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领导干部心理健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6:05:41
重视领导干部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08-10-28  作者 :   信息来源 :

       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承担着十分繁重的任务,心理压力也随之加重,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意义重大。为了准确掌握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关心爱护干部,提高工作效率,北京市朝阳区在全区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情况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根据朝阳区各级领导干部的实际情况,本着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这次调查同时采用了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法和小样本深度访谈法。
     
       鉴于目前对领导干部群体心理问题研究相对较少,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测量工具缺乏,我们首先选择了几种心理测量学指标较好的、常用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形成了适用于党政干部群体的测量工具,以衡量干部心理健康程度。包括焦虑、抑郁、敌意、躯体化、人际敏感、特质焦虑、幸福感、自我接受度、适意度9个指标。我们设计了181个选题的封闭式调查问卷,发放问卷795份,占全区处级领导干部总数的80%。问卷100%回收,其中有效问卷789份,有效率为99.2%。
     
       为进一步了解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及产生压力的原因,调研小组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组织了20名处级领导干部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依据朝阳区处级干部实际情况,事前制定了有针对性、有代表性的访谈提纲。对访谈环境和访谈员也进行了精心选择:一方面,将环境优雅、安静舒适的场所作为访谈室,以便使访谈对象能够保持比较放松的状态;另一方面,选择了5位经过系统训练、有经验的心理学博士作为访谈员。为使访谈对象减少顾虑,组织部干部回避访谈过程。
     
       调查结果显示,三个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认知指标:敌意、人际敏感、特质焦虑的分值,朝阳区处级干部分别为1.40、1.63和39.10,与全国平均值1.46、1.62和38.97相比,未见显著差异,处于正常水平;而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认知指标:幸福感、自我接受度、适意度的分值,朝阳区处级干部分别为12.69、15.27和27.95,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值。这说明目前全区处级干部队伍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是好的。
     
       二、处级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方面值得注意的问题
     
       调研结果同时反映出,朝阳区处级领导干部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以下几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焦虑感突出。焦虑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当社会与环境因素提出的挑战越高时,人们的焦虑感也就越强。朝阳区干部的“焦虑”值为1.74,比全国高出25%,反映出他们有较强的焦虑感。有的基层领导干部面临如大面积拆迁、群众集体上访、班子做工作效果不理想等严峻情况时,吃不下、睡不着,精神紧张,急躁易怒。甚至有个别领导干部因不满班子成员和干部的工作状态,出现下令停止机关全体干部的午饭供应,没收机关所有公务用车的钥匙等做法。
     
       抑郁感明显。抑郁经常出现在个人的期望与现实情况发生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有的干部面临难点工作,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当任务完不成、领导不满意时,心里会产生较强的挫折感、失落感;还有的干部自认为能力很强,应该被提拔重用,却还在原地踏步,感到很失意,逐渐丧失工作兴趣。调查显示,朝阳区干部“抑郁”值为1.68,比全国高出12%,特别是在学历相对较低的干部中表现尤其突出。
     
       躯体化趋向较强。躯体化是指由于心理痛苦而引发的身体不适,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头痛、胸闷、心悸和心血管、胃肠道不适等等。有研究表明,经常感受紧张、烦躁、压抑等不良情绪而又无法发泄或释放渠道较少时,会转而表现为躯体的不良反应。调查中,朝阳区干部“躯体化”平均值为1.54,比全国高出12%,特别是因工作忙碌而很少运动的干部(占全区处级干部总数的53.9%)躯体化分值为1.55,比有良好运动习惯(每周运动一次以上)的干部高出27%。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处级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就总体情况分析,有以下具体原因:
     
       1.工作高要求带来高压力。作为首都功能拓展区,朝阳区目前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区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矛盾凸显,“高发展、高风险”的形势使工作任务增加、工作标准提高、工作难度加大,全区干部工作压力相应加大。问卷调查表明,全区42.9%的处级干部平均每天工作达到11个小时,80%以上的干部认为自己当前的工作量是超负荷的,这些干部的焦虑感、抑郁感、身体不适感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2.干部流动加快,履职难度加大。近几年,由于事业快速发展对干部的需求量大、要求高,特别是由于换届后处级岗位空缺和区划调整、机构改革等原因,朝阳区对部分二级班子进行了充实、调整,客观上造成了干部流动较快,相当数量干部担任现职时间比较短。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干部对工作不熟悉,还处在学习、摸索、适应的阶段,加之承担的任务又重,感到工作压力较大。
     
       3.干部管理方式有待完善。目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未完全形成以职责管理为中心的干部管理方式,干部的工作任务不够明确,突发性工作较多,原定计划经常被打乱,无形中增加了干部的心理负担。访谈显示,超过30%的干部认为突发临时性工作多和工作任务不明确是产生压力的来源之一。
     
       4.部分干部对心理健康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部分干部过分强调克制、忍耐,认为心理问题完全是性格上的软弱、能力上的欠缺造成的。访谈中发现,有不少干部对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心理健康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有个别干部讳疾忌医,羞于谈心理问题或故意掩饰自己的心理压力。即使有些干部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也不善于自我调节、自动减压。有了压力以后,上级面前不敢说,同事面前不能说,亲朋面前不愿说。由于缺乏自我心理调适手段,心理压力不能得到及时释放,日积月累,导致心理严重失调或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5.部分干部工作能力不强、履职困难。访谈中不少干部反映,自己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一些常用的调适方法也了解,但有时工作推不开,简单的心理调适不能解决问题,依然感到压力较大。这种情况在年轻干部、新任正职干部中表现更为突出。主要原因是工作能力欠缺,胜任岗位难度较大。对此,单单做心理调适只是“治标”,提高工作能力才是“治本”。
     
       四、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干部压力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行为健康的基础,党政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对各项工作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工作质量要求提高(个人感受为工作压力),工作绩效也会提高;但超过个人承受范围以后,压力增加工作绩效反而下降,表现为倒“U型”曲线。因此,适当减轻干部的工作压力,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促进事业发展。
     
       1.重视干部心理健康,切实体现关心爱护。各级领导干部要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并带头学习,掌握必备的心理卫生知识。首先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并惠及他人,切实体现对干部的关爱。应适时提拔年龄较大、默默无闻的干部担任非领导职务,使踏实工作的干部看到奔头、看到希望。领导要同下属积极沟通,缩短与干部的心理距离;多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帮助干部理清思路、完善方法、实现目标,使其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要特别关心交流干部,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确保干部在新的岗位上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
     
       2.完善干部管理方式,从工作上为干部减压。推进职位说明书的编制工作,清楚地定义干部在工作岗位上的角色、职责、任务,减轻因角色模糊、角色冲突等给干部带来的心理压力。在选拔任用干部时,既要考察和衡量干部德能勤绩廉的情况,又要注意了解和掌握干部的心理素质,选拔与岗位职责要求相符合的干部,避免出现上岗后无法胜任工作而产生巨大心理压力的现象。探索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机制,以科学的考核评价为干部创造保持良好心态的环境和条件。
     
       3.关注干部健康需求,从身体上为干部减压。坚持休假、体检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干部每年有一段集中的休息调整时间,使干部工作张弛有度;坚持每年组织干部体检,帮助干部预防和治疗疾病。完善医疗服务机制,做到有病及时医。定期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为干部心理健康奠定基础。及时掌握干部的家庭生活困难,尽可能帮助解决,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4.强化干部教育引导,增强干部心理健康免疫力。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年轻干部和新任职领导干部的履职能力培训,缩短干部对新岗位的适应期。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广大干部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掌握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可设立干部心理健康咨询热线,聘请资深专业人士为心理咨询或治疗专家,向承受压力的干部提供心理咨询或治疗,帮助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来源:党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