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百柯:谁堪念悼词、谁会看附录、谁和自己在一起(中国青年报 2010-4-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2:35:56
    一个古老的宗教词汇被当代生活激活了。英国《经济学人》周刊不久前发表封面文章,题为“The data deluge”。国内媒体有译为“数据泛滥”的,有译为“信息巨浪袭来”的,多是意译。实际上,直译应为“数据大洪水”——大洪水一词源自《圣经·创世纪》,既是人类一劫,也意味着变革的机遇。

    当今世界的信息数量正以恐怖的速度递增。一项统计显示,人类2005年创造的数据是1500亿GB,2010年则可能达到12000亿GB。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商业、政府、科学以及日常生活,都已显现数据泛滥的前兆。《经济学人》对此表示忧虑,并指出,人们选择何时该限制数据流、何时该鼓励,已成当务之急。人们有理由担心,有一天自己无法控制这些数据,“毕竟,人类学习处理数据洪流并找到如何管理它们的方法,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

    其实不必借助专业的宏观分析,便能知晓,密集的资讯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掩盖和遮蔽了许多东西。今天,挣脱漫天资讯网,来看洪水中几乎被遗忘的几只蚂蚁。

    谁堪念悼词

    我们的视神经被塞进太多的新建筑,我们的听神经被灌入太多的新术语,我们置身于一个千姿百态或者说千奇百怪的建筑场。钢筋多了,然而建筑的骨头在哪儿?

    这个问题让人想起冯纪忠。作为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他却“因种种原因,一直未得到应有的评价”。94岁的冯先生去年年底去世,在其辞世百日之际,一场研讨会召开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师周榕直言:过去30年里,中国建筑文化品格彻底丧失。这源于历史上的两次批判,第一次是对梁思成思想的批判,第二次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对冯纪忠思想的批判。这两次批判“足可以毁灭掉绝大多数中国建筑师的文化人格”。

    在周榕看来,悲哀的是,当下中国绝大部分的营建和冯的思想背道而驰,“即使冯先生曾经桃李满天下,也很难说有人真正继承了冯先生在文化上的追求。”对于这样一位“被淡化”的大师,周榕说,在历史的格局里,谁来念悼词是特别重要的,“我希望能听到历史真正为冯先生念出悼词的那一刻”。

    但愿那一刻别被熙来攘往所淹没。

    谁会看附录

    被知识填塞的学习和生活,一旦知识缺了一些,将会怎样?反讽的场景是,乏人留意,无人知晓。这场景在“影响很大”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教材四卷本《中国文学史》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

    近日,湖南一位老教授偶然间发现,该教材第二版第二卷附录的“文学史年表”中,缺了从公元783年到825年间的内容,即从初版500页倒数第8行起,到509页倒数第6行止,共9页零1行、8000多字,在第二版中全部漏排。要命的是,这一严重纰漏从2005年7月延续至今,5年里,该书连续印刷达10余次之多,累计印数达10万套以上。

    疑问之一,审读校对的人哪去了?这好办,查出来,责任分清,打板子。疑问之二,读书的眼睛和脑子哪去了?这不好办,简直无解。“10万以上”的读者,再乘以“n次”的阅读,居然统统漏掉了这个足足9页厚的错误,呜呼哀哉!

    “附录部分不直接用于教学”,这被解释为纰漏长期隐蔽的原因。如此一来,这“教”和“学”的行为,以及知识的命运,都显得有些虚幻了。

    谁和自己在一起

    清明前,一个偶然的机缘,前往河北赵县柏林禅寺拜访住持明海禅师。禅师开示,人每天应该有一些时间“和自己在一起”。

    曾有人请教,说自己难以专注,甚至看电视都会不停换台。明海禅师告诉他,应该修炼“关电视法门”。禅师说,其实我自己也在修炼,有时独处,需要手拿一本书来读才能静心,那么我就要修炼到放下这本书,不需要这本书。

    我听后若有所悟。所谓“法门”,也许不妨这样理解,修炼的是一个独立于数据洪流信息巨浪之外的、自足的心灵。太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和外界的资讯在一起,很容易裹挟在洪水中,遮蔽本质,迷失自我。如此,“和自己在一起”,便成了一种修炼。

    如前所述,人类学习处理数据洪流并找到如何管理它们的方法,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而如佛家智慧所示,人类学习处理自己的心灵并找到如何管理它的方法,这个过程已绵延了千年——但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任何时候开始都不迟。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4/07/content_3170911.htm