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产业今年面临“大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1:32:39
原材料普涨三四成 中小企业有的停产有的观望 大企业进军高端市场
西南大旱让冰淇淋企业的心也在“干旱”。因为,广西、云南蔗糖产量加起来占全国蔗糖产量三分之二以上,而蔗糖是冰淇淋的主要原材料。
有人预测,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冰淇淋产业快速发展以来,2010年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年。
小企业在煎熬中观望,艰难挣扎,大企业似乎借此机会跨进高端市场。
【背景】  原材料、用工等“涨”声一片
这一段,青岛某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有点烦”,很多冰淇淋企业本来说要上设备的,但因为原材料上涨,最近纷纷打电话来要推迟进货。
天津英鹏食品配料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中海说,与往年相比,冰淇淋的原料如冰糖、奶粉、糊精、葡萄糖粉等价格普遍上涨了30%~40%,油脂则上涨了10%~15%,总体来说,成本上涨了30%~40%。“可以说,从1995年冰淇淋行业蓬勃发展以来,今年是最困难的一年。”
云南玉溪华庄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蔡有林从1983年就开始接触冰淇淋,多年从事冰淇淋技术研发,被他人尊称为“我国冰淇淋产业鼻祖”,他也承认:“今年确实困难。很多中小企业都在艰难挣扎。”除了原材料在涨,运输、包材、人工以及零售渠道的相关费用都在上涨。“以用工为例,为了留住和招来工人,我们相应地提高了一线工人的工资,涨幅在15%~20%。”
【态度】  中小企业按兵不动 观望市场
据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市场竞争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一是以和路雪、雀巢、明治为代表的外资;二是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全国知名品牌和以天冰、鲁冰花、华英、中街、宏宝莱、德氏等为代表的地方强势品牌;三是各个地方的中小企业。
这三个层面的企业各有优劣势,哪一方要想完全消灭对手都不容易。但今年原材料等成本的上涨,可能让很多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自行倒下”。
安徽砀山海龙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龙说:“现有的低端赚不到钱,但是我们这些小生产厂家想把终端价格提上去又不太现实。现在要做的只是先开几条生产线扛着,维护原有的客户关系。”
江西康怡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春贵也说,他们在静观大企业的动态。
记者在辽宁的冰淇淋企业采访,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不涨价,有压力,但暂时不敢涨价。”
而有的企业已撑不下去了。开原天淇冷饮食品有限公司一位姓张的负责人介绍,辽宁铁岭地区大大小小的冷饮食品企业不下100家,可是现在只有六七家在生产了。“原材料涨得厉害,不赚钱谁还敢生产啊。顶多旺季的一两月生产点”。
【预测】  今年冰淇淋可能涨5%~10%
山东鲁冰花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怀文称“涨是肯定要涨的。”一位多年从事速冻冷饮的人士指出,“今年冰淇淋涨幅在5%到10%。”对于涨价是否会影响市场销售情况,赵怀文认为,只要品质不下降,消费者是会接受的。
即使坚称“不涨价”,也会走“曲线救国”路线。河南冰宇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向军说:“我们可能在冰淇淋的重量上有所下调。”
蔡有林指出,对于国产冰淇淋来说,尤其是伊利、蒙牛,近几年来一直希望推动品牌走向“高端化”,提升品牌形象、提升冰淇淋品质,以突破国产品牌盘踞在每支1.5元以下的局面,直接与每支2~3元的外资品牌较量。“因此,他们涨价是有理由的。”
【差异】   国内产品不敢提价 洋品牌已涨一成以上
蔡有林说,在冰淇淋行业,有一个怪圈:每个产品都是以0.5元作为一个等差。“国内的冰淇淋价格都是0.5元、1元、1.5元、2元……不会出现1.3元、2.6元之类的价格。所以一提价,起码涨0.5元。很多消费者不能接受。”
国内市场还有个“五毛钱”现象。“北到俄罗斯、蒙古,东到日本、朝鲜、韩国,南到缅甸、越南等,都没有0.5元的冰淇淋。唯独国内大陆市场有。而且越贫穷的地方,这种低端的冰淇淋消耗量越大。”
2006年年初,云南几家冰淇淋企业老总商量一起提价,然而不到一周,有人就妥协了。在中国,谁都不敢贸然涨价。
与国内企业迟迟没动静相比,刘中海说和路雪、雀巢等国外高端品牌已经提价10%~15%。
洋品牌为何如此“大胆”?
蔡有林分析说:“无论从市场基础还是消费人群,这些洋品牌都已经很,所以他们对原材料上涨等没有任何畏惧,相反,可以借此机会再次提升品牌价值。更为关键的是,这些高端产品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冰淇淋文化,这是国内很多冰淇淋企业无法企及的。其实这些洋品牌的原材料并无什么惊奇之处,他们价位高,主要是广告投入大。品牌效应好。”
【对策】   危中寻机  危机的降临往往也伴随着机遇。
姜春贵说:“这次原材料上涨,我们在管理、节能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这次危机使我们发现企业的空间很大。”
而华庄除了调整配方之外,还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管理成本等方面下足了功夫。蔡有林表示,“华庄不断升级改造设备,提高机械化程度。同时还自觉降低耗能。我们现在每吨产品耗电量大约是160度到170度,而有的企业意识不到这点的话,每吨产品约耗电量210~220度,更有甚者每吨达到260~270度。”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企业尽可能地针对消费群体丰富产品的种类,提高技术创新与营销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使冰淇淋产业走向“精神消费品”的位置,才能无惧原材料上涨等外在因素,推动冰淇淋产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