保留衣冠冢。

     1929年5月26日,盖着蓝灰色杭缎湘绣棺罩的孙中山灵柩从北京西山碧云寺启程,前往中山陵。一路经天津、济南、徐州等地,于29日抵南京。6月1日,在中山陵举行了奉安大典,将灵柩移送进墓室。

     这组来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100多幅照片,按照空间顺序,完整地记录了沿途国民政府的军政要员纷纷迎送中山灵柩的场面。

     另外,展览上还有不少孙中山生前的照片,如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向学员们致训词,在张家口车站视察等。


八国联军在颐和园洗澡

     此次展览还特别推出了400张近日海外回流照片,其中有222张是黄浩民去年11月从美国带回的,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在国内亮相。

     这批照片主要是1900年随八国联军进入北京的外国摄影师、摄影爱好者拍摄的,反映了当时北京各方面的生活。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当时八国联军所驻王府的建筑特色、八国联军在颐和园洗澡的情形、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等鲜为人知的情形。

     此前有大量照片记录了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哄抢国宝、奸淫妇女、杀戮义和团员、斩首中国官员等惨绝人寰的暴行。而这张联军士兵公然在皇家园林“洗澡”的“生活照”,反映的不仅仅是侵略者的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更是对软弱无能、毫无尊严的晚清王朝的无情讽刺。

     照相术的发明,使人们留住时光的梦想变为了现实。翻检这些透着历史风尘的老照片,你会感慨万千。生活有多广阔,记录就有多丰富。

     被枪决的日本战犯谷寿夫、大汉奸汪精卫,霍元甲之子霍东阁、学记锣鼓谱的刘天华,旧京影像、天津街市、沪上风情、川贵民俗,卖油翁、剃头匠、纺羊毛的、货郎,有轨电车、大清邮局……此次展览内容几乎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层面,直可视作一次丰盛的文化庙会。

     春节逛庙会是老北京的传统,这里还有一些记录老北京庙会的照片。逛完今年京城的各大庙会后,再来“逛逛”这些“老北京庙会”,您是否会从中找到点似曾相识的东西?(记者 李砚洪)

 

旧中国市井生活


霍元甲之子霍东阁(持剑者)和霍东阁侄子霍寿嵩(执刀者)。



结婚照。

母子图。

卖油翁。

剃头匠

货郎。

纺羊毛

贵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