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的六道轮回--气势恢宏的生命画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1:45:42
释迦牟尼的六道轮回--气势恢宏的生命画卷[1-36楼连载]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正文
佛陀的努力
烦恼的三个根本
无处不在的无明
痛苦的根源是执着
佛陀的创见
宇宙到底有多大
宇宙会出生和毁灭吗
生命是从哪里起源的
1楼-宇宙中,共有多少种生命形态
2楼-须弥山是座什么样的“山”
3楼-有以欲望为主的宇宙吗
4楼-享福的天人-欲界六重天
5楼-地狱有多恐怖?
6楼-通向无间道的地狱
7楼-饿鬼道的吃喝问题
8楼-畜生道-喜见糟糕的动物人生
9楼-修罗道-指挥宏大的宇宙之战
10楼-人道-不安宁的人间之旅
11楼-四天王天-重返天堂
12楼-三十三天-天堂的生活有多舒服
13楼-在焰摩天活了一亿多岁
14楼-兜率天国-天堂也能修行吗?
15楼-化乐天的能量转换游戏
16楼-他化自在天-比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更高级
17楼-欲界魔天--魔王的郁闷
18楼-透明的色界宇宙-身心恒定的色界天人
19楼-色界四重天-从初禅天到四禅天
20楼-初禅天的人长什么样
21楼-色界的第二重天
22楼-另一种地球人类起源的说法
23楼-三禅天-提供最高品质快乐的地方
24楼-四禅天-连快乐也不需要了吗?
25楼-药师佛在什么地方成佛的
26楼-无色界-无形无相的宇宙真的存在吗?
27楼-空无边处天国-都“空”了的生命怎样活着
28楼-识无边处天-全知似乎不是好事
29楼-无所有处天-真正一无所有的活法
30楼-非想非非想天-万物起于此,也终于此
31楼-兜率天宫-成佛前的最后打算
32楼-伟大的佛母,入胎神变
33楼-佛陀的降生与成道
34楼-佛陀的祖国为什么会灭亡
35楼-佛陀涅磐前最后为我们说了些什么
36楼-世人共争不急之务




佛陀降生后,有一天,他发现整个生命的问题,不外乎就是:

  在老、病、死的严密控制下,生命毫无意义。

  这时的他,正值生命中的黄金岁月。

  对于从小与外界隔绝,从未见过病、老、死的释迦族王子来说,此前以为生活就是无忧无虑,以为生命永存、欢永在的神话刹那化成了泡影。

  对悉达多王子来说,他显然很不习惯、很不喜欢面对痛苦与烦恼。

  同时,他又是一位极优秀的武士和学者,他的骄傲和自尊不允许自己对此无所作为。

  为了救治他所珍爱的妻与子、与国,他很清晰的明白,如果他不能使自己的生命实现超越,根本拔除这三苦的话,他是绝对无法有效救治和他恩爱相处、难分难舍的亲属们。

  特别是他早年过逝的母亲和已经年迈的父亲,不由他来救治,又该由谁来救治呢?

  尤其是和他情深义重的妻子——在轮回中像陀螺般打转的——耶输陀罗的恩爱之亲,让他无法坐视自己年轻貌美的妻子,毫无办法地变老,衰病,终至死亡。

  因此他下定决心,趁着自己年轻如明月般的智慧光明,以及山岳般牢固的道心,独自一人夜遁莽林,苦心修道。

   希望由他的努力,可以救度他的妻子、家国以至于他所能照顾所及的任何地方。

  青年释迦牟尼逃离他的无忧宫,前去涉险学道。

  于是,他夜晚出逃,去战胜三个敌人:疾病、年老和死亡。

  六年的雪山修行,悉达多终于成道了,澈悟了真理,成了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

  他发现,他最初想要战胜的三个敌人:疾病、年老和死亡,从根本上来说,是一场虚妄的游戏

  虚妄来自人类的内心,来自人类的自恋,也就是“我执”。

  生命全部的问题和痛苦烦恼,都是从我执这个根上发芽长枝的。

  解决了我执的问题,就解脱了生命所有的痛苦烦恼。

烦恼的三个根本

出家的悉达多冥思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无常。

  周围的一切都证明了这个真理:任何事物都不能永驻,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化,转瞬却逝。这种运动永无止境,一个新的东西产生了,立刻就会变成一种更新的东西。

  就在他的周围,四季悄悄地轮转着,春天刚刚进入蓓蕾初绽的时期,还没来得及停下脚来。到小河边照一照自己的容颜,就被花团锦簇的盛夏所替代。然后,既没有停顿,也没有间隔,金黄色的秋天飘撒着果香和感情充沛的泪雨就来到这里,最后是以清爽舒适的冬天结束这一轮回。接着下一个永不停顿的轮回又重新开始。

   悉达多深思:人类为什么如此害怕疾病、年老和死亡?

  因为人类想要永恒。

  然而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无常中求恒常,毛病出在哪里呢?

  我们想要谁永恒?是“我”。

  那么这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永恒”,是不是我们人最深的贪念和执着?

  疾病、年老和死亡就在我们的心中,也就是我们心中最深的贪欲玩出来的游戏。

  每个人心中最深的贪欲,就是“我”想把整个宇宙都控制住,“我”想涵盖整个宇宙,然后“我”想要去摧毁这整个宇宙,再然后感觉到自己有再生力量的时候,“我”就重造一个“更好的”。

  这是整个人类的贪欲,当人类想要变成所有万物的上帝时,想掌握一切的时候,我执的生命游戏就开始了:

  控制,就有被控制;矛盾对立、不自由随之而来,个人和社会的各种疾病也就无法根除。

  拥有“整个”会发现拥有的这个还不够好,不令人满意,于是老化由此而来。

  摧毁这不够好的,死亡就应约而至。

  再造一个更好的,出生于是不可避免。

  生老病死就这样成了生命无法逃避的宿命,成住坏空也就成了万物的共同历程。

  而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内心对“我”的执着,“我”产生全部的痛苦烦恼。


无处不在的无明



    成道以后,佛陀并不认为生命存在真实的痛苦烦恼,只是人类的迷失和愚昧遮蔽了真理的光芒,于是有了烦恼的现象。

  佛陀为了教育的方便,用“无明”来指称痛苦烦恼。“无法明白”,借此让我们反省到内心,反省到烦恼的根源上,由此一劳永逸地解脱。

  无明,可以从很多的经典中看到,它总的而言就是烦恼的别称。

  因为无明,我们不能够知道真实的智慧,不能够了解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它没有智慧,它愚昧,它造成轮转轮回,它是所有问题的根本。

  事实上,它是个什么东西呢?

  无明是什么?

  就是我们的不自在,最深层的不自由。我们心中还有所欲求,在心中有所欲求,这欲求很深层的纠缠着我们的心。

  我们渴望什么?渴望心的自由。

  为什么会渴望心的自由?因为心是不自由的。我们想要控制,但我们的心不喜欢被控制。

  我们渴望生命能不断的延长永存,因为我们对生灭有一种执着,喜欢生,不喜欢死。

  我们对空间也有欲求,因为想控制、想占据空间。

  这三种欲求,在我们拥有生命的时候,我们就会设法追求和满足,我们就在无明里面。这就是我们的烦恼,我们最深层的烦恼,无明就是烦恼,烦恼就是没有智慧。

  没有智慧就不自在,心中不安稳,这就是无明。

  现在,我们借着佛陀的伟大发现,知道了问题的根本所在,了解应该从哪里着手解脱。

  如果了解了,了解无明是这样子时,也只是这样而已,最主要的是要反求诸己,看看最近的心:

   心中是不是有不平呢?是不是有不喜悦?是不是有不自在?是不是想去追求什么?是不是看到一大堆是非?如果有这样的现象的时候,这就是无明,就是烦恼。

  我们大概不会有人真正认识和承认自己“有无明”,佛陀当年遇到的情况也是如此。

  有很多人学了一些佛教名词,就自称自己已经“没有无明”了。

  “没有无明”就是感觉迟钝,感受不到烦恼了?这是用愚痴的办法来刻意压制烦恼,情况就像头扎进砂里的驼鸟,自己看不见了,还要求别人也不要看见。

  这是没有用的。比能看见但不改变的人还要糟糕。如果看都看不见,又怎么会改变呢?

  真正没有无明的人,必然是一个无我的人。只要他处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他就会快乐着别人的快乐,痛苦着他人的痛苦,怎么会没有烦恼呢?

  只是他自己的心,他的自性众生是完全清净、没有无明的。

  我们放下心来,看看自己的心。无明现在有没有开始动呢?有。从这一念动,所以这一念就是无明的开始。

  我们在看待一切时,其中含有多少自己的价值,有多少自己的习惯?

  这些都是无明。


痛苦的根源是执着



    深刻地了解到烦恼的根源,佛陀对他的弟子说:

  人们为什么会产生忧虑、悲伤、痛苦、苦闷呢?那是由于人们有执着。

  执着于财富、执着于名利、执着于欢乐、执着于自身,由于这些执着而产生痛苦和烦恼。

  在这个世界上,一开始就有种种灾难,而且,病、老、死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就会有悲伤和痛苦。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有执着,就有悲伤和痛苦,所以只要摆脱执着,一切烦恼和痛苦就会消失殆尽。

  再进一步探索一下这个执着,就会发现人们的心中有无明和贪爱。

  所谓无明,就是闭眼不看事物变迁的事实,不懂得因果的道理。所谓贪爱,就是贪图那些本来无法得到、或者根本不会永远不变的东西,并对这些东西执着和留恋。

  佛陀说:本来,事物是无差别的,由于无明和贪爱的作用,使人们感到了差别;本来事物是无好坏的,由于无明和贪爱的作用,使人们感到好坏。

  于是以业为田,以心为种,覆于无明之土,受润于贪爱之雨,灌之以自我之水,增殖错误的观点,结果产生出这种执迷。

  所以,归根结底,正是人们的这种心,才产生了包含忧虑、悲伤、痛苦和烦恼的迷惑。

  这个迷惑的世界,只不过是从这种心灵产生出来的心的影子。


佛陀的创见

    我们的生命在无明下轮回,直到2500年前的印度,当时人类的思想已把无明的系统发展到一个巅峰,也就是假设宇宙中有一个创造主——梵。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他出生,这个大梵也是超越时间空间的,他出生时间空间,所以他的妻子叫时母——时间之母。

  大梵传集宇宙的能量,将之发挥出来,于是宇宙就开始了,所以时空就在他身上,也可以说他是超越时间空间的,但是他操纵着时空——跟佛教所说的超越时间空间是不一样的。

  宇宙一切需要依恃梵,所以他是大我,是宇宙的创造者,也就是所谓的“宇宙第一因”。

  梵不是独然生起的,他是被建立的。生命界极需要他,是因为生命有三个根本的欲望:第一个是自我的欲望;第二个是生命自我延续的欲望;第三是自我表达、扩大的欲望。

  自我的欲望,表现为内心对自主的需求,到最后建构了心识;自我延续的需求创造了时间;自我扩大的需求创造了空间。

  于是我们人类用饮食来延续肉体生命,用性欲来自我扩大、繁衍后代,用自我的特征来塑立自我。这些欲望每个人都有,在建立大梵思想时,整个无明系统中发展建构出最完美的状态是梵我合一的境界。

  在梵我合一的架构中建立了一个在时间上永续不断的生命,这是因为人们对生命中断的恐惧。因此建立了一大套很完整的修持法门去成就梵我合一,也同时建立人间在这个时代里第一套完整的禅定法门。

  禅定法门是来自印度的婆罗门教,并不是佛陀创立的,在佛陀成道之前1000多年,印度就到处充满专业禅定的修行人。

  这一套思想在开始创立的目的,是为了替政治服务的。印度外来的雅利安民族,为了建立自己统治的地位而建立的,所以又建立了种性制度。

  佛陀成道后,发现这一切的根本是错误的,其根本假设就是错误。假设一个大梵,假设时间空间相续实有,根本看不到这宇宙、生命相续不断的轮转轮回,而且又在轮回当中去追求轮回。

  佛陀是用什么来破斥的呢?佛陀发现这样的思维根本不是实相,一切现象界的种种,根本就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各各都是因缘聚集而生,因缘散灭而灭。在时间、空间系统当中都是在不断的变化。

  如果能够了解这些,也就是能够了解无我、无常,就能够超越生灭对立,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立,就能够涅槃寂静,这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佛教中最基本的三法印,是为了对治这套印度婆罗门教的完整系统而来的。

  如果当时没有这样一个完整的错误思维,佛陀也不必在2500年前降生到我们人类社会,针对问题一举打破。如果整个时代的文明无法来配合,那么佛陀到人类当中来有什么用?

  所以,佛法的教化也是依着缘起而来的。依这样的因缘,佛陀才来教化。

  佛陀教化时先特意找宗教团体中的高层人物,先跟他们谈。如果先跟底下的人谈,讲了半天仍然不得要领,甚至可能被骂个狗血淋头。先跟那些高层人物谈,至少他们是比较高明的修行人,谁高明、谁不究竟,他们容易看清楚,自然也能信服。

  他们了悟之后,自己的弟子就由他自己去负责教化。因为他们跟他有缘啊!如果无缘要度他们那可是真不简单!

     佛教传说中有位城东老母,跟佛陀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但是她就是不愿见佛陀。佛陀从前面去,她往后看;从后面去,她往前看;从右边去,她往左边看;从左边去,她往右边看;从上面去她看下面;从下面去,她看上面,反正就是不看佛陀。

  所以,佛不是无所不能的,佛就不度无缘之人。没有因缘,就实在没办法度化。因此佛陀教化那些领导者,领导者扭转过来了,他下面的人就会听他的,这是缘起的关系。

  佛陀就这样开始了说法度人的生涯。

  释迦本族乃至外族,以至于法界六凡四圣,无边苍生,一切病苦,佛陀无不应缘济度。

  佛陀向所有人讲起了他自己观察到的宇宙和生命现象。

  佛陀说:宇宙不止一个,我也并不是初次光临地球。事实上,地球所属的娑婆宇宙,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来了,那个时候,我叫喜见。

  他优秀的学生们,那些觉悟了的菩萨和罗汉,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后,把他的说法回忆并整理了出来,传给后世,这就有了佛教的经典。

  通过佛陀这些教法,佛教的宇宙观与生命观也同时建立了起来。


宇宙到底有多大

    在佛教中,宇宙不止一个。在每一个宇宙中,存在着像黄河里的沙子的数目一样多的、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天体。这些天体都在经历着成住毁空的过程,有的天体上有光,有的无光,有的天体上有生物,有的无生物。

  佛教以一个太阳系来做划分,1000个太阳系这是一个小千世界;1000个小千世界就变成一个中千世界,1000个中千世界就变成一个大千世界,这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说就太阳系而言,一个大千世界有10亿个太阳系(1000的三次方是10亿)。

  佛教中称,一个大千世界中会有一位佛,因而称这个大千世界为佛土。

  大部分的佛土都有欲、色、无色三界,但是不是每一个佛土都有这样的三界。以我们现在所处的娑婆宇宙而言,是具有这样的三界。

  我们生存的这个器世界(承载生命的星球),属于娑婆宇宙(娑婆大千世界)。

  这个大千世界中,在《俱舍论》里,如前面计算,共有10亿颗类似地球这样的星球。

  三千个(这只是一个大约的数目)这样的大千世界,构成一个更大的宇宙。

  在另一部佛教重要的经典《华严经》中,则认为10000亿个三千大千世界宇宙系统组成一个“华藏宇宙系统”。

  华藏宇宙系统也只是更大的宇宙系统——大雪海遍照佛(佛教认为有的佛本身就是一个宇宙系统)手心的一个微尘团。

  可是,还有无数个像大雪海遍照佛这样的宇宙系统,这样成立的大佛宇宙系统,就是由无数像华藏宇宙系统这样的宇宙天体系统组成,其大小以未成佛的人类的智慧,是永远搞不明白的。

  按佛教划分宇宙的说法,我们这个娑婆宇宙中包括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我们人类处在欲界中。欲界的下三道是饿鬼、地狱、畜牲道。善道是人和天,这里的“天”指的范围在四天王天和三十三天以上,共有六界,即欲界天分为六个层次。

  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样一套架构,在有经验的修行者那里,被认为这还不是“法界”的实相(法界的实相宇宙究竟如何?这部分内容我将在后面陈述)。这套架构是依据现存界——以我们地球为中心,以现有宇宙为根本所发生的状况而产生的。佛陀在世的时候,他并没有讲得这么详细,后来是在佛教历史上的一些大菩萨作《俱舍论》等等重要论典时,才把它比较完整地构架出来。


宇宙会出生和毁灭吗



   据佛经记载:每一个宇宙都会历经成、住、坏、空四个阶段。物质和生命会被火灾、水灾、风灾毁灭。

  在宇宙的成住坏空的过程中,有所谓的大三灾——火灾、水灾、风灾。当一个大劫(一大劫到底等于多少个地球年,就我所接触的材料及修行人而言,意见并不统一,其数值的差异很大。这里估且取一个数值:1,343,840,000年)结束的时候,会有火灾产生。宇宙内供给生命居住的行星以热和能的所有恒星,将先后进入它们的红巨星时期。恒星的星体会可怕地膨胀出许多倍,吞噬掉离他们近一些的所有行星,让更远一些的行星支离破碎,简直可以摧毁一切。

  恒星之火甚至可以焚烧到色界的初禅天,整个欲界当然荡然无存。这个时候,初禅以下的人类或天神类生命都会死掉而后再出生到二禅天以上或是娑婆宇宙以外的他方世界。

  七个大劫、七次火灾之后,宇宙中会有一次水灾。由于火灾膨胀的能的扰动,宇宙的膨胀使万有引力在整个宇宙内越来越弱,宇宙内基本粒子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最后整个宇宙就像一锅基本粒子的汤,物质稀薄到了极点。这种情况就好像我们将盐洒进水里面被溶化掉一样,所以佛教认为这是宇宙的水灾。

  宇宙的水灾会破坏到二禅天,把二禅天以下的物质统统溶化,让所有的生命全部完蛋。此时二禅天的天神也得赶快往上逃难。

  七七四十九次的火灾再加上七次的水灾,再加上七次的火灾,也就是第六十四个劫(86,005,760,000年)的时候,宇宙自身已经膨胀到了极限。这时就会有宇宙的风灾产生。宇宙开始收缩,横扫还剩下的所有物质和能,宇宙黑洞以它超乎想像的引力和破坏力卖力地工作着,将三禅天以下的一切扫荡一空,就是我们娑婆宇宙内超出了人们视界的巨大的、无比坚固的须弥天体(须弥山)也像大风吹毫毛似地刮进它的内部。

  这场宇宙风灾真是厉害,只刮一次就把三禅天以下的万有全都毁坏。

  所以,所有宇宙的毁灭性灾难,最多毁坏到三禅天。四禅天和无色界是无法毁灭的,但佛陀认为,四禅天和无色界的生命依然无法永恒,依然会死亡。

  宇宙黑洞在成功地完成它的毁灭工作之后,让整个宇宙只剩下它自身。宇宙于是坍缩成一个无限小的奇点,就是宇宙黑洞本身。


之后,致密的宇宙黑洞再次膨胀开来,来一次巨大的宇宙大爆炸,首先产生空间。宇宙一边继续着它的爆炸过程,一边将空间扩张开来。再然后空间中原来均衡的基本粒子东一团西一团地凝聚,凝聚形成极大的宇宙粒子云,由粒子云中再凝缩成更致密的物质团。

  粒子云和它凝缩的团逐渐地遍布整个宇宙。粒子云类似气体,团类似液体,后来经过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力,在粒子云内部的团进一步收缩凝聚,并不断吸附粒子云或粒子云以外的物质,团渐渐地变得类似于固体了。

  此后,固体的形态越来越厚、越来越实,就成为粒子云之中的大天体。在这个大天体之上,物质继续附着累积,于是形成了须弥天体。须弥天体在运转时,也甩出来不少微小的块,这些块的凝缩,又形成星系。星系在类似于宇宙粒子云的进化过程中,再形成星球。


生命是从哪里起源的



   这个时候,由于先前天界神们的自业(业,是佛教中特有的一个名词,大约相当于生命的作用力)和众生们的共业推动下,有生命的一切的始祖出现了。

  它的名称被佛陀称为“千”,是大梵天的天主。

  佛陀赞叹它是我们娑婆宇宙的生命始祖,但佛陀并不认为它创造出了生命。

  生命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其中的主流有两种:一种是创造说,另一种则是条件构成说(缘起说)。

  创造说都是主张有某一位原初的神,或有形或无形地存在于时间的始点。

  有一天,他忽然起心动念,于是创造了宇宙中的一切。世界的一切万象都从他那里而来,当瓦解时,也会自然回到他那里,他是掌握世界的主宰。

  这种神创造说,在我们漫长的非理性时代、在对于大自然种种灾害无知和恐惧的时代,人类因为对创造者的信仰而感到被关心,有了归宿,得到了很大的安慰。

  这种基于无法探知和求证的依赖性信仰,对于求过个平安日子的一般人来说或许已经够了,但是对于那些探索生命真相和真理的先驱者,这种一般性的信仰,是他们无法就此满足的。

  于是我们有了哥白尼、伽利略和布鲁诺,有了文艺复兴。

  这些人,基于脱离不必依赖的独立自主性,有着极高的对自由的向往——毕竟依赖他人总是不自在的。如果永远的依赖,将会永世不得自主。

  这些极力想摆脱依赖的人,使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不少了不起的科学家,他们都秉持着科学的精神,探讨生命的真相和真理为何。这些科学家都有反对任何不合情理神权的倾向。

  他们多半很怀疑:难道我们人类的生命主要是在那些若有若无的、不能证明给所有人、只属于宗教专利的、创造性的神们的手心里?

  基于这种求真、求独立自主的精神,科学家们步入种种惊涛骇浪的生命探险旅程。被中世纪黑暗吞噬了许多先驱者以后,经过他们的付出与努力,人类才从无知的地平说进步到地球说,从创造说进步到进化论。

  让我们从凡事畏惧于“神”加的自然灾害的无知恐惧中站立起来。

  这就是目前我们对生命主要的认识水平。

  在佛教那里,则是十足的条件构成说。生命的起源,需要生命起源的本因和助缘,二者缺一不可。而且,佛教认为一切万有都是基于本因和助缘的合和才会有其结果。

  既然如此,那么生命起源前还有本因,本因的源头又是什么?

  佛教在事实上认为:生命的本因就是那些没有被毁灭的色界天和无色界天的神们的生命里,助缘则是娑婆宇宙的正式形成。

  那么色界天和无色界天的神们的生命又是如何起源的?

  他们要么是来自上一次宇宙毁灭的生命轮回,要么是他方宇宙的生命。

  那么“上一次的生命”来自那里?

  佛教认为生命的起始点是无限久远以前。也就是说,以我们人类的观点来看,生命的起始点根本不存在。我们只能说到此次宇宙生成时“生命的起源”,如此而已。

  此次娑婆宇宙生成后,大梵天的天主“千”,它有一天觉得好无聊好寂寞,于是希望有其他生灵出生作伴。由于它自己的福德业力和众生(众位生灵)的共业之力推动下,结果真的如愿出现了种种生灵。

  在未碰到佛陀之前,“千”就产生了一种所谓“无明”的错觉,它认为这个世界是它独力创造的,产生了“我创造了世界生命”的想法,“我是众生的第一创造祖先”。

  生命在上一次宇宙毁灭前的善恶业力的交错推动下,从太空到水中,再由水中到陆地,生命于是满布了整个娑婆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