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联故事(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3:12:04
 谜联故事(上)         1. 猜谜

清代的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谜语,他的一位心爱的大臣纪晓岚也是一位善于制谜和猜谜的能手。君臣二人经常对诗猜谜为戏。一年元宵节,乾隆主持宫中举行的灯谜晚会。纪晓岚写了一副对联,挂在会场的当门上: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这是一副对仗十分工整的谜联,要求打二字。这一下不但把满朝文武及宫廷嫔妃都难住了,就连一向自认为善于猜谜的乾隆皇帝站在对联前面想了好久也猜不出来。最后只得请纪晓岚自己出来解释。纪晓岚解释说:在五色之中黑、白、红、黄都不是,是什么?乾隆立刻说:“当然是青色了。”纪晓岚又问 :“狐狸猫狗这几个字相同的地方在哪里?自然是'犬’旁了 。”说到这里,乾隆便说:“不用你再说,这下一联的字我也猜着了。”原来这副对联隐的是“猜谜”二字,大家听了,无不赞叹称妙!

2. 庄姬鱼龙谏楚王

楚怀王不听屈原的忠谏 ,反而听信子兰、靳尚等人的谗言,把国家弄得日益衰危,最后客死在秦国。太子横继承了王位,即楚顷襄王。他继续宠信子兰、靳尚这些奸佞,把屈原流放到江南,使屈原忧愤投汨罗江而死,忠谏之士都感到没有办法劝说国王来挽回楚国的危局。有个经常侍奉在顷襄王身旁的庄姬,为人忠贞而机智,她对楚国的这种局面也十分担忧。在一次宴会上,她巧妙地对顷襄王说:

大鱼失水,有龙无尾,墙欲内崩,而王不视。

顷襄王听了不明白,要她解释这几句话的意思。庄姬说:“君王在远离国都五百里的地方,只知眼前享乐,而不思祸患将起,好比大鱼失水。君王已经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太子,好比有龙无尾。国家没有坚强的辅弼,必然要衰亡。国家将要出现祸乱,就像墙欲内崩一样,可是君王却毫不注意,一味地沉迷于欢乐而不知悔改,这样下去,国家很快就要灭亡的呀!”顷襄王听了,感到她讲得很有道理,不但没有对她发脾气,还表扬了她,表示接受她的意见,奋发图强。

3.以柔克刚

孔子带着子路去拜访老子,老子正在打坐。孔子施了一礼说 :“孔丘久闻先生道德修养深厚,学识渊博,特来向先生求教。”老子也闻知孔丘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可是他眼也不抬,话也不说,只点了点头,伸了伸手,示意让孔子坐下。

孔子仍然站着问:“先生将何以教我?”老子没有说话,只是把嘴张开,让孔子看。孔子看见老子的牙齿已经脱落了大半,仅有的几颗也残缺不全了。老子又把舌头伸出来,并且活动了几下,让孔子看。孔子看见老子的舌头红润饱满,又很灵活。老子把口闭上,仍然没有讲话。孔子说:“先生的指教实在高明,孔丘获益良深。”便告退出来。在回来的路上,子路问:“我们远道而来,向他求教,他怎么一句话都没有说咱们就走了呢?”

孔子说:“他告诉我的已经够多的了。”

子路问:“这是怎么说的呢?”

孔子说:“你看见他的牙齿了吗?”

子路说:“看见了,他的牙齿都快要掉光了,剩下的也都豁豁丫丫,嚼不成东西了。”

孔子又问:“你看到他的舌头了吗?”

子路说 :“看到了,他的舌头倒是蛮好,饱满而红润,蛮灵活的。”

孔子说:“这就对了。牙齿虽硬,但是它却不能耐久,几经磨损碰撞之后他们就脱落或残缺了。而舌头虽软,却可以持久,可以一直保持饱满灵活的状态。所以说'柔能克刚’,老子主张柔术,就是这个道理。”

子路说:“想不到他只张了张嘴,您就悟出了这么多道理,先生真不愧是大圣人!”

4.后生可畏

孔子乘着马车周游列国,在路上,看到一个孩子用土圈成一座城,自己坐在里面不动。孔子坐车行到跟前就问:“你看见马车来了,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眨了眨眼睛说 :“从古到今 ,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

孔子一听这孩子讲得很有道理,便问:“你叫什么名字?”

那孩子答:“我叫项橐。”

孔子说 :“既然你很能讲道理,那么我问你:什么山上没有石?什么水里没有鱼?什么门没有闩?什么车没有轮?什么牛不生犊?什么马不产驹?什么刀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什么天太长?什么天太短?什么有雄没有雌?什么树没有枝?什么城里没有官?什么人没有别名?”

项橐想了想答道 :“土山上没有石;井水里没有鱼;没有门扇的门没有闩;用人抬的轿子没有轮;泥牛不生犊;木马不产驹;砍刀没有环;萤火虫的火没有烟;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夏天白日长;冬天白日短;孤雄没有雌;枯死的树没有枝;空城里没有官;小孩子无别名。”接着他又说:“现在该我来问你了:鹅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雁鹤为什么善鸣叫?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

孔子答道 :“鹅鸭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雁鹤善于鸣叫,是因为脖子长;松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坚实。”

“不对 !”项橐说 :“龟鳖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们的脚是方的吗?青蛙善鸣叫 ,是因为脖子长吗?竹子冬夏常青,是因为茎心坚实吗?”

孔子觉得这孩子智慧过人 ,知识丰富 ,连自己也辩不过他,便拱手连声赞道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虽然只是七岁的小孩,也可以作为老师了。”

5.颠倒衣裳

战国时候,魏国国君魏文侯病重 ,太子击还在外郡驻守。大臣们担心魏文侯死后会发生内乱,京城人心浮动。文侯自己更是着急,想尽快让太子回来,但又怕走漏了风声,对太子不利,他便想了个办法,让可靠的心腹大臣臧唐亲自给太子送一箱衣服去;并嘱咐臧唐一定要在鸡鸣以前送到。臧唐遵照文侯的吩咐,见到了太子。太子打开衣箱一看,见箱里的衣服都是颠倒放着,他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正在想着,忽然听到鸡鸣叫起来,他抬头向窗外一看,天还没有亮,他忽然若有所悟地对臧唐说:“赶紧备车,我随你一起回京。”

臧唐说 :“老王并没有给臣下要你回京的命令啊?”

太子说 :“父王送我衣服,并不是因为我寒冷,不过是要我赶快回去的隐语罢了 。《诗经》里说:'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不正是这个意思吗?”太子立即起程赶回京城,文侯见儿子回来了,知道他猜中了自己的意思,非常高兴。不久,魏文侯死去,太子击当了国君,这就是历史上的魏武侯。

6.东方朔射覆

《汉书·东方朔》中说 :“朔之诙谐 ,逢占射覆 。”“射覆”是古代宫廷里的一种游戏,方法是把一件东西覆在盆下,让人猜射,猜出以后,先要念一段“射覆词 ”。 这段射覆词,就像现在的谜面,要讲出物的特点。后来发展成一种十分有趣的猜谜形式,叫“射覆谜”。据说汉武帝很喜欢射覆游戏,曾召集臣子们在宫廷里猜射。东方朔是一个十分机智而诙谐的人物,常常被他射中。有一次,汉武帝命人把守宫(壁虎)覆在盆中,让臣子们猜射,都猜不中,后来东方朔上前来念道:

臣以龙又无角,谓之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

揭开盆来一看,果然被他猜中了。武帝说 :“很好 。”就赏给东方朔十匹帛。其实他这段射覆词就是一则很好的关于守宫的谜语。

7.管公明智射三覆

三国时的管辂,字公明,幼年好天文,既精通《易》和占卜,也善于射覆。馆陶县令诸葛原升任新兴太守,管辂前去送行。来送行的还有许多宾客。诸葛原便请管辂以射覆为戏,于是暗取三样东西分别放在三个盒子里,让管辂猜射。管辂略略思索之后,先在盒子上分别写了四句射覆词,又在后面写出谜底,第一个盒上写道:

含气须变,依乎宇堂,雌雄以形,羽翼舒张。——此燕卵也。

第二个盒子上写道:

家室倒悬,门户众多,藏精蓄毒,得秋乃化。——此峰窠也。

第三个盒子上写道:

觳觫长足,吐丝成罗,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 当场打开三个盒子一看,果然都猜中了,在场的无不惊叹管辂的才智。

8.叶简连中三的

唐朝有个叫叶简的,善于占卜和射覆,每射必中,很有名望。有人想试试他究竟猜得准不准,便暗中藏起三样东西,请叶简来猜。叶简指着第一件说:

圆似珠,色如丹,倘能擘破同分吃,争不惭愧洞庭山。

打开一看,果然是桔子,猜中了。又猜第二件说:

近来好裹束,各自竞尖新,秤无三五两,因何号一斤?

“斤”字谐音“巾”字,打开一看,果然是一条巾子。又指着第三件猜道:

此物不难知,一雄兼一雌,请将打破看,方明混沌时。

原来是两只鸡蛋,也被猜中了。

9.太岁头上洞庭香

五代时,钟傅镇守江西时,来了一个怪客,以射覆为条件求见。如果猜对了主人就得接见他,若猜不中,就不接待。钟傅觉得有趣,便同意他的请求。于是随手拿起一张历书来包了一个桔子,暗藏在衣袖里,请这位客人来猜,客人不慌不忙地念道:

太岁头上立,诸神莫敢当。

其中有一物,常带洞庭香。

“太岁”,是旧历纪年所用值岁干支的别名,前两句指的就是历书。洞庭西山以盛产桔子而有名,所以后两句又道出了里面包着桔子。钟傅承认客人猜得十分精确,便接见了他。

10.任棠无言谏太守

后汉时,有个叫任棠的人,节操高尚,隐居民间,教书为业。庞参出任汉阳太守,初到任,便亲自去拜访任棠。他到了任棠家,恭候了很久,任棠并不与他交谈。只将院中最粗大的一棵薤白拔出来,又盛了一盂水放在门前,把门帘打开,自己抱着孙子蹲伏在下。庞参的随从们觉得任棠如此傲慢,便想前去斥责他,庞参阻止他们说:“他是在告诉我怎样做太守呢:

水的意思是要我清廉;拔出一大根薤,意思是要我敢于整治豪门强族;抱着小孩蹲伏门下,是要我开门怜恤孤儿呀。”于是他深深地感叹一声便回去了。庞参上任之后,坚持清廉为政,抑强扶贫,把汉阳郡治理得很好,受到人民的敬爱。

11.斗物谜东方朔取胜

《太平广记》中记载了有关东方朔同郭舍人斗谜的一则故事。东方朔是西汉武帝时的太中大夫,酷爱读书,博闻善辩,精通诗文,并擅长谜语,受宠于汉武帝。有位郭舍人也很得武帝的宠信。武帝很喜欢猜谜逗乐,所以经常让东方朔和郭舍人猜谜比胜负。东方朔总是取胜,郭舍人心中很不服气,总想找机会捞回面子。于是私下请几位制谜高手一同制了一个谜语,伺机难倒东方朔。有一天,两人一同在武帝面前议事。事毕,武帝令二人出谜比赛。郭舍人一看机会来了,对武帝说:“我已有一谜,可否让我先说?”武帝准许了。郭舍人就把他事先精心准备的谜语道出:“客从东方,讴歌且行。不从门入,逾我垣墙。游戏中庭 ,上入殿堂 。击之拍拍,死者攘攘。格斗而死,主人被创。”说完,便得意洋洋地看着东方朔。东方朔略一思索,便猜中谜底,但他不直接说出,而是用谜语作答:“长啄细身,昼匿夜行;饮朱砂酒,拍见阎王。”郭舍人一听,知道东方朔已破自己的谜语,他们两人所咏之物同是蚊子。郭舍人因自己认真准备了的谜语被东方朔瞬间即破,不得不佩服自己的对手,从此甘拜下风。

12.绝妙好词东汉时 ,浙江上虞有一个女子叫曹娥 ,她的父亲是个乐手。在5 月5 日划舟祭江神的仪式中,曹娥的父亲不幸落水淹死。当时她才14岁,为了寻找父亲的尸首,她沿江哭号17昼夜,最后也投江而死。县令度尚,为了表彰这位孝女,就把这条江改名曹娥江,并在江边立庙、竖碑。在请名家撰写的碑文还没有交稿时,却有一位不满20岁的侍酒童子献出了自己写好的碑文。大家看了赞不绝口,就把这篇碑文刻到了碑上。东汉的大文学家蔡邕闻听这篇碑文写得好,路过上虞时,便赶去观赏,赶到碑前,天已黑了,他只好摸着读完碑文,读完后便在碑的背面写了8个字:

黄绢 幼妇 外孙 齑臼

一时没有人能解这8 个字的意思。传说,三国时候,曹操在一次出巡时得知了蔡邕题的这八个字的事,便问随从人员,谁能解得开?只有主簿杨修开口说他已解开了。曹操叫杨修先不要说出来,让他自己再想想看。他们骑马又走了30 里路的功夫,曹操才说他也猜出来了。便让杨修先说说看,杨修说:“黄绢 ,是有色的丝,是个“绝”字;幼妇,即少女,是个“妙”字;外孙,是女儿之好,女子为“好”;齑臼,是接受捣辛辣之物的,受辛为“辞字,这八个字的意思是称赞这篇碑文为“绝妙好辞”。曹操听了大笑说:“正和我猜的一样。可是我的才思终不及你好,我是又走了30 里后才猜出来的呢!”

原来的碑被毁了 ,到宋代重建此碑时 ,由蔡卞书写了碑文,把这8 个字写在了碑的正面碑文之末,这8

个字的字谜便成为曹娥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传为千古绝唱。

13.薛综智释蜀吴

三国时期,东吴有个导谒者仆射薛综,博学多识,机警善辩,喜欢文字游戏。有一次西蜀派使者张奉访问东吴,张奉为人轻狂好胜,在孙权接待他的宴会上,想显示一下才能,竟然在孙权面前拿东吴尚书阚泽的姓名加以嘲弄。阚泽性憨厚,又毫无准备,一时答不上来,连孙权也感到很尴尬。张奉见此情形,就更加得意张狂。薛综在座见到张奉的举止,十分不满,但这是国宴使者,又不能太失礼,他便压着三分火气,走上前来向张奉敬酒说:

蜀者,何也?有犬为獨,无犬为蜀,横目勾身,虫入其腹。

张奉一听立刻脸红了,一时回答不上,就说 :“那就不应当把你吴国也说一说吗?”薛综却应声而答道:

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

这两首解释蜀吴二字的言词,大长了东吴的志气,而煞了张奉的威风,使在座的东吴文武官员无不大笑称快。

14.三次梦见狗

魏时周宣善于占卜别人的梦。有个人梦见一只小狗,便去向周宣请教。周宣说 :“你一定能得到一顿美餐。”之后,果然有人请他吃了一顿好饭。过了几天,他又去找周宣,说他又梦见一只小狗,周宣说:“你应该防备跌倒。”不久他从车上掉下来,摔伤了脚。他感到奇怪,便又去找周宣说 :“我昨夜又梦见小狗了。”周宣说:“你要小心谨慎,防止家里着火。”不久,家里真的失了火。他更奇怪了,便去问周宣:“我梦见小狗,你三次给我占卜得不一样 ,却都应验了,这是什么缘故?”周宣说:“小狗是一种祭祀之物,所以第一次做梦是应当得到吃的;祭祀结束了,要防止被车轮辗轧,所以你从车上掉下来摔伤了脚;摔伤之后,你必定在家里劈柴做饭,所以就要防备失火。”那人说:“我第一次做梦是真的,后两次都是我编造的,怎么也应验呢?”周宣说:“吉凶懊丧羞辱,产生于意念之中,你意念上有活动,就和做梦一样。我占梦,也是根据人的意念活动分析出来的,所以都能应验。”

15.温峤猜谜成佳婿

温峤是晋代的才子,二十三岁那年进京赶考,只顾赶路,错过了宿头,来到一个前不归村后不归店的人家投宿。这家只有母女二人,女儿穿的粗布衣裙,却长得十分美丽。老妈妈问过温峤的来意后,便命女儿收拾出一个房间让客人安歇。温峤进了这个房间,见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倒也清雅,他掌灯细看,发现在一个条幅上用秀丽的字体写的竟是一条字谜:

一间大厦空又空,里面倒吊齐桓公。

温峤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猜出来,不由得自叹:在家人都叫我才子,可来到这深山脚下,却连这字谜都猜不出,真是天外有天啊!不觉又顺口吟道:

天无涯学亦无涯,书到用时方恨少。

他在反复吟咏着想下联的时候,那位姑娘给他送茶来了,她听了温峤念着这句上联,便在转身走出去时假装不经心地说了一句:

细无度精亦无度,事非经过不知难。

温峤一听,这不正是对着他吟的那句上联说的吗?不禁对这位女子更加倾慕起来。

第二天早上,温峤要算帐向母女告别,老妈妈不但不收他的钱,反而为他置备了一桌可口的家常饭来招待他。饭后,又拿出女儿写好的那副对联下句,下面署名“玉香”,递给温峤说:“公子愿意写出上联吗?”温峤喜出望外地拜说:“晚生恭心奉命。”便在玉香早已备好的纸上写下了他昨晚吟的上联。老妈妈把这一副对联挂起来,便说:“我看你们是天生的一对,公子如果愿意,我就收你

做我的女婿了。”温峤心里又高兴又不好意思,便说:“妈妈,我还没有猜出那个字谜呢!”玉香一听,便含羞地说:“那是一个'原’字。”温峤又问:“为什么要单出这个字谜呢?”

玉香说 :“'原’为人伦之本,万福之源,齐桓公名小白,齐桓公的名字倒过来写,便是'原’字的下边了。”

16.说梦惹来杀身祸

灯谜会上,有一则谜语是:

小臣以言梦自祸。

打《易经》二句。许多人答不上来,因为一是读《易经》的人很少;二是对这个谜面的意思也不大了解,后来有一个老人打出谜底是:

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众人请他解释,他便先讲了一个故事:春秋时候,晋景公病危,他的一个小内侍叫江忠,梦见自己背着景公升天而去。第二天他就把这个梦说给大家听了。接着晋景公就死了。晋国的大臣们因江忠曾在梦中背着景公升天 ,便把江忠杀了殉葬,以让他的灵魂背着晋景公的灵魂升天。这就是这个谜面的出处。他最初做梦升天,而后又被杀殉葬于地下,所以猜“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是最贴切的。这是《易经》明夷卦上六的两句话。

17.凶梦吉解

后晋时 ,通海节度使段思平,遭到篡国的杨干真的忌恨。他得悉杨要逮捕他 ,便逃跑了。路上捡到一个核桃,打开一看,见里面有“青昔”二字,他想:“青”是十二月,“昔”是廿一日,我应该在这一天起兵讨伐杨干真。于是借助于东方37 部的兵力 ,来到河边,在准备渡河的前一天夜里,他梦见有人把他的头砍下来,又梦见玉瓶的瓶耳打破了,镜子也碎了,认为很不吉利。心里有些恐惧,不敢渡河,军师董伽罗对他说 :“这三个梦都是吉祥之兆啊,您是大夫 ,'夫’字去了头,是'天’字,预兆您要当天子了。玉瓶少了耳朵,是个'王’字。镜子里有人影,好像总有个人和你相对峙,镜子破了,对立的人影也没了,表示您的敌手不在了,您可以取胜。”段思平听了这番解释,胆子壮了起来,立即决定渡河进军,不就把杨干真打败而自立,改国号为大理,改元文德,成为大理国的开国之君。

18.凡鸟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年少时就很有才华,后来官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他为人旷达,任性,喜欢老庄哲学。和他同时代的吕安,也是个孤傲清高之士,这两人都是十分相投的朋友。每当想念的时候,虽然远隔千里,也要即刻动身前去探访。有一次,吕安去看望嵇康,正巧嵇康不在家,他的哥哥嵇喜出来迎接。吕安知道嵇喜这个人不像他弟弟,为人庸俗,所以看不起他,便不肯进去,只在门上写了个“鳳”字就走了。嵇喜看见这个“鳳”字,认为是很吉祥的字,很高兴,便一直保留在门上。人们都怀疑,既是那么吉祥的字,为什么吕安却不肯进门呢?后来人们才明白,吕安是写了一个谜语,“鳳”字是“凡鸟”二字组成的,是说嵇喜不过是一只庸俗的凡鸟罢了。

19.酒宴上的谜语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 ,猜谜语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娱乐。当时的文人相聚,经常以猜谜为游戏,连皇帝也经常和群臣一起猜谜取乐。

有一次,孝文帝设宴招待群臣,大家都向文帝进酒,文帝越喝越高兴。过了一会儿,文帝醉眼朦胧地对群臣说:“朕这里有一谜,谁先猜出,有赏。”接着,文帝口占一谜 :“三三横,两两纵,谁能辨之赐金钟。”文帝的谜语一说出 ,群臣都认真地思索起来。不大一会儿,接连几个人说出几个谜底,文帝都摇头否定了。这时,彭城的王勰站起来说:“是不是个'习(習)’字?”

文帝高兴地点点头,命手下人给了王勰一份厚赏。过后,王勰给大家解释说:“三三横,两两纵,正好是个'羽’字。金钟是酒杯,酒杯也叫'大白’。'羽’加'白’即为谜底'習’字呀!”大家这才明白过来。

20.枯槐复活

一天,侯白同越国公杨素骑马出去游玩。杨素忽见路旁有棵槐树死了 ,便在树前停下,对侯白说:“侯学士学识过人,能叫这棵树活吗?”侯白想了想说:“完全可以。”并随即下了马,吩咐手下人找来槐树子,再将槐树子放在枯死的槐树上,回头对杨素说 :“这样 ,槐树定能活 。”杨素一时没想明白,问道:“为什么能活?”侯白回答说:“我这是一则谜 :'槐树子放在死去的槐树上,槐树定活。猜《论语》一句。’只要你猜出谜底,就知道原因了。”杨素想了很长时间,才转身对侯白说 :“莫不是'子在,回何敢死’?”侯白说 :“不错。”杨素不由得感叹说 :“不愧是制谜高手,的确高人一筹。”原来,侯白所制之谜中,“回 ”是指孔子的大弟子颜回,“子”是指“孔子”。本意是 :“孔子活着,我颜回怎么敢死呢?”在这里,侯白用了曲解本意的别解法,“回”是“槐”的谐音,“子”作“槐树子”解。别解法对后世灯谜影响很大;而“子在,回何敢死”这一谜语也就流传在历代谜坛了。

21.同起同眠

北朝时,北魏咸阳王拓跋禧谋反,事败露,官兵到处追捕他。他从洪池向东南逃跑,跟他逃走的人越来越少,后来只剩下兼防阁尹龙武一个人跟着他了。此情此景,使他十分伤心而忧迫,为了解除忧闷,同时也为了稳定这惟一的同伴的情绪,便说:“你何不个谜语咱们猜猜来解除烦闷呢?”龙武看到目前只有他二人共患难的情况,就联想起一个谜语来:

眠则同眠,起则同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

拓跋禧猜道 :“这是眼睛。”龙武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 :“这是筷子 。”二人就这样一路猜谜为乐,忘记了忧虑。

22.武则天识破青鹅意

武则天当朝,遭到唐朝宗室和元老们的反对。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谋反,他让骆宾王设法拉拢中书令裴炎作内应。骆宾王便编了一首童谣:“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殿上坐”,教京都和裴炎家乡的孩子们传唱。裴炎听到后,不明白童谣的意思,便去问骆宾王 。骆宾王解释说:“绯衣合起来是个'裴’字,两片火是'炎’字,殿上坐是南面称王;这就是说你裴炎要南面称王了。”两人最后谈得投机,裴炎就答应作内应。为了机密起见,裴炎给徐敬业写了一封密信。但是这封密信被武则天的人查获。他们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两个字:“青鹅 ”。朝中的官员们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便呈给武则天看,武则天一看,便解释说:“青者,十二月,鹅字乃'我自与’三字组成。这就是相约在十二月起兵 ,裴炎自会在朝中作内应的意思。”于是武则天杀了裴炎,并派李孝逸追击徐敬业。徐敬业的部将王那相杀掉徐敬业的头,降顺了武则天。徐敬业的反谋,遂被平息。

23.离中心太远

唐天宝、开元间有个叫贾耽的,喜读书,老来更勤奋,通晓阴阳地理杂数,为人很正直,当过十三年宰相。他在滑州的时候,凿了一个八角井,凿成之后,父老们来看了说:

大好手,但近东、近西、近南、近北。

贾耽听了之后,笑笑说:“父老们是嫌井太大了吧?”父老们也点头乐了。因为父老们不好直说,就用谜语的方式来加以评论,而贾耽也是一个善解谜的人,父老们说这个井离东西南北四边都近,意思是就是离中心太远,这不是说井太大了吗。

24.智解题壁诗

唐宣宗年间,有个文学家令狐綯,曾经辅佐朝政十年,没有什么建树。他任南面招讨史时,被叛臣庞勋打得大败,史家说:“綯性懦缓,盖自文学以外,无可称者。”他在出镇淮海时,有一天带着从属游大明寺,见西廊壁上有题诗:

一人堂堂,二曜同光,

泉深尺一,点去冰旁,

二人相连,不欠一边,

三梁四柱,烈火烘然,

除却双勾,两目不全。

令狐綯和随从的人们都看不懂是什么意思。随从人员中有个叫班蒙的解释说 :“'一人’是个'大’字;'二曜’是日月,是个'明’字;'尺一’为十一寸,是个'寺’字;'点去冰旁’为'水’字;'二人相连’为'天’字;'不欠一边’是'下’字;第七八两句是个'無’字;最后两句是个'比’字,合起来即'大明寺水天下无比’。”

25.全寺僧人皆猪狗

唐轮符年间 ,有客来到长安的青龙寺 ,多次想访问知事僧,都因寺中另有要客而遭拒绝。这位客人便在寺门上题道:

龛龙去东海,時日隐西斜,

敬文今不在,碎石入流沙。

和尚们看了都不明白,有个小沙弥看了后便解释说:“龛去龙是'合’字,時隐日是'寺’字,敬的文不在是'苟’字,碎去了石是'卒’字,这把我们全寺的人都辱骂了,知事僧才恍然大悟,赶紧去追赶客人,客人早已不见影了。这个猜破诗谜的沙弥,便是懿皇朝的云皓供奉。

26.风月天边岳阳楼

在洞庭湖岳阳楼的墙壁上,留着两个字:

虫二

来往的游人看了,都不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有人解释说:“这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仙笔。传说吕洞宾曾经三游岳阳楼。他在岳阳楼上看见那壮丽的湖光山色、滚滚的长江,不禁赞赏这江山实在太美了,便提起笔来在墙上题了这两个字。这是神仙出的一则字谜,这两个字是“風”和“月”没有了边框形成的,它的谜底就是“風月无边”。后来便有人在岳阳楼上加上了一副对联: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作为这两个字的注脚。由于这两个字的奥妙,后来在许多风景名胜区都刻上“虫二”两个字,编制着各种各样的传说,增添游人的乐趣。

27.侯白奇谜戏友人

隋朝的侯白幽默诙谐,大家常被他逗得捧腹大笑。他说的谜语,妙趣横生,余味无穷。一天,侯白和一帮文人学士碰到一起,大家要猜谜助酒兴,并规定:“必须是实物,不得虚解惑众。如果解释清楚却并无此物,那就应当受罚。”只见满肚谜语的侯白,略一思索便笑嘻嘻地说:“有个东西,背和屋一般大,肚和车横轴一般大,口和小酒杯一般大。打一物。”

刚说完,大家就叽叽喳喳地议论开来:天下哪有这种东西,口像小酒杯那么大,背像房子那么大,一定没有此物,侯学士该罚。

侯白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站起身,领大家到院子里,指着屋檐下的小燕子窝说:“就是它,你们看像不像?”众人大笑不已。侯白用谜语开起玩笑来,有时也令人啼笑皆非。据说,侯白同大臣杨素很有交情。侯白机智善辩,杨素常与他一起说笑逗乐。

有一天 ,杨素同大臣牛弘退朝回来,在路上碰到了侯白。侯白眼珠一转便装模作样地对他们二位说:“日之夕矣!”

牛弘一愣,不知何意,杨素却听出来了,对侯白说 :“你这个人呀,什么时候也改不了戏谑别人的脾气。”

原来《诗经》中有这么两句话:“日之夕矣,牛羊下来。”

侯白说的“日之夕矣 ”,隐含“牛羊下来 ”,是在戏称牛弘、杨素为“牛、羊(杨)”退朝下来。

28.丞相嫌门大

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被封为丞相,他的僚属便为他修造相国府。修建这个相国府动用了当地的大批能工巧匠,整整修建一年才基本完工。这天,曹操亲自来到相国府,看着那雄伟而又富丽堂皇的建筑,不住地点头。随后他又来到后花园,站在门前仔细端详了一番,便拿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没说什么就走了。人们都不明白曹操在门上题此“活”字是何意,又不敢去问曹操。大家都知道主簿杨修足智多谋,就去把他请了来。杨修站在后花园门口看了看,便笑着说:“你们把门拆掉,重新改小一点就行了。”大家听后都不明白,问杨修为什么要这样改。杨修笑着回答:“这是丞相的命令,你们看'门’字中添个'活’字不就是'阔’字吗?门既然'阔’了不就应当改小吗?所以要拆掉重建。”大家听了这番话,方才醒悟过来,都夸杨修聪慧过人。门很快就整修好了。几天以后,曹操又来到这里,看到门已按自己的意思整修好,很满意,便问手下人:“这是谁猜出了我的意思啊?”左右回答:“是杨主簿告诉我们的。”曹操对着众人大大称赞了杨修一番。

29.“一人一口”丞相赐酥

三国时,魏国有位谋士,名叫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

一天,有人给曹操送来一盒酥糖,曹操吃了几块,然后收了起来,并在盒盖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递给大家传看。大家不明白曹操的意思,有的夸曹操的字写得好,有的夸糖盒精美……曹操一句话也不说,笑了笑就出去了。过了一会儿,杨修进来了,看大家围在一起议论纷纷,便凑上前去一看,原来是一盒酥糖,再仔细一看,盒盖上还有曹操的题字:“一合酥。”足智多谋的杨修一琢磨便笑了起来,连说:“今天有口福。”伸手拿过盒子,打开盖子取出一块酥就吃了。大家吃惊地看着他,他也不解释,又取出一些酥糖,一人一块分了起来。这些人拿着酥糖,谁也不敢吃。杨修笑着说:“吃吧!这是丞相的命令,一人一口酥嘛!”大家经他一解释才明白过来,便放心地享受起又甜又香的酥糖来了。原来这是个字谜,“合”字可分解为“人、一、口”,加上前面的“一”,后面的“酥”,就成了“一人一口酥”了。大家刚吃完,曹操回来了,看着空空的盒子,又看杨修在场,便明白了,却故意问:“谁叫你们吃的?”杨修走上前笑嘻嘻地说:“是丞相您让我们吃的,我们怎敢违命呢!这不是写着一人一口酥吗?”曹操听后,哈哈大笑,并说:“我就知道是你解开的这个字谜。”

30.古镜上牛走口

宋朝,有人发现一面古镜,样子似钟,镜钮甚大,上镶一环。镜上铸有13 个隶书字:

一牛有十口,前牛无角,后牛走口。

下面还铸有一口虎。好久都没有人解开这篇铭文的意思。后来有人才研究明白这是关于这面镜子铸造年代的谜语。“有十口”是“甲”字,“牛无角”是“午”字 ,“牛走口”合为“造”字。说明这面镜子是“甲午(年)造”的。有位叫赵德润的收藏家,也珍藏着一面挂镜,形似杏叶,背面有一牛转头,牛前有一丛草 ,下面有四个篆字“避祟驱邪 ”,两旁有字,和前面所说的镜铭相似:

人有一口,前牛无角,牛口走。

通过解谜的方法知道这面镜子是“丙午”年造的。这两面镜子很有相似之处。从铭文上看,它们的铸造年代至少相差了十二年。

31.奇特的碑文

在浙江宁海城郊,曾经有一座墓碑,碑上刻着大大小小的圈儿。 这就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朱淑真的墓碑,人称“圈儿碑”。这篇由圈儿组成的碑文,被称为最长的“圈儿谜”。朱淑真自幼聪慧好学,善绘画,通音律,尤工诗词。由于父母包办,嫁给一个市井商人,夫妻之间志趣迥异,没有共同语言,精神上十分痛苦。丈夫外出经商,久不归家。他便给丈夫寄去一信。她丈夫拆开一看,满纸是圈圈点点,怎么也不明白信的意思。 后来才在信纸背面发现有蝇头小楷写的一首小词:“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单圈是我,双圈是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月缺了会圆,圆了会缺。我密密加圈,你密密知我意。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情,一路圈儿画到底。”不久,朱淑真忧郁而死。他丈夫就在她的墓碑上刻下了这首“圈儿词 ”。人们看了这首由“圈圈谜”组成的碑文,破念着她的“圈儿词”,就更加引起对这位女词人的怀念。

32.冯班题词赞友诗

清康熙时,常熟有位诗人冯班,字定远,号钝吟。为人落拓自喜,不同流俗,因为是行二,人称冯二痴。他的小楷也写得很好。他有个要好的诗友是嘉定的孙致弥,字恺似。有《杕左堂正续集》出版,冯班在他的诗集上题辞曰:

蚕吐五采,双双玉童,

树覆宝盖,清谈梵宫。

这是仿效蔡邕题曹娥碑的办法 ,称赞他的诗为“ 绝妙宋诗”也。

33.以姓名相戏谑

北齐时,有个叫徐之才的,善答辩,喜谐谑,不管是公私场合,总爱和人开玩笑。当时还有个很好学但不善词令的人叫王昕,徐之才便拿他的姓开玩笑说:

有言则讠王,近犬则狂,加颈足而为马,施角尾而为羊。

用笔画增损之法,把个“王”字很准确地烘托出来,又充满了谐谑的口吻,使王昕一时无法回答。有一回徐之才大宴宾客,有个叫卢元明的,知道徐之才爱开玩笑,便以先发制人的手段,对徐之才加以嘲讽:

卿姓是未入人,名是字之误,“之”当为乏也。

用徐之才的字形,来嘲弄徐之才不入人列,应该叫“乏才”。徐之才毫不示弱,立刻当场予以反击曰:

卿姓在亡为虐,在丘为虚,生男则成虜,配马则成驴。

又说:

君之名,去头则为兀明,出颈则为无明,灭半则为无目,变声则为元盲。

弄得卢元明更加难堪;在座的人都大笑不已。

34.杨素牛弘入诗经

隋朝有个叫侯白的人,字君素,好学有捷才,性滑稽,尤善辩,好为诙谐杂说。做了儒林郎的官,依然举止随便,不分场合地和人们开玩笑。

有一天,侯白遇见杨素和牛弘退朝回来,侯白便吟了一句:“日之夕矣!”

杨素听见了,知道侯白是在嘲讽他俩,可是侯白是一个见了谁都喜欢开玩笑的人 ,而且辩不过他,所以又不便和他斗气 ,便只好自我解嘲地说:“你呀 !是说我们俩是牛羊下来吗?” 原来《诗经·王风·君子之役》中有两句 :“日之夕矣,牛羊下来。”正好他二人一个姓牛一个姓杨(谐羊)。

35.醋店里的谜语

唐肃宗乾元年间,年过花甲的诗人李白,骑着毛驴浪迹天涯。一天,他正行走在金陵途中,七月炎热的天气使他七窍生烟,口渴难忍,忽见前面一家门前挑出一面小旗,上书“佳醋”两字。李白走近一看,是一处醋店。他想,没有酒喝,喝点醋解解渴也不错。

于是,李白将毛驴拴在树上,缓步走进店门,一看,店内已坐着一个人,看穿戴像个七品芝麻官。李白没理他,直奔柜台,对店家说:“一人一口又一丁,竹林有寺没有僧,女人怀中抱一子,二十一日酉时生。”店家本是个落泊文人,听了李白的话,就琢磨起来,不一会儿,便弄清了这首诗谜的谜底,并断定来人绝非等闲人物。于是,他忙拱手笑答:“你问这是'何等好醋’?此乃山西陈醋,北国佳品,客官尽可品尝!”李白醋店遇知音 ,便和店家聊起来。一会儿,把醋饮完,把醋壶还给店家后说:“鹅山一鸟鸟不在,西下一女人人爱,大口一张吞小口,法去三点水不来。”店家马上解出这首诗谜是“我要回去”,便对李白告别:“客官,祝你一路平安!”李白颔首笑道:“谢谢!”李白刚转身要走,那个县官站起来叫道:“且慢,你是何许人也,竟敢在我面前咬文嚼字!”原来,他看李白同店家你来我往说得亲亲密密,而自己却没听明白他们的话,在旁受到了冷落,感到被怠慢了。李白根本没把这无学无识的县令放在眼里,便不慌不忙地说:“豆在山根下,月亮半空挂,打柴不见木,王里是一家!”说完,走出门外跨上毛驴扬长而去。县官还愣在那里琢磨这首诗呢,李白早就走得无影无踪了。店家虽然解得此谜,也佯装不明白的样子。谜底是什么?原来是“岂(豈)有此理”四字。

36.诗圣智斗刁县令

唐代诗圣杜甫,一生坎坷,仕途艰难,50多岁时,携妻儿全家到了沙头镇。他刚到沙头镇时,没有生活来源,虽有弟弟杜观及朋友们的接济,但毕竟是寄人篱下,非长久之计。于是,在众人的帮助下,他开了个百草堂中药铺,以卖药为业,聊度岁月。

药铺开张后,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有的穷人实在无钱付药费的,还免费赠送。当地百姓对此赞不绝口,都到这儿来买药。药铺门庭若市,生意兴隆。这样一来,百草堂就得罪了另外几家药铺的主人。他们买通了当地县令,想砸杜甫的百草堂药铺。

有一天,天阴沉沉的,下起了小雨,百草堂药铺里顾客不多 。这时,只听门咣当一响,进来一位书吏。只见他横眉立目,旁若无人,将手中的药单往柜台上一甩,大声说:“这是县令大人急需的药,赶快照单发药,若缺一味配不齐,你们休想再在此卖药!”

药铺的伙计赶快拿过药单,一看都愣住了,只见上面开的四味药是 :“行运早,行运迟,正行运,不行运。”有个老伙计忙赔笑问道:“你老哥是请哪位高明郎中开的

药方,怎么我们见都没见过?……”书吏不等他把话说完,开口就骂:“他娘的!你们开的是什么中药铺?快给我把杜老倌叫出来,要是配不齐县令大人的药,我就砸掉你们的招牌!”伙计们不敢怠慢,忙去把此事告诉杜甫。杜甫一听就知道这是来故意刁难的,拿过药单一看,便冷冷一笑,区区雕虫小技,也来班门弄斧,真是不自量力!随手取了四味药,走了出来。见了书吏,仍然以礼相待,拱手问道:“这位大哥请了,不知县令大人有何见教?”
书吏并不看杜甫,只是傲慢地答道 :“我们县令大人要你照单发药,否则就要砸你的招牌,要你滚蛋!”“哦,原来是这样,”杜甫不慌不忙地说:“县令大人需要的药,我们药铺应有尽有 。”说着,杜甫拿出四味药:一片萝卜干,一块生姜芽,一只鲜李子,一颗干桃僵。

书吏一看傻了眼 :“杜老倌,这怎是药单上的药?你想干什么?” 杜甫道 :“萝卜干是'甘罗’之意,甘罗十二岁就当了丞相,你说他是否'行运早’呢?” “是。”书吏忙答。
“生姜芽是'姜子牙’之意。姜子牙八十三岁遇文王,是否'行运迟’呢?”“是,是。”书吏又连声回答。
“你看这红皮李子,虽说酸不溜儿的,却正是目前市场上的俏货,可说是'正行运’吧 !”“啊!”书吏无可奈何。“这是隔年的桃子,经过雪冻霜打,算不得鲜果,只能入药 ,所以说'不行运’了。”书吏无话可驳,只得连连点头,拿起这几味“药”,灰溜溜地回去交差了。
37.“尹”字诗
唐代的苏颋,自幼聪慧过人,上千字的文章,读一遍便能背诵。开元年间,曾和宋璟共同主持国事,政绩卓著。能诗,善文章,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当时称为燕许大手笔。(苏颋承袭他父亲苏瓌的爵位,号小许公)。
他小的时候,有位京兆尹来拜访他的父亲。这个京兆尹显得缺乏文才和京官应有的气质,苏颋就很看不起他。京兆尹走后,父亲却要他作一首咏“尹”字的诗。苏颋便顺口吟道:
丑虽有足,甲不成身,
见君无口,知伊少人。
竟是利用字形增损的办法制成的一首“尹”字的谜语。添足,分身,去口,少人。每句都紧扣“尹”字。同时又是对刚才那位京兆尹的嘲讽。
38.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王安石和刘攽是多年好友,二人相遇经常互相戏谑。有一次两人见面,王安石就戏拆刘攽的名字说:
刘攽不值分文。
刘攽也不相让,便也把安石两字拆开说:
失女便在宕,无宀真是妬
下交乱真如,上头误当宁。
把安石二字上下左右拆拼 ,又嘲弄王安石乖戾妬人 ,误国误民,弄得王安石无言以对。有一次刘攽见了王觌的名字开玩笑说:
汝何故见卖?
哪知王觌也不示弱,马上反唇相讥曰:
卖汝值甚分文?!
刘攽这次竟讨了个没趣。
39.你是一药名
有一次,苏东坡和姜潜(字至之)一同赴友人宴。姜举杯而起,提议行一个酒令,每人要用药名作一则谜语,作不出者罚酒一杯。接着他就指着苏东坡说:“ 你是一药名 。”苏问:“怎么讲?”姜答 :“你是'苏子 。”全场大笑。苏东坡立刻反击 :“你也是药名。”姜不承认,认为苏东坡完全是为了报复他。便说:“是什么药?你若说不出,要罚酒一杯。”苏说:
“不是'半夏’就是'厚朴’。”姜问:“怎么讲?”苏说:“若非'半夏’或'厚朴’,何用'姜制之’呢?”众又大笑。
40.蛾眉不让须眉
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兄弟及群从子侄 70 人皆能文。他有个三妹叫令娴,文才出众 ,世称刘三娘。刘孝绰罢官归家,在门上题诗道:“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聊。”令娴续道:“落花扫仍合,聚兰摘复生。”为世所传。相传有一天令娴的大姐夫王叔英、二姐夫张嵊来看望刘孝绰。几个人在一起饮酒。两个姐夫知三妹有才。二姐夫张嵊便出了一首诗谜让令娴猜,诗谜是:
竹做栏杆木做墙,只关猪来不关羊,
三个小子来捉猪,吓得猪儿乱撞撞。
刘令娴嫣然一笑说 :“二姐夫休想难倒我,这是算盘,对吗?”张嵊点头称是。接着刘令娴便出个字谜让张嵊猜:
砍去左边是树,砍去右边是树,
砍去中间是树,只有不砍不是树。
二姐夫猜了半天也没猜出来。刘孝绰在旁说 :“小妹说的乃是个'彬’字。想不到一个字谜把姐夫难倒,真乃'蛾眉不让须眉’也!”
41.李公佐解谜助小娥
谢小娥是唐朝一个商人的女儿,母亲早亡,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经商积攒了一些财产 。小娥18岁时,同一个叫段居贞的小伙子成了亲。小两口同老父亲生活在一起,丈夫成了父亲经商的助手。他们生意做得兴旺起来,钱也挣得更多了。一家三口和和睦睦,生活很美满。可是,在谢小娥新婚还不到一年时,有一天,他们的商船遭到一伙强盗的抢劫。父亲和丈夫都被强盗杀害了,船上的金银财宝也被抢光了。小娥被砍伤后扔到河里,幸亏被别的船上的人救了起来,才免遭身亡,后来流落到南京瓦官寺。
突遭如此大难 ,小娥悲痛欲绝,下定决心,不抓到凶手,誓不为人 。从此 ,小娥就到处寻找这伙强盗。有一知情的渔翁,被小娥的诚心所感动,但又怕透露了强盗的名字连累自己,就告诉小娥,河神托梦于他,说杀她父亲和丈夫的强盗分别叫“车中猴,门柬草”、“禾中走,一日夫”。小娥不知这话是什么意思,到处向人请教。许多年过去了,一直无人能解开这十二字的谜。唐宪宗元和八年春,李公佐游览南京,来到瓦官寺。小娥便悲痛地向他讲述自己的不幸遭遇,并向他请教这两句话的含义。李公佐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听后沉思片刻,便对小娥说:“这十二个字里隐含着四个字,是两个人名,不知是不是杀你亲人的凶手 。”然后他给小娥解释说 :“'车中猴’,车字上下各去一画,是'申’字。申属猴,所以说是'车中猴’。'门柬草 ’,草下有门,门内有柬,是'蘭’字。此人叫'申蘭 ’。'禾中走 ’,是穿田过,也是'申’字 。'一日夫 ”,加起来是'春’字。第二个人叫'申春’。”小娥听后,坚信是申蘭、申春杀害了她的亲人。她拜谢了
李公佐。从此,女扮男装,往来江湖,到处寻找仇人。不到一年时间,小娥找到了这弟兄二人,他们的确是杀死小娥父亲和丈夫的凶手。小娥终于为父亲和丈夫报了仇。
42.牛犊

 隋朝秀才侯白 ,滑稽善辩 ,很爱谜语,做了官没有官架子,人们都喜欢同他开玩笑。有一次,侯白和大家一起做猜谜游戏,侯白提出要求说:“必须是实物,不能虚解惑众。如果解释起来很清楚,可是并无此物,就应该受罚。”侯白就先作了一谜:

背共屋许大,肚共碗许大,口共盏许大。

大家你猜我猜,猜了好久也猜不出来。都想:天下哪有这样的东西呀?脊背像房子那么大,肚子却像碗那么大,口又像酒杯那么大,这肯定不会实有此物,又是侯白戏弄人,要是他指不出实物来,非罚他不可。所以大家要求他一定要把实物摆出来让大家一齐看过才算。侯白指着梁上的胡燕窠说,我说的就是这,你们看像不像?大家才恍然明白,都点头称是。又有一回,有位朋友请客,侯白迟到了,大家就罚他说谜语,并且规定:不得幽隐难猜,不能稀奇古怪,也不能假合而成,不得是人们没有见过的东西,侯白应声就说:

有物大如狗,面貌极似牛。

大家纷纷猜了起来,有的说是獐,有的说是鹿,但都觉得不太对。大家便又以为这一定是一种大家没有见过的稀奇古怪的东西,侯白违犯了规定,非罚他不可。侯白说你们且慢罚,我说出这物来,肯定大家都见过。大家问究竟是什么?侯白说:是牛犊啊!

43.骆宾王的请柬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7 岁能诗,现在小朋友们都会吟诵的“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诗,就是骆宾王7岁时作的。一次 ,骆宾王过生日请客,客人们先后于开宴前来到了,只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没有来。于是他又写了一张请帖:

自西走到东边停,

蛾眉月上挂三星,

三人同骑无角牛,

口上三划一点青。

派人赶快送给那位朋友,那人看了这份请帖,很受感动,便立即动身来到骆宾王家赴宴了。客人们问请柬上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他说:“骆兄知道我爱猜谜语,所以写了一首诗谜:'一心奉请’,我怎能不立即前来呢 !!”

44.猜谜论书法

唐代大书法家怀素 ,少年当和尚时即喜爱书法,没有纸,在寺前种芭蕉 ,以蕉叶当纸来练字,故名他的书斋曰“绿天庵”。有一次大书法家颜真卿来访他,二人饮酒论书,十分欢悦。酒至半酣,怀素起身说:“近来有人出了一则谜语让我猜,现在写出来向太守请教

。”说完在书桌上舞动他的笔写下: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明月。

颜真卿捋着胡须称赞道 :“上人之书,亦真有白蛇过江之势,岂是谜底的那根灯草所能比拟!”不过这个谜出得颇有诗情画意,所以流传甚广,它还有个下联,情致更为不凡,于是接过怀素手中的笔,在另一张纸上书道:

乌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

怀素看了 ,拍手大叫 ,然后说 :“太守的草书,遒如乌龙,其分量可比谜底的秤锤更重万钧矣!”

45.曹著物谜胜对手

唐代流传着一个非常有名的物谜故事。有个名叫曹著的人,从小就聪明过人,十分机敏善辩,尤其善猜谜和制谜,二十几岁时,已名声大振,无人能敌。有一天,家人领进一个人来。此人矮矮的个头,两眼却炯炯有神,自称是过路人,听说曹著善于猜谜制谜,顺便来请教请教。刚坐下,来人便口占一谜叫曹著猜。此谜是:

一物坐也坐,卧也坐,立也坐,行也坐 。

说完,便十分得意地看着曹著。 曹著听后微微一笑,没有立即说出谜底,却另出一条谜给那人猜:

一物坐也卧,立也卧,行也卧,卧也卧

这下那人被难住了,想来想去想不出。曹著提示说 :“我的谜底能吃你的谜底。”那人仍然猜不出,显得十分尴尬。原来,来人听说曹著的名声大心中有些不服,这次是专程来与曹著较量的,没想到一交锋便败下阵来。这下他算从心里佩服曹著,自叹不如,甘拜下风了。后来两人成了朋友。看到这里,你知道谜底了吗?客人的谜底是“青蛙”,曹著的谜底是“蛇”。

46.范仲淹字谜教子

北宋有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他一生俭朴,为官清廉。有一年,他的次子范纯仁要娶亲。范纯仁想,结婚是一生的大事,父亲又是个大官,一定要把婚事办得体面一些,也好借此光耀范家门庭。于是他就开始操办起来。正好他的大哥要进京办事,他就让大哥将自己的打算告诉父亲,并开列了一张长长的购物请单,让大哥在京城采购。范纯仁的大哥到了京城,向父亲转告了范纯仁的打算,并把要采购金银首饰绫罗绸缎的单子交给了父亲。这时,只见范仲淹眉头紧皱,叹道:“我家历来清廉俭朴,岂能纵容后代如此奢侈!”于是提笔在那张购物单子上写了四句话:“一人站着一人卧,两个小人地上坐,家中还有两口人,退回娇儿细琢磨。”嘱咐老大不要在京城买任何东西,只将单子退给弟弟,他就会明白父亲的意思。纯仁接过大哥退回的单子,细细地琢磨了父亲了四句话,羞愧不已,改变了原来的打算,决定简朴地把婚事办了。

47.破哑谜慧能拜师

湖北双峰山一条长满杂草的小路上 ,急匆匆地走着一个人 ,一看穿戴就知道是个出家人。此人身上背着个不小的包袱,衣服也不够整洁,看来是从远道而来的。双峰山上住着位很有名望的唐朝黄梅五代祖师——弘忍。这个年轻的和尚就是投奔弘忍而来的。当他进入寺院门时,弘忍大师正在打坐。一见眼前的小伙子,两眼熠熠生辉,透出聪明和智慧,大师心中已有三分喜欢。但弘忍却不动声以地问道 :“年轻人,你到本院修行,不知可有诚心?”年轻的出家人说:“我师从智远已五载,此次不远万里来到您老门下,就是为了诚心诚意地拜您老为师,希望师傅能收留我。”听了这话,弘忍大师立即命一个小沙弥打来一盆开水,让年轻的出家人用滚开的水洗脚,以表示心诚。这位年轻和尚看了一眼盆里热气腾腾的水,什么也没说,转身就要离去。

弘忍大师说:“你要走吗?”年轻的和尚指着盆里的开水,一语双关地说 :“这么大的寺庙,却没有我的立足之地,还留下做甚?”说罢,拂袖而去。

望着小和尚的背影,弘忍不仅没生气,反而喜形于色,便取出一根针,深深插在一块冬瓜皮上,要小沙弥拿着去追回那个年轻和尚。这年轻和尚见到弘忍送来的东西,怒气全消,跟着小沙弥回到寺中。原来,这是弘忍大师出了一则哑谜让年轻和尚猜,意思是:“真心留你住一冬。”这个悟性极高的年轻和尚就是我国佛教史上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慧能大师。他才智非凡,又聪明好学,破了弘忍大师的哑谜后,被留在寺中。他谱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表示对佛理的体会。弘忍大师十分赞赏慧能。后来慧能成了禅宗第六祖,克服重重困难,创立了新的中国禅宗。

48.竹下的寺庙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少时孤贫,寄居在醴泉寺的一间僧房里读书。

他学习异常勤奋,生活十分清苦。每天晚上用糙米煮一锅粥,待粥冷凝以后 ,用刀划成4 块 ,早上吃2块,晚上吃2块。没有菜,只能挖一点野菜浸点盐水佐餐。这就是“断薤划粥”这个典故的由来,被后世传为佳话。寺里的老和尚见范仲淹学习如此勤苦,对他非常爱护,经常过来同他谈诗论文。一天老僧口占一句上联:

芳草春回依旧绿

范仲淹立即应对曰:

梅花时到自然香又一天晚上 ,老僧与范仲淹在竹林之间散步,老僧说 :“我出个字谜,请君猜一猜。”

翠竹掩映留僧处

范仲淹沉思了一会儿,便在地上写了一个“等”字。老僧抚掌赞道 :“范君高才,将来必可腾达。”

49.司马光出谜荐贤

宋代大文学家黄庭坚,字鲁直,自幼聪悟,22 岁中进士,41 岁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这时,司马光担任《资治通鉴》的主编,见黄庭坚诗文书法皆精,想吸收他参加编撰工作。便邀请他来书斋交谈。谈笑间,忽有一阵清风吹来,司马光随口吟道:

岭上青松如虎啸,河边柳丝似雨飘,

池内荷花齐作揖,园中牡丹把头摇。

黄庭坚听了 ,含笑不语 ,就案上纸笔,写了一首五言绝句:

解落三秋叶,催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司马光一看,抚掌赞道:“妙哉,妙哉!你我异曲而同工,妙不可言!”不久,司马光奏请宋哲宗批准黄庭坚参加《资治通鉴》的编撰工作。

50.黄山谷挥毫破字谜

黄庭坚,7 岁作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人。”他被誉为神童,诗文书法均佳,得到苏东坡的常识,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书与苏东坡齐名,人称“苏黄”。自号山谷道人。一次他由家乡修水来到江州,江州的才子们久慕其名,便约他同舟泛游长江。天光水色,山岚树影,甚是迷人。一个才子向黄山谷作了一揖说道:“学生偶得两句,向先生请教。”说罢吟道:

远树两行山倒映,

轻舟一叶水横流。

另一江州诗人接着说:“这是一则字谜,请先生赐教。”黄山谷笑了笑说 :“此乃一幅好画,取纸笔来。我为君画出。”他先在纸的上方画了两株远树“丰丰 ”,又在树上画了一个歪倒的山“彐 ”,然后在下面画了一叶扁舟,又横着点了三点水而为“心 ”。 这样,在一幅纸上出现了一个挺秀丰雅的“慧”字,众皆拍手称妙。

51.词牌谜

宋代大诗人柳永,原名三变,年轻时因“好为淫冶讴歌之曲 ”,而为统治者所不容 ,所以屡试不第。直到快50 岁的时候,换了个名字,才得考中进士。但也只做过屯田员外郎之类的小官。是宋代著名词人中,官位最低的一个,因而他却能够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词的创作,是北宋第一专业词人。元宵之夜,他与词友们宴聚,他提议各以词牌为底,以诗作谜面。他带头吟道:

东君负我春三月,我负东君三月春。

一个词友叫了一声“妙哉 !”随即把酒杯举到柳永面前说道 :“这个谜可射《字字双》,柳公,请尽此杯。”他敬完了柳永,自己接着吟道: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另一位词友起来答道 :“这是《渔家傲 》”,接着自己咏道:

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有一位歌女立即答道 :“这是《眼儿媚》 ”。她敬过词客乙一杯之后,自己吟道:

大珠小珠落玉盘。

词客丙立即站起来答道:“这是《卜算子》,接着吟道:

高朋满座,胜友如云。

这时大家一齐举杯高唱:《集—贤—宾》,随即共饮一杯。

52.此人两张口

王安石,字介甫,他有个好友吕惠卿,字吉甫,在学术和政治见解上都很能迎合王安石的意见,得到王安石的信任,事无大小,他们都在一起商量。一次,王安石出了一个谜语(打一物):

画时圆,写时方,

冬时短,夏时长。

写出来送给吕吉甫看。吕吉甫看后,略一思索也写了一个谜:

东海有一鱼,无头亦无尾,

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

王安石看了,笑了笑说:“果然吉甫知我。”后来王安石被罢相,吕吉甫竟一反往常,成了揭发王安石打击王安石的干将。王安石在江宁叹道:“此人两张口,真是个没有脊梁骨的鱼啊!”

53.诗谜题壁刺变法

王安石推行变法时,有人在相国寺的墙上题道:

终岁荒芜湖浦焦,贫女戴笠落柘条,

阿侬去家京洛遥,惊心寇盗来攻剽。

没有人了解这四句诗的意思。苏东坡来访王安石,王安石将壁上这首题诗指给他看。苏东坡看了说:“终岁,十二月也,十二月为'青’字;荒芜,田有草也,草田为'苗’字;湖浦焦,水去也,水去为'法’字;女戴笠为'安’字;落柘条为'石’字;阿侬是吴言,吴言为'误’字;去家京洛为'国’字;'寇盗’为'贼民’也。”王安石一听,这分明是说 :“青苗法安石误国贼民 ”,是反对变法的话,十分恼怒 ,但他又不得不承认苏东坡解释得对,一肚子气,只好憋在肚子里。

54.院门开在何处

王安石晚年罢相,在江宁择了一个地方隐居下来,请了一个叫鲁慧的木匠,为他设计了一所宅院。这天,鲁慧将设计好的宅院图样拿给王安石看。王安石看了,不住地点头称赞。最后在图样的院墙空白处选了一个地方写了四句诗:

借阑干东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

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悠悠少个知心。

鲁慧是个聪明的匠人,他画好设计图故意画了一围完整的院墙,没有画出开门的地方,把图拿给王安石看,正要请教他愿意把门开在哪里。王安石看了图,也了解鲁慧的心意,却不明说,只在这里题了这四句诗谜。鲁慧一看,便明白了。等鲁慧把修改好的图纸拿来时,王安石一看,便大为满意。

55.王安石雇书童

王安石住在半山园,要找一名书童,家人把找来的书童领到王安石面前,让王安石当面看看可用不可用。王安石问了书童的姓名、年龄和家境状况等等 ,又把这个孩子细细打量一番,便在纸上写了几句话:

一月又一月,

两月共半边,

上有可耕之田,

下有流水之川,

一家有六口,

两口不团圆。

写完便把纸条交给家人 ,家人因为经常陪王安石猜谜解闷 ,对王安石的谜比较熟 ,一看纸条,就明白了王安石的意思,便拍了拍孩子的肩膀,把他留下了。

56.秦少游出谜逗丫头

一日,苏门学士秦观到黄山谷家里去玩。一进门,正好迎面走来一个小丫头 。小丫头不认识秦观,便恭恭敬敬地问他:

“大人 ,您贵姓?是找我家老爷吗 ?”秦观一看眼前这个丫环 ,年方十七十八岁 ,瞪着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样子很可爱,便逗她说:“我姓半部春秋,请告诉你们家黄老爷。”丫头眼珠转一转,便知道眼前这位先生的姓了。她进去对黄山谷说:“老爷,有位秦相公来了。”她还没说完,秦观已经进来了,笑着对黄山谷说 :“你这丫头够机灵的 。”又转身问小丫头:“你姓什么?”小丫环调皮地笑了笑说 :“我嘛,姓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堂,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

秦观笑呵呵地对黄山谷说 :“主人厉害,主人的丫环也厉害 。”当然,小丫环姓“高”是难不住这位文学大家的。秦观又笑着对小丫环说:“

我这里有个高难度的对联谜,你愿猜吗?”小丫环高兴地点了点头,秦观便说道:“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打两物。”小丫环费尽脑筋也没想出。还是黄山谷思索了一会儿才猜出谜底:第一句是咸蛋,第二句是石榴。

57.你谜我谜是一对

王安石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神宗熙宁三年,他官至宰相,实行变法改革,在我国历史上很有名气。他有个诗友叫王吉甫,不仅诗作得好,还是制谜猜谜的高手。两人经常在一起猜谜为戏,消遣逗趣。有一天傍晚,王吉甫来到王安石的住处。这时,王安石正想着一个谜语,所以王吉甫一落座,王安石一句寒暄话没说,便随口道来:“画时圆 ,写时方 ,冬时短,夏时长。请打一字。”

王吉甫听后,略加思索,已知谜底,但并没说出来,而是也戏作一谜 :“东海有条鱼,无头又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你的谜。”王安石一听,此谜不仅回答了他的谜,且所作谜语更高他一筹,便连连叫好。这叫以谜解谜,两个谜虽然谜面和制谜的手法不同,但谜底是一样的,都是“日”字。王安石接着又出了一谜:“左七右七,横山倒出。”王吉甫不愧是谜坛高手,仍以谜语作答,说道:“一上一下,春少三日。你谜我谜,恰成一对。”吉甫刚说完,安石便大笑不已 。原来王安石的谜语是个 “婦”(“妇”的繁体)字 :左七右七是个“女”字,山字横放,出字倒写是个“帚”字,合起来为“婦”字;吉甫的谜语是“夫”字:一上一下是“二”字,春去三日余“人”字,合为“夫”字。用“夫”字对“婦”字谜,恰成一对,饶有风趣。

58.棋语

王安石住在南京的钟山时 ,有位道士来见他 ,便和他下棋。道士说 :“彼亦不敢先,此亦不敢先,惟其不敢先,是以无所争。惟其无所争,是以入于不死不生。”王安石笑着说:“这是下棋的隐语也。”

59.秀才像和尚

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之后,在钟山之麓过着隐居生活,常到附近的定林庵散心,这里的僧人便给他收拾一处专门的房舍,供他休憩和读书。他在这里编著了有独特见解的《字说》。

一次,著名书画家米芾前来拜访他。二人品茗论文,十分畅快 。米芾带着诙谐的口气说:“

听说老相公正在编写一部《字说》,对文字的结构研究颇详 ,我曾听人巧借《莺莺传》赋一字谜,久思不得其解,想当面求教。”接着便吟道:

莺莺小姐去上香,香头插在几案上,

远看好似张秀才,近看却是一和尚。

王安石听到“香头插到几案上”便已猜出此字,及至听到后边两句,不觉大笑称妙。他指着庵中远处走过的一个僧人,低声对米芾说:“我在此中天天相见,岂能猜不出来?此谜妙在后两句。从字形上看,的确与'秀’字相似,而从字义上讲,却又的确是个和尚。”

60.竹鞭打狗

王安石的《字说》出来以后 ,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他的《字说》有不少独特的见解,但是因着重于字的结构,而常常把一些形声字当作会意字来解释,穿凿附会之处颇多。苏东坡看了《字说》,就发现不少漏洞。有一次苏东坡见到王安石,就对王安石说:“以竹鞭马为笃,以竹鞭犬为什么是笑呢?”王安石不好正面回答,便反问苏东坡:“鸠字从九从鸟,难道也有什么根据吗?”这本是个形声字,但苏东坡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也用穿凿解法以回安石:“《诗》云:'尸鸟鸠在桑 ,其子七兮 。’ 七个儿子加父母不正是九个鸟吗?”说罢,二人哈哈大笑。

61.苏东坡反难袁公济

苏东坡与袁公济是同科出身的好友,宋元祐年间,二人同在杭州做客,经常互相唱酬。有一次,二人同在西湖边踏赏雪景,袁公济行在雪上,触景生情,便说:“苏公,我有一谜,不知您能猜得否?”东坡说:“赏雪猜谜,也是一件雅事,请示谜面。”袁公济说:“雪径人踪灭,打七言唐诗半句。”苏东坡一听,不禁暗暗吃惊。心想,我还没有碰到过猜半句诗的谜语呢,再者,半句七言诗,怎么个算法?三个字还是四个字?应该是三个半字才算准确,或者是把七个字都从中间劈开,只读半边?正在左右推敲的时候,忽然树林中惊起一群小鸟,向天上飞去,使他心里一亮,再仔细一想,正是这个猜法。心中暗暗称赞袁公济这半句诗谜出得太巧了!可是他又一想,既然你编得巧,我也不能简单地说出谜底就算了,必须也要答得妙,才能旗鼓相当。他望了一下远去的飞鸟说:“袁公!

我有个谜请你也猜七言唐诗半句 。”袁公济一听 ,这倒奇了,怎么你也有打半句诗的谜语?便说:“就请快说出谜面 。”东坡说 :“雀飞入高空。”袁公济听了,一时也难想出个头绪来。苏东坡见他还答不出来,便提醒一下说 :“我这谜全是你那谜引出来的 。”袁公济想:“是呀,要不是我给他出难题,哪能引来他给我出的难题呢?”苏东坡见他还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又说:“你要知道我猜中了你的谜,也就自然猜中我这谜了。”袁公济一想他的谜底那上半句唐诗,又想到那下半句,恍然大悟,说:“对!”不等他说完,苏东坡便在雪地上写出:

一行白路

袁公济接着写下去:

鸟上青天

二人哈哈大笑!

62.问一答十

苏东坡独自到西湖边散步,走进一家酒楼饮酒欣赏湖景。酒楼掌柜见苏东坡光临 ,十分高兴,这掌柜平日喜欢猜谜,他知道苏东坡也喜欢猜谜,便说道:“大人今日光临小楼,不胜荣幸!我有一谜,献与大人,大人如能猜中,随意饮酒,分文不取;若猜不中,可要加倍付酒钱喽!”苏东坡见这掌柜倒也有点雅趣,便让他快将谜面说来。掌柜说:

唐虞有,尧舜无;商周有,汤武无;古话有,今文无。请猜一字。

苏东坡一听,心中已经明白了,便说:我看你这谜是:

善者有,恶者无;圣者有,贤者无,智者有,愚者无。对不对?

掌柜连连笑着说:“对、对、对!快请饮酒!”苏东坡饮了一杯之后又说 :“你这个谜,我还可以说出几个样儿来。”

右边有,左边无;后边有,前边无;凉天有,热天无。

足上有,手上无;头上有,身上无;嘴上有,耳上无。

哭者有,笑者无;骂者有,打者无;活者有,死者无。

哑巴有,聋子无;跛子有,麻子无;和尚有,道士无。

吾有,你无;兄有,弟无;姑有,嫂无。

……

掌柜的张着嘴听得入了神,心里想:真不愧是当代的大才子啊。立即备了上等的酒菜,亲自斟酒来敬这位大诗人,两次被贬到杭州来的父母官。

63.苏轼要什么

苏东坡每到一处,总爱游访这一带的山水名胜。有一天,他带着一个书童出游,来到一个山脚下,感到口渴得很,望到山腰里有一所寺院,便让书童戴上草帽,穿上木屐到那庙里去取东西,书童问:“取什么东西?”东坡笑了笑说:“你只管去取。”书童想:先生一定又在玩什么谜语游戏了,我试试看吧。他到了庙里,找到主事的和尚,和尚看出他是苏东坡的书童,便问:“你来有何贵干?”书童说 :“先生叫我这样打扮来向您取件东西。”和尚细细看了他这种打扮,笑

了笑便把苏东坡所要的东西交给了书童。书童有点奇怪,便问和尚:“您怎么知道我家先生是要这个呢?”老僧笑着说:“你看看你这个人,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打扮起来,不正是此物?”书童想了想,恍然明白过来,忍不住哈哈地笑了起来。

64.你谜我谜即他谜

苏东坡和秦少游是很好的诗友,两人经常出诗答对。民间流传着他们许多有趣的故事,甚至创造出一个苏小妹,是秦少游的妻子。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更是广泛地流传在民间。

有一次秦少游出了一个谜语让苏东坡猜:

我有一间房,半间租与转轮王。

有时射出一线光,天下邪魔不敢当。

苏东坡一听便猜着了。可是他假装猜不出,却说 :“我也有一个谜,请你猜猜看。”

我有一张琴,琴弦藏在腹,

任君马上弹,弹尽天下曲。

秦少游一时没有猜出来,便回家去问夫人苏小妹,苏小妹一听,便说 :“我也有个谜,你先猜猜看。”

我有一只船,一人摇橹一人牵,

去时拉纤去,回时摇橹还。

秦少游一听,本来已经猜着了,却也假装猜不出的样子说:“你们兄妹俩合到一起来难为我呀!”苏小妹哈哈大笑说:“我这是替你解谜呢?你想想看,我的谜就是你的谜,你的谜就是我大哥的谜,我大哥的谜就是我的谜,咱们三个都是说的一个东西——墨斗,对吗?”秦少游也高兴地笑了。

65.谁是意中人

苏东坡很推崇秦少游的诗才,从而结为好友,经常诗酒往来,流传出了许多佳话。一年重阳节,苏东坡邀秦少游同到秋香亭饮酒赏菊。酒至半酣,东坡含笑问少游道:“贤弟才貌并秀,何以迟迟不择佳偶?难道无有一个女子能中贤弟之意吗?”少游道:“兄长取笑了,弟非草木,岂能无情,我心中久慕一位淑女,只是难以启齿罢了。”苏东坡一再追问这位女子的姓氏身世,少游只是低头不语。过了许久,才红着脸吟道:

园中花,化为灰,夕阳一点已西坠。相思泪,心已醉,空听马蹄归。秋日残红萤火飞。

少游刚刚吟完,苏东坡便已猜出他心中的淑女是谁了,便笑呵呵地说 :“原来如此!愚兄愿为月老,成全贤弟的美好姻缘。”

30人名与花名

正月十五之夜,苏小妹偶感风寒,不能到街市上去观灯猜谜。多情的秦少游也好陪她在家。二人望着映同白昼的夜空,想象灯谜会的热闹,真不甘心在家里闲待。小妹便提议:“我们二人就在家里互相猜射如何?”秦少游说:“甚妙,就请夫人先出谜 。”苏小妹便随口吟道:

欲问千年往事,三皇五帝凄然。

秋菊枯草覆满园,何必谦让再三。

每句答一古人名。少游一边想一边猜:“问者盘也,千年往事古也,第一句可是盘古?”小妹笑着点头。“第二句——凄然——心楚之意,当是楚怀王了。”小妹又点头而笑。“第三句是黄盖,第四句是陆逊无疑了。”苏小妹拍手称赞:“夫君不愧为屈宋之才也!”少游说:“刚才你的《西江月》只有半阕,待我续上半阕方为满月。”随即吟道:

醉眼黄粱正好,赤枫夕照峰峦。

喜与小妹聚缠绵,人面桃花相伴。

每句答一花名。苏小妹斜倚在床上边想边说:“第一句是——睡香,第二句是——映山红,第三句,(她含羞地望了一下少游)是合欢,第四句是对红,是吗?”秦少游也高兴地抚着小妹的双肩说:“夫人真不愧是女中魁元也!”

66.夫妻对谜点菜果

秦少游和苏小妹婚后,日日相互吟诗赋词,属对猜谜,相处甚为欢洽。他们的丫环受到薰陶,也很喜欢猜谜。这天早餐,丫环端来甜粥、点心和四碟小菜。秦少游欲试试丫环的猜谜能力,便说:“今日早餐,我还想添一样小菜。”

一刀剖开舟两叶,内有黄金白玉。

丫环笑了笑说 :“晓得了 。”一会儿就把一碟切开的咸鸭蛋端了上来,秦少游连口夸赞:“真不愧是苏才女身边的侍女呀!”丫环们羞喜地退下,苏小妹也嫣然一笑。早点用过之后,苏小妹笑着对丫环说 :“刚才姑爷说的一个谜,我来对一个下联。请你把这件实物拿来。”

双手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小丫环听了,笑着转身出去,一会儿就托着一盘张嘴的石榴进来,苏小妹又当着秦少游的面,把丫环夸奖了一番。

67.秦少游二求妻兄

苏小妹与秦少游这一对才女才子结为夫妻后,两人除了吟诗作赋填词外,猜谜也是经常进行的闺房乐事。

一天 ,小妹对少游说 :“为妻作了一则字谜 ,您可愿一猜?”少游一听,兴致勃勃地说:“快快说来。”苏小妹抿着嘴笑道:“倘若猜不出,可要到门外罚站啊!”接着苏小妹说出谜面 :“两日齐相投 ,四山环一周 ,两王住一国,一口吞口。”

秦少游从早上猜到傍晚,还没猜出谜底,不由得打心眼里佩服妻子的才华,但也暗暗叫起苦来。心想:如果晚上仍猜不出,可要吃“闭门羹”了,这如何是好呢!忽然,少游笑了,心想:“对了,去求教妻兄苏轼,没有能难倒他的问题!新婚之夜,就多亏这位妻兄暗中相助,才免遭拒于门外之苦。”想到此,少游快步向苏轼住处走去。此时苏轼正准备进晚餐,见少游到,忙请他共进晚餐。少游正一门心思在字谜上,那里顾得上吃饭,赶忙说出相求之事。苏轼一听,哈哈大笑:“别急,先吃饭,愚兄再救你一次就是了。”随后命厨子赶做一盘“西湖醋鱼 ”。一会儿,鱼端了上来。苏轼用筷子将醋鱼的头和尾夹出,留下中段,笑着用筷子直指盘中:“少游请看,这就是谜底。”少游顿时醒悟,“鱼”字去头、去尾,乃是个“田”字。心事放下了,少游便安下心来在苏轼这儿吃饱喝足,才回家中去交答卷。

68.东坡佛印哑谜逗趣

一天 ,苏轼邀佛印禅师在长江上乘船游玩,二人有说有笑,欣赏着两岸风光,好不得意。忽然,苏轼发现岸上有一只狗在啃骨头,突然想起一句话,就笑了起来。佛印被笑得莫名其妙。苏轼笑够了,便指了指岸上那只啃着骨头的狗,然后又指了指佛印。佛印开始大惑不解,仔细一琢磨,才知被苏轼骂了。佛印并不生气,看了看苏轼,便将手中写有苏轼诗句的大蒲扇丢入江中,任其漂流而去。东坡已明佛印的用意。二人心照不宣,相对大笑。原来,他们两人所作折哑谜是一种动作谜。苏轼所指的含义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的哑谜是 :“水流苏轼诗(尸)。”双方才思相当,互以哑谜嘲谑,幽默诙谐,风趣盎然。

69.叠字回环妙无穷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秦少游《鹊桥仙》词中的句子。全词表达了秦少游对妻子的真挚爱情,成为千古绝唱。秦少游与苏小妹的爱情故事也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传说秦少游与苏小妹新婚后不久,少游就离家当官去了。但两人书信不断,感情越来越深。

有一天,苏小妹与其兄苏东坡正在西湖游览,忽然家人送来一封信,打开一看,是秦少游送给小妹的一首独出心裁的回环诗。

只见十四个字排成一个圆圈:

聪慧过人的苏小妹看了看,一思忖,猜出其中的奥妙,读出了这首叠字回环诗 :“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忆别离时间漏转,时间转漏静思伊。”

少游这首诗用叠字与回环排列法,寥寥十四字,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表达了夫妻离别的相思之情。

小妹看后,面对西湖美景,诗兴大发,当场仿少游叠字回环诗写了一首《采莲》诗:

采莲人在绿杨津,

在绿杨津一阙新。

一阙新歌声漱玉,

歌声漱玉采莲人。

东坡看了这小夫妻二人的叠字回环诗,觉得颇有意思,便也凑热闹,提笔写了一首《赏花》诗: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东坡和小妹写完后,两人又欣赏了一会儿,便交来人带给秦少游。

据说,后来这种藏头露尾的叠字回环诗流传到社会上,成为一种文字游戏,加入到谜语的队伍。

70.研而为砂

佛印禅师一路化缘 ,经过一家富户 ,问及姓名,忽然有感,作了一个字谜。回来遇上苏东坡,便说:“我今天化缘遇到一个人生得是'高家的头,李家的脚,陈家的耳朵挂右角。’你猜他姓什么?”苏东坡一听就说:“这很容易,你依次照话写出来不就是了吗?”

过了片刻,苏东坡又说 :“我昨日也作了一个谜,请你也猜一猜,猜着了有你的酒喝 。”随即咏道:

研犹有石,岘更无山,

姜女既去,孟子不还。

打二字,也是一物。

佛印笑着揭起东坡桌上的砚盖说 :“ 你把它写出来就是。看来我这酒是喝定了 ,不过此谜还有一个微瑕,就是第一句, '研’'砚’古本相通,您在这里有些露底了。”东坡听了,也点了点头,然后想了想说:“那就改作'砂已不少’吧!”

佛印拍手道:“研而为砂,此改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