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悬殊架空了全面小康的统计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9:04:14

贫富悬殊架空了全面小康的统计意义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如一个大蛋糕,现在的进程就是说这个蛋糕已经做好了74.6%。但这个蛋糕分给那些人吃的问题没有解决,无论蛋糕做的多大,吃不到蛋糕的人都不会为这个蛋糕唱赞歌。

  12月21日公布的《2008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新进步》报告指出,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监测显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进程由2007年的72.7%上升至2008年的74.6%,但区域差距依然存在。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进程达到74.6%,本是一件令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但是,网友“拍砖”的多,“顶”的少,纷纷表示自己“被小康”了。我身边的朋友也调侃说“自己在后边的25.4%里面”,更有朋友恼羞成怒:“一个连房价都统计不清楚的单位统计的东西,你们也信吗?”

  虽然“小康”一词在中国出现,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大多数普通民众,恐怕连不少专家学者,不去找来“本本”,也还是说不清楚什么是“小康”,什么是“小康社会”,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他们对“小康”的认同与否,完全凭的生活的实际感觉,而不是统计数据。我的同事小李抱怨现在买一把菜薹(音‘台’)都要5块钱(人民币,下同,约1新元),连青菜都吃不起了;我的邻居诉苦说一个月的薪水还不够给小孩买奶粉;我的上司说连房子都买不起、住不上的社会怎么能叫小康社会呢?

  实际上,有另外一个数据,可以解释很多中国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进程达到74.6%不认同的原因。今年6月,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透露:“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时代周报》6月25日)如果这个数据是真实的,也就意味着2008年中国30万亿的GDP,99.6%的人仅仅占有了可怜的9万亿。12月9日,《重庆市社会各阶层状况调查分析》揭示:重庆目前的社会阶层结构呈倒“丁字型”。虽然调查的范围仅仅涉及了重庆,但在全中国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此大的贫富差距,让74.6%的统计数据失去了真实的社会意义。

  报告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检测包括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事业、资源环境六大方面,共计23项指标。从这些指标来看,依然是侧重整体的,而没有反应个体的生存状态。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如一个大蛋糕,现在的进程就是说这个蛋糕已经做好了74.6%。但这个蛋糕分给哪些人吃的问题没有解决,无论蛋糕做得多大,吃不到蛋糕的人都不会为这个蛋糕唱赞歌。相反,这个蛋糕做得越大,吃不到蛋糕者的心里就会越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刺激吃不到蛋糕者,让他们甚至可能采取破坏措施,反正我吃不上,让能够吃蛋糕的人也吃不成。

  在正常情况下,量变和质变是一致的,量变反映着质变,也必然导致质变。而现在,量化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与广大民众对小康社会的质感出现了背离,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要么是量化的指标有问题,要么是量化的方法有问题。因此,中国人切莫为74.6%的统计数据而孤芳自赏,而应该努力准备攻坚战:从关注整体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关注个体的全部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