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关键在于变革体制 //教育的恐惧在于农村空壳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2:16:00
教育改革关键在于变革体制 储朝晖 刊发时间:2010-04-06 15:00:00 光明日报

  历经60余年发展,中国教育曲折前行,成就巨大,但仍存在一定问题。自1985年启动体制改革至今,教育改革渐入深水区,教育发展进入关键期。

  教育改革必须基于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生成梦想。全民的梦想是什么?是公平,是每个人的个性与潜能都获得充分发展的教育服务;是幸福,是追求生活幸福之路上的教育 支持;是尊严,是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尊严并提供与人心灵互育的教育环境。

  每个人的充分发展是以人为本原则下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了这一目的,人力资源强国自然水到渠成,教育服务社会发展能力自然提高。教育改革当旨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从教育上实现人民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愿望。

  改革必须超脱于部门、部分人群利益。所有人群和机构都必须将全民的充分发展、民族复兴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以遵从教育内在规律的专业标准界定社会各方在教育方面的责、权、利界线,并依法规范。

  教育改革必须让教育回归到教育。教育原本不仅是灌输知识,更在于涵养个性,确立志向,产生信仰,怀抱理想,生成自由思想,培养独立精神,增强合作意识,追求真理做真人;教育原本在于提升个人涵养,启发自觉性,焕发创造力,养成合格公民,而非仅仅为地位、职业、文凭、学位、报酬、奖励的兑换券;教育原本在于人的成长发展,是社会追求公正、公平、平等、自由、民主的手段,而非直接的政治原则、政绩筹码、经济指标,更非商业机构或行政机构的复制品和附属品。

  中国教育之病根在于,本该属于每位教育当事人的权力被剥夺,层层上收,学生难以成为真实的学习主人,教师难以成为教学的主角,以致千人一脑,千校一面,创新不显,人才难出。好的教育体制就会出现教育家和杰出人才,中国能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改革教育体制,激活社会活力。

  教育改革必须以教育当事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思想解放为重要开端。思想不解放,虽施万策也难见显效;切实解放思想则犹如春风到了,就不必担心花儿不开,芽儿不发。教育不该培养“美德袋”或“知识框”,而应该培养主人翁、现代人;不该驯服,而当崇独立思考,尚民主自由,尊和谐法治。人的潜能与志向不同,需求与爱好自然有别,非独一家可以满足,而需要千万家各具特色的教育机构各扬其长、各育其才,故而必须放开办学权;教育精神非行政安排或类似企业管理所可充分发挥,而需仁人志士相聚共襄,故必须彻底消除国家或政府包揽教育的观念。政府当为而不有,立而不掺,公正执法,维护公平;对于学校,无论公办民办、大小高低、新老类别,均当平等相待,政策相同,投入相均,建立校际公平均衡的伦理基础,以形成多元共存、百花争艳、和谐平等的校际关系,则各类社会力量无需鼓励自然乐意兴办教育,民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自然能更好地满足。每个人做自己教育的主人,政府有责维护每个人的教育自主权,而不以强求一律;政府有责创设条件使人人皆能在其中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全社会参与共建自主多样、适度竞争、优缺互补的教育发展良性生态。

  教育改革关键在变革体制,遵从天性为是的原则,以学生的充分自主成长和发展为逻辑起点,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维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为中心,彻底解构行政中心的教育权力结构,重建遵从儿童天性促其发展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权力结构。教育的一切工作旨在为学生提供适合其个性潜能和志向的充分成长发展服务,教师、校长、行政管理人员,学校、管理、教学、评价以及各级教育行政和社会组织莫不如此。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相对于教育工作者如同生命相对于医生和医疗管理,它是一切教育和管理的第一依据,也是教育改革的终极依据,更应成为教育权力结构形成的基础。在教育诸因素中,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最大,应像尊重生命那样尊重它的存在和差异性的特点,学校当围绕它设计课程,选配教师,确定评价标准,变革管理方式;学校当通过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去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从而提高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而非相反;国家政府当遵此设置整个国家教育管理体系。数十年中国教育恰恰以行政权力为中心从相反的方向过度强调了政治经济对教育的需求,严重忽视了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导致教育低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所以当务之急在于重构全社会的教育权力结构,各级各类教育当据此更新观念,完善程序,变革体制;办学体制、投入机制、管理体制、评价机制更当据此而变。

  教育首要的是应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这是最为根本的减负措施,是其他各级放权的基础和前提;将教学自主权还给教师,这是最有效的激发教师创造力的措施;将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学校才能有效组织教学;放开学校主办权,才能最充分地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才能有效适当利用市场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良性生态的建立,关键在于确立依法民主管理学校目标,并设计学校法人化路径、组织和程序保障,学校与政府间摈弃行政干预,以法律作为依据,实行依法管理。学校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就会自觉地明确责任,教育就会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要;教育的集权程度越高,适应的灵活性越小。学校内部依据专业社团内部章程或条例,实行民主管理;学校负责人民主选举产生,并在履行职权时接受民主监督,校园因此将更和谐,教师尊重学生,校长尊重教师,更多优秀人才当更乐意从教;真正实现民主管理,学校就能自我反馈和自我纠错,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很多问题就能在校内解决,不会积累至越来越大。现行学校组织管理体制存在着与教育内在逻辑的冲突,教育的内在逻辑应该是:学生是学校的中心,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是学校工作的目标,教师是学校的主角,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管理者是为师生教学服务的。而现行的学校管理体制事实上变成了以行政中心,彻底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学校才能回归以教学为中心,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具有教育家和杰出人才出现的体制条件。

  建立专业评价体系是重构教育权力结构的重要组成,当立法保障独立第三方专业组织对教育机构和个人实施评价,政府职责在于投入、管理与资源服务,管理以评价的结果作参照;学校的职责在于办,办者须依照法律和评价的结果不断改进完善。管评办相互分立,但皆接受公众监督,实行程序公开,阳光操作。

  考试招生制度当打破全国统一,体现以人为本,确立多元标准,由考生自主选择;当注重活力,将考试与招生分离,将选择权还给学生和学校,让考生与招录学校犹如相亲,相互选择,相互了解,各取所爱,废除统一高考招生这一阻碍学校和学生之间相互深入了解的超强媒婆,降低考分这一实际上成为阻隔双方亲密的高墙的权重,分数仅作学校自主录取的参考。

  依据教育逻辑,接纳公众意愿,适当定位政府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上的作用,政府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上并非全能,也不能包办;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和机制在教育变革中的作用,形成学校和其他教育要素以及社会的良性互动。(作者系中央教科所研究员) 教育的恐惧在于农村空壳化 陈建水 刊发时间:2010-04-07 08:44:25 光明网-光明观察[字体:大 中 小]

  “农村教育的艰苦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恐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孟登迎针对部分免费师范生恐惧回农村的心理,建议把钱投到艰苦地区的教师职业岗位上。(4月6日 中国青年报)

  对于孟登迎教授的建议,笔者无不赞同。与其舍本逐末让免费师范生从一开始就苦苦紧守,倒不如正本清源把钱投放到 农村的教师职业岗位上。倘若这样,或许就能够事不愿为,两厢情愿。对免费师范生束缚过多,结局难免就是政府部门的一厢情愿。强扭的瓜毕竟不甜。

  仔细分析下来,免费师范生恐惧回农村的心理,一则在于当前农村教育的艰苦以及教师待遇的低下,而大部分免费师范生又来自家庭并不富裕的农村。二则在于只能在县城及以下的学校教书,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较大。三则在于免费师范生有太多的“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地省份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不少于10年”、“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等规定,或多或少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并由此蓄发了他们对日后前程的担忧。

  从教育的现实来看,近年来“空壳村”的大量出现,加剧了农村教育的危机。农村学生纷纷涌向城市,急剧减少了农村学校的生源,学校也相对成为“空壳学校”。在流向上,往往是村级学校流向乡镇学校、乡镇学校流向县市学校、县市学校流向二三流城市。越到基层学校,空壳化现象越严重。此举既影响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开展,又影响到了教师授课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学生转学“另谋好校”,成绩好的学生也“择枝高栖”,留下的学生数量有限,此情此景岂不令老师心灰意冷、懒心淡肠。

  值得一提的是,农村空壳化引出的系列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前的教育环境。空壳化虽然不能喻为“非洲化”,但一些空壳村着实离“非洲化”已经不远了。富足的物质财富,怎么也代替不了愚昧与精神上的贫困。不良社会风气以及读书无用论等思潮,极其严峻地挑战着社会的公平正义,特别是挑战着学校教育的底线。学校人文教育深陷窘境。

  早在21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感觉得到这句话的分量。相对于空壳化的农村,我们的教育更应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更应该塑造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相应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农村教育将担负着更为艰巨的重任!

  对农村教育的恐惧,直接看来是教育问题,但其背后隐藏着的或许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