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撑着了” 也就没有“于丹热”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4:37:12
传统文化“撑着了”    也就没有“于丹热”了
继易中天之后,于丹和她的《〈论语〉心得》又开始在书市走俏。近日,于丹、纪连海等人在上海进行签售活动。有媒体报道称,该书首印达六十万册,发行至今已销售155万册,超过易中天的《品三国》(上)。从阎崇年开始,易中天、于丹、纪连海等人因央视“百家讲坛”而一炮走红,成为粉丝们疯狂追逐的文化偶像。

于丹
然而,从立意、讲法到细节,他们几乎都被批评。比如于丹对“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解释,就遭到了众多批评。批评者认为易中天、于丹等人对经典的解释是在误导读者。
诚然,易中天、于丹等人的演讲有不少不尽完善处,可这并不能成为批评他们的理由。学院精英们似乎能忍受批量生产的学术论文、著作中不时出现抄袭、剽窃,却无法忍受面向大众演讲中的那些差错,无论这些差错是否属于常识。
无论是演讲还是著述,都是知识的生产。不同的学者、知识分子所生产的知识的形态千差万别。据悉,“百家讲坛”的宗旨是让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观众能听懂,也正因如此,每个演讲者只能尽可能把所谓“微言大义”放在一边,而首先烹制出一碗“鸡汤”。对于大学甚至大学以上学历的读者来说,“鸡汤”显然过于简陋了,但是知识的生产者们除了大餐,就不能烹制平易近人的“鸡汤”吗?
知识的生产者,毋庸置疑,绝大部分都是社会的精英人士,尤其是学院派的精英们;而大众除了接受其启蒙、教育之外,缺乏自我选择的余地。当面对大众传播知识时,知识的生产者如果一定要端起制作大餐的功架,那结果可能是,既不被自己的精英同行所承认,也不为大众所接受。
知识的传播也有层次之分。应该说,无论是《品三国》还是《〈论语〉心得》,更多是在讲述故事,并通过故事展现生活的技巧、人际交往的智谋等等,这些心得、感悟,在深邃的思想家看来,当然显得没有抓住精髓,过于浅显。可是浅则浅矣,却清澈见底。当年的《论语》,其实是孔子与弟子们日常交流的对话,孔子既会气呼呼地骂宰我“朽木不可雕也”,也会指天誓日地说:“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可见,孔子并不是一个没有喜怒哀乐的思想者。而《三国演义》的最早形态,也不过是古代说书人的底稿,只是到了现在,才逐渐成为公认的四大名著,成为中国文化经典。如果把这些最基本的鲜活的形态从知识中抽去,那只能剩下孤零零的教条。
知识的积累会造成质的飞跃,从而使人类达到更深刻体悟自然、社会的智慧的境界。诚然,生活的技巧和智谋并不能导致智慧的生活,然而,正是这些似乎不带有任何“高级形态”的知识积累,才为我们更好地领悟中华文化的智慧奠定了基础。
易中天和于丹等人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很重要的就是媒体的强势介入。央视作为强势媒体,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一般媒体。很多人因此去阅读《三国演义》和《论语》,这样的效应是面向精英的学术论著所无法达到的。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出版社提供的各种版本的《论语》译注和于丹的《〈论语〉心得》同样热销。也许不是每位读者都能很认真地读完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也只有更少的人能读完《论语注疏》,但是无论采取哪种形态,我们的文化传统总是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存在着。
有一位出版界朋友最近到英国出差,公干之余四处参观英国的博物馆,以至最后竟然有“被艺术撑着了”的感觉。于丹、易中天的迅速走红表明,媒体及出版界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至少是适合大众的传播形式太少。如果哪天大家都觉得被传统文化“撑着了”,也许就没有于丹等人的大热了。(文/ 黄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