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唤醒孩子内心的自觉_薛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9:39:06
编者按:从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开始,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就无不希望孩子长大后能跨进名校的大门,为未来的前程戳上一枚精英教育的印章。但是不少父母往往缺乏必要的科学方法,仅凭着个人的直觉和某些传统经验来施教,甚至紧紧地握着错误的方法强加于子女的身上。这些方法与美国著名大学的精英教育中总结出来的原则无形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孰对孰错,只要我们静下来稍作思考,便不难得出结论。教育的使命是去唤醒孩子内心中沉睡的巨人,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去唤醒,融会美国精英教育的启示,相信每位父母和教师都会有所收获。

  主持人:本报记者顾雪林

  访谈嘉宾: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马建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王颂平(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李莉(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副教授)

  王争艳(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心理系副主任、副教授)

  王小平(学者、中国未来研究会研究员)

  教育的使命是唤醒孩子内心的自觉

  常青藤或常青藤盟校指的是美国东北部最著名的8所大学: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康奈尔、布朗、达特茅斯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属于美国历史最悠久也是最为精英的大学。在习惯上,人们把精英教育称为常青藤教育。

  “一岁就上常青藤”的意思是从小在孩子的教育中追求一种理想,这种理想是人的自我完善或自我实现。在这一理想下,教育的使命是唤醒孩子内心的自觉,让他们产生自己的思想、发出自己的声音,最后形成自我、确定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孩子不是在权威的喝令中发育,而是为自己的内心冲动所驱使,这和我们从小让孩子似懂非懂地背古诗,甚至读经,在大人筑造好的模子中生长的盆景式教育,实在有天壤之别。面对常青藤原则这个美国精英教育的不二法门,反思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邀请到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就常青藤教育模式、中美教育的差异以及父母在孩子教育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展开讨论。

  常青藤强调师生间的对话和互动

  主持人:《一岁就上常青藤》的作者薛涌认为,常青藤教育的精华在于师生之间的对话性和互动性,这些对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哪些启发?

  何怀宏:“一岁就上常青藤”实际上是指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要做孩子的朋友,甚至可以说是重新变为孩子,和他一起去成长,一起去接受教育——包括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换言之,这里的常青藤首先是我们自己,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在进入常青藤名校之前,必须先有常青藤家教,父母必须用心引导和教育孩子。当然,这并不是说父母能够包办各种教育,而是指父母要用心给孩子创造一种很好的常青藤氛围,帮助孩子利用各种尽可能好的受教育、训练和熏染的机会,以便让孩子首先培养出常青藤素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同潜能和特点,关键是父母必须用心地观察、体会,发现孩子的潜能,不要错过发展这些潜能的最佳时机。

  王颂平:常青藤的好处是注重以规模很小、师生之间能够进行面对面互动的讨论班来教育学生,这种教育模式的成本虽然很高,但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卓有成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在常青藤教学环境中的学生很容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获得真知灼见,这或许是人类接受教育的最佳方式。据说,常青藤的教育原则延续了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风格,而在中国,一部《论语》则集中了孔子与弟子的精深对话,由此可见,东西方文化的共性都是鼓励学生提问、质疑、辩论,以这种方式训练的学生更具独创性和分析力。但是进一步审视的话,不得不承认,中国在这方面落后了,甚至可以说是倒退了,而历史并不悠久的美国,则高高地擎起了常青藤这面举世瞩目的旗帜,它使全球公认:常青藤聚集了人类的精英。

  王小平:一个人的人格在6岁时就已经奠基,在12岁左右已完全成型,童年时期打下的人格基础,大致就是这个人今后的人生剧本和角色大纲。古往今来,中国人最大的误区就是强调死记硬背,老师和父母共同的最大心愿就是让孩子听话。而薛涌的心得是:“我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担心的不是她不听话,而是她太听话。”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任何一件事情他都要和孩子讨论,连买个玩具都要商量。这种方式带来三大益处:一则让孩子独立思考,发展了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二则建立了可贵的信心,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三则从小就练就了说服别人的本领,以后当律师、企业经理或总裁、教师、推销商、科研人员等都需要这套本领。常青藤虽然是精英教育,方法却很平民,完美人格的培养不需要花大把的钞票来参加各种补习班,只需要正确的观念和充满爱的心灵。不需要依赖权威、专家、老师,只需要靠父母自己,任何父母只要下决心都可以为孩子做到。中国的教育饱受诟病却积重难返,在这个全球化教育的时代,常青藤给了中国的父母和孩子们一扇可供出逃的窗户。

  学前教育的核心是人格教育

  主持人:由于升学竞争激烈,为了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国的父母往往在学前让孩子学习很多东西,其中,背诵古诗词就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中的死记硬背因素不少。而作者提出一种观点:在5岁以前,孩子基本可以不读书识字,但这几年是孩子形成人格的重要阶段,需要父母格外留心。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两种教育观念的冲突?

  何怀宏:《一岁就上常青藤》对中国的传统教育有批评,不过我以为今天中国的传统教育其实早已经发生了变化,读经是很稀少的现象,稀少到不忍心去批评。中国社会现在努力在学的其实是现代西方的教育,只是有些可能仅仅学到了皮毛。传统教育也是精英教育,但主要是一种培养人文精英的教育。它的确比较单一,但是让一些(仅仅很少数)读书的好苗子在他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背诵一些可能终生受用的东西还是不错的。今天的社会其实没有人文精英垄断资源的危险,所以,我倒以为可以给人文研究型人才以及从小诵读经典的孩子留一条活路。

  李莉:中国父母对早期教育历来抱有高度的热情和期望,但往往由于教育价值观的错误,父母们千辛万苦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对孩子发展的损害。作为一名早期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超前教育对儿童的危害。在学前阶段,孩子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是发展情感和社会技能,即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在陌生的环境中保持情绪稳定,而非读写算能力。学前教育是“学之前”的教育,幼儿园的最大功能是帮助孩子在情感上发育成熟,完成初步的社会化过程。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智力开发型的幼儿园常常是有害的。

  重视孩子表达自我

  主持人: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是我们教育中尤应鼓励加强的内容,孩子应该学会表达,善于表达,勇于表达。孩子不善于表达主要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是否与家庭教育有关?

  马建生:过去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重视不够,过于强调自我控制、约束欲望。在2001年课改后,应该说基本上接受了这种观念,课堂较之以前活泼轻松多了,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局限,做得仍然不十分理想。正如薛涌所言,家庭应该成为常青藤,它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对于培养孩子表达自我能力、实现个人理想具有极强的塑造性。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之外,家庭在这方面可以承担更大的责任。

  李莉:一个人表达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我发现在我们的大学讨论课上,有时候是讨论不起来的,原因在于学生从小没有受到这方面的熏陶,他们把学习过程当成是老师灌输、学生消化吸收,而讨论课要收集很多材料,自己去分析,不仅要花很多时间,而且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一般来说,我们的教育是求同思维,什么问题都有标准答案,甚至阅读课也是如此,如果阅读的结论与标准答案略有出入,可能就是错误的,考试的话就没有分数了。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消灭问题,学生“没有问题”就算成功了。而讨论要求发散思维,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在相互比较、质疑中确立观点,有时候形不成统一的观点,留待课后继续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于不知不觉间得到了训练,今后遇到问题也会养成思考的习惯。如果说求同思维是句号教育,那么发散思维就是省略号教育。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距离常青藤的方式还很远,还需要学校和家庭一齐努力。

  王小平:过去,教导孩子听话、顺从、附和,等于给孩子佩带了一生平顺的护身符,今天则成为障碍人生的手铐和脚镣。当你看到人才市场上那些彷徨无助的眼睛,就知道这副镣铐有多么沉重了。诚如薛涌所说:“孩子未来是否成功,取决于她或他给予了世界什么,而不是她或他记住了别人告诉他们的东西。”从小只会听话——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听权威的话,出了校门后怎么办?找谁的话来听?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吗?他们还会说自己的话吗?强调死记硬背,缺少平等讨论,结果必然是压抑人格、扼杀智慧、羞于表达,不是越来越聪明,而是越读越蠢了。

  王争艳: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现象,有的孩子在自己家里、在熟悉的环境里,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考,但在外边、在陌生环境里,却不能很好地表达,表现内向、交流困难。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一个人的表达能力有其遗传基础,或者说有先天倾向和气质,有的天生表达能力强,有的先天弱一些。另一方面则是父母与孩子交流时的态度问题。我们主张,无论孩子的表达能力如何,都应该无条件地接纳、关注、爱护和鼓励孩子。这样孩子就敢于表达,不会担心自己的表达不符合父母的意愿而引起父母的不快甚至失去父母的爱。从孩子的成长角度讲,如果交流得充分、彻底,孩子就容易形成真实的自我认识,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父母如何评价,孩子就如何认可,如若孩子不能很好地表达,往往不能认识自己,只认可好的一面,夸大优点,拒绝、歪曲不好的评价,形成不真实的自我。对一个人来说,自我认识和别人对他的认识,如果差别很大,是很难适应成长需要的。与此相反,如果自我评价越客观、真实,自我认识与别人的认识差别就越小,那么他适应环境就越容易,这对人的心理和成长都非常重要。因此,薛涌书里以孩子画图为例,说明如何鼓励孩子表达自己以及相关的论述是很有意义的,值得肯定和推广。

  20年以后,没有人在乎你十八九岁或二十几岁时在哪里读书。人们看的,是你究竟为这个世界做了什么。如果那时你所能谈的仅仅是年轻时候在一个名校读书的话,那只能说明你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