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时代的写作和阅读 代际冲突与粉丝读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4:54:37
【编者按】印刷文化是一种“前喻文化”,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父辈的文化、道德和价值观通过书籍的阅读而传承到了下一代,而且印刷文化中的每一本书就像一个知识密码箱,长辈因为阅读得多而享受一些知识的垄断权,很容易成为知识的权威和文化的领袖,因此晚辈很容易形成对长辈',1)">
的崇拜和尊敬。而电子媒介文化是属于“互喻文化”,在这种文化中长辈在晚辈面前没有绝对的知识垄断,而“80后”这些晚辈反而对时尚文化有一种自觉的理解,且他们习惯于向同代人学习,而不是向前代人学习。
电子媒介文化培养出来的读者们,也同样有着过于独立和自我的精神特质,她们的阅读重点往往跟随着媒介重点,容易形成“粉丝型”读者。到底是追书还是追人?
前些日看到媒体上刊登了王蒙和郭敬明的“老少对话”,很高兴地知道了这两位年龄悬殊的作家能够互相尊敬,并且真正进行两代人的对话。王蒙是新中国第一代作家,郭敬明可以说是第四代作家啦,应该说这两位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和创作差异,他们成长过程中各自所处的文化环境,尤其是文学生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奇怪的是,媒体好像以看热闹的姿态在进行报道,给读者两种感觉:一种是好像“王蒙”这样的老作家能够被郭敬明这样的“80后”作家尊敬是一种恩赐似的;另一种是郭敬明这样的“80后”作家好像过去对老作家太不恭,现在怎么突然就要捧王蒙啦?不过,这都折射出当前代际冲突的文学生态。
的确,从前几年“80后”崭露头角起,文坛似乎就发生了很激烈的代际冲突。首先就是韩寒、郭敬明等“80后”作家对主流文坛开炮,而主流文坛则出现了两种回应:一种是少数几个与书商紧密配合的书评家的赞誉;另一种是大多数已经成名的作家对“80后”采取了抵制,甚至是否定的态度,有些老一代作家干脆不把“80后”的创作看作是文学,而且媒体也一度以“写手”来予之命名。可以说在对待“80后”作家的问题上,在作家协会、文联体制内成长起来的主流文学界差不多都是持否定态度的。去年12月,当代四位实力派作家余华、苏童、毕飞宇、刘醒龙应邀与暨南大学学生展开一场关于“文学与人生”的对话,据说现场引发了一些争议。媒体报道,文坛“四腕”因拒答“如何看待‘80后’、‘90后’作家”的追问,被暨大学子批“没礼貌”。余华、苏童、毕飞宇、刘醒龙自然是中壮年作家中优秀的几位,但尚不能完全代表主流文学界,他们的傲慢无礼的确是非常不合适,也缺乏基本的礼貌。暨南大学学生对他们有所反感是很正常的。这一事件也反映了当前主流文学界一种典型的心态,即瞧不起年轻一代的作家,把自己看成是文坛不可颠覆的精英偶像和权威人士。这种心态其实是不正常的,“80后”也好,“90后”也好,文学总是一代新人换旧人。那些今天已经成名的老作家、大作家大可不必那么高傲,看不起年轻的一代。
那么,当前文坛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激烈的代际冲突呢?说到底与当今时代的文化特征及电视、网络这两种电子媒介有关。
首先,众所周知,“80后”、“90后”出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教育的普及率很高,阅读环境也很好,青少年接触到的各种文化信息也非常丰富,因此他们自然就比前一代或前几代人掌握的信息与知识就多一些,而且他们观察、判断事物的角度就可能多元一些。再加上,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文学也一度成为社会的主流,特别是80年代,国内文学创作和国外文学引进也进入一个高峰期,因此出生于这个年代的人从生命一开始就感受到了中西文化的对撞。所以,“80后”作家天然就有了敏锐的文学悟性,有着对文化的自觉选择权,于是,他们就不可能单纯地认可主流文学,成为父辈作家面前听话的“乖孩子”,他们见多识广,他们接受过多元文化的熏陶,不可能单纯地崇拜主流作家,更不可能遵从文坛固有的秩序。
其次,“80后”的童年时代正是电视逐渐走进中国家庭的时期,随着电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电视文化带来的流行文化和图像叙事成了“80后”的“元叙事”。美国学者约书亚曾说过,电视文化是一种让儿童成人化而成人儿童化的文化,而且电视文化也让男性有了女性气质,让女性有了男性气质。这就是说,电视文化创造的是一种中性文化,这就意味着青春文化必然成为“80后”最能接受的一种文化。此外,电视媒体的普及,使“80后”身处于快速变化的文化环境,于是,“80后”自然形成了多变的文化趣味。90年代网络媒体普及时,“80后”正进入青春期。于是,这一新媒介又给他们展现自我,为他们从事文学生产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于是,他们走上文坛不需要经过主流文学体制的认可,更不需要借助于传统的纸质刊物,他们在网上论坛灌水、上帖子,在网上建主页,开个人网站和博客,他们不需要作家协会的人来认可,就被出版商和媒体看中了。于是,在出版商和媒体的合谋运作下,他们的文字走出了网络,走进了主流报纸,并且在大众阅读市场引起关注。那些依赖作家协会体制,靠着纯文学期刊和主流报纸的推动而成名成家的主流作家,一下子成了小众化的作者,心里自然就不平衡了。因此,是电视和网络两种媒体改变了“80后”作家与前几代作家的社会角色和文化位置,他们走上文学前台的基础不一样,推动力不一样,其社会接受的方式与程度也不一样。
再次,“80后”和“90后”作家因为真正属于电子媒介的一代,他们的前辈作家是在印刷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印刷文化是一种“前喻文化”,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父辈的文化、道德和价值观通过书籍的阅读而传承到了下一代,而且印刷文化中的每一本书就像一个知识密码箱,长辈因为阅读得多而享受一些知识的垄断权,很容易成为知识的权威和文化的领袖,因此晚辈很容易形成对长辈的崇拜和尊敬。而电子媒介文化是属于“互喻文化”,在这种文化中长辈在晚辈面前没有绝对的知识垄断,而“80后”这些晚辈反而对时尚文化有一种自觉的理解,且他们习惯于向同代人学习,而不是向前代人学习。因此,“80后”出场时不在乎前辈的认同,并表现出对前辈作家的不尊敬或不信任,就是正常的。事实上,中国文化一直有着“老者文化本位”的特点,在文坛更是这样的,年龄与岁数是一个作家的资本,因此“80后”作家一出场后表现出鲜明的独立性,就很难得到主流文坛的认同,在社会上也会受到前代人的诟病。
事实上,正常的文坛生态,应该是老中青互相参照,彼此之间互相认同,并互相学习与促进,并且文学的最主流的力量应该是新生的一代,即让更年轻的一代人走上文坛,这才是有希望的文坛。如果文坛到处是那些“倚老卖老”的主流权威作家说了算,那文坛就充斥着话语霸权和文化贵族了。所以,正常的文学生态不但应该是一般人所认为的主流文学、畅销书和网络文学互相交织,彼此共生共赢的文学生态,而且是代际沟通、理解,互相包容与进步的和谐文学结构。(学习时报 谭旭东)
对于80后作家郭敬明来说,一段时间以来,尽管有抄袭、炫富等负面新闻曝出,但这似乎丝毫也不能影响郭敬明的人气。据说,他的新作小说《小时代2.0虚铜时代》一举创下了7天售出120万册的销量奇迹……近日,郭敬明又携新作《小时代2.0虚铜时代》来到武汉武昌崇文书城签售,千余名抱着《小时代》的少男少女粉丝在门口排起长队,齐齐挥舞手臂高呼“小四!小四!”“我爱你!”众多粉丝情绪激动而难以控制,以致粉丝过于狂热,郭敬明的签售持续了5分钟后便因秩序问题而被迫中途取消……郭敬明所拥有这样一大批几近狂热的粉丝阅读群体的行为,也不由得让人思考。
的确,进入今天的消费文化时代,读书生活中越来越呈现出畅销书作家、畅销书主导和影响我们的阅读生活的特点,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阅读文化生活越来越呈现出流行化、时尚化和市场化的特征。一些流行作家、畅销书作家的作品,又往往是当下阅读的热点、争论的焦点,这些焦点和争议引导着这些读者的阅读兴趣,成为他们关注的阅读重点,乃至成为时尚文化潮流。就像一些西方的文化批评家对大众文化中的“畅销书”的出版现象评论时所说,“畅销书可以满足一般读者的愿望和需求,可以实现他们在生活中从未实现过的理想主义要求”。于是,出现了众多的、狂热的“粉丝”型读者。郭敬明的不少粉丝读者说,郭敬明青春小说中的梦想、青春和花样年华,契合了他们的精神心理需求……
读书大家林语堂早已给我们描述、分析过 “粉丝”型读者。林语堂说:一个人能发现他所爱好的作家,实在是他的智力进展里边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世上原有所谓性情相近这件事,所以,一个人必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中去找寻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一个人惟有借着这个方法,才能从读书之中获得益处……他自会觉得某一个作家恰称自己的爱好,他会觉得这位作家的笔法、心胸、见地、思态都是合式的,并因为两人之间有一种精神上的融洽,于是,爱之慕之,他已中了那作家的魔术……不过,林语堂也强调,“粉丝”读者,对读书的追求上也好,对作家的喜欢、爱好也好,应该重在精神需求、灵魂的滋养和文化的追求。
在对待畅销书作家上,一些“粉丝”读者的行为,早已是被我们熟知。这些“粉丝”读者,有的通过QQ群和各种论坛互通有无,有的在自己的秀场,组织各种活动,有的发起各种论战,或遇有自己“偶像”作家签名售书,则像追星族一样,排队几个小时,为了完成“一次超级膜拜秀”……可以说,这是这些“粉丝”读者率性、真性情的流露,但他们的阅读精神和阅读心态,却尚未能真正进入到读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的境界之中,更多的只是热衷一些阅读的时尚秀,一些读书的外在形式。对于粉丝对待郭敬明的狂热行为,有的文化评论说,郭敬明的粉丝太“疯狂”,这种“疯狂”,更多是追星,是偶像崇拜,而看不到阅读的热情和愿望,因此,当下这些“粉丝”读者,如何戒浮躁,去功利,少盲目,勿趋时髦主义,拥有宁静的文化心态,才是重在解决的首要问题。(北京晚报 袁跃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