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万两黄金60年前密运台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8:14:13
波澜壮阔的现代史上,蒋介石“窃取”、“偷运”大量黄金到台湾,一直是个未解之谜,事情真相到底如何?蒋介石的“总账房”吴嵩庆之子、美加州大学教授吴兴镛,在父亲逝世多年后无意发现了其留下的绝密“军费密记”,经过十余年研究,吴写成了《黄金秘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一书,已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远在洛杉矶的吴兴镛先生。

释疑1运金当事人为何生前闭口不谈此事?

记者:令尊健在时,您是否就“黄金运台”之事与他有过交流?除了由俞鸿钧主持的首批行动外,其余诸批均是蒋介石下野后由令尊主导完成,受职于一代枭雄,办此非常之任,对令尊而言,意义或非寻常吧。

吴兴镛:是的,先父以一法国留学生于1933年起,受职于蒋介石,1947年底开始总管国军军费,1949年1月同中央银行签订草约,接秘密军费 (金银外汇)重任,以后继续在台湾总管军费至1962年。对蒋的知遇,先父自己说:“一生唯有以廉洁二字报之。”他生前对我或任何人均未谈过黄金的事,因为这是遵照蒋介石的嘱咐 (命令)。我是上世纪80 年代在台北路边书报摊,翻到一本李敖的《蒋介石研究》(属当时“禁书”)才知运金的事,也从未问过他。先父是军人,中将级,他只知奉命做本分的事。 1949年,国民党政府兵败如山倒,金银有限,军头(如杨森,马步芳,朱绍良,汤恩伯,顾祝同,白崇禧)、高吏(如陈诚,严家淦,刘堪)都向他要现金(非纸币),而他只听一人的命令,得罪的人可多了。在日记里,他只希望早日把管理金银的责任了结,在重庆撤退去成都(1949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自愿放弃乘坐蒋介石专机,而选择亲自押运金银车队,在解放军布下重兵的蓉渝道上,给败退中的国军官兵发饷(发17万银元给杨森部队,约重4吨半),已有殉职准备。

释疑2这些黄金对台湾起了什么作用?

记者:黄金运台,曾被视为蒋介石下野前“搬空国库”,下野后稳操财权之举,您对此如何看?亦曾有传言黄金运台后部分被墨吏中饱私囊,而黄金抵台后所起实际作用如何?若无此700万两黄金运台,台湾究会如何?

吴兴镛:首先700万两是计算存留台湾的350万两黄金,另加价值约350万两(黄金等值)的外汇及银子。拿破仑曾说过,打仗第一是需钱,第二是钱,第三还是要钱。蒋介石起于上海,总绾兵符20余年,一定知道国库藏金的重要性,掌财权是为他“理想”继续奋斗。但我追踪国库黄金,找不到贪没的证据,只找到台湾联合报拿了3000两去办报业,本书以证据说话,有证据就说,无证据乱说,就失格。若无此350万两黄金及等量的美金白银运台,台湾究会如何?要分两方面说:第一,台湾可能在1950-1955年已被统一 (如无朝鲜战争);第二,但对台湾老百姓而言,1979年台湾已是亚洲“新兴四小龙”之首(对比改革开放前的大陆),台湾百姓称幸之余 (避免了战祸),应该感谢这笔资金 (只是渡过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的难关,稳定了新台币,但不是经济起飞的主要因素),为了结历史恩怨(包含对因金元券巨贬而受害的大陆百姓的歉意),增进两岸和平及善意交流。希望台湾当局能把大陆运台今天还剩余黄金 (约100万两)存入银行,以所滋生的利息(年约7000万人民币),做“中华世纪黄金教育基金”。 

释疑3这本书是否能成为“信史”?

记者:您两年前有相关题材著作问世,此本新著与之相去何若?蒋介石日记对您调查此事作用如何?本书非常细致翔实,不过您认为本书是否就是铁板钉钉、足以传诸后世之定稿?

吴兴镛:这本书与两年前那本有极大不同,约增添了十万字以上 (2007年那本,仅有一半谈及黄金)。那本书之后,我赴厦门实地勘查了运藏金库。本书还增加了诸如厦门中央银行转拨先父、国军财务署署长吴嵩庆(密藏) 军费黄金78万两的原件,中央银行的收支原件,看到了宋子文、俞鸿钧、刘堪等密电或报告的原件(未印出),还有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央行档案等。特别是第三批黄金(1949年2月7日-9日)的发现,这是蒋介石密藏于财务署的黄金60万两。以及大量秘密军费日记的原件呈给读者及以后近代史研究者用。本书以证据说话,只要(也盼望)有新证据,钉子可重钉。但我是学科学的,客观上对本书所述有相当信心,过去两年(包括最近几天),所得原件史实,都是支持此书主要论点(如黄金总数、批次、支出等)。

释疑4公布这批绝密资料意义何在?

记者:您于书中自称于“夕阳黄金之年”写此“黄金秘档”,而十余年调查访问,甘苦可知,做此事初衷何在?调查中有无感受至深之事?有无未了之遗憾?有无至今尚未解密之隐情?

吴兴镛:这运金事件是影响深远的(如中美及海峡两岸关系等),只希望能还原史实,更重要的是借助贵报影响,希望能发掘更多亲历者及数据,使史实更清晰完整。作人子而言,愿见近史还先父爱国爱民的本来面目 (如果他真犯了错,也不会为亲者讳)。未了的事,包括翻译为英文。但更希望能把运金这段曲折而神秘的史实以连续剧的形式,为更广泛百姓所了解,如果能由此有些收入的话,全部将捐入中华世纪黄金教育基金中,就像本书稿费一样。

释疑5历史将会如何评判“黄金运台”?

记者:相比于当年大量文物运台,黄金运台的内情虽有报媒零星披露,但一直鲜为人知,您认为此书将会在大陆产生何等影响?另外,当时运台黄金约占大陆总金量之比例?两岸同胞手足情深,所谓楚弓楚得,但大陆读者或会心情复杂,毕竟当年被运走的或系“民脂民膏、身家性命”,您认为历史将会如何评判“黄金运台”?

吴兴镛:如上述,这笔相当于700万两黄金的资金仅是让台湾渡过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的难关,稳定了新台币,但不是台湾经济起飞的主要因素,也似非大陆改革开放前经济困境的因素。有专家曾说,解放后,仅广东一省就收兑出黄金700余万两,当然,有人对此数有异议,如果实事求是的话,有史料原件为证:《广东综合统计(195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调查统计委员会(1951年)。至少,运台湾的资金,造就了台湾的今日,那也是中国的土地与人民。正如您所说,“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中国人民有这胸襟。中国历代都是替前朝修史,但那是封建时代,现在是民主时代,会还原史实,老百姓心头自有一把尺,相信是公平的。

释疑6相关调查是否会止步于此?

记者:据悉,您表示要将全部稿酬捐出,所为何故?您认为如何能进一步助推两岸善意互动?

吴兴镛:当然进一步希望台湾当局能把大陆运台今天还剩余黄金(约100万两)存入银行,以所滋生的利息(年约7000万人民币),做“中华世纪黄金教育基金”,使两岸年轻一代通过互相学习教育,骨肉同胞消除隔阂,共同创造21世纪华人的光辉明天。本书的一点稿费只是愚公移山的第一铲土。

记者:如方便,请介绍一下您近期的写作计划。

吴兴镛:鄙人是加州大学的医学教授,现在为生计,还在全职上班,除了看病人,还作教学与研究,十年前访问过西安,在甲状腺学上与军医大作过交流。《黄金秘档》是利用下班及周末假期,每日工作时间总在十小时以上(医学加写作),现在开始作此书中翻英的工作,也望能写一以此为题材的剧本(无经验),有生之年希能见到黄金秘档的连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