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要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杠杆”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3:33:30
返回首页
关于龙源
客服中心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我的阅览室投稿中心荐稿中心热点专题名家名作主编访谈
   期刊主页->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金融要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杠杆”
计承江
共3页 [1][2][3]
字号:【大中小】
摘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应责无旁贷地围绕“三农”发挥好杠杆作用,担当起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在“新的历史起点”下,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是如何发挥好金融杠杆作用,切实有效地解决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滞后或乏力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金融杠杆;金融生态环境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10-0003-04中图分类号:F832.31文献标识码:A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金 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应责无旁贷地围绕“三农”发挥好杠杆作用,担当起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在“新的历史起点”下,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是如 何发挥好金融杠杆作用,切实有效地解决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滞后或乏力的问题?
一?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突出矛盾与问题
长期以来,金融在支持“三农”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当前也存在着一些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不容忽视?
(一)陈旧的农村金融经营理念与有效金融需求供给不足并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发展农村生产力,其中不仅要注重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善,更要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 展?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崭新的课题,我国现行的金融供给体系无论是在金融支农的理念?经营方式方面,还是在金融支农产品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 性,特别是长期以来欠缺一种能有效满足农村多元化?多层次和多样化的金融支持系统或长效的金融牵引推动机制,使得大量的有效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在很大 程度上延缓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当前,这些供求矛盾不仅表现在数量方面,而且主要表现在结构性方面?尽管我国农村存在多种金融组织,但它们之间并没 有形成有效的竞争格局?农业银行业务范围已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无异,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工商业?农村信用社几乎成了农村金融市场上惟一的正规金融 组织,但其经营活动存在着产权模糊等限制,缺乏改革和创新的内在动力,再加上历史包袱沉重,实力薄弱,导致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不足?金融产品单一?服务质量 较差?2005年,中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12.4%,但农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总余额的比重不到6%,不少地区的农村金融支持满足率不足 50%?
(二)“三农”投入明显不足与农村资金外流并存
新农村建设问题最多的地方在中西部欠发达区域,最突出的问题是投入明显不足?在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自身积累主要用 于住房改造和子女教育等消费性支出,真正用于农业投入的资金不多,加之连续多年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形成一方面地方财政困难重重,投入能力十分有限,特别是 对农村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明显乏力;另一方面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和传统的金融模式下,金融供给渠道狭窄,农村“贷款难”与“难贷款”的矛 盾越来越突出,资金循环不畅,流多回少,其结果必然导致农业发展迟缓?由于农村储蓄资源利用率低,资金大量外流,四大国有银行改革后,纷纷向中心城市收 缩,并将农村业务主要放在吸收存款上,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金融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每年在农村吸储余额约为2000亿元—3000亿元,每年有数百 亿元资金通过信用社净流出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只存不贷”,存款约有2/3来自农村,每年约有近千亿元资金通过邮政储蓄从农村流入城市或转存,赚取利差?
(三)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与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并存
一是正规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功能不断弱化?缺少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多元化?多层次金融服务?功能齐全的农村金融组 织,导致农村金融服务出现许多盲区: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仍以存?贷?汇等传统业务为主,创新滞后,金融服务产品“质次价高”;农村保险产品缺乏,农业保险 亟待加强?二是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非正规金融并不能承担及时补充的功能?现实表明,现代金融服务已远离了广大乡村和广大农 民,特别是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城乡金融服务区域差距正在逐年拉大,呈现明显的经济金融双重二元结构,“三农”享受金融服务的成本越来越高,不仅严重制约 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四)农村经济问题突出与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并存
当前,我国农村自身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不仅是投入不足?机制不力,长期以来农村分散的农业经营方式和分离式的支持方式,也严重制约了农 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造成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民实际收入得不到有效提高?如果只单纯增加贷款,而不改变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长此以 往,只能使金融机构对放贷望而生畏,不敢或者不愿意放贷,金融支持在功能上分离有余而协同不足,在管理机制?方式上谨慎有余而放活不足,金融整体功能下 降,加之农村金融历史包袱沉重,金融生态环境呈现不断恶化趋势?
二?创新观念,协调一致,充分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解决我国城乡经济结构失衡和“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需要方方面面的 努力和各种要素的投入,除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外,更重要的是抓住资金撬动这个“牛鼻子”,找准金融支持的均衡点?着力点? 支撑点,改善机制?理顺关系,强化金融整体功能,充分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找准均衡点:用金融杠杆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尽快缩小城乡二元经济?金融结构差距,这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的基本准则?金融方 面“多予”,一是对农村建设?生产?社会发展实行倾斜的针对性的投融资政策,发挥金融的融资杠杆作用,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二是消除在不同地域上城乡金 融服务差距,在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上提高“三农”对现代金融服务的享受水平,使广大农民能够灵活参与金融活动进行资金融通?“少取”就是尽量降低农民 的融资成本,采取行政和市场的手段使农民能够融到低成本资金?“放活”就是通过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搞活农村金融市场,并配合和促进其他农村改革的开展,使 农民生产?生活能够享受到城乡一致的现代金融服务?只有通过相当一个时期的“多予?少取”,才能逐步实现农村经济金融的供需平衡和金融服务城乡差别缩小? 现阶段关键是要在农村金融体制机制上“放活”:包括对农村正规金融的体制?机制的创新转型,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确引导或“放活”?
(二)找准着力点:用金融杠杆加快现代大农业建设
金融支持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农业现代化进程?根据我国国情和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制约因素,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别于计划经济时期“一大二 公”口号式?“大跃进”式的现代化,也有别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走过的道路?我国传统农业的低效率?高成本?占比最低的产值和占比最高的农业人口,不 仅是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和金融支持最大的制约因素,也是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现阶段农村金融支持的着力点要体现科学发展观和 “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最大限度地全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出发点,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用金融杠杆支持以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小农式的 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和科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第一,对农业科研 投入予以优惠信贷政策?金融业要发挥融资平台的作用,利用直接和间接融资?风险投资,参与建立对农业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力量 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第二,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目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投资效益 低下?管理落后?技术落后?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需要在抓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加快市场体制改革,建立产权明晰的基础建设投入机制,发挥金融杠杆 作用,吸引个人?企业?集体?外资等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粮食增长方式 的转变,加快以粮食作物机耕?机播?机收为关键环节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优化品种结构,加快优质专用品种的开发,引导农民发展符合加工经营要求的专用品种; 二是要加快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优质专用粮食生产的集中化?规模化?标准化;三是运用市场化运作,不断提高“三农”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发展龙头企业 加农户?中介组织加农户?行业协会加农户等经营形式,推行“订单农业”,延伸产业链条,把粮食生产?转化?加工?流通各个环节连接起来,使农民分享在生 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的利益;四是体现区域特色,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创造适合市场需求的特色农业产品,提高竞争力和附加值?
存入“我的阅览室”
龙源期刊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