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魔鬼功力训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0:33:38
泰拳:魔鬼功力训练 功力成就泰拳
  
  当泰拳王考西·嘉勒斯第一次到巴拿马比赛时,就以一记强劲的扫踢将当地拳王罗伯特·卡伯当场击毙,不知所措的电视解说员问道:“这一记踢击为什么如此可怕?”现场的泰拳技术顾问感慨地回答说:“功力成就泰拳。”虽然现代泰拳比赛的组织者尽全力保护拳手的安全,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类似的不幸,但“功力成就泰拳”却成了揭示泰拳奥秘的经典名言。

  泰拳其实并没有独特的技术,泰拳的标志、被称为“世界第一杀手技术”的扫踢几乎是所有格斗术共有的技术;被称为“泰拳奥秘精华”的膝法技术,在中国武术、法式踢打术和巴西格斗术中也都能找到。泰拳没有跆拳道中高难度的腿法,没有中国功夫中华丽的膝法,它的拳、腿、膝、肘等各种技术几乎都是最简单的动作。  

  泰拳技术虽然简单,但对每一击的力量及各种技术的运用熟练程度的要求都明显超过其它格斗术。在泰拳王亚披勒和美国极真空手道冠军马略特的比赛中,双方均多次用扫腿击中对方,但结果却是马略特右臂骨折,头部和腿部受伤,在第一回合就被KO(技术性击倒)。泰拳王沙玛在和比自己重90磅的踢拳王菲奥的“跨级别”比赛中,在身高体重等各方面上一直处于劣势。但进入第五回合,极度疲劳的菲奥甚至难以保持标准的拳架,沙玛却仍然左右开弓,不断用腿法、膝法重击对手,终于将对手KO在地。沙玛因为在这场比赛中的精彩表现而被誉为“钢铁战士”。对格斗界人士看来,泰拳手就像是格斗机器人,虽然只设计了简单的程序,却能不知疲倦地进行重击。  

  东南亚人是世界上平均身材最矮小的人种之一,泰国拳手很少获得重量级世界冠军,因为泰国拳手很少能达到重量级的体重。典型的泰拳手总是身高中等或偏矮,削瘦而结实,面对的对手经常比他们高大、强壮得多。著名泰拳教练塔蓬·多纳特说:“我们总是要和比我们强壮的对手格斗,因此重击就成了胜负的关键。假如我们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力量,我们就输定了。”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力量”,这就是泰拳功力训练的座右铭。
  
  先练力量后学拳
  
  由于很多泰拳手在身高上处于劣势,所以他们非常重视力量训练。泰拳界有句名言——“先练力量,后学拳”。古时,泰拳手利用各种简陋的器材练习力量,许多泰国的偏僻村庄里至今还保留着扛沙包爬山、扛木头跑步、扛人蛙跳、用脚撑船、劈柴等传统的力量训练项目。每位年轻拳手正式拜师之前,都要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强化训练这些项目,学拳后也要经常练习。泰拳王亚披勒在进入著名的宝希兰拳馆之前,就能连续扛人蛙跳1500米,肩扛200多磅的沙包一口气爬上英塔诺山,硬是用这样简单的训练方法练出了惊人的体能。  

  现代泰拳引入了欧美科学高效的力量训练法和器械,使力量训练更加卓有成效。称霸重量级泰拳界的欧美泰拳手非常重视器械训练,欧美泰拳馆大多配备了深蹲架、负重蹬腿机和杠铃,器械训练是训练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方法简单、科学、有效。拳手因此打下了坚实的力量基础。如本加斯基深蹲负重1004磅,阿列克谢·伊格纳绍夫深蹲负重820磅。有了打强度的力量训练,才能有强大的击打力量。正如本加斯基所说:“要想从桶里倒出尽可能多的水,首先要尽可能往桶里多盛些水。”  

  现任K-1世界格斗大赛冠军、荷兰泰拳王瑞米·本加斯基有一套极为高效的器械方法,是他借鉴拳击力量训练方法的收获,极大地提高了扫腿和膝撞的杀伤力。本加斯基的力量训练包括10组负重深蹲、6组负重蹬腿和4组仰卧起坐,前两项每组做1~6次,第三项每组50~100次。负重深蹲时,将杠铃扛到肩上,然后下蹲到大腿后侧接触小腿后再站起至上身直立,杠铃的重量从800磅一直加到950~1000磅。负重蹬腿时,坐到负重蹬腿机的座位上,将座位调整到大腿紧贴胸部,然后用力蹬踏板,直到双腿伸直后再还原,负重重量从2500磅向上递增。这两项练习可大大提高重拳重腿的威力。仰卧起坐时,头朝下躺在斜板上,胸前抱一个20磅的杠铃片,上身向上抬起到和大腿垂直后还原。
  
  功力训练方法
  
  腿法是泰拳最主要的重击武器,几乎所有的泰拳王都有威力骇人的扫腿和蹬腿。前K-1冠军彼得·阿兹的右扫腿力量达到1900磅。亚披勒KO对手的技术统计中,80%是依靠腿法。在2004年日本-泰国格斗对抗赛中,泰拳手依靠凶猛的腿法全部KO对手。泰拳手凶猛的腿法甚至使对手在防守时格外小心,泰拳格斗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保全自己的手臂,最好不要硬挡泰拳的扫踢”。前墨西哥中量级拳王帕蓬特·冈萨雷斯的双臂就在格挡泰拳王的扫踢时骨折。被腿法击中头部的后果更加严重。2004年,泰拳界至少发生了7起被重腿击中头部后不治身亡的不幸事件。资深泰拳裁判普密蓬·巴朗迪瓦说:“每当一方被对手用腿法击中头部,我就会有一种比赛即将结束的感觉,因为他十有八九会马上倒在地上。”  

  泰拳手重视腿法功力训练的最典型例证当然是踢重沙袋。不像拳击沙袋那样使用细沙或砂砾和锯末的混合物,泰拳手用来训练的沙袋通常使用粗沙,因此更加坚硬。踢击时,腿部不像拳头那样有手套保护,刚开始练习时感觉极为疼痛。按照传统泰拳的说法,这是泰拳手入门后的“第一次考验”。泰拳王在经过多年的艰苦练习后,双脚和小腿会形成厚厚的角质层,即使全力踢击用弹壳装成的沙袋也不会受伤。泰拳手训练用的沙袋比拳击手训练用的沙袋重得多。普通的拳击沙袋重100磅左右,昔日的拳王泰森使用的重沙袋也不过重200磅,而曼谷宝希兰拳馆的普通沙袋就有400磅重。前K-1冠军彼得·阿兹使用过重达1000磅的沙袋,难怪他的右扫腿被称为“伐木机”。

  除了踢重沙袋,泰拳还有很多传统的训练方法,踢树干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项。泰国盛产香蕉树,因此树干成了旧时泰拳手练习脚上功夫使用最多的工具。泰拳王亚披勒每天踢树干两千次,每次都要全力完成。由于树干不能移动,踢击时会有明显的震动感,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穿透力。按照亚披勒的说法,泰拳的腿法在接触对手身体之前,一直在不断用力加速。曾败给泰拳手的世界自由搏击冠军宾尼·尤奎德兹说,被泰拳手踢中以后,整个身体都好像被穿透似的。这样的杀伤力正是来自泰拳手每天成百上千次的踢树干训练。

  踢树干训练的缺点是打击目标固定不动,无法练习踢击的准确性和速度,这个问题在泰拳中是用踢木棍来解决的。泰拳也很重视提脚靶,但为了随时提高杀伤力,踢木棍受到了更大的重视。训练时教练手持木棍,与拳手模拟各种攻防技术。教练的木棍进攻多数真打,以至于经常发生误伤拳手的事件,这样做是为了尽量提高训练的真实性。但是,在这种练习中,拳手并非处于弱势。泰拳王沙玛能轻易踢断直径约五厘米的木棍。高水平的泰拳手经常使用铁棍训练,最大限度地提高腿法的杀伤力。  

  泰拳的膝法并不最丰富,但绝对是杀伤力最大的。泰拳的原则是远用腿击,近用膝击。泰拳手中擅长近距离膝击的人几乎和擅长远距离腿击的人一样多。泰拳王迪希兰在泰缅格斗对抗赛中曾连续用膝法KO了九位缅甸拳王。泰拳王巴育在一场跨级别比赛中面对身高体重远远超过自己的美国拳王,一记重膝撞断对手三根肋骨。K-1冠军瑞米·本加斯基号称“铁膝王”,他的重膝力量达到1700磅。  

  膝击重沙袋和树干练习同样是提高膝法功力的主要手段,另外还有其它方法,膝击石块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泰拳高手经常用膝盖撞击坚硬的花岗石块,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膝法杀伤力。泰拳王纳隆兰指出,膝击石块能逐渐使膝盖外面包上一层厚厚的茧子,使其变得越来越坚硬,在撞击对手时像铁锤一样有力。
  
  泰拳王谈功力训练
  
  亚披勒:当我第一次和空手道拳手交手时,感觉他们的杀伤力实在可怜。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们平时只踢木板或脚靶,而我每天都踢树干。有的人对我的腿法力量感到不可思议,我想他们看看我的训练就明白了。

  沙玛:很多人担心功力训练会受伤。的确有这种可能,但不是必然。更多的人是无法忍受踢铁棍时的疼痛。但要成为拳王,就必须克服这一切。你应该尽量科学地进行功力训练,但绝不能回避它。  

  阿兹:几十年来,我感到最重要的三项训练是踢重沙袋、踢树干和深蹲,这三项训练的水平和格斗水平直接相关。当我的状态特别好时,就能使用更重的沙袋,扛起更重的杠铃。我很庆幸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有相信那些所谓的“省力”的训练方法,没有比这三项练习效果更好的方法了。

  本加斯基:在我小的时候,总是想尽可能让技术更丰富些。我试图学会那些复杂的旋踢、下劈腿和摔法。但实战证明功力才是最重要的。那些技术复杂,但杀伤力不足的拳手是不堪一击的。使用手靶和脚靶做再多的演练,也不如把简单的扫腿和膝撞的杀伤力通过功力训练发挥到最大限度。  

  伊格纳绍夫:功力训练必不可少,但也不是全部。我认为在训练的早期应偏重技术。在技术成熟以后,就应把重点转向功力。在3~5回合的格斗比赛中,双方的技术很少会有明显的差距,功力才是决定性因素。  

  波求:我最喜欢踢重沙袋。有时我把很多重沙袋组合在一起,这样就把功力训练和技术训练结合起来了。现在我也很重视深蹲,这是泰国拳手的弱点。荷兰拳手从小就练习深蹲,因此他们的力量能持续发展。我每天都会做这两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