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2:57:48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二十四节气是人们很熟悉的,因为它和农事活动相关,所以广大农民更熟悉,许多人不仅能背诵,而且能灵活运用于农耕活动。对于非从事农业的人们,掌握和熟悉二十四节气,在工作、生活中如何适应节令变化也很有好处。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特别是农业生产实践中,根据气候变化和农时对应摸索总结出来的,也是我国人民的发明创造。它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因为地球温带的季节变化最明显、最有代表性)。

  远在春秋时代,我国人民就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四个时间点;然后又定出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大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四个时间段。以后通过生产实践逐渐充实改善,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成为我国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根据,特别是在我国北方使用更为普遍。

  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怎样牢记二十四节气及其变化先后?这并不难,只要记熟二十四节气的歌诀,就可运用自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注1),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

  一月两节日期定,上差下差(注2)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虽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但它不是按照农历来制定的,而是和公历计年基本合拍,因为两者都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个地球年)作为一循环的。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称为黄道,圆周为360度,二十四节气就是将黄道分成24段,每段15度,地球每运转15度就是一个节气,因此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是相对没有大变化的,如清明节每年都在4月5日左右,冬至每年都在12月22日左右等。如上歌诀所说:“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是指两个节气在上半年每月的6日和21日、下半年每月的8日和23日,都是按公历说的。“一月两节日期定,上差下差一两天”,是指在一个月中有两个节气,上半年里不是在6日和21日,也是在6日的邻近日期,下半年一般在8日和23日,相差时间也是如此,上差下不过一二天,如清明节一般是在4月5日。但需要说明的是:二十四节气和公历的日期并不绝对对应,因为一个地球年的绝对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而公历编年是无法破开“天”这个基本单位的。所以公历的每一年是无法和一个地球年的时间相一致的。因此每个节气在每月就没有绝对固定日期和时刻。

  再是时令中的“三伏”和“九九”,它们不属二十四节气,但与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冬至以后就交九,每九天一个九,九九八十一天,冬至这天即为一九的第一天。但夏至就不是接着入伏了,人称“夏至三庚便入伏”,就是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干支纪日法中十天一个庚日如庚子、庚午等)为初伏的第一天。由于庚日是干支纪日与干支纪年的方法一样,六十为一周循环往复,在每月中的日期不固定,所以入伏的时间也无定日。夏至这天与庚日相遇的时间有远有近,就会出现夏至后少则20天多则30天才入伏。但一般规律是在小暑之后大暑之前即7月11日至21日之间,这是相对不变的。“三伏”的天数,一般来说是:初伏、中伏、末伏(也称头伏、二伏、三伏)各10天共30天。但还有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第一天的规定,这样从中伏至末伏的时间就有10天或20天两种可能。   在什么情况下中伏会有10天或20天区别呢?大体可以这样界定:如果立秋在8月7日,那就是在7月18日及以后入伏的,其“中伏”就是10天,整个三伏就是30天;17日及以前入伏的,其“中伏”就是20天,整个三伏就是40天。如果立秋是在8月8日,其计算方法就需把入伏相应地向后推延一天。

  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还结合时令气候总结出不少谚语,也是很有意义的,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前后耩高梁,谷雨前后种瓜种豆;到了惊蛰节,耕牛不得歇;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头伏萝卜二伏菜,出伏的葫芦老不成;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冬至10天阳历年,小寒大寒快过年(春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顺(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即热得需把穿多了的衣服放到挑担上),八九七十二准备犁耙好耕地,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坡里吃......等等,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科学的发展以及对农业的大投入,过去的许多谚语、经验,有的可能在现实中不太适宜了,但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二十四节气的规律总的来说是不变的。所以掌握这些节气的规律和变化知识,对于人们处理好日常工作和生活,还是很有帮助的。

  (注1):二暑连也作暑相连。

  (注2):上差下差也作相差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