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男人VS涩女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4:23:55
 

 

她们都有鲜明的自我主张和生活态度,但经常是浮动不定的;她们外表上个性独特,或经常被旁人贴上类型化标签,内心却不那么确定自己;不管是突破束缚还是遵循传统而活,其实,她们并不真正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他们有着些许的洒脱不羁,但绝不是浪子;他们有点孩子气的天真烂漫,但不是幼稚;他们不怎么练达,甚至有点反叛,但绝不出演离家出走的闹剧;他们有点骄傲,也有些真本事,但并不是个工作狂;他们向往水到渠成的爱情,但十分挑剔。

她们的气息,混杂在这个繁华时代里,格外有一种涩风味;他们行走在灰色街道上,表面是苦涩,内心是酸涩。涩男人与涩女郎,共同搭建这城市最后的童话故事。借本期话题,让我们走进都市涩男人与涩女郎的内心世界。也许你会发现,他们和她们对“涩”的理解有相同之处,也有那么一点不一样。

涩是天“亮”好个秋

朱德庸的女郎之涩乃是情色之色,是欢情之后女郎脸庞飘落的薄粉,而涩男人的涩,却是苦涩之涩,是男人们只能悄悄风干过的泪……

我在初中时深深迷恋着一身行头,是当时愤青们流行的黑色老板裤,黑帮白底的平底鞋、白袜子,一人多长的白围巾。那时以为哥哥们借鉴的是“毛主席去安源”的行头,后来才知人家的偶像是小马哥许文强。当时刻骨铭心的是,凡打过我脸抢过我钱的都是这打扮,是当时最酷最NB人物的象征。

现在我知道了那叫流行,能与之相比的是五四运动的分头、切格瓦拉的帽子、全民健身的呼啦圈,还有姑娘媳妇内裤外穿的脚蹬裤,不惜露出罗圈小腿,也不怕一蹲亮出半亩“城乡结合部”,再后来就是染黄头发,个个像小蛾子一样前仆后继不染不休,搞得在茫茫人海看见黑头发像发现了大熊猫。

时尚并不总在T型台和星光大道,上面那些类似群众运动的玩意儿也都是雄伟壮丽的时尚,扑在时尚怀里就像宗教里的善男信女,都演绎着些许癫狂。造出时尚的都是大师,如朱德庸大师,平地造出四个涩女郎,把女人按脑袋含水量和胸部含酸奶量分了下类,马上让世上女子托起了香腮,梦想自己是最性感妖娆媚眼如刀的那一个。一旦善男信女批量培训成功,流行时尚就星火燎原喷薄而至了。

涩女郎的涩是个什么东西呢?按庸俗如潘采夫者理解类似某男性诗人推崇的下半身概念,涩者,青涩或者情色,是只见巫山不云雨的撩拨,是有了快感偏不喊的搔痒,是金风玉露不相逢的逗引,是不到半夜就分手的惆怅,是半推半就的诱,是欲做还休的勾。总而言之,概而括之,这个奇妙无比的小贱人小妖精一样的字眼啊,就是这个蛋白质时代最催人勃起的流行时尚标签。

但是朱德庸不承认,他说涩女郎只是四个漫画卡通,而女人非把卡通贴在自己身上,像穿上了永不停止的红舞鞋,随着卡通翩翩地跳舞,节奏永远是朱德庸拍。于是这个现实中饱受女人压迫的男人,可怜的女人偷窥癖患者,通过创造四个女郎掌握了流行,也掌握了所有穿着红舞鞋的女性,他成了涩女郎世界的国王,他有四个引领时尚之舞的妃子。

宝岛男人朱德庸有着女人绵软的长发,山东汉子韩浩月有着刀刻一样细的眼睛。据潘采夫看来,朱德庸的女郎之涩乃是情色之色,是欢情之后女郎脸庞飘落的薄粉,而涩男人的涩,却是苦涩之涩,是男人们只能悄悄风干过的泪,是奔波途中脖颈凝结成的盐,是生涩的眼睛,是艰涩的生活,是所有男人共同不可言说的内心的苦涩感觉。

两个涩,一个是女人,一个是男人;一个是流行,一个是非流行;一个是柳三变的小曲,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个是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是辛弃疾的如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亮”好个秋。(潘采夫)

这是个属于涩男人的时代

仿佛一夜之间,“涩男人”的概念横空出世了。关于涩男人,其实很难有一个明晰的概念,但是人们往往会顺势把它理解成“色男人”,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理解,就像我们看到汤加丽三个汉字就会想到人体写真一样,然而我觉得这种想法非常要不得,你为什么不会把它理解成羞涩的男人呢?不过,在男女这点破事上,你得承认,男人有时候确实是挺没出息的。但这并不就意味着他就是一个色男人。

在我的理解上,涩男人是不那么正面阳光、不那么大义灭亲、不那么高大威猛的一个男人族群而已。你不觉得吗?这个年代,正是一个摈弃高、大、全的时代?贝克汉姆在他的“婚外情”被媒体曝光之后,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贝克汉姆的商业价值将大大受损,因为他能成为万人偶像,不仅是因为他的英俊外表和精湛球技,还因为他是一位专注于家庭的模范丈夫和模范父亲,从不拈花惹草。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他的商业行情却在上涨。据英国《世界新闻报》报道,贝克汉姆已赢得一份价值4000万英镑的高额广告合同,成为生产剃须刀的吉列公司的形象代言人。

为什么?贝克汉姆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位完美的偶像,一位有责任感的好丈夫和好父亲,但现在人们发现他也是个普通人,也会犯错误,这种“平民化”反而增加了他的商业价值。小贝的“完美男人”形象保持了许多年,终于有一天土崩瓦解,潜意识里,公众难免不松口气,为他,也为自己;事实再次证明了,没有完美的人,自己也不必苛求完美。

好了,我花了这么多的口水,无非是想告诉你,这个时代,是涩男人的时代,他们可能有些不够无私,有些小我,他们可能色意朦胧,但不会乱施咸猪手,他们善良、可能偶尔懦弱,但更多地,他们张扬个性,不以普遍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总之,他们不完美,但是普遍都活得比较真实。

基于以上的判断,我怀疑自己是一个涩男人!至于涩女郎,曝光率那么高,我决定像明星对待自己的绯闻一样,坚决闭嘴!(四少)

涩男人:男人圈中新品种

涩男人也忽如一夜春风来,大街小巷里都是他们有些琐碎有些唠叨的言语,都洋溢着他们春风得意的笑容,像极了夏天里的向日葵,沐浴着灿烂的阳光茁壮地成长。

有点才气,但不是才华横溢,有点个性,但还不至于张狂得手舞足蹈,向往着不受束缚的生活,但却无法摆脱效益不错的单位的牵制,这个人是不是有些涩涩的?告诉你,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涩男人。

涩男人一词的出现,恐怕又给男人圈里增添了一个新种类。搞不清是谁创造了涩男人这个词,也搞不清涩男人是否脱胎于朱德庸的独门秘器——涩女人,不过即便是毫无关系,涩男人也忽如一夜春风来,大街小巷里都是他们有些琐碎有些唠叨的言语,都洋溢着他们春风得意的笑容,像极了夏天里的向日葵,沐浴着灿烂的阳光茁壮地成长。

在解释了这么半天之后,估计还会有一些人不明白,你说的都是啥呀?那我就举个涩男人的例子吧,看过《四个婚礼一个葬礼》吗,那里的休·格兰特恐怕就是一个标准的涩。涩与小有着严格的区分,你如何拿休·格兰特与《花样年华》中的梁朝伟相比呢?与小男人相比,涩男人恐怕多了一分糙,多了一些刚性,多了一些坚毅的成份,而小男人注定是精致的,像极了橱窗里摆设到位的蛋糕。做男人做到这个份上,恐怕就不是人心向往之的了。

但涩男人的涩若与大男人的大相比,又似乎有着不同。大男人顶天立地,凡事敢做敢为,但涩男人似乎很少如此,在他们的思想里或许不乏这样的冲动,但即便是在他们的思想里早已经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但他们注定在行动上保持着绝对的冷静,他们永远要正确地估计好行动前每一方的形势,然后才会适时地像个大男人一般地出手。

再补充一点吧,涩男人应该都有着相当的文化素质,有着不错的工作,有着绝对的理性。所以,自称是涩男人的一族,生活上是相对富裕的,精神上是相对优越的,行动上是绝对冷静的。如果按照这个定义,我觉得我也可以自豪地说一声,我也是涩男人。(特快专递)

涩男涩女涩生活

上帝在造人时抽下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做了女人,于是女人一直以男人为天。男人是撑起天空的擎天之柱,男人是容纳百川的大海,男人是坚强的代名词。然而事实上,当社会发展把女人推到半边天的位置上,欲与男人平分天下之时,一方面减轻了男人的负担,另一方面却给男人带来更多的压力。于是男人不再坚如磐石,于是男人身上耀眼的光芒开始淡漠,于是男人身上的弱点也就慢慢突现出来。大男人一词被越来越多“涩男人”所替代。涩,字典上的解释为不光滑,不滑溜;某种让舌头感到麻木干燥的味道;形容书难懂,呆滞之意。涩男人,大约就是隐含一种并不完美的男人之说。本来嘛,人无完人,男人亦是如此,有其坚强的一面,必然有其脆弱的命门,只是长久以来,这种脆弱被男人的那种“顶天立地”的光环所笼罩,我们看不到罢了。

自称为涩男人的男人,大概也是想借着这个褒贬均分的“涩”字来婉转地表述出男人的一点软弱之处,权当是大男人正视自己时的一种自嘲吧。

什么东西太完美了就成了一种假象。男人也是如此,一个完美的让人看不出其虚实,也难揣测他葫芦里装的什么药,能引得人远观,却未必得到很多人的爱。而一个有缺陷的男人,这种缺陷就犹如一扇窗户,让窗外的人把窗内的风景看看得真切,而男性的光彩也恰恰可以从这里涌现出来,激扬开去,进而倾倒一片女人。

懂得正视人性的强弱,是一种美好和品德。自嘲的涩男人如此,男人的肋骨们——那些形形色色的涩女郎们亦是如此。因为生命本来就不是完美的,平若坦途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种种的不光滑、不滑溜和各种麻木干燥的味道才得以完整,简而言之,生命本涩,为何不让那涩男涩女痛痛快快地品味他们的涩生活呢?(凤儿)

不涩的男人我不爱

找一个涩男人吧,慢慢地看他,慢慢见出他的好。如果道行够深,你还可以做他爱情的终结者。你们不必是公主王子,单是灰姑娘和流浪诗人就可以成就一个爱情童话。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北大的一个章姓老师,肤色偏白,儒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嘴角是傲气的,眼神里除了柔柔的笑,还有淡淡的倦怠。举手投足间,很有股子五四青年的倜傥风流。

早在课前就听说,此人感情生活丰富。曾经和一个女弟子搞师生恋,尔后离婚另娶该女生。世纪末他又遭遇爱情,离婚再结。反复三次。在大学生眼里这是什么?魅力呀这是。我记得第一课,不是因为他的旁征博引,而是,他这么一个傲气的男人还会闲谈。

回到宿舍后,章成了我们的谈话佐料。深夜某女生睡不着,我问,你想什么呢?她深深地叹气说,我在想章××家的电话。那是1993年,章开创了我们集体暗恋的新纪元。多年后我仍记得他,如果说涩男人,没人比他合适。他穿短款的淡灰色风衣,戴精致的眼镜,爱情和他的课题一样生机勃勃。这么个人,他一边体味生活里的苦,一边还能潇洒地活。难怪,那么多女人对他爱不释手。

可是,到底爱他什么?他的牢骚有趣吗?多年后当我成了家,当我听到涩男人一说,我突然想起章。我想,除了他的风流才华,还有他的牢骚吧。牢骚不是有趣,牢骚本身就是空气里的尘埃,是生活里的涩。是涩让男人更有人味,我们都爱有人味的男人不是吗?

或许可以这样说,对于女人,男人的涩就是机会,就是缺口。如果你对他有想法,这个涩就是你登堂入室的小小篱笆门。

以前看男人,觉得他要杰出要完美。后来恋爱了,和自己想像中的完美男人。那个恋呀,乍喜乍惊,兼带大失所望,有时还大闹,歇斯底里的那种。奈何人家却始终客气冷淡,我唱来唱去仍是独角戏。终至伤透心,从甜蜜蜜做春秋大梦的小女人,变身苦大愁深的小媳妇,对朋友酸涩一笑道,“我是上了完美的大当了。”

完美的男人太有距离感,远了当然美,殊不知那一囫囵个儿的美,很难突破。也只有涩男人,他们优雅着浪漫着,还不忘发出一个信号:我就在你身边,是个普通人。这样好了,我们可以带着一颗从容的心近看。近看了,才能有故事。至于涩男人,到底是不是可以陪你自己的男人,不要问我。我只是知道,当年北大的章,很有女生缘。

再有纯情少女问,“他很优秀,我怎样才可以融化他?我爱的人他始终不理我。”我想,就找一个涩男人吧,慢慢地看他,慢慢见出他的好。他给你机会,你也给他机会。如果道行够深,你还可以做他爱情的终结者。你们不必是公主王子,单是灰姑娘和流浪诗人就可以成就一个爱情童话。(时钦)

涩女郎爱涩男人

把《粉红女郎》抱回家,他陪着我一起看一起乐,最终像教授样下了评语:只有男人婆才可以娶回家,因为她对感情最传统最专一。

看《粉红女郎》时心情尚好,可真正生活中也有个自以为“涩涩”的家伙跟自己亲密接触时,感觉真的——很受不了。可接下来的事更奇怪,连呼“救命”,抱头鼠窜的那个可不是我。

话说前些日结识了一个帅哥,板寸,看上去忒有型,晃得几位美女眼花花的,就赌谁先泡算谁的,幸运的居然是我。有些生硬地学着“万人迷”风情的眼神,还没抛过去先看到忧郁无比深情款款的眼神递过来,吓得偶险些没从椅子上栽下去。

就这样,认识了这个叫鸿的家伙。刚认识,他就寄来一封信,写信耶,满大街找不出几个吧。更让我笑到肚子痛的是,人家在信里写了首名为《孤独的风》的情诗,也不知写给谁的,反正我怎么看怎么高深,立刻对他起了无比崇敬之心。能写诗,最起码证明他有文才吧。

于是,约会;于是,相知;于是,居然相爱了。真的走进他的世界,才发现这个男人屋子好干净好整齐,家具简单得不能再节省一样,点点头在心里吐舌头,乖乖,没想到咱还逮了个能干持家的好男人。可,事情就在踏出这一步时急转直下。再见面时,发现他满脸胡碴,头发长如匪类,忙奔上前极尽温柔之态,以为他遭遇了什么重大打击。旁敲侧击中,才略略明白,人家满脸深沉是原版没变,胡子与头发只是懒得去理,说是这样比较帅,他更过分地将两只硕大的皮鞋伸到偶面前来,得意之色溢于表面,那两只黑色的东西还能称之为鞋吗?积的泥土足有二分厚,没有丝毫擦拭的痕迹。他说,这才是男人,最看不上的就是那些小白脸油头粉面的劲儿。

呜呜呜!心里干嚎着,把他带到朋友的生日PARTY,在一群光鲜抻头的男女中,他的匪气显得甚至为扎眼。我尴尬地陪着笑,硬撑着将这场仗打下去,他却跟没事人一样,还跟几个商界名士谈笑风生,还学着人家把酒杯举高跟偶打招呼。

把《粉红女郎》抱回家,他陪着我一起看一起乐,最终像教授样下了评语:只有男人婆才可以娶回家,因为她对感情最传统最专一;剧中人物只有龚喜最可爱,因为他有一套带帽子卡通到令人尖叫的睡衣。我狂晕,直直地倒在沙发上。

某个晴朗下午,约他去空旷的江边捡三峡石,他居然穿西装打领带,依然是不成型的板寸,两腮的胡碴黑黑的,跟没洗干净一样,脚上的鞋也没有沐浴更衣。看着我心火直冒,可把它捺了再压下去,做出小鸟依人样好言相劝,希望他为爱情改变形象。

他疑惑地看着我,头摇得像拨郎鼓样儿,“NONONO,单位里小姑娘都说我像高仓健呢,你莫不是要毁掉我光辉的形象?”女人脸“刷”地一下板下来,就像川剧变脸,口气也硬了十分,“你改不改?只给你一次机会。”“嗯?……不改!打死也不改。”

好,这可是你自己找打,可怪不得我了。趁着他不注意,使劲将高跟鞋在他那双脏鞋上跺了一下,“改不改?”没有回答,气得偶鬼火直冒,这家伙,真的是不见男人婆不掉泪?飞起一脚,正踢中他膝盖后的那个窝窝。他脸上变色,拖着伤腿就向后退,“改就改好了,听你的还不行吗?”

哼哼!果然男人婆的招数还是比较有效,这时该扮个万人迷样儿去安抚他那可怜的伤腿了,大家伙坐在那儿傻傻的模样真的是可怜极了。可是,如果他不犯“涩”到头脑变晕的话,偶会这么虐待他吗?所以说嘛,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恨到牙根痒痒不动脚才怪。(重庆阅微)

(中国网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