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与三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4:50:56
 五藏六府与三焦行者曰:健康、养生保健,重要的是要了解我们的身体、了解自己。人的身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神秘的小宇宙,以大脑为主,由心、肺、胃、肠等各个内脏器官组织构成的我们之所以能够呼吸、进食、思考、运动和睡眠,正是由于这些组织结构能正常运转,并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关系。但是,一旦平衡被打破,人体就会出现紊乱,身体不适和疾病。如自己或是家里人身体不适时,能对身体的组织构造和生理了解,就能早一点预防,并予适当的处理。并远离妨碍健康的因素,更好地预防疾病。吾学哲学及化工的,而非医学专业,外行习医学,呵呵!错误的认识和理解很多,让我们从无知、了解到学以致用吧。望友海涵!与朋友分享。
了解【五藏六府与三焦】
【五藏】:心、肺、脾、肝、肾;
【六腑】:即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

人體三焦
   人體的五脏六府,阴阳的平衡直接受人体三焦的管理、三焦不通疾病必丛生三焦是统帅人體健康的总司令部,负责合理地分配使用全身的气血和能量

三焦分为:上 中 下三个区域
上焦:是心肺的位署,主气血能量循环、对应人体健康的--神
中焦: 脾胃的位署,主消化吸收,对应人體健康的--气
下焦: 为肝肾的位置,主解毒排泄和生殖糸统的健康,对人體健康的--精;精盛--精力充沛也
  健康的人有精气神,三焦通迖,功能协调正常。

  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指出﹕“十二脏之中,惟(三焦)独大,诸脏无与匹者”;华佗祖师:“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內外左右上下之气也。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

  中医学将人体内在的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脏腑的理论称“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即内脏虽存体内,但其生理、病理的变化,征象表于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区分的。【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即五脏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器官,它们的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即六腑指胸腹腔内中空有腔的器官,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还有【奇恒之腑是在五脏六腑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人体内脏器官之间,有着结构上的某种联系,功能上也是密切联系、相互协调的。某一生理活动的完成,往往有多脏器的参与,而一个脏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内脏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是人体内脏生理活动的整体性的表现。因此内脏发生病变后也可相互影响。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是心所主,但必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如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而心血又必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为作用,互为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肾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于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8.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由脾虚影响到肺时,可见食少、懒言、便搪、咳嗽等症。临床上常用“补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疗。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体倦食少等症,病证虽然在肺,而病本则在于脾,必须用 “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这些都是体现脾与肺的关系。

   9.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发挥运化作用肾阳不足,可使脾阳虚弱,运化失常,则出现黎明泄泻,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阳虚衰,亦可导致肾阳不足,出现腰滕废冷、水肿等

  10.肺与肾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使水液下归于肾肾主水液,经肾阳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归于肺,依靠脾阳的运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功能。肺、脾、肾三脏,一脏功能失调,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发生水肿。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两脏有协同维持人身气机出入升降的功能。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是传导饮食物的器官,它们既分工又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过程。如胆的疏泄胆汁,助胃化食;胃的受纳腐熟,消化水谷;小肠的承受吸收,分清泌浊;大肠的吸收水分和传导糟粕;膀腕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等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其中一腑功能失常,或发生病变,都足以影响饮食物的传化,所以说【六腑】是泻而不藏,以通为用。

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来联系,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脏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传变

【 脏与腑】表里关系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肮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1.心与小肠: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心经有热可出现口舌糜烂。苦心经移热于小肠,则可兼见小便短赤,尿道涩痛等症。

    2.肝与胆胆寄于肝,脏腑相联,经络相通,构成表里胆汁来源于肝,若肝的疏泄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反之胆汁的排泄失常,又会影响到肝。故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如黄疽、胁痛、口苦、眩晕等。

    3.脾与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恶湿, 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义统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的任务
  胃气以下行为顺,胃气和降,则水谷得以下行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升,精微物质得以上输。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易现呢逆、呕吐等症脾气不升,反而下陷,易现久泄、脱肛、子宫下脱等症。由于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在临证时常脾胃并论,在治疗上多脾胃并治。

    4.肺与大肠:经络相连,互为表里若肺气肃降,则大肠气机得以通畅,以发挥 其传导功能。反之若大肠保持其传导通畅,则肺气才能清肃下降。例如:肺气蛮滞,失其肃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肠传导阻滞,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传导阻滞,又可引起肺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等。又如:在治疗上肺有实热,可泻大肠,使热从大肠下泄。反之大肠阻滞,又可宣通肺气,以疏利大肠的气机

    5.肾与膀肮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在生理上一为水脏,一为水腑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以肾为主)肾阳蒸化,使水液下渗膀肮,膀肮又借肾阳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功能而排泄小便。在病理上,肾阳不足,可影响膀肮功能减弱而出现小便频数或遗尿;膀肮湿热,又可影响肾脏而出现腰痛、尿血等。

    6.心包与三焦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如临床上热病中的湿热合邪,稽留三焦,出现胸闷身重,尿少便塘,表示病在气分。如果未能制止其发展,温热病邪,便由气分入营分,由三焦内陷心包,而出现昏迷、谵语等症。
  内脏之间的联系很广泛,它们之间既有结构上的联络,又有功能上的联系。如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以为全身的营养来源;但脾的运化,除了胃为主要配合外,也要依靠肝气的疏泄、肺气的输布,心血的滋养,肾阳的温煦,胆亦参予其间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人体活动的整体性,使各种生理功能和谐协调、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保持人体健康

脾胃是生命的根本】
  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毛、肌肉、筋骨、精髓和气血津液等组成的一个整体
  【脏腑】学说是研究人体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称为五脏。
  另外,【心包】位于心脏的外围,附有络脉,是通行气血的径路,并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故亦称为脏
【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肮和三焦,称为六腑
【脏腑】是化生精血津液,促进新陈代谢,维持人体机能活动的主要器官
【五脏】是贮藏精气的(精气:指精血津液);【六腑】是主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的。因而脏以藏为主,腑以通为用。
  
      【脏腑之间脏与脏、腑与腑,还是脏与腑都是互相联系的五脏与【五体】等组织及【五官】、【七窍】等器官,也都有密切的联系

【五脏与五体】的关系是:心主脉、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
【五脏与五宫七窍】的关系是: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和二阴(鼻、目和耳各有两个与口称为七窍,再加“前阴”与“后阴”二窍,又称九窍)。因为五脏与五体、五官七窍相关联,所以五脏的变化,常常反映到其所属的体表组织与孔窍

【中医对脏腑功能和病变的认识】:脏腑在中医学里不但是一个解剖的概念,而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生理和病理的概念,所以祖国医学里“脏腑”的概念,与现代医学“脏器”的概念是不同的。
  例如:中医学里的“心”,并不完全等于现代医学的心脏,它除了在解剖上代表心脏以外,还在生理上包括了现代医学中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一些器官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祖国医学时,应当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现代医学,抓住它的实质进行分析研究,去芜存营,去伪存真,为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作出贡献。

阴:三焦
   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的联系和气血的贯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生理状态下,它们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构成复杂的生理活动。在病理状态下,也是互相影响的。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从生理和病理变化上反映出来。掌握这些脏腑关系的理论,对身体状况辨证,有一定的意义。

    (一)脏与腑间的关系
  脏腑之间有互为表里的关系脏属阴为里,腑届阳为表,阴经属脏而络腑; 阳经属腑而络脏。脏腑在经脉上相互衔接,在病变上互为影响。

    1.心与小肠相表里:《芳心经》中“热循经移于小肠”,在临床上可见舌赤糜烂或口舌生疮,心中烦热、小便黄赤、尿道涩痛等症状

    2.肝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胆汁而下注于胆,胆能储藏胆汁排泄于小肠以助消化。若湿热内蕴,影响肝或胆,都可引起胁部胀痛,胸闷,食减,黄应等症

    3.脾与胃相表里脾主运输而胃主受纳消化。如脾病及胃影响运输消化功能,就会出现院腹胀满、消化不良。

    4.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能输布津液,大肠主吸收水液而排泄糟粕。如果肺热,肃降失常,往往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气滞郁热,亦能影响肺气肃降,而引起胸闷喘满等症。在治疗上肺有实热可泄大肠,使热从大肠下泻;大肠气闭,亦可宣通肺气以通大肠

    5.    肾与膀腕相表里肾主水液,膀肮主排泄尿液。但尿液的排出则有赖于肾阳如肾阳虚,气化失常,可导致膀肮虚寒而失约,就会出现小便淋漓不禁或遗尿等症。

    6.心包与三焦相表里心包是心的外围组织,三焦是脏腑的外围组织,其经脉互相联络而相表里。临床上热性病湿热合邪,稽留三焦阶段,表示病邪仍在气分,如果向里传变,内陷心包,出现神志昏迷等就是邪热转入营分丁

  脏腑相表里的理论,在针刺治疗上也具有实践意义:例如手太阴肺经的哮喘病,常配用手阳明经的合谷穴,足阳明胃经的胃皖南,常配用足太阴脾经的阴陵泉久等进行治疗,都收到满意的效果。这些都是根据脏腑表里经气相通的理论来运用的。

(二)【脏与脏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有赖于气血的循环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宰,但必须有赖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的宗气,要贯注到心脉,才能畅通全身
2【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上的相对平衡,称为 “心肾相交”;如果肾阴不足,心火过盛,失去协调,称为<心肾不交>而出现健忘、失眠、心悸、遗精等症状。
心与肾还有另一种生理病理关系;就是心阳和肾阳的相交作用,相互促进。心的阳气足血液循环畅旺,如果肾的元阳衰微(命门火衰)导致心血的不足;心阳不足,也可以影响肾阳的不足
3【心与肝】心为一身血液循环的中心,肝是贮藏血液的重要脏器心血旺盛,肝血也就贮藏充盈,可以营养筋脉,促进人体及四肢屈仲的五批活功。如果血液不足,损耗过度,以致血.亏肝虚,血不养筋,则出现筋‘绎痉浦,手足痔孪、抽搐等症状,心血过耗,肝失所养造成的病理变化。
4【心与脾】脾运化功能,需要心阳的推动,而心血的生成,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相转输的水谷精微。另一方面,心主血而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很好的统摄血液;若脾阳虑衰,就要导致血不循经等疾病。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营弊,化生血液。如脾虚彤响血的生成,则肝血不足,在临床上表现为头晕眼花,视物模糊等。 肝胆帮助脾胃消化运输,另当肝气不调,也可导致肝脾不和,出现胁痛、腹胀、满闷不舒、厌食吞酸等症状。如肝气横逆,肝气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泄等症状,特别是脾虚的时候,更容易发生这种现象,所以有“见肝之病,知肝伶肿,当先实脾”的说法。
6【脾与肺】肺气的强弱赖于水谷的供给水谷之气与脾的远化相关,故脾虚影响到肺时,常出现面色苍白、懒言、少食、消瘦、咳嗽、便溶等症状。治疗上常用“补脾益肺”的方法。又如慢性咳嗽的痰多而稀白,身倦气促,食欲不振等症状,病变虽在肺而病本在于脾,用健脾化痰的方法才奏效。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体现脾与肺的关系。
7【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发挥运化作用。肾阳不足可致脾阳虚弱,运化失职,出现腹脓、消化不良、大便搐泄或浮肿、腹水等肾虚症状,治疗必须用健脾补肾的方法。
8【肺与肝】肝火盛时可以灼肺,出现干咳或痰血、胸胁痛、易怒等症状,肝气上逆又可影响肺气失降,而见胸脂胀满不舒等
9【肾与肝】肾藏精,肝得肾精的滋养,维持肝脏的功能。如肾阴不足,肝失滋养,会引起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的疾病,如头昏眼花、耳鸣、肌肉跳动、肢体麻木、下胶无力等。常常是肝肾同治,采用滋肾养肝的方法而获得疗效。
10【肾与肺】
1)从水液代谢方面来说:肾的经脉上连于肺,管理三焦,腕磅上靠肺的通调,下靠肾的开合,中靠脾的运化,故肺、脾、 肾三脏对全身水液代谢都有密切关系,一脏功能失职,均会使水液滞留而发生水肿。
(2)从气的关系来说:肺主呼吸而肾主纳气,二脏有协同维摊人身气机出入升降的功能。

(三)【腑与腑间的关系】【六腑】是传化食物的器官,即分工又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和排泄胆的疏泄胆汁,助胃化食;胃的受纳、消化、下灌肠道;小肠的承受吸收、分别清浊;大肠的吸收水份和诽便,膀肮的贮存和徘出尿液等;三焦则联系各部分的功能,协同蒸发气化,又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它们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腑失职或病变,影响饮食物正常的传化。
【脏腑与形体组织】
       形体组织主要指:脉、筋、肌肉、皮肤、骨等它们与五脏的关系是心主脉,肝主筋,脾主肌肉(及四肢),肺主皮毛,肾主骨。同时,人体脏气的盛衰,又会反应到最明显的部位。
如;【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肺】其华在皮毛; 【肾】其华在发。可见脏器和肌体的关系是密切的。
此外【肝】有病变,病人可出现抽筋,指甲变薄变软;【心】有病变,使血脉衰弱,面色无华;
  【脾】有病变,可使肌肉消瘦,口唇谈白;【肺】有病变,可使皮毛枯搞;
  【肾】有病变,可使骨生长不正常,毛发稀少等等。
这都说明了脏器的病变反映到相应的形体组织。
     中医认为【脾】、【胃】、【小肠】、【大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有关联的,是整个机体活动的一部分。它们以经络为通道,在各脏腑组织之间,相互传递着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的统一整体。
【脾胃】通过经络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滋养全身,故脾胃共为“后天之本脾主升,胃主降。“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两者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转化过程。如果脾气不升,则胃气就会失降,会出现纳差、恶心、腹胀、便秘等症;如果饮食不节,使胃失和降, 则会影响脾的升清,使运化失司,出现腹胀、腹泻等症。
同样【胃与小肠、大肠】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它们之间主要体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的密切配合小肠接受经胃腐熟及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后,进一步消化、泌泻清浊。
清者精微物质,上输于脾,经脾转输于全身,以起营养作用。水分则吸收后成为渗入膀胱的尿液浊者即为食物的糟粕,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与糟化,再由肛门排出体外
所以, 转化水谷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即饮食物在胃肠内必须更替运化,而不能久留
     当胃内有实热,消灼津液,则可导致大肠传导不利,大便秘结不通;而大肠燥结,便闭不通,就会影响胃的和降,出现恶心、呕吐、食少等症。
     中医认为【肾】和【脾】及【胃】之间的关系
【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与【脾】【胃】相互资助、相互依存的【肾】的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而脾、胃转化水谷精微则必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之说。
【 肾】
  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会出现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及水肿等脾阳虚的证候
  如脾阳虚日久则会导致肾阳虚,脾肾阳虚则导致肠道传送无力,使大便艰涩、排出困难,伴有腹中冷痛,四肢不温,腰膝酸冷等症。
【肝】【脾】【肺】【三焦】【小肠】如何参与水液代谢
1.【肝】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水液代谢的调节和肝有密切关系。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而水的运行亦有赖于气的推动肝调节水液代谢,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
  一是调畅三焦气机,使三焦水道通利;
  二是促进肺、脾、肾等脏腑气机的升降,从而发挥它们主持水液代谢的作用;
  三是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水利,气血运行通利,水液运行也就正常。
  若肝有病变,疏泄不利,气机不调,则影响气、血、水的运行;血瘀水阻,气滞水停,从而导致水液代谢障碍。临床可见臌胀、腹水等病症。
2.【脾】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脾主运化,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运化水液的含义是很广泛的,包括“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以及水液在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转输、布散、排泄等升降出入过程脾居中焦,为全身气机升降、水液代谢的枢纽水液在体内由肺而下降于肾,或由肾蒸腾气化而上升于肺,均需靠脾的转输作用,方能维持正常脾气充足,运化水液功能健旺,人体水液代谢才能协调平衡;若脾虚失运,则水液难于转输排泄,导致水湿内停,产生多种病症。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即是强调了脾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肺】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水液有清有浊清者经肺的宣发布散作用,分布到体表和脏腑,以滋养濡润脏腑、肌腠、皮毛;  浊者则通过肺的肃降作用,经过三焦水道下降于肾
  所以,肺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排汗和通调三焦水道来实现的,故“肺为水之上源”。肺病,则水液代谢失常,可形成水肿、小便不利等
4.【三焦】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三焦属六腑之一,为气机、水液升降之通路,是参与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脏腑之一。《素问· 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这是对三焦通行水液功能的很好说明。因此,三焦有病,往往影响水液代谢。从临床实践看,三焦病变多属实证,常见尿闭、水肿等症三焦壅塞,水液受阻,不但可以见到皮肤、肌肉等全身性水肿,同时,还可见到腹水、悬饮等病症。
5.小肠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小肠具有泌别清浊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吸收水谷精微;
  (2)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
  (3)吸收水液参与水液代谢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部分水液,下行膀胱为尿,故又称“小肠主液”若小肠有病,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则可见腹泻、小便短少等症

中医认为与消化系统相关的脏腑有哪些?】
      中医和西医即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 是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与西医相比,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建立在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和临床经验的总结,以及人体解剖结构的认识基础之上,其中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包涵的内容较多。
  一个西医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好几个中医脏腑功能之中,
  而中医一个脏腑的名称虽然与西医相同,但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含义却不完全一样。了解了中医特点,在阅读有关的内容时就不致于产生含糊不清的概念。
  古人在《难经》中对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功能有过详尽的论述,“……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此言消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的一部分。这段经文译为:
  口唇像门一样自由开合,是消化道最外围的一道关口;饮食入口,必须经牙齿的咀嚼,才能下咽;
  会厌是食管和气管的相会处,既是食物下达食管的必经之处,又是呼吸的门户;
  贲门是胃的上口;
  盛受食物的地方,就是胃的下口,小肠的上口为幽门
  小肠的下口和大肠的上口连接处是阑门,它说的是饮食物中的精微物质由此得到阻拦;
  消化道的末端,即指排泄粪便的肛门,称为魄门
  七冲门,是消化道中的七个关口,任何一关发生病变,都会影响受纳、消化吸收和排泄。虽然在消化系统中,参与消化功能和吸收功能的还有其他脏腑,但关系最密切的当属肝、胆、脾、胃
【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调畅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的活动也就正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可以出现气机受阻,或肝阳的升发太过两种病症。
  肝的疏泄功能在脾胃消化系统中是一个主要的环节,关系着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之间是否协调平衡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消化功能正常运作的一个重要条件。肝的疏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亦有助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如肝能正常地疏泄,则胆汁能正常地分泌和排泄,有助于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反之则出现消化功能不良的病变。故古人言:“食气入胃,全赖肝气以疏泄,而水谷乃化。”
【胆】居六腑之首,与肝相连,互为表里胆储存胆汁,是肝的精气所化生,胆汁注入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是脾胃运化能够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胆汁的化生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排泄畅达,脾胃运化功能也健旺。反之胆汁排泄不利,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也可以出现胆汁外溢而导致黄疸。
【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部
  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
  胃的中部称中脘,即胃体的部位;
  胃的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
  胃的主要功能是储纳食物,腐熟水谷,胃气以降为顺。胃的迫降作用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输于大肠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摄血脾胃,一脏一腑互为表里,为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机体的消化运动,主要依赖脾胃的生理功能
  脾的运化功能主要有两点:
  1.是运化水谷,即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脾的功能健旺,水谷精微物质的吸收就充分,身体就健壮,气血就旺盛,所以脾胃又称为后天之本
  2.是运化水液,主要指它把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的水分及时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
  此外,脾还有造血、摄血的功能,脾气旺盛,气血充足,血液能循正常的轨道运行。反之气血衰败,血不能循经而出血、溢血、便血。在消化系统的消化过程中,除了有脾的运化、胃的受纳、肝的疏泄、胆汁的参加,还需要肾阳的温煦,肺的宣发与肃降。同时,小肠的分泌清浊,大肠的传化糟粕也是很重要的

【五脏的生理功能,各有所司,又有其共同点】主要体现于以下:
     研究人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脏腑虽然有各自的生理功能,但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密切联系,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脏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如下:
  ①心与肺: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肺主气、朝百脉。心虽行血,但肺主宗气,贯通心脉,两者配合,才能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
  ②心与脾:心主血而行血,脾生血而统血。心血赖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化生。血液的正常运行,除心气的推动外,有赖于脾气的统摄。
  ③心与肝: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心肝配合,能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和调节,保持精神情志活动正常。
  ④心与肾:心属火,肾属水。在生理状态下,心火下行,肾水上济,两者间维持着动态平衡关系,称为水火既济。
  ⑤肺与脾:肺主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主行水,脾能运化水湿,肺脾配合,才能保证人体气的生成充足,津液代谢正常。
  ⑥肺与肝: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升肺降,才能保持气机调畅,气血运行正常
  ⑦肺与肾: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主行水而通调水道,肾主水,有气化水液的功能,肺肾相互协调,能保持正常的呼吸,完成水液代谢。
  ⑧肝与脾:肝主疏泄,有助于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⑨肝与肾: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肝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依赖肝血的补充
  ⑩脾与肾: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
  五脏之间这些关系如果失去协调,就会产生各种病理变化。如肺气虚,推动无力,心脉瘀阻,出现胸痛、紫疳心肾不交,则出现失眠、心烦肝脾不和,出现腹胀、泄泻肝肾阴亏,出现头晕、目眩、腰酸、遗精脾肾阳虚,出现腹泄、水肿等
腑与腑是六腑之间的关系。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废物的排泄等功能活动中,六腑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见六腑)。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属阴,主里腑属阳,主表
  通过经络相互络属,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阴一阳相互配合,组成脏腑表里关系:
  ①心与小肠:心阳下布小肠,则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功能正常,若心经有热,移于小肠,会引起小便发黄,甚则尿热尿痛小肠有热,也可上炎于心,见心烦,口疮
  ②肺与大肠: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保持传导功能,而大肠传导正常,又有利于肺气的肃降,否则可出现胸闷气阻等
  ③脾与胃: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若脾失健运,可影响胃的受纳和降,出现食少、腹胀、胃失和降,影响脾的升清,出现腹泄
  ④肝与胆:胆汁源于肝之余气,肝的疏泄,有助于胆汁的排泄。在病理上,肝胆常相互影响,同时受病。
  ⑤肾与膀胱:膀胱的贮尿与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若肾气不足膀胱开阖失度,出现小便不
【六腑】
胆】居六腑之首,又属于奇恒之腑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胆与肝又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素问·本输》称“胆者,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
  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其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若肝失疏泄,则可导致胆汁生成和排泄异常,影响饮食消化吸收,则可出现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如厌食、腹胀、便溏等;胆汁外溢则发为黄疸,表现为目黄、身黄和尿黄等。由于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贮藏精汁,故又属奇恒之腑
【胃】居于膈下,腹腔上部
  胃的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
  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素问·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是;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容纳于胃中的饮食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以进一步消化吸收。如果胃功能发生障碍,可出现食欲不振,食少,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
  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故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功能概括为“胃气”。胃气的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因而又称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
  胃主通降,以降为和。饮食物经过胃的受纳腐熟后,必须下行而入小肠,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在藏象学说中,胃的通降作用,还概括了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若胃失和降,则影响食欲,并出现口臭、脘腹胀满疼痛等;胃气上逆则出现嗳气吞酸、呃逆、恶心、呕吐等。
【小肠】位居腹中,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小肠与心相为表里。
  小肠主受盛和化物
  受盛即接受或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并对其作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这一功能异常,可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小肠主泌别清浊。将经过进一步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并将水谷精微吸收,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而无用的水液则渗入于膀胱排出体外。因而,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和大便、小便的质量有关。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反之,则大便稀薄而小便短少。
【大肠】居于下腹中,上接小肠,下接肛门。其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与肺相表里。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吸收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这一功能是胃的降浊功能的沿伸,同时与肺的肃降有关。如大肠传导失常,可出现大便质、量以及次数的异常变化,如泄泻或便秘便脓血等
【膀胱】位于小腹中,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其与肾直接相通,又相表里
  尿液为津液所化,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其浊者下输于膀胱,并由膀胱暂时贮存,当贮留至一定程度时,在膀胱气化作用下以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膀胱的气化,实际上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膀胱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遗尿、小便失禁等。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奇恒之腑,除胆属六腑外,都没有和五脏的表里配属关系,但有的与八脉相联系。
【脑】居颅内。《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中的“脑为髓之海”,指出了脑是髓汇集而成,而且说明了髓与脑的关系。脑的功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头者,精明之府”。清代的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把忆、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都归于脑。 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同时,把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做了联系。
【髓】的生成与先天之精、后天之精都有关系,其功能有养脑、充骨和化血三个方面。
【骨】有贮藏骨髓和支持形体的作用
【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
  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六腑的共同特点是传化水谷,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在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合。饮食摄入人体之后,经胃的腐熟而下传至小肠进行进一步的消化,以分清浊。其中清者为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以营养全身;剩余的水液经肾入膀胱,成为尿液排出体外;浊者为糟粕,进入大肠传导为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在消化、吸收及排泄的过程中,胆汁排泄入胃以助消化,而三焦的气化作用,则促进饮食水谷传化功能的正常进行。

【六腑之间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伤及津液,可致大肠传导不利,出现便秘;大肠燥结,便秘不通,也会使得胃失和降,出现恶心、呕吐。此外,脾胃湿热,常熏蒸肝胆,使得胆汁外溢,而出现黄疸。胆火过盛,则会影响至胃,出现呕吐苦水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