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奖得主著书揭露中情局诸多蠢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4:09:52
普利策奖得主著书揭露中情局诸多蠢事 

    美国普利策奖得主蒂姆·魏纳在新书《灰烬遗产》中列举了中央情报局大量不为人知的蠢事。通过查阅解密档案和采访中情局前雇员或现雇员,魏纳在书中得出的结论是:“西方文明史上最强大的国家没能创造出一流的间谍机构。”

    调查后写新书

    魏纳为美国《纽约时报》撰写关于情报界的文章已20多年,曾获过普利策奖。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29日报道,为撰写《灰烬遗产》一书,魏纳查阅了约5万份中情局解密档案并对中情局现工作人员或前工作人员进行了300多次访问。

    魏纳所查阅档案的日期可以追溯至中情局成立之初,采访对象中包括10名中情局前局长。

    根据《灰烬遗产》中的描述,中情局没能成功预测任何一次重大国际事件,其中包括朝鲜战争、柏林墙倒塌以及“9·11”恐怖袭击。这一情报机构更多把时间花在推翻他国政府的秘密行动上,而不是把时间花在搜集敌国情报上。

    魏纳说,中情局一些秘密行动对美国来说可能是犯了战略错误,比如1953年帮助推翻伊朗政府,最终导致伊朗1979年爆发伊斯兰革命。1963年支持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在伊拉克发动政变,却为萨达姆掌权打开了大门。

    书中说,中情局特工甚至闹出过把窃听对象哄爱犬时说的话当成情报的笑话。

    根据书中的描述,中情局高层人物也糊里糊涂。作者在书中写道,伊拉克1990年入侵科威特时,现任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当时是中情局局长。他当时正在参加家庭野餐,盖茨夫人的一个朋友问他:“你在这儿做什么?”盖茨反问:“你们讨论什么呢。”那位女士回答说:“入侵。”盖茨追问道:“什么入侵?”

    揭露诸多蠢事

    魏纳详细描述了中情局如何依靠低级别人士提供的情报,以及派出的间谍多么不称职。

    书中说,中情局1953年第一次派间谍去莫斯科,但那个人根本不是当间谍的料,很快就被他的俄罗斯女佣征服。那个女佣其实是克格勃上校。中情局的间谍倒在石榴裙下后被拍了照,并遭到苏联情报机构的胁迫。

    冷战初期,中情局在东欧空降的间谍几乎不是被擒就是被打死。中情局向由波兰情报机构虚构的一个间谍网支付了100多万美元。魏纳说,中情局犯下的这种错误实际上是在资助对手。

    根据《灰烬遗产》,朝鲜战争期间,中情局在首尔的200名官员中没有一人能讲韩语。中情局驻当地站长1952年得出的结论认为,几乎所有为中情局工作的韩国间谍要么造假情报,要么秘密为对手工作。

    同冷战对手苏联的斗争中,中情局表现得稍微好了一点,但也乏善可陈。书中援引1956年的一份中情局内部报告说,在苏联招募的20名间谍中,只有两个人同苏联政府或军方有联系。中情局最依赖的消息人士只是个兽医。

    柏林墙1961年开建时,中情局在民主德国最信任的间谍中,一个是卖报纸的人,另一个是屋顶修理工。那个修理工偶尔能进入苏联人的军事基地。

    《星期日电讯报》援引书中的资料说,同样是在1961年,中情局认为苏联有500枚洲际导弹能用于攻击美国,但实际数量其实只有4枚。

    从1986年开始的8年间,中情局向总统提交的关于苏联和其后的俄罗斯的军力报告,消息来源大多受莫斯科控制。

    目的是要示警

    中情局因没能掌握“9·11”袭击情报及错误分析了关于伊拉克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情报而饱受诟病。

    魏纳在书中对中情局现状提出了批评,说布什总统将这个他父亲老布什曾领导的机构变成了一个“准军事警察部队充斥其中且总部瘫痪的官僚机构”。

    魏纳在谈到写这本书的目的时说,自己不是要诋毁中情局,写书目的是要“示警”,因为“西方文明史上最强大的国家没能创造出一流的间谍机构,”这对美国构成危险。“除非美国找到能正视世界上正在发生事务的眼睛,否则美国可能不再会是超级大国。”

    一些前间谍对这本新书感到愤怒。中情局原苏联情报部负责人皮特·巴格利说:“魏纳总的结论肤浅且不公平,我记不得任何一个中情局对苏联领导人的错误判断曾使美国政策受到严重削弱或偏离方向的例子。我也不认为那曾导致政府降低军事警戒。”

    对于这本新书,中情局未公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