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是一场革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2:25:51
公车改革是一场革命   作者:南湖风光 于 2010-04-09 16:58:29.0 发表   公车改革是一场革命
 中国的公车之多,世界之罕见。在以往,因为中国基本没有私车,达到一定级别的官员坐坐公车、办办公事也不足为怪,毕竟他们是为了工作才坐车,要不几十里、几百里的路靠步行或自行车花费时间太多,不宜采用。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公车就泛滥了,泛滥得溢门堵户。我们可以到全国各地看看,无论贫困乡还是富庶地,大凡有个级别乌纱的人都有了专车,一个乡镇机构有个三部五部车不足为奇,有个十部八部车的也到处可见。

  公车的泛滥使官员的腿变短了,和老百姓的感情变浅了,与群众的关系变远了,艰苦朴素的精神变少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变淡了。我们可以看看现今的官员出行,车队呼啸而过,地里的庄稼如何?工厂的生产如何?很少躬下身子过问,全都变成了“跑车看花”,看到的只是葱绿一片,庄稼上的虫子看不到了,工人脸上的汗珠看不到了。更有官员把公车当成了私车,整日私奔,因此就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车轮子上的腐败”。
  为了制止“车轮子上的腐败”,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就在探索公车改革,但改革了将近20年,总没有见哪里真正地把“车轮子上的腐败”清除掉,相反“车轮子上的腐败”日甚一日。不信我们可以看看辽阳市宏伟区的公车改革,一个县级官员月公车补助就达到了6千多元,比工资高出几乎一倍,这不是公开私分公款又是什么?如此和贪污又有何异?
  官车,历来是当官的一种标志。早在封建社会就有了官车一说,只是先前坐的是马车,有两驾的、三驾的、四驾的,甚至还有八驾的。官职大小视几驾便知;后来马车变成了轿子,有四抬的、八抬的、十六抬的,同样以几抬分别官职品位级别。新中国成立后,轿子变成了轿车,官位大小视轿车优劣而定,吉姆、伏尔加、华沙、吉普,一看牌子就可以基本分出何方神圣。后来高级别的首长开始坐国产车,红旗、上海……要区分官员级别,一看轿车就可以大致分出个一二。不过那时官员少,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强,公事公办,除公干外基本没有动用公车的,人们也没有提出异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车也雨后蝗虫般繁殖开来,公车变成了私车,但凡有点权利的人都坐上了官车,而且官车也很难分出官职大小,品位高下,你看人家处级干部周久耕就开着一辆卡迪拉克招摇过市,人们怎能不愤慨?再者现在的公车基本都成了私车,有报道说一辆公车的年消耗费抵得上五六辆私车。这些车都干什么去了,难道都是为人民服务去了?鬼才相信!
  轿子是官阶的标志,这是封建余毒,理应打破。在这一点上国外很多国家都做得很好。首尔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城市,政府只有4辆公车;洛杉矶也上千万人口,政府也只有8辆公车。而我们呢?一个北京市政府所属部门的公车绝对不会下万辆,一个小小的街道办事处的公车也超过了首尔、洛杉矶。如此我们的财政负担能不重?官员能不腐败吗?
  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就是要打破旧的传统,旧的制度,旧的观念,旧的体制,而在官车上就存在严重的封建等级观念和封建余毒。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们打破了很多旧的思维模式,比如公费医疗、公房分配等,那么作为浪费极大、财政开支极高的公车为什么就不能打破呢?尤其是现在,作为公务员的官员,职务越高,工资就越高,这等同于国家已经支付给了他购买私车办公事的费用,那为什么不可以取消官员公车呢?我敢肯定,如果国家完全取消了官员公车,全国没有几个官员会因此辞职,也没有几个官员因此罢工,甚至还可能出现一个有利于环保,有利于节能,有利于廉政,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大好局面。总之一句话,
  公车改革是一场革命!
  当然,这场革命主要是革官员的“命”,革旧制度的命,革旧体制的命。很难。但我们的改革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要革旧传统、旧体制、旧观念的命,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廉洁高效、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科学发展,达到人民满意吗?我深信,只要把这项革命进行到底,全国人民一定会拥护,一定会拍手叫好。这也正是改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